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Ⅰ  General  Report



B.1  202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1]

摘要:2019年,全球经济贸易增速显著放缓,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普遍回落,预计中国经济增长6.1%左右。2020年,全球经济有望出现温和回升,预计中国经济增长6.0%左右,CPI上涨3.4%左右。建议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就业在合理水平,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加快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升增长内生动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继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污染治理攻坚战。2020年要抓好以下重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深挖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潜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

关键词:中国经济  逆周期调节  增长动力  高质量发展

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我国经济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就业比较充分,三大攻坚战成效明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  国际经济环境和基本走势


当前,国际贸易紧张局势波谲云诡,英国脱欧延宕不决,金融市场脆弱性累积,企业和私人债务高企,全球经济贸易增速显著放缓,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普遍回落。





(一)2019年全球经济贸易增速显著放缓


2019年全球化进程持续受挫,贸易保护主义蔓延,多边主义和多边贸易体制遭遇生存危机,国际贸易和投资增长受到拖累,全球价值链遭到破坏,全球经济增长愈加疲软。英国脱欧久拖不决,“硬脱欧”风险加剧,欧洲在一体化岔路口徘徊难行。2019年4月以来,全球制造业PMI一直维持在荣枯线以下,世界经济活动存在萎缩风险。预计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3.0%,比2018年回落0.7个百分点。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速一致下行,经济增速均不及2018年,美欧经济增速降幅较大。预计2019年美国经济增长2.2%,欧元区经济增长1.2%,均比2018年回落0.7个百分点。新兴经济体下行压力加大,在金砖国家中,除南非或与2018年持平外,印度、俄罗斯、巴西经济增速均同步回落。印度经济增速降幅明显,预计2019年增长6.0%,比2018年回落1.3个百分点。东盟五国除马来西亚外,经济增速普遍下降。2019年,全球贸易回升进程受挫,贸易紧张局势拖累全球贸易增速同比显著回落,国际贸易增速可能降到1.2%,比2018年大幅回落1.6个百分点。





(二)2020年全球经济有望温和回升,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IMF在2019年10月发布的报告认为,2020年各经济体增长步调预计将出现分化,全球经济增速可能从2019年的低谷中温和回升0.4个百分点到3.4%。但由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该预测值面临着下行风险,下行风险可能来自贸易情势恶化、英国脱欧干扰以及金融市场突然涌现避险情绪等。中美经贸摩擦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发达经济体2020年整体增速预计和2019年持平。美国随着财政刺激措施解除,2020年增长预期将小幅减缓至2.1%。日本消费税率增长或将对经济增长产生不良影响,2020年增速预期降至0.6%。随着德国汽车产业受到欧洲新环保标准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弱,以及法国和意大利经济回升,欧元区经济增速2020年有望企稳回升。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虽然分化依旧,但是受益于经济刺激政策,绝大部分国家经济增速有望实现同步回升,加之陷入经济动荡国家逐渐走出困境,将可能拉升整体经济增速至4.7%,并对全球经济形成一定程度的支撑。金砖国家中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经济增速预期同步回升。亚洲整体经济增速走势保持平稳,东盟国家经济增速则会企稳。非洲国家经济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复苏,中东石油输出国和欧洲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有望反弹,土耳其、墨西哥、委内瑞拉、阿根廷等金融稳定受挫的新兴经济体预计将逐渐走出困境,经济恢复性增长或衰退显著收窄。然而,由于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欧元区及新兴经济体的恢复性增长,且各国政策空间收窄,全球经济增长依然缺乏稳定基础,面临着下行风险。





二  国内经济环境和基本走势


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较低,中美经贸摩擦影响加深,叠加国内经济转型升级阵痛和既有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风险明显增多。我国在加快推动改革开放创新、加强逆周期调节等政策综合作用下,预计2019年经济增长6.1%左右。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下行压力加大


当前美国大选逐渐升温,中国“十三五”规划面临收官,中美经贸谈判即使能够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双方的根本分歧难以消除。美方已经采取的加征关税措施对我国高科技产业、对美出口制造业及相关产业链的消极影响持续显现,部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经营较为困难。在加大逆周期调节以及“六稳”政策作用下,预计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6.0%左右。





(二)就业情况好于预期,潜在压力犹存


2019年各类就业优先政策措施持续发力,城镇新增就业目标提前实现,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的国际贸易环境前景不确定,制造业对美出口显著下降,临时性用工和常规性用工均持续回落。部分企业生产基地外迁,导致就业机会外移。近年来,我国出口依存度明显回落,出口增速减弱对就业的影响有所降低;劳动年龄人口、就业人口及劳动参与率下降,就业压力相对减轻;经济规模显著扩大,服务业占比提高,吸纳就业能力增强;中西部地区吸纳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显著提高;稳就业政策对特定群体发挥了很好的效应,新业态和灵活就业群体日益扩大。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对美出口企业生产收缩及企业外迁产生的就业压力总体上处于可控状态,就业韧性较好,就业情况总体好于预期。2020年,需持续关注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对就业的潜在影响。





(三)消费物价走高,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走弱


2019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走高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走弱分化背离,2020年这一态势会继续保持一段时间。影响消费物价的因素包括:能繁母猪、生猪存栏量仍然低于正常值,猪肉供需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然紧张,猪肉价格可能继续上涨一段时间,替代性产品牛肉、羊肉、禽肉、水产品等的价格也相应出现不同程度上涨;玉米等农产品去库存导致价格走高,小麦、大米等粮食价格可能存在上涨风险;医疗、房租等服务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导致PPI走弱的因素包括:国际经济增长放缓,国际油价保持相对低位,进口规模收缩等。这些因素趋向压低我国进口价格,投资需求疲弱和增速回落抑制了工业品出厂价格。总体上看,2020年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总需求不会大幅扩张,CPI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但推动CPI上涨的供给冲击因素仍不容忽视。





(四)外贸增速趋缓,外汇储备基本稳定


2019年随着中美经贸摩擦升级,我国对美进出口显著下降(以美元计),下降幅度超过预期。服务贸易逆差有所收窄,国际收支整体趋于改善。2020年,国际经济可能温和回升,但仍存在下行风险,需要继续实施稳外贸和稳外资政策。预计202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以美元计)有望实现小幅正增长,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五)货币流动性基本适度,金融市场信用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