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许多人都爱喝鸡尾酒,也爱聊鸡尾酒,不过如果你认为鸡尾酒就是简单地把几种酒混合在一起,那可真是大错特错。跟鸡尾酒有关的一切调配和盛装方式都经过详细考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带给人们嗅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甚至超越感官的体验。从某些角度来看,鸡尾酒和烹饪还挺像的呢。欢迎各位来到鸡尾酒的美妙世界!





哪些人喝鸡尾酒?


近来鸡尾酒十分流行,受欢迎的程度直逼葡萄酒与啤酒,几乎成为人手一杯的酒精饮料。到底是哪些人在喝鸡尾酒呢?答案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

爷爷奶奶

你的爷爷可能在不知不觉间成了你的鸡尾酒启蒙老师,例如饭后喝开胃酒时,他会在茴香酒里加些薄荷糖浆;奶奶则是在白葡萄酒里加些黑醋栗利口酒,让葡萄的风味更佳。觉得这样混合的酒太少,算不上调酒?这可是鸡尾酒的基础呢!





现代女性

想象《广告狂人》(Mad  Men)的主角身穿三件式西装,手里拿着古典鸡尾酒,他的秘书也在一旁啜饮着曼哈顿,他的太太则是喝伏特加琴蕾[1]。女性的饮酒口味与男性不大一样,她们似乎喜欢鸡尾酒胜过其他类型的酒精饮料。





享受happy  hours的酒吧族

下午五点过后,如果你经过酒吧一定能看见这群人:他们拿着的杯子里多半漂浮着薄荷叶(通常是加了太多糖的莫吉托),也可能是优雅长杯里盛装着鲜橘色的液体(令人疯狂的意大利气泡调酒)。酒吧或餐厅的“欢畅时光”(happy  hours)让大家在下班后、晚餐前能以优惠的价格品尝鸡尾酒,很多鸡尾酒也因此流行起来!





知性文青

虽然人们喝鸡尾酒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直到现在还是每个星期都有“新潮”的酒吧开幕。去这些酒吧最好小心一点,因为这种地方卖的鸡尾酒通常很贵,口味和种类却很普通。





不喝酒人士

这群人可以说是间接震撼了酒吧界,正是因为他们,才会出现无酒精调酒。这种调酒叫作“玛可缇”(mocktail),是英文“模仿鸡尾酒”(mock  cocktail)的缩写,近几年来一直被保留在酒单上。调制的材料少了酒类,反而吸引了想狂欢但不想喝醉的酒客。





美食行家

你能想象用餐的时候没有葡萄酒作陪吗?其实你可以试试搭配几款适合佐餐的鸡尾酒,不但能除去菜肴的苦味,还能与餐盘中的食物激荡出全新的滋味。





调酒的哲学


“调酒学”(mixology)已成为饮酒界的常见词汇,几乎所有酒吧在媒体的介绍中,都会提到“调酒师”、“调酒学家”或“调酒××”等字眼。这个词的出现,意味着人们终于发现调酒的个中奥秘了。





定义

根据维基词典解释:“调酒学是混合饮品以配制鸡尾酒的艺术。”调酒学一词的出现可上溯至1948年的《韦氏字典》(Merriam-Webster's  Dictionary),字典中的定义是:“准备混合饮品之技巧或艺术。”





科学的艺术

调酒学不只是美学的艺术,也是一种科学。为什么说调酒学是科学呢?因为它需要精准地调配分量,研究分析各种新成分。有些调酒师花一整年的时间,只为调制出一款鸡尾酒,这也是常有的事;有些酒吧甚至还有不对外开放的“调酒实验室”,全都是为了创造出更多令人迷醉的新款鸡尾酒。





艺术的科学

调酒师也算是艺术家,平常不但需要接触各类文学艺术,从中获得灵感,还得创造出色香味俱全并充满想象力的鸡尾酒,让品酒之人感受他精心创建的杯中世界。





表演的艺术

坐在吧台看调酒师调制鸡尾酒,既有趣又令人着迷,因为对方的一举一动都展现出对调酒的专注与热情。话虽如此,调酒师还是要注意不要过度表现。虽然使用夸张的调酒手法好像很受欢迎,例如过分强调手腕摇摆雪克杯的动作,但这就好比喜剧演员,表演到位是一回事,过了头就不好笑了。





