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让时间陪你慢慢变富 > 6 定投策略神奇力量背后的深刻机理

6 定投策略神奇力量背后的深刻机理




让我们从一对看起来是对立的概念说起:

主动与被动。

一般来说,主动与被动被认为是反义词。“主动”通常被理解为积极的、正面的,而相对地,“被动”常常被理解为消极的、负面的。



6.1.所有人都应该培养自己的主动人格


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是被动的而非主动的,确实不是什么好事儿。进而,自命不凡的你,必须主动培养塑造呵护自己的主动人格。

我经常举一个例子。在任何工作岗位上,你都可以很轻松地分辨出一个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主动的人为了自己工作,被动的人为了老板工作——虽然他们都一模一样地领老板的薪水。主动的人若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他们会顺手关空调关灯,就好像离开自己的家一样;被动的人潜意识里就能分清楚“什么是自己该干的”和“什么是跟我没关系的”,所以,虽然真离开自己家的时候都走出了一两公里也会折回去把灯关上,可若是自己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他们只记得顺手关门,就算门没锁上他们也感觉不到。主动的人不会糊弄自己,他们知道自己应该对得起自己付出的精力和耗费的时间;被动的人天天糊弄别人顺带也糊弄自己,他们在一切地方都想蒙混过关,在一切领域都想付出最小的代价获得平均以上的收益,否则就觉得不公平!

再仔细观察一下,一切的独立思考者都是主动的,他们会自发地研究问题,当然也会自发地去发现问题,最后自发地去验证自己的思考结果,而那结果无论正确与否,他们始终会自发地去应用。如若出错,马上自发地重新来过,调整、纠正、再次通过应用去论证……这是一个完整的闭环流程体系,独立思考者早就习惯了这种主动的方式。于是,在任何时候,调用这个流程,显得那么自然而然,从外部表现看起来跟其他被动的人没有什么区别。

一切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差,分析能力、行动能力匮乏的,都是一个人属性被动的结果。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发现自己蒙混过关越来越难,但早已无能为力。花了那么多钱那么多时间上了那么多年的学,竟然没有主动自学过任何在社会上实际有用实际有效的技能——比如检索式阅读,比如创造性写作,比如演讲,比如策划,比如领导,更不用说投资了!

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无法蒙混过关的情况下,这些属性被动的人能做的是什么呢?你猜对了:抱怨。

远离那些整天抱怨的人——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他们会义愤填膺豪气万丈地抱怨不公平,好像天道站在他们那边一样。他们永远不想知道真相:这世界就是不公平的。用更准确更不偏不倚不卑不亢的词汇去描述,那就是,这世界充满了不对称性,正如这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一样。

同样是责任,老板的责任和员工的责任是对称的吗?同样是义务,父母的义务和老师的义务是对称的吗?同样是赶工,设计师的赶工和销售的赶工是对称的吗?同样是风险,既得利益者的风险和非既得利益者的风险是对称的吗?同样是幸福,男人的幸福和女人的幸福是对称的吗?不考虑这种不对称性的客观存在而谈什么字面上的公平,其实是很没有逻辑的,很不理直气壮的。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仅仅是基于无知和愚昧,才会有基于肤浅却真真切切能够感受到那愤怒和痛苦。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选择做个主动的人基本上是没错的。选择主动完成任务,选择主动修改方向,选择主动总结经验,选择主动承担责任,选择主动学习进步……如果你是这样的人,在哪儿都不可能受到排挤的!不要相信那种都市传说,说什么有能力没什么用一切都靠关系……如果真的不幸你所身处的确实是那么个地方,离开就是了!坚决不离开,却又在那里抱怨,这明显是人品差啊!占便宜占不到就抱怨不公平,绝对是人品差。

我1972年出生,整个成长过程就是一个经历社会剧变的过程。我们那个年代里,很多年轻人最终都成了各式各样的“愤青”。很幸运的是,我很愣头青,但我不“出离愤怒”,所以,没办法做个“愤青”。有人靠父母的关系过上了不一样的生活,很多人不满;请问,如果你通过奋斗拼倒了你的同龄人之后,你会对你的子女不管不顾吗?公平从来都不是天上随便掉下来的砸你个趔趄的东西,公平跟尊严一样,是要靠自己的能力去争取的,不是吗?

2018年年初,坊间传闻民航局颁布了个叫作《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的新规定:

70岁以上的老人乘坐飞机,须持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适合乘坐飞机的证明。

后来证明,这是个谣言。可当时谣言流传的时候,很多人抱怨,甚至出离愤怒。抱怨得最狠的人群之中,有一个人,我母亲。我母亲1945年出生,正好70多岁了……你可以想象人在自己受到限制之后产生的愤怒有多激烈。反正,她比当年我见到的“愤青”暴躁多了!

我俩通电话安排行程,我花了10多分钟给她讲一个简单的算术:事故率,这个词里面的这个“率”字,不是单独存在的,事故数量等于特定人数乘以事故率,不是这样吗?那中国人口基数这么大,同样万分之一的事故率,在爱尔兰、新加坡、澳大利亚这种国家,好几年发生的事故数量加起来都可能没有中国的一个月事故数量多。这种规定又不是针对你一个人的,所以,也没有什么不公平,不是吗?真正的不公平在于,在这种规定面前,我可以安排旅行车,给你安排好轮班的司机,反正我能让你去你所要去的任何地方,可对那些没有这种条件的人来说,这是不是实在太不公平了?!

人就是这样,在大脑充血的时候所有显而易见的答案、解释、出路、解决方案等等都好像“不翼而飞”,或者即便明明摆在面前也会直接“视而不见”。好几轮来回之后,我母亲想明白了,说:唉,我确实不应该生气啊!我有个好儿子,这谁比得了呢?接着,我们互吹了一会儿,我也说,我再厉害不也是您生出来的嘛!于是,大欢而散。

那些整天抱怨的人应该被说说了。好心好意给他们讲道理,他们说那是鸡汤;好心好意给他们做示范,他们说那是表演;然后自己出去做事,好几年过去,回头说,这些年大环境不好……事实上呢?中国在过去的四十年里,经济增长一直领先全球,哪里大环境不好了?反正,无论是谁都无法否认,整体上来看,这些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绝对长期处于历史上最好的状态。赵本山有段吐槽,非常正确:

自己没能力就说没能力,怎么你到哪儿,哪都大环境不好,你就是个破坏大环境的人啊!

