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你真的会跑步吗 > 缓解疲劳得有“道”

缓解疲劳得有“道”




如今,国内的马拉松比赛通常都在周六日举行。一场全马下来,身体、精神极度疲劳。如果跑完后没恢复过来,等到周一拖着“感觉被掏空”的身体上班,撞见领导岂不尴尬?工作效率打折扣、精神状态又欠佳,他以后还会轻易准假,让你去完成自己的“革命”吗?

所以说:快速消除疲劳,让自己满血回归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1.运动后即刻的整理活动(静态牵拉)是消除运动疲劳、恢复体力的最佳方法之一。

因为在大量运动之后肌纤维多少会遭受轻微撕裂,排列次序出现紊乱,从而使得肌肉紧张、僵硬,同时血液循环减慢,乳酸局部堆积过多。而整理活动可以降低肌肉的“兴奋感”,使之逐渐放松下来,恢复初长度;同时能促进血液循环,在氧供充足的情况下,一部分乳酸还可以被进一步氧化分解产生能量。

有条件的话,可在运动完后进行冷热交替浴(45℃左右热水浸泡或淋浴1分钟→10℃左右凉水浸泡或淋浴1分钟,再往复交替3次,最后第七次以热水浴结束)。原理为:热冷交替,可使血管处于扩张—收缩—扩张—收缩的状态,即产生“唧筒效应”,以此促进血液循环及代谢产物的排出,调节机体内环境稳态。

2.运动后进行按摩或者自我按摩也有利于消除疲劳。

可在运动后20~30分钟后进行,也可在晚上睡觉前进行,以前者放松效果较好。针对跑友来说,按摩主要集中在下肢各肌群,遵循“向心性”原则。所谓向心性按摩,就是按照从肢体末梢向躯干方向按摩。原因是这样的按摩顺序符合静脉回流的方向,有利于加快血液回流,提高按摩的效果。手法轻揉,切忌暴力。

3.在运动疲劳恢复中,充足的睡眠与必要的营养补给同样十分重要。

应该说良好的睡眠是恢复的基础,足够的营养则是恢复的保障。睡眠时,我们的大脑处于抑制状态,可使工作一天的器官得到充分的休息。在运动完后甚至整个运动周期,充沛的睡眠对恢复体力是至关重要的。

而食物补给是使摄入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达到平衡,不至于出现营养不足的情况。另外,在大运动量中,水、无机盐也会被大量消耗,运动后除了补充糖分以外也应该适当补充水与无机盐。同时,维生素C能促进有氧功能,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E也有减轻疲劳、提高工作能力的作用;故而维生素的补充也不可忽略。蛋白质类食品,则建议以植物蛋白与鱼类蛋白补充为主。

既然运动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也就是但凡进行大量运动后都会产生。我们无法避免,但却能延缓它出现的时机。



拿跑一场马拉松来讲,在20公里后感觉无力与在30公里后感觉无力想必是完全不一样的。从30公里开始吃不消还可凭毅力坚持,而若是在半马都还没完成的时候力竭,我想无论是从生理负荷还是从心理上的打击都是难以承受的。那我们到底该如何预防(减轻)运动疲劳呢?



请牢记“运动前须热身,运动中须补给,运动须间歇”。

我们还是以长跑为例,跑前进行10~15分钟的热身必不可少。何为热身?简言之:唤醒身体。即将我们的身体从“休眠”状态激活,包括要用到的肌肉、未活动开的关节、还没兴奋的神经以及心理状态。同时热身充分还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运动损伤。

“运动中须补给”则是指中途补充我们可能会消耗或者已经消耗掉的营养物质,请遵循“少量多次,储存备用”的原则进行补充。“少量多次”不需做过多解释,但“储存备用”则需要提醒大家。即什么时候补充(包括水分、糖类、矿物质)最适宜?

答:请做好准备,提前补充。千万别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快晕了才补糖。因为即使我们身体再强大,能力再好,物质吸收也都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并非吃进去就立马被消化了,被转化成能量了。请记住:马拉松补给站的设置并非随意为之。

“运动须间歇”说的是抓住机会让自己“休息”一下。这里的“休息”更多的是指让身体做个缓冲,适当调整,而非真正的躺下不动进行休息。每个人运动能力不一样,休息的时机也有所不同。如在跑马过程中,感觉自己很累了,迈不开腿时,为何不稍稍降速,让自己“歇歇”,恢复一下再继续往前呢?抓住间歇,做好调整的效果远比将就着硬撑往前有效且安全。



延迟性肌肉酸痛


曾经跑圈里盛行着这么一种说法:跑完马拉松后的第二、第三天进行5~10公里的“排酸跑”(即低速慢跑)将有助于乳酸的代谢,疲劳的消除。



无可厚非,大强度运动后,隔天的放松跑能缓解一定疲劳,但是否是通过加快乳酸代谢而促进恢复的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肌肉酸痛往往不是在跑完步后即刻出现,而是在第二或第三天出现,持续2~3天后才逐渐缓解。如果说,肌肉酸痛是由于运动时乳酸积累所致,那么,应该在运动时、运动后不久达到高峰,怎么会在第二天以后才出现呢?这种肌肉酸痛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应怎样减轻或防止呢?

这种一般在锻炼后隔天出现的肌肉酸痛的情况在运动医学上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症(DOMS)”。在锻炼后24~72小时酸痛达到顶峰,5~7天后疼痛基本消失。除酸痛外,还伴有肌肉僵硬;轻者仅有压疼,重者肌肉肿胀、妨碍活动。任何骨骼肌在激烈运动后均可产生延迟性肌肉酸痛,尤其长距离跑。跑友们可能会出现整个下肢肌群的酸痛难耐,在肌肉远端和肌腱连接处症状更显。回想一下,你的膝盖后侧、小腿(靠近脚踝)在跑马后第二天是否“动弹不得”,一碰就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