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增长思维 > 推荐序一 增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推荐序一 增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成甲

查理·芒格思想研究者,公众号“成甲”主理人

《好好学习》作者

增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学生希望自己的分数增长,员工希望自己的收入增长,企业希望自己的业绩增长,这些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今天的企业增长越来越难。

随着信息传播效率的提升,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越来越高,优秀人才的跨行业流动越来越频繁,行业的边界逐渐模糊,跨领域的竞争成为常态。过去我们制定企业战略时还要研究“竞争态势矩阵”,可是今天,你都已经说不清谁是你的竞争者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做增长呢?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这是营销问题,有人认为这是技术问题,吵得不可开交。当然,所有这些激烈的讨论都说明增长这个话题在当下比在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重要,更有现实意义。

然而,这并没有回答我们究竟如何做才能持续地、高质量地增长。或许,这些答案都有道理,或许,没有人有终极答案。但不管怎样,我觉得你都应该听听李云龙在这本书中提出的增长观点。

我认识李云龙两年了,在这两年中,他除了体重没有增长,在其他领域都实现了快速的增长。我想,让亲身做到不断增长的人来讲增长这一话题,更有说服力。

因此,李云龙给我寄来《增长思维》的书稿后,我认真拜读了。我发现,这本书和市面上大多数讨论增长的书有两大不同点。

第一,这本书从基本的供需逻辑看增长。

当其他人都在从“术”的层面研究增长时,这本书把增长理解为实现供需平衡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换句话说,增长的本质是使供需趋于平衡的资源再配置过程。在资源的再配置过程中,被提高了权重的领域就会发生增长,被降低了权重的领域就会出现衰退。因此。企业做增长的核心就是找到行业的核心供需失衡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

至于这个问题属于供给端的产品问题,还是需求端的营销问题,那是更细节的战术问题。这是这本书高屋建瓴的第一个特点。

第二,这本书是大量思考加实践的产物。

《增长思维》是一本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书。李云龙不是一个学者,他的理论体系未必十分严谨。但是,实践者写书的特点是鲜活、有启发性。他们亲身经历过、体会过痛,更能感受到足以指导实践的理论的价值。

况且,李云龙不仅仅是把自己的创业感悟简单整理成书。他在混沌大学担任领教,在给学员的培训过程中,他又从经验中抽离出来,再思考自己的经验,完善自己的心得,形成增长的理论。这就使这本书从简单的经验总结上升到了“道术结合”的层面,实用性大大加强。

因此,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获得了启发。我相信,这样的书既适合企业的管理层检视自己增长的底层逻辑是否合理,也可以作为一线的实践者拿来就能用的工具。

所有在思考企业如何做增长的读者,都应该读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