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尖峰对话区块链 > 第二问 为什么做了多年操作系统,却找不到切入市场的最好机会

第二问 为什么做了多年操作系统,却找不到切入市场的最好机会




王峰:我虽然之前没有见过你,但听很多好朋友常常提起你:技术超强,但找不到切入市场的最好机会。10多年前你回国不久,Windows2000诞生,之后微软就出现了疲软,后来嵌入式操作系统风生水起,而在互联网兴起后,几乎没有人关心操作系统,再后来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城头大王旗”是苹果和谷歌。你有没有觉得自己总是生不逢时?你做了那么多年操作系统,好不容易赶上区块链这趟车,追上去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公司和比自己年龄小两轮的技术创业者的公司相比,市值还有不小差距,你心里有落差吗?此外,我听说能做公链开发的人非常少,在今天市场这么冷的状况下,你会担心核心技术团队变得不稳定吗?

陈榕:我不看币价,也不看创业者年龄。另外,其实我觉得,有一些经验还是很有用的。

我过去一直做操作系统,因为操作系统是一个比较费时间的技术,所以相对来说,从业人员并不多,像做TCP/IP的人也不是很多。有人说区块链的专业人才缺乏,我倒不这么认为。其实区块链人才的绝对数是小,但是总体来说,不应该有这么多人做区块链。很多区块链技术,做了其实没有意义。

我最主要的感觉是,区块链不是面向客户的,既不面向消费者,也不面向商家。从根本上来讲,区块链就是一个网络操作系统内部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部件。但是,它并不面对客户。所以,我认为在区块链公链上直接写分布式应用,就是画蛇添足,浪费时间。

回顾历史,大家知道,视窗操作系统最早是施乐公司(Xerox)发明的,除此之外,施乐还为我们带来了以太网和面向对象编程。这三大发明对人类的影响,其实至今都是不该被忽略的。

但后来占据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是微软和苹果公司,如今在移动操作系统中苹果和谷歌又如日中天,微软好像走向了穷途末路。但是,这并不代表微软原来研究的技术方向不对,微软还是做了很多非常有意义的研发。对于这些技术的正确性,我是坚信不疑的。

微软在1998年、1999年就提出了“软件即服务”的想法,后来其实没有完全实现,当时做了Web服务[47](Web  Service)之后,大家以为它就是软件即服务。其实,Web服务还远远没有达到我们当时的设想。直到今天,Win10操作系统才在很大意义上实现了1998年和1999年那时候的构思。

比如Win10提出了通用应用程序(Universal  App),即同一个应用能在手机、平板、电脑、电视上运行。大家知道,有的手机是使用ARM架构的中央处理器(CPU),有的电脑是使用X86架构的中央处理器。如果今天开发一个应用程序,能够在所有设备上运行,能够跨ARM、X86架构,的确很难,但通过应用程序可以做到,而其他操作系统做不到。

微软公司还提出,Win10开发以后没有Win11,Win10就是最终操作系统。为什么这样做?首先,现在进入了物联网、边缘计算[48](Edge  Computing)的时代,你拿着手机,就能与周边的设备互动,但是有没有设备驱动程序(Device  Driver)呢?在过去的PC时代,你可以升级自己的驱动程序,但是在物联网、边缘计算的时代,你并不能强迫周边的设备升级驱动程序。

此外,分布式应用是第三方运营公司关不掉的应用,这是非常创新的概念,它本身不是画蛇添足,但在区块链的公链上开发分布式应用,则是画蛇添足。

因为在区块链公链上开发分布式应用,实际上是回归到了B/S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结构。比如某个游戏直接用区块链公链作为服务器,用手机当作浏览器,如果几千个用户一起来访问游戏,这个公链显然是支撑不了的。

再讲讲加密猫游戏。几个人交易加密猫,其结果记录在以太坊公链上,任何第三方公司都不能更改,这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但是这几个人玩加密猫还是需要通过该软件厂家的云服务器,如果服务器关了,这几个人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数字资产(猫),却玩不了,玩不了就卖不掉,自己投资的数字资产就不能流通,自然也就贬值了。因此,加密猫其实并不是真正的B/S结构。

另外,这几个手机终端其实要自己形成另一个点对点网络,支持视频、音频和文件的传输。这里涉及两层点对点网络,一层是我们常用的类似用比特流[49](BitTorrent)下载的点对点网络;另一层才是区块链的点对点网络。

亦来云其实就是在做区块链这个通用点对点网络,比如下载电影、下载文件、语音对话。那么这个点对点网络其实就是类似的网络电话,如QQ物联智能硬件开放平台这样的点对点网络。这个网络的第一步是要做到去中心化,利用区块链技术把即时通信软件(Skype)、腾讯网(Tencent)去掉。亦来云去中心化的点对点网络已经开源了,第一个云盘的范例程序会在之后对外开源发布。在这样的去中心化的点对点网络上,随机、动态启动类似加密猫的运营服务。这种去中心化的Web服务,根据用户需求启动服务,并非该软件提供商控制运营,因此即便是该提供商,也不能关闭其运营服务。基于共识的智能合约也只是这类服务的一种特例。

再说一下终极操作系统。因为互联网上各个网站、各种服务器的版本号很难统一,今后的操作系统都是智能设备,大家都是服务与服务之间的交互,这样的话,不会强调对方的版本号是什么。

亦来云的网络,其实只用到了区块链的一些成熟技术。首先,亦来云的点对点网络,要有去中心化的ID,这个去中心化的ID就来自亦来云的公链。其次,亦来云的公链提供了溯源的基本能力。最后,基于亦来云公链做侧链,营造数字资产的稀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