稳定是关键

在调酒学中,每一种成分的比例分配极为重要。调酒师在创作新款鸡尾酒时,不断出错、不断尝试,是调制“完美”鸡尾酒的必经之路。





创新与热情

充满热情的调酒师一定会尝试利用新技巧,或加入新成分,去诠释经典鸡尾酒。这类调酒师能够观察并预测新潮流,也是研发新款经典鸡尾酒的不二人选。





服务至上

当你到酒吧就座之后,服务生会先端上一杯水,让你有时间慢慢选择。酒单上应有详细说明,让客人理解每款鸡尾酒的口味、调性与精髓。调酒师也要解答客人的所有疑问。品尝调酒不只是喝酒,而是完整的体验,调酒师通常都会竭尽所能让客人感到舒适愉快。





调酒师与酒保


在酒吧术语中,很难明确分出酒保(bartender)和调酒师(mixologist)的差别。不过我们不要高估调酒师或低估酒保,他们的职责稍有不同却相辅相成,有时候也会由同一人来完成两者的工作。以下简单介绍这两种职位的普遍定义。

男人的天下?

从前鸡尾酒行业由男性独占,而现在有很多成功的女性调酒师,为调酒世界带来她们的手艺与创意,所以千万别因性别成见而错失了喝好酒的机会。从前酒吧由男人经营,是男人聚会的地方。幸好,随着时间推移,酒吧也跟着进化。现在,女性在调酒世界里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调酒师

•  学习鸡尾酒艺术并负责吧台

•  创作并调制新款鸡尾酒

•  关注技巧与配方(不论是传统的还是少见的)

•  勇于尝试少见的酒类组合,寻找各种风味的可能性

•  加入个人风格,让经典鸡尾酒有所不同

•  精通鸡尾酒历史

•  常受邀担任烈酒行业的顾问

酒保

•  熟悉大部分常见和受欢迎的鸡尾酒

•  可以同时服务多位客人并迅速准备饮品

•  负责对账和管理库存

•  负责货源与进货

•  对吧台工作更有实战经验

•  有能力应付一次涌入的大批客人,并早一步预判客人及吧台的需求

小心误用“调酒师”一词

“文青”(Hipster)文化大行其道,越来越多店家标榜有调酒师提供调酒服务。他们找来蓄着胡子的人穿上皮制围裙,在吧台后面装上原木制的酒柜,只可惜虚有其表。调酒师的本事不在花招或打扮,有真才实学、表里一致才是重点。





鸡尾酒的种类


从艺术层面来看,调酒唯一的限制就是想象力;从科学角度来看鸡尾酒,则可依成分分成几种类型。





短饮(short  drink)

请注意,这里并非指调酒只分成两类,而是依“浓度”大致分成两种类型。从字面上就可以猜到,短饮型的酒精较为浓烈(稀释较少),分量也较少,一杯通常介于60~120毫升。短饮型鸡尾酒常被纯粹主义者认为是最适合品尝的鸡尾酒,调得好就能让基酒(主要是烈酒)的芳香层次分明,其他添加物则应善尽突显与衬托之职,让酒更加美味顺口。

代表鸡尾酒:古典鸡尾酒、曼哈顿、干马天尼……





长饮(long  drink)

长饮型鸡尾酒是指加入其他材料稀释的鸡尾酒,一杯的量介于140~200毫升,常用杯身细长的酒杯盛装。点长饮型鸡尾酒的人通常偏好清凉带水果味的饮品,稀释是关键。美国禁酒时期是长饮型调酒的全盛期,因为不易确认这类饮品中是否添加了酒精。

代表鸡尾酒:龙舌兰日出、汤姆柯林斯、金菲士……

主要分类方式

请注意,以下介绍绝对不是鸡尾酒唯一的分类方式,而是较常见的归类法。





可乐达(COLADA)

组合:烈酒+果汁+椰奶

起源:20世纪50年代初期发源于波多黎各





制作:以果汁机或雪克杯调制

装盛酒杯:高球杯

代表鸡尾酒:椰林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