反正,拿着别人遭遇的不公平粉饰自己的无能,确实挺没劲的。



6.2.大多数主动的人竟然不知道边界


随着你开始在意你的主动人格,随着你不断塑造呵护你的主动人格,你就会感受到,主动的人太少太少了。

我以前讲过一个例子,我的好朋友霍炬(现在是PressOne的CTO兼COO)是教会我主动社交的人。你想想,我这样的长期暗宅,怎么可能会有有效社交呢?多年的不社交,使我写出了那篇网上流传极广、累计阅读量超过十亿的文章——《放下你的无效社交》。可是,霍炬改变了我。在他家玩的时候,我看到他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整理自己的名片,做标记,嘴里嘟囔着:“嗯,这个人好像有三个月没联系了,应该去看看他……”

于是,我就学会了。转眼十多年过去,我发现事实上绝大多数有效关系,都需要其中的至少一方主动,两个都被动,那就只能慢慢断了联系。你看,无效社交的确要放下,可有效社交呢?为了获得有效社交,你必须把自己变成一个在这方面主动的人。

虽然主动的能量对任何个体来说都很大,然而,主动是有边界的,超出那个边界,主动就会失去作用,甚至会产生负作用。为什么绝大多数的家庭教育最终都是失败的呢?为什么失败的比例竟然高到那么离谱的程度呢?为什么社会上的广泛讨论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呢?这个冷冰冰的事实有个可能的解释:

家长们总是在不应该主动的地方不断运用主动的力量。

换言之,家长们在不知不觉中跨出了“主动的边界”而不自知。

主动的第一个边界是自己。

在自身范围内,一切都应该采取主动的态度;然而,在自身之外,超出主动边界之后,主动更可能产生的是负作用。如果家长们努力的是把自己变成更好的自己,那么这是把“主动”应用在主动边界之内。

可惜的是,绝大多数家长最常说的话或者最常闪过的念头就是:“我们这一代已经就这个样子了……”然后他们开始寄希望于下一代跟自己不一样,于是,他们把自己可以主动的一切行为应用在他们自身之外,即,他们的主动边界之外——他们的孩子身上。

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这么做的结果几乎是没有任何变数地注定负面的:

他们自身作为父母,自己的未来不会有任何改善;

他们的孩子被父母不知不觉变成了“对自身从来都是被动的人”。



正确的选择原本应该是:

家长应该主动把自身变得越来越好;

使得孩子因羡慕产生变好的愿望,进而孩子会采取主动,哪怕仅仅是表面模仿都是好的开始。



你看,正确的选择总是更难实施。

另外一个最常见的例子是人们关于道德要求的态度。道德这东西,所制约的对象应该是自己,而不是别人。拿着道德对自己高要求是对的;但,拿着道德对别人高要求通常要么是太天真,要么是居心叵测。法律这东西,就是用来要求所有人的,不仅要拿来要求自己,也可以拿来要求别人——又,正因为它是要求自己和别人,即,所有人;所以,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通常会困难重重,你可以仔细想想究竟是为什么。

若是你开始了定投,你就成了具备一些特定属性的投资者,然后就会批量遇到那些和你不一样的投资者。他们整天对被投资的公司指手画脚,真心真意地出谋划策,到最后常常会很生气,甚至能实实在在地生气到茶不思饭不想的地步。他们为什么会变成那样呢?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主动边界之外;他们不知道那边界之外,自己的主动是毫无用处的(即便有,也都是负面效果)。他们也永远不会理解,因为他们根本不可能有能力自己做出一个有效的商业模型并最终获得大众的投资。如果他们竟然真的做出来了,他们才会知道,外面那么多人想要影响自己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自己若是那么容易就被外界左右了又是多么更为可怕的事情。

主动的第二个边界是控制范围。事实上,我们确实能控制一些东西,比如空调的温度、汽车的速度,等等,甚至,随后的讨论会让你看到我们所能够控制的东西远远超出你的想象。然而,识别出那些不能控制的东西更重要,比如,纯运气这个东西,就是所有人都不能控制的。

在一些事儿上,技巧起着百分之百的作用;在另外一个极端上,只有运气才起着百分之百的作用,在两个极端之间,技巧和运气占比各不相同。

上图来自Michael  J.  Mauboussin于2012出版的书籍:The  Success  Equation:  Untangling  Skill  and  Luck  in  Business,  Sports  and  Investing。

很容易就会观察到:

绝大多数人在自己的主动边界之内努力根本不够;

更多的人在自己的主动边界之外胡搞瞎搞不自知。



所以,绝大多数生活窘境都可以归结为:

在该主动的时候不够主动;

在不该主动的时候乱主动。



想想看,是不是这样?

这个世界对任何一个个体都没有特殊的照顾,正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从概率上来看,绝大多数人不大可能会对自己所处的周遭十分满意,于是,绝大多数人最初都有很多改变周遭的想法——直至最终认命,而后放弃。

那些最终放弃了的人哪儿做错了呢?他们只不过是不理解影响力的本质,影响力不在于你主动说什么,你主动做什么,影响力的本质是:你的所作所为能够引发他人的主动。请仔细理解这句话,定投的人最珍惜的是自己的场外赚钱能力,因为那是一切增长的基础。销售,就是很强的一种场外赚钱能力。善于销售的人都明白影响力的本质,在主动边界之外胡乱主动的人,都是被人厌烦的销售。以后你的经历会让你越来越深刻地了解这一点。



6.3.决定命运的因素常常在主动边界之外


这绝对是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凡是对你产生重大影响的,都不是你所能控制的。

换言之——决定性因素基本上都在你的主动边界之外。

有很多例子。

比如,英国有个斯诺克球手,罗尼·安东尼奥·奥沙利文,1975年出生。此人长得很帅,又由于球技惊人所以显得越来越帅越来越迷人。15岁获得世界青年锦标赛冠军之后,至2018年,奥沙利文已经获得了65个冠军。他出杆速度极快,左手和右手同样出色,他的注意力可以做到完全不受外界影响,甚至在不想要147分(满分)的时候能准确地打出146分。说他天才也好,说他传奇也罢,反正很神奇。

然而,我要说的并不是奥沙利文这个人。

在这里,我们更关注的是这些年里不幸遭遇到奥沙利文的球手们——他们中的哪一个不努力?哪一个不勤奋?哪一个在自己的边界里不够主动?哪一个不是相当优秀?然而他们个个都是周瑜,咬牙切齿挤出来的话是一样的:既生瑜,何生亮?
对于这些遭遇奥沙利文的选手来说,要么选择干脆放弃斯诺克,要么选择放弃当斯诺克比赛冠军的念想,他们的“命运”,因为奥沙利文一个人而变得无可奈何——这个决定性因素,显然在同时代所有球手的主动边界之外。

从奥沙利文的角度望过去,他显然是个罕见的成功案例——在自己的边界里主动到了极致而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从数量上看,这就是个例,甚至是孤例,没有任何代表性。

奥沙利文的例子就到此为止,我只是想用这个有些局限的例子很清楚地展示一个常见现象而已:

决定命运的关键性因素常常在主动边界之外。

然而,对这一现象的接受,是个极为重要的认知起点。在边界之内,主动、拼命地磨炼自己的各项技能,这已经是很难的事情了;然而,更为重要的竟然不是这个最难的事情,而是意识到边界之外有更重要、更关键的因素;进而,开始主动思考:“既然如此,那我应该怎么办?”最后,磨炼出另外一整套技巧。

所有的人都会在某个时候发出不约而同的慨叹:

为什么总感觉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晚了一步呢?

