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你真的会跑步吗 > 带上家人,让跑步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带上家人,让跑步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不去跑步,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棒;不去越野,你永远不知道祖国有多美。”这是一位朋友经常对我说的话,这也是他一直坚持跑步的动力所在。

跑步不是一个人的运动,它的背后凝聚着朋友和家人的支持,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支持,跑步这项运动才得以持久地坚持下去。与其让家人当“啦啦队”,当亲友团,不如带上家人,和他们一起在山野中肆意奔走,在风景中游目骋怀,在运动健康的同时,还可以让彼此的关系更融洽。

就像本书一直强调的,跑步一定要适度,过犹不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伤病。在理性的前提下,我们需要给跑步、家人和工作进行排序,把健康和家庭和谐放在首位。

跑友丁丁是我的邻居,热爱跑步,喜欢挑战,在比赛中经常会PB,她喜欢这种突破自己,超越自己的感觉。这种突破的秘诀之一是每个月将近400公里的跑量。她曾对我说:“如果跑量增加,规律训练,坚持几个月,就会有很不错的成绩。”

丁丁的话很有道理,如果马拉松的成绩能够提升到3个半小时内,说出话来都会很有底气。

数学一般的我,经过大量计算,得出了一个数字。每月400公里的跑量,大约需要40小时的时间,大约相当于一周的工作时间。意即一个月有一周时间都在跑步。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是我的办法,向老板请假,每月给我一周时间跑步,老板没同意,并且免费赠送了人生哲理课;二是老板的办法,让我减少跑步,每月加一周班,这样显得跑步时间比重小,我没同意。思考之后,我觉得每月400公里的跑量很难做到,因为还有比跑步更重要的东西需要我的时间。

以强壮的体魄、顽强的意志著称的前NBA球员莫宁,是著名的铁血硬汉。但他的妻子预产期临近,他果断地放弃了奥运会上的三场比赛,只因为要迎接女儿的出生。因为他觉得爸爸这个“职业”要比运动员自豪得多。

时尚集团前总裁苏芒女士因照顾家人健康无法兼职工作,提出辞职。在无法兼顾事业和家庭的情况下,她选择了家人。

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样,家人比跑步重要。

我热爱我所从事的工作,有意义、有责任的工作,给我带来成就感和尊严。当跑步和工作发生冲突的时候,让步的一定是跑步。

也许有些人并不认同,年龄、价值观、目标的差异,造成三者的优先次序也不尽相同。

要做到三者的平衡并不简单。生活是一样的,但生活方式不一样。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龙应台曾经说过:“如果老天善待你,给了你优越的生活,请不要收敛了自己的斗志;如果老天对你百般设障,更请不要磨灭了对自己的信心和奋斗的勇气。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付出别人无法企及的努力,才能成为那个别人无法企及的自我。”

平衡是一种中庸之道。儒家所说的执两用中,就是说在处理一件事情时,要深入研究事物两方面的情况,透过现象看本质,然后采用最行之有效的方法,避免过和不及的情况。



带上家人一起奔跑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多数时候,我们的家人没有跑过步,并不知道跑步中的乐趣,带上家人体会一下汗流浃背的爽快,体会一下疲倦后乳酸堆积的快感,也许他们真的会爱上跑步。

朋友曾经和我说起他跑步的原因:



“以前不跑步的时候,我和女友约会就是吃吃饭,看看电影,偶尔听听音乐会高雅一把,也会听听相声、看看话剧。认识时间即使够久了,也要偶尔小资一下,给生活换换调子。

自从她喜欢上跑步,每天回家都是一身汗。吃饭、看电影几乎成了浪费时间,还经常劝我:跟我一起跑步吧!

我心里是拒绝的,心想要先找到跑步的坏处,再说服女朋友放弃跑步才是最好的选择。于是本着科学研究的态度,亲身体验了跑步……你问结果?等我跑完步回来再聊。”



我听了不禁感叹,你们这样的情侣跑解决了很多家庭苦恼的问题啊!

从这以后,我也学着尽量让家人参与到跑步活动中来,比如参加外地的比赛,我都会带着家人一起去。对我来说,到一个地方,是带家人旅游,顺便跑了个比赛。而不是为了跑个比赛,匆匆忙忙去了又回,那样家人也会疲惫不堪。重要的是,我并未因参加马拉松而和家人分开。赛前可以陪家人品尝美食,赛中可以在家人的注视下冲刺,赛后可以和家人分享体会,一家人其乐融融。

对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如果孩子喜欢跑步,这是件好事。如果夫妻二人也喜欢跑步,这个家庭就其乐融融了。

潘石屹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和他在商场上的战绩同样出名的,是他的跑步故事。

2012年,作为地产界的大佬,潘石屹厌倦了安逸的生活,决定再做一件吃苦的事情来磨砺自己,他选择了跑步。后来他谈到自己为什么选择跑步时,是这么解释的:“我跑步的时候,可以自己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事情。一边跑一边思考,自己跟自己对话。”

潘石屹经常在微博上与粉丝分享他的跑步经历,他的夫人张欣也热爱跑步,而且两人实力相当。

“跑步后,我觉得最明显的变化是情绪。大家的工作压力都很大,有时候难免会抑郁、不高兴,但是跑完后心情马上就能愉悦起来。我看过一本书,人每天一定要在户外运动一个小时,你可以慢跑、走路,都好。”潘石屹如是说道。

带上家人,一起跑步吧!

2015年4月,潘石屹和妻子张欣在巴黎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场马拉松。

让家人参与进来,不失为一种两全其美的方式。

相信每一个热爱跑步的人都是因为体会到了跑步的乐趣,并打算长期坚持下去。如果你做了一个很好的跑步、家庭和工作三者的平衡计划,那就要克服困难坚持下去。韦尔奇曾经说过,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是一个交易。优秀的人,都是那些能够平衡得很好的人。反之,平衡做不好,说明你不够优秀。平衡是个“多赢”的结果,是兼顾三者的最好状态。

跑步的目的是锻炼身体,愉悦身心,从而有更好的状态拥抱家庭,这在每一个初跑者眼里都是最为简单的道理。

最后,我以村上春树一段话作为本书的结束:“所以一天跑一个小时,来确保只属于自己的沉默的时间,对我的精神健康来说,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课。至少在跑步时不需要和任何人交谈,不必听任何人说话,只需眺望周围的风光,凝视自己便可。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宝贵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