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你真的会跑步吗 > 序一 医者仁心 不忘千里

序一 医者仁心 不忘千里




当这本书的初稿放到我面前的时候,随着手指翻动的每一页,往事一幕幕都在眼前闪过。

2015年正值中国马拉松蓬勃发展之际,越来越多的人迈开腿加入跑步的洪流中,希望通过跑步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但是跑步过程中出现的创伤、损伤,甚至危及生命的心脏骤停事件也时有发生,北京医师跑团就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近3年来,跑团恪守公益至上、创新科普的仁医情怀,致力于向大众传播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并不断为群众体育的发展贡献医师跑者的力量。

医师跑者的概念来源于日本的东京马拉松,在2007年到2012年的6年间,东京马拉松共有超过20万人次的选手参赛,其中发生7例心脏骤停事件,但没有一例死亡,这其中有一部分功劳归功于东京马拉松创新性地引入了能够跑马拉松的职业医生也就是医师跑者参赛,传统的固定点的医疗急救站存在医疗盲区,而医师跑者按照不同配速贯穿于马拉松队伍的始终,跟随大家一起跑步,并随时观察周围跑友情况,形成稳定的流动医疗急救站,这种急救站的最大作用就是有效地避免了马拉松赛道上的医疗盲区。

跑团成立3年来,作为医师跑者共保障半程以上马拉松赛事超过150场,救治和帮助各类跑友超过10000人次。在2016年的大连国际马拉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马明太和北京清华大学长庚医院的王澍成功救治2名心脏骤停跑友,被摄影爱好者抓拍急救镜头而被公众知晓;2017年北京马拉松,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陈雪面对昏迷跑友冷静处理,准确判断症状原因,及时制止活体心肺复苏,避免误诊误处理;2017年北京24小时接力赛,北京安贞医院的王新波面对脱水中暑跑友,科学规范处理,既有语言安抚,又有精神照会,体现了跑团良好的专业素养;2017年第13届全国运动会马拉松比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吴舟桥和北京石景山医院的牛兴国扛着受伤跑友完成最后一公里,“想想医生之于病人,就是帮助他,和他一起经历他生命中的一段旅程”……

此外,北京医师跑团积极践行医体结合,在公益科普宣传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中国马拉松领跑者》杂志开辟了“医生说”,开展了进社区义诊,组织了罕见病科普宣传,举行了各种形式的心肺复苏公益培训,这些特殊公益价值和特色受到普遍关注,《健康报》《中国青年报》《中国体育报》《北京日报》《北京晨报》《北京晚报》《人民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新华社多次报道北京医师跑团相关活动,这些都为北京医师跑团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跑团也在2017年荣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本书就是跑团在前期科普宣传的基础上,重新整理目录,耗时半年组织核心成员编写的文集。作为北京市各级医院的专业医生,他们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文章,将跑马与医学相结合,科学、合理的跑马,如何了解自身的情况、如何避免运动损伤、患有慢性病的人群如何参加长跑活动,马拉松跑前、跑中、跑后要注意的事、要干的事都在这本书里有了详细的讲解。从医疗的角度来和大家聊一聊跑马的,这还是第一本。

在本书付梓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每一位跑团团员对本书的支持,尤其感谢每一位作者,他们在完成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凭借医师跑者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细致地完成了文章的写作。也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北京医师跑团的关注和爱护,感谢为本书作序和推荐的专家和老师,感谢挚友孙伟、冉令军、张春秋、贾雨熙、罗婷为本书提供的图片拍摄,也感谢北京鼎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高连兴为本书内容的整理与修订所做出的贡献。最后感谢爱好运动、正在阅读本书的你,愿这本书能给你带来阅读的快乐和跑步的获益。

朱希山

北京医师跑团团长 中国马拉松委员会医疗组副组长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