别笑,曾经,这同样也是我自己的迷思。用我们老家的东北话来讲,就是:“咋感觉总是连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呢?!”很可能它是个99.99%的人都遇到的普世难题,你觉得呢?我猜你至少会有个亲戚、同学什么的,被别人这样评价:

他呀,咱也说不上,你说怎么能干啥啥不成,干啥啥不赶趟呢?可能就是命不好吧?

这样说或者这样想的时候,显然是把“处于主动边界之外的决定性因素”理解成了“命”。

20世纪90年代初,很多很多相对更有能力的人选择离开中国,奔赴世界各地,追求他们的梦想。时间一点一点过去,转眼三十年——偏偏这三十年,基本上是中国经济扶摇直上的三十年。当年背井离乡的那些人之中,绝大多数是用经济实力衡量自己的,于是,他们最终的慨叹是:感觉自己的生命被掏空了十年二十年……

这是命吗?本质上来讲,这只是“趋势的作用”而已,不是哪一个个体的“命”——因为他们在当初选择离开的时候,事实上同样可以选择留下。所以,中性的说法只不过是:他们的选择与趋势不符。这跟在高速上堵车时,以为另外一条道更快于是变道,结果却发现还是原来那条道最快,没什么区别。

决定命运的关键性因素常常在主动边界之外。主动边界之外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呢?一个词而已:趋势。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是正确的描述。不理解趋势,甚至感受不到趋势的人,只能是平庸之辈。所谓“时势造英雄”,也是正确的描述,因为趋势处于主动边界之外,却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时势,就没有英雄。



6.4.驾驭趋势的最优策略只能是主动地被动


主动当然很重要——在主动的边界之内。然而,被绝大多数人所忽略的另外一个事实是:

被动竟然更重要!

主动的重要性,往往一点就破;被动的重要性却很难讲清楚,因为要事先沟通好“主动的边界”这个很多人从未认真思考过的概念。

一旦我们开始研究趋势,就会体会到被动的巨大能量——不懂如何顺应被动的能量,是绝大多数人一生的死穴。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使用不当的措辞,比如,“驾驭趋势”——趋势怎么可能被驾驭么!趋势这个东西,就客观存在于任何人的主动边界之外,“驾驭”这种主动行为是对趋势毫无影响的,那只不过是人们的一厢情愿而已。所以,更恰当的措辞应该是,“顺应趋势”,你看,“顺应”,就是被动的,因为在主动边界之外,被动有着很强大而又非常神奇的力量。

如果非要用“驾驭”这个词汇,也不是不行,因为确实有一小部分人是通过大量积极主动的思考最终找到“驾驭趋势”的最优策略:

主动地被动。

什么叫主动地被动?

主动地选择最正确的趋势;

被动地等待趋势发挥作用。



绝大多数被人们认为需要选择的东西,实际上并没有价值。早晨出门选择穿哪一双鞋子,或者领带选择哪一种颜色,抑或坐火车还是坐飞机……事实上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根本无法引发任何主动边界之外的影响,最多改变的是自我感受而已。可是,人们又是那么痴迷于自我感受。既然那么痴迷于自我感受,就接着自我感受好了,多年之后被趋势抛弃这个事实造成的结果,也不是咽不下去,因为痴迷于自我感受的人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找借口,比如,大环境不好什么的。

绝大多数的平庸,根源都可以归结为把时间精力浪费在与趋势无关的选择上。放在任何人身上都一样:一生当中最重要的决策不过三五个而已。求学、婚姻、事业,这三个之外你再举出两个以上的比它们更重要的决策试试?当然,你现在肯定比别人多了一个:定投。这就是关键性进步,其难度和意义,等同于生物进化中的“基因突变”。

一个决策是否重大,是否有意义,只看一个衡量标准就好了:

它是针对趋势的选择吗?

主动地选择最正确的趋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之所以它显而易见地难,就是因为人们翻过来掉过去就是没办法放弃鸡毛蒜皮——甚至他们认为若非如此,就没有了生活。那没办法,他们依然选择了放弃趋势。那就接受早晚无奈的命运吧。

驾驭趋势之前要把握趋势,把握趋势之前要研究趋势,研究趋势之前要感受趋势……整天被鸡毛蒜皮耗费了所有时间精力的人,最多能偶尔被人告知某个趋势正在发生而已——又由于他们有更多的鸡毛蒜皮要处理,所以,即便是被人告知之后,也根本没时间、没精力去深入感受,更别提去研究、去把握,至于驾驭么,肯定在他们的命运之外。

所以他们才有那种迷思,并且总是遇到同样的尴尬:

我怎么又晚了一步呢?

然而下一次他们注定还是一样的境遇。

在很多的时候,尤其是在交易市场上,“来晚了”从来都不是什么问题。如果你还能回忆起那个同时可以被称为“微笑曲线”和“猥琐曲线”的交易曲线你就明白了,定投者可以通过自己长期稳定持续的定投行为度过一个又一个的微笑曲线,他们的行为和策略决定了一个事实,“无论什么时候进场都是对的”。他们每次度过一个微笑曲线,就等于把自己的入场时间“向前平移”了一大段——因为平均成本降低了么!与之截然相反的那些非定投者,他们不仅误以为只有更早入场才可能有更低的成本,他们还会因为同样的曲线变成了“猥琐曲线”而进一步“向后平移”了自己的入场时间。

Facebook上市之后,它的股票到现在涨了许多倍。难道说一个人必须成为彼得·蒂尔才有机会天使投资Facebook从而赚很多钱吗?不是啊!你没有彼得·蒂尔的人脉、名望、资本、能力,所以,就算你住在硅谷,也没办法成为马克·扎克伯格的天使投资人;但,后来Facebook上市了啊,如果你在那时候买了Facebook的股票,即便是Facebook随后就走出了一个腰斩、破发的行情,那之后的就明显是个“微笑曲线”啊!不管有多少人最终被那个“猥琐曲线”蹂躏,踩在地上“摩擦摩擦、魔鬼的步伐”,只要你真懂定投的道理,无论你是哪里的普通人,事实证明那策略那行动会带来几百倍的回报啊!

