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尖峰对话区块链 > 第九问 火币的忧虑是什么,火币还会一直火下去吗

第九问 火币的忧虑是什么,火币还会一直火下去吗




王峰:压轴的问题,火币的忧虑是什么?火币还会一直火下去吗?

朱嘉伟:我经常在开早会、周会的时候对团队说,我们离倒闭只有24小时。我们每天都在关注的问题,是安全、风控。在我们这个行业,安全事件根本不是小概率事件。所以,我们在安全方面投入了很多,同时也建立了第三方安全联盟,以解决行业内的安全问题。我相信,安全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我每天还在忧虑的事情是,我们的团队是否能够真正跟上行业的发展速度。这个行业和别的行业不一样,每天都有新的知识点和创新模式。这个行业不是“不进则退”,而是不进,就会被后来者踩在脚下。

我每天还在忧虑的事情是,我们的团队是否能戒骄戒躁,静心为行业做贡献,有成绩的时候淡然,失败的时候坦然,秉持初心,随着这个行业的发展不断成长。

我忧虑的事情挺多,但是我坚信,火币一定会火下去的。但火不是目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进入这个领域,和火币一起享受这个行业的发展红利,和火币一起去改变一代人的想法,和火币一起去改变全球的运行方式。



朱嘉伟精华观点


1.  将传统风投机构引入区块链行业的初衷,是希望加速推进行业前进

面对海达克斯整改方案中歧视加密数字货币基金、上币标准偏向古典互联网等质疑,朱嘉伟指出,自2018年年初以来,火币就特别希望传统的投资机构能够进入区块链行业,加速推进行业的前进。他认为,传统风投机构有着各自的投资逻辑和投资方法论,会给当前区块链行业带来新的思路和模式。传统风投机构和加密数字货币基金之间不是竞争关系,有可能一起把规模做大,推动一些原先行业内部推动不了的东西落地。

2.  交易所和项目方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且共赢的

朱嘉伟认为,站在交易所的角度看,一个好的项目,能做大一个交易所;一个烂的项目,能做砸一个交易所。站在项目方的角度看,一个好的交易所,能成就一个项目;一个不好的交易所,能拖垮一个项目。所以,交易所和项目方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是共赢的。朱嘉伟希望自己的团队能够成就每一个项目,能够让它们的通证价值和流通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3.  火币未来是否会效仿“交易即挖矿”模式目前还不好判断,但会持续关注

关于FCoin的“交易即挖矿”模式,朱嘉伟表示,火币未来是否会效仿其模式目前还不好判断,但会持续关注。他认为,“交易即挖矿”模式无疑是通证经济学里非常具有创新性的一个模式,FCoin本身也处在非常快速和剧烈的变化过程中,如果发展起来了,他会祝福。朱嘉伟认为,在行业里与他人一起创新,一起做大市场,是一件幸事。

4.  区块链行业没有“不进则退”,不进就会被后来者踩在脚下

团队是否能够真正跟得上行业的发展速度,团队是否能戒骄戒躁,静心为行业做贡献,是朱嘉伟每天的忧虑所在。在他看来,区块链行业和别的行业不一样,每天都有新的知识点和创新模式,这个行业不是“不进则退”,而是不进,就会被后来者踩在脚下。

5.  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是留住人才的重要法宝

当员工的目标和公司的价值观、目标高度一致的时候,他是不会离开的;当员工的目标和公司价值观、目标不一致的时候,他的离开也是应该的。朱嘉伟谈道:“很多火币人即使离开了火币,身上仍带着火币的气息,我们一直以正直严谨、开放创新、合作进取作为火币的核心价值观,以不作恶作为行为底线,这是我们非常值得骄傲的地方,也是我们吸引很多人才的重要内因。”



区块链第一波发展很快,但第二波会比大家想象的慢很多|曾鸣



曾鸣

现任阿里巴巴集团学术委员会主席、湖畔大学教育长、阿里巴巴商学院院长。2003—2005年担任阿里巴巴集团战略顾问。2006年8月全职加入阿里巴巴集团任集团参谋部资深副总裁,2007年担任雅虎中国总裁,2008—2017年担任阿里巴巴集团总参谋长/首席战略官。曾鸣对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98年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国际商务及战略学博士学位。1998—2002年任教于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2002年回国参与创办长江商学院。他是世界知名的战略学教授,曾在多个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其《龙行天下:中国企业的成本创新怎样颠覆全球竞争》(Dragons  at  Your  Door:  How  Chinese  Cost  Innovation  is  Disrupting  Global  Competition)是研究中国企业战略发展的权威作品。他对于互联网发展的前瞻性研究被广泛应用。他提出的C2B(消费者到企业)模式、S2B(供应链平台到企业)模式、赋能等概念被中国商业界广泛接受。

首先非常感谢陈伟星,在他的帮助下,曾鸣教授终于来到火星财经学习社群,做客“王峰十问”。

听说我要采访曾教授,很多好友建议我问一下曾教授:区块链会对BAT构成挑战吗?

最近我拜读了曾教授所有关于区块链的文章,之前也曾关注曾教授在某区块链相关的群里线上回答大家的一系列问题,这些使我不断更新对区块链的看法,同时曾教授治学严谨的风格令我很钦佩。

我认为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答案背后的逻辑。

我甚至认为,区块链能否挑战BAT这个问题无须曾教授回答,因为历史自然会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