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你真的会跑步吗 > 高温跑步应如何科学补水

高温跑步应如何科学补水




需要单独提示的是高温跑步的补水问题,在长达42.195km的距离中,为了保持身体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需要维持身体的水与电解质平衡。在炎热的环境中,尤其是在长时间运动时,由于大量地出汗,如果不注意液体(水与电解质)的补充,很可能会导致身体内水与电解质失衡,从而引起头痛、恶心、呕吐、手脚肿胀、烦躁、定向障碍、呼吸不畅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引起惊厥、昏迷等。

在运动过程中,每个人的出汗情况具有个体差异,不同的环境(如温度、湿度、风速等)、不同的体重,其出汗量的多少是不一样的,因此丢失的水分及电解质也会有所差异。为了能够在整个比赛中安全完赛,我们需要充分评估自己在运动前、运动中及运动后身体的状态,合理补充水与电解质成分,避免身体由于缺水或电解质失衡而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

1.运动前:

运动前补充水分的目的是使身体处于一个生理性的水与电解质的平衡状态。运动前如果有缺水情况,至少要在运动前4小时慢慢补充水分(5~7mL/kg)。在补充这个量后,如果没有产生尿,或者尿的颜色很深,应该额外补充水分(3~5mL/kg)。在补充的水分中如果含有盐等电解质,则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水与电解质平衡。但是,运动前不应该过多补充水分,过多补充水分有可能会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从而引起不适症状。

2.运动中:

运动中补充水分的目的是预防过度脱水(脱水量大于2%的体重)。运动中需要补充水分的量具有个体差异性,每个人的出汗率及汗液中的电解质(如钠、钾)浓度是不一样的。表1提供了不同体重的个体在不同条件下大致的出汗率。表2提供了在马拉松运动过程中,不同补水量与体重减轻之间的关系。在长时间的运动中,每个人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分次适量补充水分及电解质,补充运动饮料(含有钠、钾、碳水化合物)比单纯补充水分要有利于保持水与电解质的平衡——钠和钾能够补充汗液中丢失的电解质,而碳水化合物能够补充能量。

表1 不同温度下,不同配速下的排汗率(L/h)



表2 在18℃条件下马拉松中补充水分量与体重减轻的关系



3.运动后:

运动后补充水分的目的是使身体重新达到水与电解质的平衡状态。作为业余参加马拉松的人员,运动后恢复的时间充裕,正常的饮食及补充水分就足够了。但是由于钠盐的丢失常常比较难评估,如果不能适当补充钠盐,非但不能及时恢复到正常的水与电解质平衡状态,还能引起过多的尿液排出。因此,常规补充适量钠盐,有助于运动后的恢复。

最后,每个人应该在平时的训练中关注自己在不同环境中的出汗率、跑步前后体重的变化等情况,设定自己个性化的补水原则,从而安全顺利地完成马拉松比赛。



高温跑步注意事项


1.选择平时训练中最适合自己的跑步节奏(尽量快且能够维持),在比赛中保持匀速前进;

2.穿戴合适的跑步装备,运动衣最好选择白色或浅色,以减少日光吸热。同时确保鞋袜经过吸汗吸水测试,不会变形导致脚起水泡;

3.饮用大量能量饮料,不仅能为肌肉消耗补充能量,也有助于保持足够的心脏灌注和汗水生成;

4.减少防晒霜的使用,因为它们影响汗水在体表的聚集及蒸发,降低体温调节的效果;

5.尽量选择日照不过于强烈的时间和路段赛跑,尽量选择有树荫的小路,因为在同样的条件下,日光直射下的温度会比阴凉处高8℃左右;

6.按时进行降温措施,保持短暂且有效的冷却休息时间,减轻所需的水分与能量,从而降低身体的能量需求;

7.使用尽量多的策略来维持身体的凉爽,能量流失得越慢,你越容易跑过更远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