我在投资世界里的八年,当然见过无数早期入场者,他们都持有到今天了吗?显然没有啊。即便你很早入场,若是你没有正确的策略——别不信,靠谱的策略只有一个,定投——那么,八年过后回望过去,你老早就被甩出去了。不用强词夺理,不用死要面子,这就是正确而又现实的描述。定投策略看起来太朴素,人们不喜欢。人们喜欢Fancy的东西,那些显得时髦、复杂、高端的东西——放在自己身上(即,主动的边界之内)真的无所谓,穿着打扮就是这样;但是,不朴素的东西应用在主动边界之外,基本上肯定招致灭顶之灾。从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上半年,市场上大量的所谓“量化基金”都崩盘了。2018年下半年,2019年上半年,分别有两个知名人物自杀了——越是自命不凡的人越是无法承受自己主动招致的失败。

所以,想要做到主动地被动,就是要放弃鸡毛蒜皮。衡量标准很简单:一切跟趋势无关的,都是鸡毛蒜皮。放弃一切鸡毛蒜皮之后,剩下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清楚思考,而后分清在哪儿应该主动,在哪儿应该被动,才能真正理解什么叫作主动地被动。



6.5.定投是“主动地被动”的最佳践行策略


我是硬核鸡汤作者,我向所有人无差别地分享我的思考、我的决策、我的收获——不讲我的失败。为什么?失败了,就是没做好、没做到,失败的经验不叫经验,顶多算作教训,基本上还是没什么用!你什么时候见过学渣父母通过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了学霸?

我只讲我做过且做到的事情——这一点非常非常硬核。别人做到和你自己有什么关系?你自己在做到之后,总结出来的东西,是真正有价值的经验;做到的过程中,也有失败,但,由于最终调整成功,说明当时的教训的确是有价值的教训,值得分享。

我不喜欢有道德优越感,也事实上讨厌一切有着无根据的道德优越感的人。他们是我的反面,绝对的反面。无论什么事情,他们都可以拿出来说,拿出来吹,自己有没有做到,自己有没有做好,根本不重要,甚至自己是否真的懂都不重要,他们唯一的诉求就是能够显得高人一等。

以下这个论断绝对不夸张:

一切有着无根据的道德优越感的人都是真正的骗子,不管他们有意还是无意。

你知道为什么骗子们总是显得更聪明吗?一有什么新的趋势,好像总是他们学得更快!以至于很多人不得不叹服,“唉,那些骗子学习能力真强啊!”不要侮辱学习能力了好吗!骗子之所以显得“学得很快”,是因为他们不用学、不用研究,他们只是分辨出一些他们自己不懂的概念,而后确信自己不懂所以别人也不懂,于是就直接拿去把别人侃晕!抓起玉石当作砖头去砸人,这有什么可值得羡慕的?从这个角度望过去就非常直观了——他们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和真正的骗子是一模一样:他们的诉求同样只不过是把别人打倒而已,至于手段么,同样都是不择手段。

不懂就不装很难吗?不懂就别胡说很难吗?想要显得高人一等的欲望实在是太强烈了吧?公开场合,为了照顾普遍的情绪,我说话还是比较文绉绉的,私下里就完全没必要粉饰什么,有什么说什么:

做不到就闭上嘴。

多简单个事儿啊?!

2019年7月,为了这本书的内容,我建立了一个定投社群,以下是社群的一些基本规则:

1.容忍多样性这里现在已经是过千人的会场。所以,从一开始就要跟大家说清楚,大家在这里必须做到容忍多样性。

现在这个群里五千多人,那么大约会有三四十个人看到强光的时候会打喷嚏,大约会有三四十个人是同性恋,大约两三千人有不同程度的宗教信仰,大约会有一两千人有各种不同程度的迷信,大约有四千人以上有各种先入为主的鄙视链看法,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处于平均水准以上……大家身处不同的地方,讲话都有着各自的口音,受教育程度不同,家庭条件不同,生活工作的习惯不同,对好坏优劣的价值观判断不同……这就是多样性。

然而,这个课堂将来要容纳更多的人,所以,必须容忍多样性。将来在任何群聊中都不要争吵,不要有任何人身攻击。一旦发生争吵,不问事由、不问对错、不问先后,双方都会被直接移出课堂。

2.不评价和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理论上,应该是“不评价和自己无关的事情”。如果你想问“……你怎么看?”出门直走撞墙右转去知乎。笑来定投课堂中,将来所讲最多的就是投资知识——通过正当的途径赚干干净净的钱,这事儿最靠谱。社会、政治、文化,等等,都各自有比笑来定投课堂更合适的地方去讨论。在这里,人们只关心一件事情,如何持续成长?如何保持良好心态?与此无关的,一律没必要提及。

3.要学会通过行动获得陌生人的尊重这里的人很多,从概率上来讲,更多人对你来说肯定是陌生人。不要以为陌生人会自动给你任何尊重。人家礼貌一些,并不代表你受尊重,那只是人家出于对自己的尊重。

尊重这东西,跟钱一样,是“赚”来的,是“积累”出来的。骗来的尊重早晚会归零。有的人连取个昵称都能令人厌烦——不要以为这并不重要,你是否有能力赚钱,基本上完全取决于你是否能正常地获得陌生人的尊重。

将来,这个课堂里每个人都是要真实身份验证的——我建议你从现在开始就用实名,而不是随便写的昵称。相信我,个人品牌很重要。

4.不要与整个世界作对不要以为仅因为你身在中国所以你才要管住你的嘴。当然,也确实是因为你在中国,所以你必须更要管住你的嘴。

不要胡说八道,不要说一些你不能负责的话。更不要拿着别人的安全表现你的勇敢。

你可以成长,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但若是你未能成长,你其实根本不应该怪罪环境不好——因为从另外一个角度望过去,那只不过是你笨、你弱、你不行而已。

5.不要吹捧李笑来李笑来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你乱批评,如果他自己没有做错他不会生气,如果他发现自己的确做错了,他会生气,但他生的是自己的气,气自己怎么没做对;你乱夸,他也不会更开心,因为他知道有些地方别人根本夸不对,而且,李笑来就是个浑身缺点的普通人,只不过,有些事儿他做对了而已。

但是,肉麻这事儿,无论是对当事者还是对旁观者都是非常尴尬的事情。所以,别说肉麻的话。如果你忍不住要对李笑来表达谢意,那就用他说的方法赚到钱——这比啥都强。只有践行才是成功的门票,只有结果才是可以用来分享的经验。



根据定投的定义,由长期持有的行动倒逼出最严格的投资标的筛选原则——这是主动的选择;而后定期投入、长期持有,度过一个又一个的“微笑曲线”——这是借势那强大的被动的力量,让你的钱和整个发展的趋势为你创造财富。在任何普通人的生活中,都很难再找到另外一个长期持续的简单行为能够创造如此惊人的财富了——事实上,即便是富人,到最后也只能在投资中获得新的财富。

主动地被动,是这个金融时代里创造财富的最佳践行策略。



6.6.顺应趋势的被动力量究竟有多么强大


先从反面举一个例子。我们平时所说的教育,就是能够展示被动的负面力量的绝佳例子。

你别看一代又一代的人在抱怨教育的失败——不仅抱怨自己的教育失败,还抱怨整个社会的教育失败,不仅中国如此,全世界范围内都在一次又一次地反思他们所谓的教育——可如果你肯换个角度,就会发现截然相反的解释:

事实上,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教育这个东西,从来都是异常成功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因为我们换了个角度去定义教育:

所谓的教育,本质上来看,就是一个个体所在的那个系统想让他变成什么样子。

每个人都身处在一系列环环相扣的系统之中,我们的圈子,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世界……这些都是“已然相当成熟的系统”。不要误以为它们只是客观存在,事实上,绝不仅仅如此,这些系统实际上是有生命的,甚至是有灵魂的,它们有着神灵般的力量和手段。

所以,所谓的教育,不过是这样定义的:

教育就是你所身处的那个系统想让你变成什么样子。

如果教育是这样定义的,如果现状的确是如此的,那么,结论显而易见:历史上所有的教育都相当成功,甚至可以说异常成功,而且还越来越成功。如此看来,人们所抱怨的教育失败,本质上来看,只不过是非既得利益者在系统内的不舒适感而已。

普通人有没有出路呢?依然还是有的。

如果教育是那样定义的,那么自学应该如何定义呢?

