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闪电增肌 > 增肌训练要素:训练负重

增肌训练要素:训练负重




训练负重指训练的时候用多大重量,这基本上算是一个跟训练效果直接相关的要素了。用一个轻的哑铃练和用一个重的哑铃练,练出来的效果完全不同[1]。

如果增肌是你的主要目的,那应该用什么样的重量呢?总的来说,核心就是三个字:“大重量”。

【划重点】

足够大的训练重量是增肌的核心。

市面上一直有一些“轻重量训练增肌”的观点。比如,有人说某些部位的肌肉是慢肌,所以要用轻重量。这些部位被认为主要有腹部、肩部、小腿等。

什么是慢肌?什么是快肌?解释清楚需要比较大的篇幅,我们这里不细讲,只来评价这种观点。

这种观点当然是错的。

首先,除了小腿比目鱼肌的慢肌纤维比例非常大之外(同样是小腿肌肉,腓肠肌则是快肌纤维占优势,所以说小腿都是慢肌,不管从哪个角度讲都是荒谬的),我们身上大多数肌肉都是由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混合组成的,说肩部肌肉都是慢肌,是缺乏基本肌肉生理知识的观点。

第二,即便是慢肌纤维,也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能说明用轻重量训练就更好。认为慢肌纤维应该用轻重量来训练,只不过是有些人主观上的一种“想象”,主观上把慢肌纤维的“慢”,对应了训练负重中的“轻”。慢肌纤维收缩力量确实小,但是也不代表就需要用轻重量训练。

实际上,目前国际主流学术界对增肌训练的建议,根本不区分肌纤维的类型,不管快肌、慢肌,都建议用大重量训练。通过对健美运动员和普通人的研究也早就发现,增肌训练使用大重量,快肌纤维、慢肌纤维都有明显的增粗。

而且,从肌肉收缩的运动单位的募集角度讲,“大小原则”告诉我们,轻重量只能募集肌肉中较少的运动单位,使用的重量越大,募集的运动单位越多。关于“大小原则”,讲起来会非常复杂,这里也不展开说了。

也就是说,所谓的用轻重量多次数练肩,是错的。练腹肌一次做几百个卷腹,效果其实并不好。练腹肌也要负重。

还有一种老观点,认为“大重量练块儿,轻重量练线条”,这更是一种滑稽的说法,从理论上和实验研究上都根本没有明确的依据。

当然,这里所谓的“大重量”,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因为有些人把纯力量训练者使用的重量叫大重量,那增肌训练者用的就算是中等重量,或者勉强说是相对的“轻重量”。因此,也造成了一些人对轻重量含义的误解。

究竟如何衡量训练中使用的重量呢?一般用RM值。

大家可能在网上的一些增肌训练讲解中,看到过“8~12RM”这样的表述,RM的意思,就是用一个重量来做动作,最多能重复做多少次。

比如8~12RM,就是你用一个重量来做一个训练动作,一个接一个地做,最后完成8~12次重复就没力气了,没办法再继续完成动作,比如做到第9个,没劲了,或者做到第11个,做不动了,这个重量,就是你这个动作目前的8~12RM重量。

RM值越大,说明你一次能重复完成的数量越多,说明使用的重量越小。

到这里,我们马上要讲到本节的核心知识了,增肌者用多少RM最合适呢?这个数字很多人其实已经很熟悉了,那就是8~12RM。但实际上,对于不同训练阶段的增肌者来说,最适合的RM值也不一样。

一般来说,对初学者,使用8~12RM训练,或者10~12RM比较合适;而对于中阶和高阶训练者来说,要进一步提高重量,而且要使用周期性的训练方式。多数时候用6~10RM,少数时候用1~6RM,两者配合着训练,这样可能是最有利于增肌的负重。

我们回忆一下前面Tony训练的时候是怎样选择重量的。他做哑铃推举这个动作,就是选择了大概11RM的重量,这是一个训练新手最适合的增肌负重范围。

【划重点】

对新手来说,一般认为10~12RM是最适合的增肌负重。

那么,对于每个动作来说,我们又该如何知道一个适合的RM范围是多大呢?其实很简单,想想上面例子中的Tony是如何判断RM的。

对,就是试出来的。

比如我们做哑铃推举,要选择10~12RM的重量,一开始我们先用5公斤的哑铃做做试试,发现这个动作用这个重量,能够一次一次不停地重复30次才没力气,无法继续保持动作的完整了,那么这个重量就太轻了,我们需要再加一点。

加到10公斤一只的哑铃,我们发现每组完成10次重复就没力气了,那么这个重量就是刚好的,在10~12RM的范围之内。

当然,使用自己的1RM重量来计算,也能算出其他RM值的重量,但是那样比较麻烦,而且对于新手来说,测试1RM的重量也比较危险,不推荐使用。

这个重量我们不需要每次都去试。我们训练了一次,知道了某个部位肌肉适合的重量是多少之后,在一段时间里,我们记住这个重量,直接拿来训练就可以了。

其实,经常训练的话,很快就会有经验了,拿起一个重量掂量一下,基本就知道大概是不是我们要的重量了。

但是大家注意,一个动作训练一段时间之后,力量会增长,这时候原来的重量就不够了,太轻,我们需要增加重量。总之,我们要让使用的重量永远保持在每组只能完成规定次数的这个程度。

这里,可能细心的人会有一点疑问。刚才不是说,用的重量越大,运动单位募集越多吗?那增肌为什么不用1RM这个最大重量来训练呢?

实际上,运动单位的募集是影响增肌效果的一个因素,还有其他很多复杂的因素。科学研究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对于增肌来说,效果最好的不是超大重量,不是我们能完成动作的最大重量,而是要低一些的大概8~12RM的重量。超大重量是增长纯力量最适合的重量,这个地方我们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