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气场心理学:自我暗示的力量 > 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更要有为

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更要有为




关于“有为才有位”还是“有位才有为”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很多年了,如同争论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有位无为的太多了,有为而无位的例子也不少。想想那些科学家、文学家有多少是职位很高的?那些官二代又有几个政绩卓著?李鸿章曾有句名言,“世上最容易干的事情是做官。”一度成为人们对贪官、不作为官员的讽刺。

对于一个有真才实能的人而言,没有恰当的位置,犹如演员没有舞台,战士上不了战场,即使有才,也毫无施展的机会,只能望“位”兴叹了。我们都知道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韩信转投刘邦后,哪知刘邦根本没把他当回事。韩信心灰意冷,决意逃汉营而去。丞相萧何认为韩信是个人才,得知此事后策马疾追,倾情演绎了一出“月下追韩信”的千古佳话,将其劝回。后在萧何的推荐下,韩信被拜为大将。此后,他屡立奇勋,战功赫赫,为刘邦平定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由此可见,“为”是自己能控制的,我们可以通过不懈努力做到;而“位”是自己不能控制的,是受自然或社会所控制的,尤其是在工作中,往往是被主要领导或者领导集体所操纵的。在上例中,如果萧何不善识才,那么,韩信能既有“为”又有“位”吗?恐怕也是空有才学不得志罢了!在现今这“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靠背景、靠关系的时代里,有为不一定有位,有位也不一定有为。

在这里,希望你不要对社会抱有消极的看法,尽管有些人使用投机取巧之法,或是依靠“金刚”般强大的老子而平步青云,但他们只是得到了“位”,至于“为”,则要看他们的个人能力了。无为位不立,有位不为位难立。如果他们在其位不能认真履行其义务,无所事事、碌碌无为,那么,所谓的“位”也恐怕很快就不保了。

地位固然不等于作为,但我依然相信,作为一定能造就地位。你应该靠“有为”去求得“有位”。古人云:“成于谋,功于行。”当你在某个岗位上做到了非你不可的地步时,当你做的超过了别人而且很突出时,当你实实在在地做出了成绩时,你就能确立威信、地位,从而因为“有为”而“有位”。注意,此处的“位”不一定指的是“职位”,也包括“地位”。比如,放弃美国优越的物质生活,毅然回到国内的钱学森带领国内科研人员攻关尖端科学,成就了伟大的事业,被誉为中国的“三弹一星之父”;鲁迅先生针砭时弊,笔耕不辍,获得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的殊荣。

既然这样,你何必纠结呢?

如果你已经有位了,希望你把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作为第一要务。人的权力一大,直接监督他的人就少了,奉承他、为他抬轿子的人就多了。如果你不警惕,就很容易出问题。希望你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御一切金钱、美色的诱惑,做到“权大不忘责任重,位高不移公仆心”。此外,你应不负重托,努力创造一流业绩,把每一份工作都干得出色,不但要“成事”,更要“成效”。

“有为”的目的不是追求高官厚禄,而是要通过“位”争取到更多的用武之地。只是,不要对“有位”寄予太多奢望,只要努力工作,做到“有为”就可以了,做到“世事我曾抗争,成败不必在我”就可以了。因为如果“有为”就想谋求“有位”,万一没有呢?不会因此而抓狂吗?

俗话说:“功到自然成。”对于“有为”“有位”的问题,亦是如此。

延伸阅读

有句话很粗俗,也有一定的道理——“人生就像拉屎,有时候你已经很努力了,但结果却是个屁。”你也想有为、有位,可苦苦求之不得,你也会发出这种人生就是某种气体的慨叹了。其实,事情的发展总是有其内在的规律性,非人为能够完全操控的,就像我们无法保证“有为”就一定“有位”一样,但我们可以催促自己不在其“位”也能有所作为。关键是我们怎样理性去面对“有位”,没有“位”是一种必然,有“位”也是一种必然。“有为”是“有位”的必要前提。

不管人生如什么,你永远不知道它会在何时何地发生什么,不是吗?所以,身在其“位”谋其“为”,身有其“为”谋其“位”。要知道,不努力,结果兴许连屁都不是。

互动游戏

有个天使出现在你面前,她能让你具备一种超能力,你希望这种超能力是:

A.飞翔能力

B.意念控制力

C.预知能力

D.隐形能力

解析:

A.才华横溢的你想尽快大展宏图,并相信自己一定能达到目标。

B.你对人际交往毫无信心,为此,你常将自己的精力放在绘画、写作、设计等方面。不可否认,你很有才。但你若不提高与人交往的技巧,恐怕只能“有为”,而难“有位”了。

C.你有获得权力和金钱的倾向,要爬上任何高位,对你来说都非常容易。

D.也许你根本就没有想到去争取高位,至少目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