如果,教育就是这个系统想让你变成什么样子,那么,自学,就是你自己想要变成什么样子。

所以,更准确的措辞可能是两个相对的词汇:

被教育。

自教育。



绝大多数人在被教育的过程(即,被系统同化的过程)中感到极度不适——这很自然。然而,接下来的选择却是最能够体现挣扎者之坚强的:绝大多数人放弃了被教育,只有极少数人选择了自教育。自教育的人,不仅时时刻刻自教育,而且终身如此。令人瞩目的是,仔细观察历史之后,你会发现,改变世界的人无一例外都是自教育的。

反过来看,无论是被教育的人,还是放弃了被教育的人,他们最终还是被系统同化了——被动的力量在他们身上都发挥了极为强大的影响,强大到令所有人无可奈何,最终以为那是来自神鬼的力量。

有一部剧集,叫《一年又一年》,1999年的作品。建议你抽空看看。故事从1978年开始,每一集讲一整年的事儿,总共21集。故事里有个角色是电影院的放映员,所以,每一集里都能提到一部当年的电影。另外,每一集里都有一首当年的歌曲,更为重要的是,每一集都能让你回想起当年相当重要的事件之一。故事谈不上特别好,但它却能让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每个个体在一个系统里究竟有多么渺小,感受到那些你只能被动面对的因素究竟有多么强大。

那些我们只能被动面对的因素负面力量有多么强大,与此同时,它们的正面力量就同样有多么强大。下面我们看一个与我们相关的被动的力量发挥巨大正面作用的例子。

在基金管理领域,基金分为两种,主动型基金和被动型基金。

上图展示的是,过去若干年来,全球范围内主动型基金和被动型基金的资金流入情况。为什么资本越来越青睐被动型基金呢?为什么主动型基金越来越被嫌弃呢?就是因为资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被动的力量。

主动型基金,需要一票管理人,他们负责分析市场,而后挑出一个能够跑赢大市的投资组合。基于对这些管理者的期待,投资者需要支付相当高昂的管理费和分成,并且还要承担这些管理者的频繁买卖之交易费用。与之相反,被动型基金不标榜自己的分析能力,不去做主动的频繁操作,只是被动地跟随某一个代表性的指数(比如标准普尔500)。

许多年来,对基金管理者的质疑从不罕见。甚至有人开玩笑说,你把股票扔进一间屋子,放一只猴子进去,过一会儿,把那些猴子在上面撒了尿的股票挑出来形成一个投资组合,最终的结果也能跑赢那些主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

果真如此?抑或它真的只不过是个玩笑而已?你要了解的是,现代化的证券交易市场发展壮大的历史并不长,真正算得上现代化的交易市场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出现,人们对交易市场中的各种现象,迄今为止只有四五十年的数据可供有效研究。

根据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7年4月13日的统计,截至2016年12月31日,按15年的表现来看,总计有95%的中型基金落后于标准普尔中型股400指数,93%的小型基金落后于标准普尔小型股600指数,92%的大型基金落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

主动型基金的拥趸们有一个貌似合理的反对意见。他们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钱流入被动型基金,最终会使策略变成“随大流”而已,而这会使得主动型基金管理相对更有优势。然而,长期投资者其实都明白市场的短期突变或者一个新的潮流会让主动型基金管理者获得短暂的优势,不过,从基于15年的统计结果来看,长期投资者们可以将其忽略不计了。

这份统计最好玩的地方在于这样的结论:

投资周期越长,被动的优势越大;

投资额度越大,被动的优势越大。



我个人过往的经验更是向我自己印证了这一点。

2013年的时候,我开始管理一个起步特别小的早期基金。到了2018年,即,4年管理期,加上1年清算期,总计5年之后,该基金市值变成了起始金额的68倍左右。这虽然看起来非常惊人,但实际上令人相当气馁。因为这5年来,为了这个基金,虽然谈不上呕心沥血,也肯定是惊心动魄——若干次险些全军覆没,好不容易靠运气极好而卷土重来,九死一生。在这过程中,这个基金万一真的挂了,其实也是正常的。

没挂,是意外。竟然跑赢,其实是意外的惊喜。所以,当这个基金终于清算之后,我觉得我自己下一步只能做一个被动型基金了,完全没有其他选择——经过一年多的沉淀思考,最终设计了BOX这个开源ETF基金产品。而现在的这本小册子,其实也是创建我理想中的被动型基金模型的过程中总结的思考。

话说回来,先关注这一节的重点。

你想想看,同样的结论,映射到个体身上,是不是貌似也可以直接套用:

志向越远大的人,越需要被动的力量;

能量越充足的人,越需要被动的力量。



被动的力量不仅很大很大,并且它总是越长期越难以超越。

被动的力量一旦被触发就无与伦比地强大,但是,主动会引发被动的正向力量,被动引发的是被动的负向力量。所以说,只有主动地被动才是最优策略。

另外,关于随大流这事儿,你可能有了新的见解了:

看着短期的结果随大流肯定是错的;

瞄准长期的结果随大流弄不好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你看,即便是所有人都以为自己懂的一个词,随大流,在稍微认真思考之后都会得到不一样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



6.7.在主动的边界内你还有多少空间


之前提到,“凡是对你产生重大影响的,都不是你所能控制的”。你现在知道了,你之所以无法控制那些对你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是因为他们在你的主动边界之外。

然而,你知道吗?在你的主动边界之内,有很多你原本可以控制的却被你直接放弃了——并且,那程度十分严重,只不过是你从来没有认真想过,只不过是从来没有人尖锐地向你指出,所以你才可以不在意而已。

先看个例子。

一个名叫丹尼尔·克什的人,出生不到13个月,就被眼癌夺去了光明。然而,这个盲人干了一件你完全想不到的事儿——他学会了骑自行车,在没有任何其他辅助设备的情况下。同时,他还教会了其他盲人骑自行车。对,这种神技他不仅能练出来,还能教出去!

