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尖峰对话区块链 > 第五问 用工业革命或互联网的技术革命周期来预测区块链,是否还适用

第五问 用工业革命或互联网的技术革命周期来预测区块链,是否还适用




王峰:我看了你最近将区块链和互联网类比的文章,你认为互联网从以1993年的Mosaic(一款比网景公司出品的Netscape更早的浏览器)为起点开始,到今天的完全商业化,是一步步走过来的。过去我们都同意,要想面对未来,就要先回顾历史。我总结了一下,工业革命从蒸汽机的发明到钢铁业大规模发展和铁路大范围连接,用了近百年,此后进入电气时代,然后用了80多年进入信息化时代。而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只用了25年,其中移动互联网的历史还不到10年。从技术创新到商业繁荣的时间周期变得越来越短。

你认为,用过去的技术革命周期来预测区块链,是否还适用?区块链还有多少年才能进入成熟期?我之前听肖风博士说:“区块链不依赖摩尔定律(Moore′s  Law),可以更快、更自由地发展。”这与你的观点是否相悖?对此你有何评论?

摩尔定律:由英特尔创始人之一的戈登·摩尔(Gordon  Moore)于1965年提出,具体是指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每隔18~24个月会提升一倍。业界普遍认为,摩尔定律基本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曾鸣: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当时写区块链与互联网类比这段话的时候,就知道肯定会引起争议。但是,争议并不重要,这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我只是想让大家更多地从时间的长轴来看看这个问题。

你可能认为区块链现在的发展阶段相当于1990年、1993年和1998年的互联网时代,我有朋友甚至认为相当于1985年邮件刚刚出现的时候。所以,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判断,背后的逻辑迫使我们思考:区块链在现阶段发展到了什么程度?下一步可能有什么发展?

用过去的技术革命周期来预测区块链,我觉得是不太准确的。

整个互联网时代的变革与工业时代相比,速度一定是大大加快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概持续了20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持续了五六十年;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整体加快了很多,PC互联网大概有20年的历史,而移动互联网发展到现在已有10年左右的时间。但是,从整个互联网时代来看,很多事物经历的演化过程可能已经是最短的了,再短会很难。

移动互联网发展至今,正好10年。人工智能,包括深度学习从2006年开始发展,到现在得到比较多的应用,差不多用了10年。然而,比特币从诞生至今已经过了9年,以太坊从2015年上线至今也只有三四年。区块链并没有真正获得突破性进展,整个生态还没有成为一个能创造巨大价值的生态。

所以我认为,如果将互联网和工业革命的发展周期对比,前者当然是快的,但是因为比特币或者区块链用10年进入成熟期,所以用互联网与其进行对比不算过分。

肖风博士是区块链专家,他提到区块链没有摩尔定律,区块链的发展规律可能和互联网不太一样,这一点我是认同的。但是,我得出来的结论可能跟肖风博士相反,我认为区块链第一波的发展可能会很快,但是第二波的发展可能会比大家想象的慢。

我刚才讲到,区块链下一步可能会迎来两个领域的大发展。第一个领域是记账。

随着全球化成本的大幅下降,许多原来没有网络化的商业可以快速网络化,这个过程的目标清晰,没有技术和商业壁垒,只有一些必要的组织转型和供应链迁移,所以应该可以很快完成。

为什么说第二波可能会慢很多?这可能和大部分人的判断不一样。但是,经过最近这段时间的密集思考,我认为区块链虽然潜力巨大,但其面临的挑战的难度可能被大大低估了。

区块链技术能保证所谓的共识,但离真正的信用还差很远。借助区块链技术,真正用设计的方法创造新的商业制度,是一项超出绝大部分人想象的挑战,所以这个过程也许会很慢很慢。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大家可能需要调整一下预期和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