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







菲士(FIZZ)

组合:烈酒+柠檬+糖

起源:19世纪70年代发源于美国





制作:以雪克杯调制

装盛酒杯:高球杯

代表鸡尾酒:金菲士





高球(HIGHBALL)

组合:烈酒+苏打水

起源:19世纪90年代发源于纽约





制作:直接倒入杯中混合

装盛酒杯:高球杯,需加入冰块

代表鸡尾酒:自由古巴





柯林斯(COLLINS)

组合:烈酒+柠檬汁+糖+气泡水

起源:1800年由名为约翰·柯林斯的酒保在伦敦发明





制作:直接倒入杯中混合

装盛酒杯:高球杯

代表鸡尾酒:汤姆柯林斯





菲丽普(FLIP)

组合:烈酒或哑葡萄酒[2]+蛋+糖+肉豆蔻磨粉

起源:19世纪初发源于英国





制作:以雪克杯调制

装盛酒杯:葡萄酒杯

代表鸡尾酒:波特菲丽普(Porto  Flip)





朱利普(JULEP)

组合:烈酒+薄荷叶+糖(或糖浆)

起源:18世纪发源于美国





制作:以雪克杯调制

装盛酒杯:圆柱形金属杯,需加入碎冰

代表鸡尾酒:薄荷朱利普





酸酒(SOUR)[3]

组合:烈酒+柠檬汁+糖+蛋白

起源:18世纪50年代发源于英国





制作:以雪克杯调制

装盛酒杯:古典杯

代表鸡尾酒:威士忌酸酒





潘趣(PUNCH)

组合:烈酒+柠檬汁+水+糖+果汁

起源:17世纪发源于巴巴多斯





制作:直接倒入杯中混合

装盛酒杯:高球杯,需加入碎冰

代表鸡尾酒:绿巨人[4]





托蒂(TODDY)

组合:烈酒+热水+糖+柠檬片+香料

起源:18世纪发源于西印度群岛





制作:直接倒入杯中混合

装盛酒杯:托蒂杯

代表鸡尾酒:爱尔兰派托蒂(Irish  Pie  Toddy)

鲜为人知的种类

根据调酒师的想象力,鸡尾酒可以分成二十多种类型,以下简单介绍几种你不怎么熟,但又好像听说过的调酒。





霸克(BUCK)

组合:烈酒+柠檬汁+姜汁汽水+柠檬皮丝

起源:20世纪初发源于伦敦

制作:直接倒入杯中混合

装盛酒杯:古典杯





代表鸡尾酒:金霸克(Gin  Buck)





酷伯乐(COBBLER)

组合:烈酒+葡萄酒+糖+当季水果(装饰用)

起源:21世纪初发源于美国

制作:直接倒入杯中混合,需加入碎冰

装盛酒杯:古典杯





代表鸡尾酒:雪莉酷伯乐(Sherry  Cobbler)





酷乐(COOLER)

组合:烈酒+姜汁汽水+糖

起源:19世纪末发源于美国

制作:直接倒入杯中混合

装盛酒杯:高球杯,需加入冰块





代表鸡尾酒:荔枝酷乐(Litchi  Cooler)





蛋酒(EGG  NOG)

组合:烈酒+蛋黄+牛奶+糖

起源:18世纪末发源于美国

制作:以雪克杯调制

装盛酒杯:高球杯





代表鸡尾酒:得州农场蛋酒(Texas  Fram  Nog)





里奇(RICKEY)

组合:烈酒+青柠汁+气泡水

起源:20世纪初发源于美国

制作:直接倒入杯中混合

装盛酒杯:高球杯,需加入冰块





代表鸡尾酒:金里奇(Gin  Ricky)





黛西(DAISY)

组合:烈酒+柠檬汁+糖+库拉索酒+气泡水

起源:19世纪70年代发源于美国

制作:直接倒入杯中混合

装盛酒杯:高球杯





代表鸡尾酒:白兰地黛西(Brandy  Daisy)





帕佛(PUFF)