丹尼尔摸索出来一种方法去“看”。他不断地用嘴发出声音,而后通过声呐像蝙蝠一样感知世界,他把这种方法称为Echolocation,人们也因此将他称为“蝙蝠侠”。TED上有丹尼尔的一个演讲,去看看吧,体会一下什么叫“大开眼界”。

这位蝙蝠侠的例子,将被用来进一步讲解一个特别令人惊讶的话题:

真正主动的人完全不信命。

你信命吗?你敢说你一点都不信命吗?在完全信命和完全不信命之间,有个长长的距离,无论你站在哪个刻度上,都不是“完全不信命”。

仅仅一秒钟的自我审视,你就会发现,完全不信命,真的好难好难!它好像是个特别需要勇气的事情,不然你为什么会突然发现自己在犹豫呢?而且还是非常犹豫!甚至,你能感觉到,你内心深处有一股力量在抵触你的选择——虽然你很想选择完全不信,但你就是在迟疑,虽然你不明白为什么,也不知道在迟疑什么,反正那迟疑明摆着就在那里。

别叹气,也别自卑,这不是你一个人的感觉。这基本上是接近100%的境遇。究竟是99%?还是99.99%?反正,反过来看,1%也好,0.1%也罢,都是很小很小的数字。很少有人能够完全不信命——极少数那一部分人之中,还有绝大部分只不过是无知无畏而已。

并且,这也是事实:

随着时间的推移,绝大多数人的站位会从右向左靠拢——也就是越来越信命。

想想看,你在很小的时候,和几乎所有小朋友都一样,是不太信命的吧。不过,那个时候也不知道“命”这个东西究竟是啥。而越来越信命的人到最后会彻底信命——当然,在他们的自我解释中,那不叫“最后彻底信命”,那叫“大彻大悟”。如果你实在没办法在这里选择“完全不信命”,那就算了;如果你虽然有些迟疑,但还是想知道怎么回事儿,那么在读下去之前,请做好准备:

一切的真相都没有任何义务照顾你的情绪。

自己选吧。这肯定需要勇气,并且还是很大很大的勇气。勇气是什么?勇气是唯一不可伪造的美德。

再问一个更进一步的问题,请仔细思考后再回答:

请问过去影响将来吗?

再深入一步,请问:

过去必然影响将来吗?如果不是,那么过去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将来?是很大程度?还是程度并没有多大?

还没完,我们需要问到底:

过去影响未来的程度如果并不是那么大的话,有没有可能干脆切断过去和未来之间的联系?

什么叫信命?其实啊,信命这件事跟宗教全无关系,跟迷信其实也关系不大,它完全是逻辑思考漏洞造成的——所谓的迷信,不过是思考有漏洞却不知道漏洞在哪里而导致的结果而已。你看,电被发明出来之后,关于妖魔鬼怪的故事就不像之前那么好编了,不是吗?

信命这事儿,从本质上来看,无非是以为过去必然影响将来而已——如果觉得过去未必影响将来,那么就是对信命这事儿将信将疑,想想看是不是这么回事儿?

现在你能明白为什么我会认定“真正主动的人完全不信命”了吗?因为真正主动的人会通过简单正确的逻辑思考发现,有些时候我们甚至可以彻底切断过去与将来之间的那看似必然的联系。

最雄辩的根据来自大家熟悉的概率学。你听说过赌徒谬误吧?赌徒们不知道概率学的独立事件概念,他们无法理解下一次抛硬币之后的正反概率是独立事件,即之前的所有结果都根本不会影响下一次的结果——下一次抛出硬币正反面的概率依然是1/2。

绝对不要小瞧这种简单的科学知识,这种东西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只不过,绝大多数人知道、学到,但很少用到,至于做到,根本无从谈起。

如果你能理解独立事件的概念,如果你能明白那些陷入赌徒谬误的人有多么可怜,那么你就能自然而然地明白另外一件事情:

那些误以为过去必然影响将来的人其实更可怜。赌场上的赌徒,因为不懂独立事件的概念而陷入赌徒谬误,输掉的仅仅是他当时的赌资而已,而那些相信过去必然影响将来的人们,直接输掉的是未来!

有个好的过去倒也罢了(这种概率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非常低),若是过往并不美好(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极大概率事件),且同时认为过去必然影响将来的话,那随后的生活跟活死人有什么区别?

所谓的完全不信命,就是一个人下定决心而后竭尽全力,尽量不让自己过去中不好的部分影响自己的未来。

人生一切值得挣扎的地方,就在这里了,只有这里。

前面蝙蝠侠丹尼尔就是这样的人。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失去双眼”这个过往事件,最大程度上,相对于其他失明者,不影响自己的现在和将来。

现实生活中,我还认识另外一个这样的人,是中国人,一位女性——廖智。十多年前,她在汶川大地震的时候,逃出生天却失去了女儿、失去了双腿——她的职业可是个舞蹈演员啊!几年后,雅安地震,一位记者无意中拍到了一个拼命救人的姑娘,惊讶地发现这位正在奋不顾身救人的姑娘的两条腿都是假肢……廖智就是那种罕见的有能力切断过去和将来之间那种看似必然实则不然的联系的人。后来廖智主动结束了自己之前并不幸福的婚姻生活,几年后她遇到了一位来自美国的台湾人,是专门做义肢的,你猜廖智见到这个后来与之结婚、生活、生子的高高大大的男生时,说的是句什么?

你能让我长高两厘米吗?那样就完美了——以前我可没有这样的机会!

如果你彻底信命,你就不用做任何投资了,因为你那作为普通人普遍并不美好的过去必然决定你的未来。之前我们看到,通过定投模式,你不仅事实上不让过去影响你的未来,甚至,因为你事实上向前平移了你的入场时间,你就好像是坐着时光机回到过去修正了你的过去,而后再次回到未来一样。



6.8.对于长期的理解决定你的结果


当我们讨论定投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问,那“长期”究竟是多久呢?“投资之神”巴菲特有他自己的答案:我希望我的长期是永远。——这几乎能让所有的普通人都感到绝望,这种若隐若现却又实实在在的绝望来自何处呢?

这一点我在《把时间当作朋友》里就提到过:

人么,都一样,对现状越是不满,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是强烈。

那欲望如此强烈,以至于希望能够马上摆脱。重点在于这个词:马上。这种心理无所不在,我在教学领域里见到的是,越差的学生越寄希望于找到捷径、找到秘诀,最终他们碌碌无为的原因在于,所谓的捷径、所谓的秘诀,通常都是虚无的;而真正简单粗暴直接有效的方法,却又因为他们那深刻的“简单恐惧症”而被他们视而不见。

如果你感到绝望,那只不过是因为你现在差而已。

如果你的感受是很绝望,那只不过是因为你现在真的很差。



就这么简单。如果你有勇气,那么就接受这个事实。因为接下来你还要接受另外一个更难接受的事实:

你越差,就越需要耐心。

勇气是什么来着?

