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生活需要分寸感 > 2.生在今世,却要返回古人的世界

2.生在今世,却要返回古人的世界




当今社会,人们在快餐式的生活中忙忙碌碌,渐渐丢失了中华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盲目地崇拜西方文化和现代化,打着“与时俱进”的口号,将一些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打上了“老土”“复古”的标签,用封建糟粕来一棍子打死,从而割裂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血脉联系。

要知道,中国的根就在传统文化,就这样轻易丢弃实在可惜,于是有一部分有识之士率先打起“传统文化复兴”的口号。这原本是一件好事,值得点赞和倡导,然而,我们也要注意把握好分寸,如果过于走极端,就可能在文化复兴的道路上走偏,那就可能变成了“文化的复古”。

对不顾实际情况,一切都复古的主张,儒家同样进行了批判。虽然我们倡导重返儒家传统,但并不是僵化地回归,这是复古过头,儒家推崇的是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对于复古过头的行为,《中庸》第三十三章中如此批判说:

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烖(同灾)及其身者也。

意思就是,生于今天社会,却渴望返回古代的道路,像这样的人,灾祸就要降到他的身上了。

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就是因为有些儒生总是拿三皇五帝和尧舜禹汤来说事,认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文字、开创郡县制等一系列行为都是错误的,这种“以古非今”的眼光,让秦始皇很受不了,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会扰乱人们思想的统一和稳定,所以改变他们也是必然的了。这就是所谓的灾祸降其身。

一切崇尚复古的人,缺乏变化的眼光,认为古代一切都是好的,同样与中华传统精神相违背。中国文化源头《易经》本身就是研究变化的学问。商鞅变法强秦,但是就有思想顽固派反对。很多大企业也是如此,总是固守成法,结果随着时代的推移,渐渐就折戟沉沙。人也是一样,过往的经验给我们基本的准则,但具体的变化要靠自己把握。如果不跟随时代变化,就会犯刻舟求剑的错误。

北宋神宗时期,社会存在一系列弊病,王安石决定变法改良制度,让国家更加富强。然而,他的变法主张却遭到了守旧派的阻挠,理由是“祖宗之法不可变”。对此,王安石提出了著名的“三不足”观点。第一是“天变不足畏”:自然界的奇特变化,地震火山、奇异现象等,这些都是正常的自然变化,不要大惊小怪,这是一种唯物主义思想,十分难能可贵;第二是“祖宗不足法”:老祖宗的规矩和法则适合老祖宗的时代,随着时代变化,新的形势需要更新和改良,不可盲目照抄照搬;第三是“人言不足恤”:不管你干什么,总会有流言蜚语,各种异议各种阻拦,然而只要认准是正确的,就要坚持去做,不要活在别人的眼睛和嘴巴里。王安石变法成效斐然,然而最后还是保守派占了上风,王安石被贬官,导致后来北宋日渐衰弱,最后沦丧了大好河山。清朝末年也是如此,保守派和维新派之间的斗争经久不息,阻挠了一个又一个逆袭反转的机会,最后只能落个黯然落幕,这就说明一切以古为训,同样是十分危险的。这是“食古不化”的表现,不能正确把握分寸感的一种表现。

东汉的王莽,十分喜好古代风范,篡位夺权之后,他决定实行周朝的井田制,就是将土地私有制改成公有制。如此回归古代周朝的制度,这就是反古的做法。然而理想是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他的一切试验宣告失败,自己也黯然收场。

不是他们的想法不好,而是没有结合当下的现实,就算想要恢复古人的一些制度,那也不能照搬,而是要与时俱进、有效改进,汲取精华,去其糟粕。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想要发展,就必须先了解过去的历史,但历史是奔腾不息的长河,生在当下,却想返古之道,终究会受到现实的惩罚。

事实上,我们继承和传播古代文化和精神的最好方法就是掌握分寸感,做到既以古为基,又有今之创造,用我们新鲜的思维对古人留下的优秀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