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气场心理学:自我暗示的力量 > 站在他人的立场

站在他人的立场




生在人世,总要食烟火,所以总免不了被“冒犯”、被“误解”。这时怎么办呢?

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说:人与人之间面红耳赤的争吵,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其万能的法宝就是学会换位思考,经常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

何谓换位思考?通俗地讲,就是“要是我会怎么样。”它的实质就是在既定发生的事件上,把自己当成是别人,想象自己因为什么心理产生这种行为,从而重新看待这个事件。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人的劣根性在于永远只想到自己,因此社会总是充满着矛盾与不和谐。如果“人”“我”互换互想,将自己置身于对方的位置,向自己问一句:“假若我是他或者处在他的位置上,我会不会和他做的相同或相似呢?”就算是自己的看法与人不同,也不能判定对方的做法一定是错的——或许他还有不为人知的苦衷。认真从对方的角度去看,针对事而不是针对人,便会有所醒悟,很多一触即发的矛盾就可避免。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同理心”,它的实质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换位思考。“同理心”最早由人本主义大师卡尔·罗杰斯提出,旨在提倡遇事尽可能衡量人(事)的影响,力求接受(谅解)他人的处世方式、作风和行动,并以此调节自我的反应。

以下所列为拥有同理心的方法。

(1)试着从他人的角度倾听并了解他(她)的遭遇,努力用他们的眼睛看世界。

(2)了解对方的信息,听明白对方在说什么。

(3)理解对方话语或行为中隐含的成分,真正听懂对方的“意思”。

(4)尽量无条件地接纳这个人——不加判断和批评——认同他是有价值且独特的个体。

(5)让对方知道你理解——透过全神贯注地聆听、身体语言和你的话语。

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需要这种同理心。夫妻之间常换位思考,才会相互包容与欣赏;同事之间相互换位思考,工作才能协调一致;商家与顾客换位思考,才会制订出更好的服务措施……

富有同理心,可以更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内容,深入理解对方的感受和想法,才能架起自己与他人之间顺畅沟通的心理桥梁。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分好坏地完全认同他人,而是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多换位思考。如果你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处处先以“我是对的”出发,出了问题马上想从对方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你自己,那么你根本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如此一来,就会变成永远你讲你的我讲我的,冲突永远不能解决。

试着拥有一颗同理心吧,一旦具备了它,你就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而所有人际关系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的。

我承认,如果人人都懂得换位思考,那这个社会未免也太理想太和谐了;但同时我也认识到,懂得换位思考的人,他们的世界色彩缤纷,他们的人生将永无遗憾。

延伸阅读

两个小和尚争执不下,甲去找师父评理。师父耐心听完后说:“你是对的。”过几天,乙就此事也去让师父主持公道,师父说:“你是对的。”此时,和尚丙忍不住问道:“师父,您平素教育弟子要诚实,如今我发现您对两位师弟都说对,可他们中定有一人错了。请问师父,您这样做是否在做违心之论呢?”

面对质疑,师父淡淡地说:“你是对的。”和尚丙听罢此言,立刻醒悟。

你悟到了吗?

遇到事情,我们每个人都认为“我是对的”,所以才会固执己见,毫不相让。实际上,人的立场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亦不同。有句话说得相当精辟:“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的人认为哈姆雷特是个只热衷于胡思乱想而怯于实践的懦夫,而有的人却认为他那句“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深刻至极。多从他人的立场思考,矛盾自消。

互动游戏

壁虎是你最害怕的动物,一天,你躺在床上,突然发现墙上趴着一只壁虎,你怎么办?

A.惊叫一声

B.拿东西打死它

C.把头埋到被子里

D.将它轰走

解析:

A.你心地善良,遇事常从对方的角度考虑。

B.你做事宁可做错,也不愿自己受到伤害。与人发生矛盾时,你常要求对方设身处地地为你想,却很少为对方着想。而且一旦纷争出现,你定会与对方势不两立、水火不容。即便是你的亲人,你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原谅他们。

C.你平常对于别人的请求一般都会心软。

D.你心肠比较硬,同情心也没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