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调情学 > 数字猿猴

数字猿猴




我的“数字大使”朋友确信,“热辣猿猴”法则中的所有信号(不包括触碰)都能在线上找到对应的表达。他认为,在虚拟世界里也可以获得成功的调情经历,但我不同意。比如,“热辣猿猴”法则中的“H”代表了“幽默”,你可以对着一个人的文字笑话大笑,欣赏他切合时机、一语中的的推文,但这并不代表你们有类似的幽默感。这在多大程度上能转化为现实生活?如果你在真实世界里遇到这个人,这种尖锐的智慧会不会变成悲观消极的满腹牢骚?这个人多久能想出这样一句聪明精练的见地?你在线上读着这些充满反讽智慧的话,而这其中的幽默有多少是能带给你能量的?反过来的情况又如何呢?一个人的吸引力和智慧或许在现实中很明显,但他没有在140个字以内表达自己个性的技巧,那么他就因此而不再有人格特色了吗?

“热辣猿猴”法则中的“A”,也就是“关注”,是另外一个不容易在线上精确判断的信号。在虚拟的交流中,你没法轻松衡量出一个人对你的关注有多少。或许收到手机信息的声音不停在口袋里响起来的感觉很特别,但你并不知道,这个不停给你发信息的人是不是同时在给其他三个人发信息,或者只是觉得无聊,想在上下班路上打发一下时间。在面对面的相遇中,收到对方的关注是一件特别的事——这是一份礼物,你知道它是给你一个人的。你不用在别人买新鞋时发一个吉米·法伦(Jimmy  Fallon)(1)跳舞的动图来结束对话。

我的“数字大使”认为,虚拟世界是视觉主导的。在他看来,一个人在网上和你搭讪进入你的视线模拟了现实中的眼神交流。比如,你点赞某人发的内容可能会引起对方的注意,然后出现在他们的雷达中。而对我来说,这不能代替你与屋子对面的那个吸引你的人眼神锁定而产生的电流。没有开发商能够创造出可以模拟多巴胺分泌的东西。还有,当你们面对面相遇时,瞳孔因吸引力而放大,从身体到大脑所有系统都被照亮,这也是无法被取代的。

在线沟通的质量是没法准确判断出来的。互联网提供的是数量,正如我的新朋友说的那样:“你可以在网上用五分钟见五十个女人。从时间上看,网络交友投资回报率更高。”但实际上呢?你扩大了通道的同时,要花大量时间进行筛选,更不用说相遇的数量和互动的质量是两回事。这真的能提高时间利用率吗?

你能从网络上获得的一个人的信息是有限的——通常,精心展示的一面只是凸显了某些性格特征。同样地,线上沟通也更一维化。比如,你在网上和一个人聊得很好,单独亲密聊天太好了,多么有意思!接着打字吧。然后,现在想象你在本地一家咖啡馆里和一个人开心地聊起来。很快,你们一起大笑,眼神交流延长了。接着,你们可能会玩笑式地触碰手臂,然后,两个人的身体靠得更近了。从这里开始,一切都可能发生,至少比你和你的键盘之间能发生的多多了。由于线上沟通是线性的,数字调情不是两个人一起创造一种氛围,而是一个人问,另一个人答。这种沟通没有层次,而真正的联系必须建立在有层次的沟通基础之上。

见识一个人的层次和细节的唯一方法就是面对面。你可以想尽办法用虚拟工具维持第一次调情的余热,但如果你不想只找一个电子游戏里的女友,你们都必须从屏幕后面走出来,看看在现实世界里你们能产生什么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