勇气是唯一不可伪造的美德。

以上听起来是坏消息,但,若是没有好消息,我也不可能先给你讲坏消息,不是吗?好消息是什么?

好消息是:

对普通人来说,长期并非永远。

这绝对是个令人超级解脱的结论,只不过,需要我为你慢慢论证。这一条肯定能让很多普通人倍感欣慰:

每一代人赚到的钱,都比上一代人赚到的钱更多。

并且,不止多一点点,而是量级上的差异。这并不是很多人开玩笑以为的通货膨胀造成的。这个现象的原因既简单又明确:因为人类社会在发展,科学技术在进步,经济规模在攀升……这是时代的红利,并且,这个时代的红利理论上来讲就是普惠的,即,每一代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获得,或者起码都有机会获得。

简单来讲,在巴菲特11岁的时候,他的世界里根本就没有苹果这种能达到万亿市值级别的公司。苹果公司市值冲破万亿,在人类的经济史上是相当壮观的一个里程碑。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哪一个消费产品的设计制作公司,能够把自己的产品卖到这么普及的地步,且竟然长期持续。宏观上来看,这就是人类社会中的商业不断发展,经济规模不断攀升的结果。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理解能力的天花板。巴菲特挣扎了那么久,才出手买了苹果的股票,这基本上是他的能力极限了——从巴菲特的理论体系和认知能力来看,连谷歌(Google)、网飞(Netflix)、亚马逊(Amazon)都无法把握。理论上来讲,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极限,包括现在的年轻一代也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自己的主动边界”的探索终将达到尽头,并非因为他们不想进步,而是来自另外一个有经济理论支持的动力:就算不再进步也足够用了!当然,也因此,更多的边界探索,将必然由下一代自主完成。

然而,还有另外一个比上述理由更加能够令普通人解脱的根据:

经济周期的时长正在逐步缩短。

人类的发展,包括经济的发展,为什么就不能逐步稳定攀升,为什么总是要上蹿下跳地波动呢?能不能像我一样稳重点?

这种波动究竟来自何处?也许你听过一个名词,简称“康波”,全称我永远记不住,每次引用都只好通过Google去Wikipedia拷贝再拿回来粘贴:“康德拉季耶夫长波”。这个“康师傅”,是第一位研究大周期的俄国人。所谓“康波”,是一种约五六十年为一循环的经济周期现象,一般将这个长波分为两个阶段,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

上图解释的是在康波理论框架之下,世界经济趋势的简略情况。

虽然这个康波理论在实际应用中指导意义并不总是明确,很难被学术量化,所以也不太被学术界重视。现在康波理论只不过是许多非正统经济学的理论基石。

然而,这并不影响我们从中理解一个简单的事实:

一个上升,不叫趋势,一个下降,也不叫趋势;

一个上升加上一个下降,构成一个周期;

判断趋势需要至少两个周期。



两个周期之后,那两个波动所构成的,只能是三种趋势之一:上升、水平,或者下降。

而我们在看过去四十年全球股市指数价格走向图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由许多个上升下降构成的周期连接起来的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的走向。

那,为什么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要那么长时间才能恢复(那就是一个周期完成),而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修复却只用了短短几年?进而,到了21世纪,为什么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修复的时间更快?

理由很简单很直白,谁都能明白:

信息的高速流动使得全球化协作更为连贯更为容易,因此,虽然危机依然会不断产生,但修复速度正在变得越来越快。

换个角度,经济周期的形成,本质上是多方协作时而协调、时而不协调造成的。当多方之间——这个多方,指的是很多很多方,多到很多节点完全没办法知道另外一些节点存在的地步——的沟通效率越来越高的时候,周期的时长就会随之变得越来越短,虽然波动——即,多方之间偶尔的不协调——也许永远不能消除。肉眼可见的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播的成本已然趋近于零,再加上市场交易的效率不断提升,周期正在缩短。这个简单靠谱的结论对普通人来说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就是:

所谓的“永远”正在缩短。

永远都缩短了,长期还会太长吗?

什么叫长期?在我看来,对普通人来说,所谓的长期不过是“至少度过两个大周期”——这就是长期了。如果能度过三个周期,基本上已经相当于巴菲特的永远了。两个周期多久呢?以现在的时代脉搏来看,一个波动周期大约是三到五年,所以,七年左右的时候,很大概率是已然度过两个周期了。请注意,重点在两个大周期,而不是七年。

怎么判断周期?很简单啊,你找最近的历史最高点,把那里当作当前周期的下降阶段的起点,到下一次众所皆知、随后从那里跌落的历史最高点,那就是下降阶段之后、上升阶段已然完成,进入了下一个周期。如此循环往复。

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一个大周期,对任何人来说,只有下降阶段的起点是已知的,因为那是当前已知之前的历史最高点。至于下降阶段什么时候结束?上升阶段在下降阶段结束的同时开启,又到什么时候结束?你现在是没办法也没必要判断的。判断了也没用,因为那只是一个周期而已。然而,当两个周期过去之后,你就是没办法不知道已经过去了两个周期,不是吗?

到时候,你是想继续持有,还是想全部套现,或者是套现一部分,继续持有一部分,随你便——现在的你可能想象不出未来的你会是什么样子,但是,我可以用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你,你最大的变化是跟所有真正做到的人一模一样的:

前所未有地淡定从容。

所以,别急,千万别急——事实上急也没用——因为所谓的长期其实真的没多久。

对长期的理解,决定了随后很多结果:

你的投资标的值得拥有两个大周期以上吗?

你的定投行为如何持续两个大周期以上?



甚至,一旦你真正理解了长期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你在主动边界内外的决策都可能发生巨大变化。当年我想明白长期对我意味着什么之后,惊奇地发现我的性格好像瞬间变了:

我很难再因为某个人某件事而生气了。

这是怎么回事儿?审视自己的改变之后,我觉得解释也很简单:

这个人或这件事儿在两个大周期之后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两个大周期之后的我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两个大周期之后的我应该如何面对同样的人和事?



你看,所谓的修养,可能并不是人们所说的过往长期培养的结果——反正,在我身上,是瞬间发生的事情,就好像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基因突变那样。

这是个分清主动边界并运用主动地被动这个优势策略的另外一个绝佳例子。在自己的主动边界之内,运用认知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强迫自己看到那主动边界之外的趋势在边界内外发生的作用——进而得到修正之后的思考结果,竟然能够改变自己内在的心态和外在的状态。

唉!谁不想把自己变得更好呢?只不过,大多数人不知道如何做而已。



6.9.普通人究竟有什么样的极端优势


再说一遍:

定投策略适用于任何人!不分种族、不分国籍、不分地域、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分高矮胖瘦美丑,也不分何种性取向……关键在于,甚至压根儿就不分智商和学历!

