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尖峰对话区块链 > 第五问 区块链真的需要一个操作系统吗

第五问 区块链真的需要一个操作系统吗




王峰:你一直坚守自己的操作系统之梦,非常不易。从当年的微软刀奈特的新一代操作系统架构开始,到回国参与TD-SCDMA的开发,到2012年,你在富士康的支持下写出“物联网操作系统”。我印象里,前几年你就做了“亦来云”,是基于大数据的云操作系统。我也注意到,这几个操作系统可以说并没有真正获得商业化应用。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从微型计算机桌面时代开始,中国人好像从来没有在操作系统上有过什么建树。PC时代是微软Windows的天下,手机时代是苹果iOS和谷歌安卓的天下。为什么在区块链时代,操作系统就有机会?另外,区块链真的需要一个操作系统吗?

陈榕:当然需要,更准确地说,需要的是虚拟机操作系统。2013年亦来云就开始研发虚拟机技术了。我们的虚拟机已经能在iOS和安卓上跑出“你好,世界”[53](Hello  World),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进展。我们现在的口号是,做所谓的智能Web(Smart  Web),即下一代的Web。智能Web就是能跑程序的Web,能跑分布式应用的Web。这样一来,具备运行C++程序的浏览器至关重要。

上一代浏览器基本是一个信息互联网,能够通过链接点击一个网页,后来有了Java脚本,再后来有了微信小程序。最终的测试是,浏览器能不能运行C代码?能不能运行C代码的即时应用程序(Instant  App)?运行C代码最大的问题就是病毒,所以虚拟机的技术进展就非常重要。我曾说过:程序员的一小步,是人类科技进步的一大步。

区块链其实不需要操作系统。因为我们理解的操作系统是运行应用。过去操作系统是运行硬件抽象,做内核,现在硬件抽象已经非常成熟了,Linux现在的改进空间已经不大了。其实,现在的操作系统在做的是虚拟机操作系统,即多虚拟机操作系统。

从另一个角度看,针对虚拟机操作系统来说,我们要为支撑什么样的应用而提供软件开发工具包(SDK),比如我们支撑分布式应用,还有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是面向消费者,消费者看到的运行软件是应用程序,而分布式应用是没有第三方网站遥控的应用程序,是第三方网站关不掉的Web服务。而系统程序员看到的驱动程序等运行软件,真的不能被称为应用程序。

比如硬盘上有电路板,也有操作系统,那么硬盘上写的软件,就是网络附属存储[54](NAS),做容错,做读写平衡,如果要跳过坏的扇区,都是靠软件来完成的。可是消费者基本没有人知道这些软件,对他们而言也没有多大意义。

区块链作为网络操作系统的一个部件,提供了ID的分发,提供了溯源,提供了稀缺的能力。打个比方,它提供了民政局、公证处、版权管理、工业与信息化管理等部门的职能。而它要展现给用户这些服务能力,其实不是通过区块链本身展现。所以,就像讨论硬盘需不需要一个操作系统一样,你可以说需要,也可以说不需要,反正没有应用看得见。

对于红旗Linux系统,过去10多年中国也做了很多尝试,也有不少机构做自己的操作系统,其实这是非常必要的。但对于一些操作系统技术,尽管我们做了10多年,也参与了一些项目的研发,但最终因为没有面向客户,所以效果不尽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