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04 > 设计思维的社会影响力

设计思维的社会影响力




《设计思维创造卓越:社会领域的创新》

作者:纳迪娅·鲁马尼

译者:王雨馨

原著:珍妮·丽迪卡

兰迪·萨尔茨曼

戴西·阿泽

页数:352页

出版社: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



设计思维正在变得越来越流行。该书将设计思维描述为“拥有以人为本、可能性驱动,关注不同选择和迭代性等一系列独特品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思维不再仅仅出现在私营部门,它同时也吸引了社会企业家和实践者,甚至包括那些官僚作风严重、等级森严、规避风险的大型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机构。和来自弗吉尼亚州大学的三位作者一样,作为斯坦福大学哈素·普拉特纳设计学院(也称D学院)的教师,我们对“设计思维”如此备受瞩目也感到兴奋。

该书的一项重要贡献在于概述了社会领域在应用设计思维时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作者在书中阐述了在社会领域培养推行设计思维所需的能力的必要性,为实践者提供了在各自组织内部应用设计思维的方法框架,包括对已经推行设计思维组织的案例分析。

该书第一部分鼓励那些小心谨慎、因循守旧的传统组织,去向大胆创新、注重增长的组织学习。创业企业会探索各种可能性和洞见,而不是把设计思维和行为局限于单一团队。作者强调,创业企业不应是社会创新的唯一驱动者。我们需要致力于改变大型组织内的文化,让它们有足够的影响力和能力去解决社会问题。

该书第二部分讲述了10个具有政府背景的机构的故事,这些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机构将设计思维用于农业、教育、医疗、交通、社会服务和安全保障等领域。第三部分提供了一些工具,帮助实践者制订设计思维研究计划。

令人赞赏的是,作者没有把设计思维当作万灵药,而是肯定了把这种实验性、发散性的思维与传统组织的方法结合在一起的益处。他们希望两种组织的人员更加顺畅地交流,并为此“提供了更好地展开对话的工具和方法”。他们想鼓励官员们增加对自己创造力的自信,同时也想帮助创新者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官僚体制,以循证分析为基础来运用各种设计思维的技能和行为。

我为数百个非营利团队和组织提供过咨询和培训。从我的经验来看,作者所提出的这种平衡是十分关键的。社会创新企业若缺少对大数据、战略规划和系统思维的利用,就可能在只追求增量型转变的思路上浪费时间和精力,而找不到能增加广度的解决方案。而另一方面,大型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很可能被各种分析压垮,也可能没有时间去探索那些未经测试的机遇与可能性。

我打算把这本书分享给我的圈内朋友。不过,虽然该书关注如何促进设计思维的传播,却未能对如何最有效地利用设计思维的方法提出实用指导。该书主要论述如何革新社会领域项目的管理,而较少涉及如何革新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的体系。

这是该书的一个遗憾,因为机构若要有效使用设计思维,不仅需要理解如何培养团队协调性,也必须了解如何把设计思维与整体思路和战略规划结合起来。虽然作者也承认这种结合的必要性,但没有提供具体的操作建议。我在指导一些团队使用设计思维来解决社会问题时,最常被问到的问题包括:应该从哪里开始?如何把数据和证据整合起来?如何能从10次民族志访谈出发,最终取得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的样本数量?当发现了多种需求、洞见和可能性(这在社会领域不可避免)时,如何取舍?

若将设计思维用于帮助我们应对重大的社会挑战,那么我们需要为工作团队提供工具,让他们能够确定复杂系统中最重要的节点,并了解可能发生的客观结果。我们需要提供更多细节,讲述如何按顺序进行这些步骤:何时进行系统分析,何时对具体受益方和利益相关方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以及最重要的是,如何在不同的解决方案之间做选择。如果不理解如何处理这种复杂性,工作团队可能会在访谈、推导和实验中浪费时间,这会给他们的使命感以及组织内部对设计思维方法的信任带来负面影响。

该书作者对转变组织内部文化的建议非常必要。但如果要让设计思维持续成为社会创新者,尤其是那些在大型政府机关工作的创新者眼中的关键工具,仅仅有这些建议是不够的。

纳迪娅·鲁马尼(Nadia  Roumani)

斯坦福慈善与民间社团研究中心慈善效用实验室主任,也是斯坦福大学哈素·普拉特纳设计学院的高级设计师和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