当我反复说这段话的时候,是在提醒你一个你完全没有想到的事实:

作为普通人,你有着所有普通人都具备的至少一个极端优势——只不过,你从来没想过而已。

你作为一个普通人,有着市场上所有那些所谓专业的基金经理所不可能具备的优势:

你的钱虽然不多,但,你的钱没有使用期限。

市面上绝大多数所谓专业的分析、文章,甚至哪怕一些概念,对于你这个普通人是完全不起作用的,因为那些都是专业的基金经理们在一个他们不得不面对的实际限制基础上进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他们必须面对的是什么呢?就是基金的钱,基金经理们所管理的钱,是有使用时间限制的。几乎所有的主动型基金,都有结算期限,比如你常常听说的7+3或者5+2,甚至只有国内才有的2+1。因为他们的资金使用期限是确定的,他们的出发点就完全不同了,他们必须做的事是,在一个时间期限里跑出一个好成绩,否则,没有下一次了!

你作为普通人,就不一样了。虽然你好像钱并不是很多,但你可以持续投入,你可以长期持有,至于究竟是多长的长期,全由你自己来决定——这就是极端优势,这也是你有资格定投的根本原因。

市面上绝大多数主动管理型基金,是完全没有定投资格的——因为他们所管理的资金有时间期限,所以条件完全不允许。以至于他们无论多聪明、无论多机智,最终都沦落到基本上只能靠基金募集时间决定自己命运的地步。万一是在一轮周期筑底的过程中募资成功,那么这个基金就算是命好——可在熊市里募资真的很难啊!话说“连地主家也没有存粮”啊!而那些大多数因为牛市来了而能够开始募资、最终募集成功时已然身处牛市尾巴的基金,从出生的一刹那就决定了他们大概率悲惨的命运——能否扛住周期完全是概率决定的,决定性因素根本就不在主动边界之内,而被动的力量又根本沾不上边。

我知道你有点不敢相信,估计在想着:“怎么可能就这么一个因素就可以被称为极端优势了?”

很多人喜欢读沃伦·巴菲特的文章、他写给股东的信、他发表的演讲、他编撰的书籍——我也喜欢读,闲着没事儿就拿出来翻——然而,绝大多数人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误会巴菲特的出发点。

因为绝大多数人并不在意或者没注意到一个重要的事实和基础:

巴菲特现在用来投资的钱是零成本甚至负成本的!因为那之中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他自己的保险公司所提供的相对来看几乎没有任何时间限制的钱!

漫天飞舞的投资书籍里在引用巴菲特的理念、原则或者哲学观的时候,往往彻底忽略了这个基本事实——在主动管理型基金的世界里,几乎没有几个人能有巴菲特这么优秀的投资条件和基础!

然而,换个思路你就明白了,只要你态度端正,你实际上跟巴菲特有着同样的极端优势。

你下决心不断磨炼你的场外赚钱能力,理论上它应该越磨炼越强;

你在场外赚到的钱是同样没有成本的,你的时间和精力不用也是白费;

简单计算的话,你只要保证自己十年健康,就在这方面打败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主动管理型基金的投资经理们……



这个极端优势背后的本质和原理,其实还是来自主动边界:

你作为普通人开始定投,那么几乎所有的决定性因素都可以通过主动地被动去掌握;

那些相对于你所谓的专业人士就惨了——他们所面对的所有因素,不管是重要还是不重要,处在自己主动边界之内的,实在是太少了!



所以,你就明白了,就好像在前面所提到的那样,你要认真审视在这方面,在你的主动边界里,你还有多大空间?因为你已然清楚地知道,这里绝对是你最需要挣扎的地方,在这个地方,你的优势还有很大很大的发挥空间,你在这里所做的一切挣扎,在未来都有着巨大价值,甚至干脆直接是巨大财富。

你可能最想不到的事情是,普通人最大的阻力永远来自家人。

给你讲个都市恐怖故事:

十多年前,我偶尔听到某大公司两个中层干部正在讨论如何让下属乖乖听话:

——唉,你是咋做到让他们乖乖听话的啊?我可真是愁死了!

——那还不简单吗?组织老婆团一起去看房!我告诉你呀,别看他们现在在你面前牛逼哄哄,只要他们买了房,今天交了首付,明天就是孙子!没跑!

这就是我能够举出来的,家人往往是普通人最大的阻力的最惊悚的例子。你感受一下?

普通人是有极端优势,但普通人也有极端劣势:我们可以不在乎整个世界,但我们必须在乎家人不是?即便他们并不一定占理,是不是?生了病要照顾,吵了架要哄,这些都是小事,可一旦要做重大决策的时候,为什么家人永远处于阻挠的状态呢?

核心在于,绝大多数普通人并没有磨炼出真正的以理服人的能力。说清楚一个原理,讲清楚一个道理,并且能准确无误地表达给对方,而后还能针对对方的各种疑问做出逻辑完整的解释……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磨炼出来的。

随着年龄的增加,说服父母,会变得越来越容易,但越来越难的或者从来都没办法容易的,是说服配偶。绝大多数普通人有个难以解决的历史问题,他们当初在选择配偶之时,所关注的基本上都是对方的长相啊、身材啊、家境啊之类实际上是鸡毛蒜皮的因素——真正的核心因素根本就没考虑过:对方是不是一个能够讲道理沟通的人?

我自己的人生之中,最感激的就是,我的老婆是个能够通过讲道理沟通的人。虽然当初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还不知道这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你看,我总是慨叹自己运气好,真的是有原因的。

有的时候我们分歧会非常严重,但,每次有点不欢而散之后,过一会儿,或者过几个小时,甚至不用隔夜,我们之中的某一个就会主动去找对方说,“我仔细想了想,你说的这里和这里还是很有道理的……那,还有我搞不明白的地方,要不你耐着性子再试试?”——假设不是这样的配偶,没有这样的沟通方式,你跟我一样对对方说,“过生日我不陪你了,我要工作!”试试?根本不用试吧?你就知道那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一句话的诀窍在于:

你要与家人有着共同的理想。

若是这样,就极容易沟通了。用我的方式就是,我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对方明白我做某事对我的巨大甚至伟大的意义,并且设身处地地想着那巨大或伟大的意义对对方来说是不是也同样巨大同样伟大?如果只对我有用,那就算了,如果对对方也是如此,那干吗不耐着性子与对方沟通呢?

我们其实提过,人一生当中真正重大的决策其实没几个。如果你真正理解了定投策略的每个细节以及它的种种原理和威力,到最后,你会发现一个事实:只要是重大的决策,你都可以采用定投策略。求学、家庭、事业,哪一个不可以应用定投策略呢?如若你真的能理解定投的精髓,你就会发现,不管你是谁,无论你多么普通,求学、家庭、事业,你都能做好,因为做好的方法很简单,定投啊!只不过,这次的投资标的换了而已。对求学,用定投的方式,就是终身成长者;对家庭、对家人,用定投的方式,那么幸福度只会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