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生活需要分寸感 > 3.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绝不怨天尤人

3.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绝不怨天尤人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在现实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当陷入困境之时,我们应当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抱怨老天爷对自己的不公,更不能抱怨别人不帮助自己,处处阻挡自己前进的路。

有个成语叫“怨天尤人”,出自《中庸》第十三章。具体内容为: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意思就是,端正自己,安于本心本位而不乞求于人,这样就无所怨恨了。上不怨恨老天,下不埋怨别人。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这句话充满正能量,是中国老祖先永不过时的忠告。记得有段时间,外国人写过一本《不抱怨的世界》,畅销全中国,卖了几百万册,其实这都是咱们中国人玩剩下的概念了。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不要把内心的苦闷和失望都归咎于上天,更不要迁怒于别人,那只是懦夫逃避现实的做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自身出发,寻求解决困难的策略。所以,只有当一个人学会放弃抱怨的时候,他才能真正地成长和成熟起来,才能从解决各种困难中体会到快乐。

可以说,怨天尤人是一种极其消极的心态,就像一种情绪的毒瘤,它会阻碍我们走向成功。当你遇到了困难,抱怨老天和他人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只会让你陷入更加难以挽回的困境。爱抱怨的项羽用血的教训给我们警醒——

西楚霸王项羽,因为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最后竟被刘邦逼杀至乌江边自刎。那一夜,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项羽半夜出逃,当他带领着仅存的士兵逃出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随从。项羽深知自己已经逃不掉了,乌江边有一艘船,船夫劝他渡河自保,日后以图东山再起,项羽却认为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拒绝上船偷生,于是在乌江边抱怨:“这是老天要亡我啊,不是我用兵的过错!”随后便自刎了。

项羽把他的亡国原因归为天意,认为老天爷要弄死他,他毫无办法。这就是典型的“怨天尤人”。如果他能够自我反省,做事不再独断专行,何至于落得如此下场?就算被逼到乌江,如果当时能够选择渡河而去,说不定也有机会东山再起,结局会不会又不一样呢?历史会不会再次被重新改写呢?

可惜的是,历史不容假设。怨天尤人是一种致命的“毒”,哪怕你是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它也能让你梦想成空,给你酿成悲惨的结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会遇见烦心事,比如在公司不被领导重用,人际交往发生矛盾,感情不顺等等,每当遇到这些小事,我们千万不要觉得上天对你不公,而是要主动从自身查原因、找毛病。

关于自我反省,《中庸》第十三章中有句话为我们开出了药方: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意思就是,孔子说:“射箭这种技艺与君子修身十分类似,如果自己射不中靶心,就会反过来寻求自身技艺上的失误和不足。”

学射箭的确是一种君子内修之道。这是一个人独自完成的技艺,没有其他人参与协助,所以如果箭射歪了,射箭人就会想这不是箭的问题,更没有资格和理由迁怒别人,大都会回头反省自己,认为是自己技艺不精。如果是踢足球,一场球失败了,大家有可能归结为团队协作不力。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读者,可以通过射箭来修炼自己的美德。如果没有射箭的条件,也可以学习其中的精神。当你在职场怀才不遇的时候,就要反思自己是否真的有才,是否学成了真正的本领;当你感情不顺的时候,就要反省自己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对,说话沟通、日常生活上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只有这样时常反省,你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当我们遭遇人生的困境,千万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将属于自己的问题推卸得一干二净,而是要学会自省精神,同时培养自己的钝感力,让自己越挫越勇。朝着正确的方向,坚持做下去,黑暗终会散去,白昼自会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