组合:烈酒+牛奶+糖+气泡水

起源:19世纪末发源于美国

制作:直接倒入杯中混合

装盛酒杯:高球杯,需加入冰块





代表鸡尾酒:奶油帕佛(Cream  Puff)

普施咖啡(POUSSE  CAFÉ)





“普施咖啡”是指不同颜色分层的小杯调酒,它很有可能源自法国,只是年代太久远已不可考。它的做法是在杯中叠加各种白兰地和利口酒,利用不同密度做出分层,使酒类不会混在一起。在法文中,餐后喝过咖啡再来一小杯消化酒也叫“pousse-café”,两者别搞混了。





调酒学简史


以下是几个关于鸡尾酒的重要日期和发展关键事件。





鸡尾酒英文名称及酒谱请见第五章《动手调一杯鸡尾酒》部分及书末索引





第一本调酒学著作


现在上网就能找到鸡尾酒的酒谱,但是在过去,要想获得一份调酒配方可没这么容易。而且说实在的,当年流行的口味现在尝起来可能也没那么讨喜了。





杰瑞·托马斯

出生于纽约的杰瑞·托马斯(Jerry  Thomas)年纪轻轻就横越美国,想去加利福尼亚州成为一名淘金客,却没有找到足以发家致富的黄金。不过在这段时间,他的酒保工作可没中断过。他21岁时回到纽约,在“巴纳姆的美国博物馆”(Barnum's  American  Museum)楼下开了间酒吧。托马斯使用高贵的银制器具调酒,华丽的衣着也十分引人注目。他凭着过人的技巧和夸张的姿势创造出一套独一无二的“调酒杂技”,后来被称为“花式调酒”。托马斯后来在美国和欧洲国家巡回表演,以精湛的技艺在两地受到欢迎,全盛时期每周可以赚到上百美元,比当时美国副总统的薪水还多。





被奉为圭臬的经典

1862年,31岁的托马斯出版了《调酒师指南》(Bar-Tender's  Guide)一书,别称为“如何调制饮品”(How  to  Mix  Drinks)或“享乐伙伴”(The  Bon-Vivant's  Companion)。这本书成为美国史上第一本讨论酒精饮料的书。书中清楚记录了经典鸡尾酒的酒谱(潘趣、酸酒等)和托马斯自创的鸡尾酒配方,并且在1888年重新修订出版。不过托马斯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发明的调酒技术和鸡尾酒,其中最知名的非“蓝色烈焰”莫属——将威士忌点燃后,从原来的杯子倒入另一个杯里混合,过程中形成流动的火焰!这款酒的诞生,据说是某位客人一进酒吧就冲着托马斯大喊:“给我来一杯能暖心暖胃的神之焰吧!”

《调酒师指南》(初版)酒谱示范





苏岱酷伯乐  SAUTERNES  COBBLER

•  糖1茶匙

•  水1汤匙

•  苏岱贵腐甜白酒2杯(葡萄酒杯)





日式鸡尾酒  JAPANESE  COCKTAIL

•  法式杏仁糖浆(orgeat  syrup)1汤匙

•  伯克苦精(Boker's  bitter)1/2咖啡匙

•  白兰地1杯(葡萄酒杯)

•  柠檬皮1~2片

第一本附插画的鸡尾酒书籍

哈利·约翰逊(Harry  Johnson)在1882年撰写了《调酒师手册》(Bartenders’  Manual),是第一本图文并茂、专门介绍吧台工作的书。

万国葡萄酒与烈酒博物馆(EUVS)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葡萄酒和烈酒的知识,研究原始酒谱,不妨上烈酒博物馆的网站。该网站免费提供早期酒类出版物的扫描版本。这些数据非常珍贵,一般书店和图书馆可找不到。(网址:http://euVS.org/en/collection/books)

成为BARIANA

这个字看起来很陌生吗?“BARIANA”是路易·富凯(Louis  Fouquet)在撰写调酒著作时发明的字,意指收藏家——收藏的不只有书,还有一切与酒吧相关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