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创造自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 > 17 演化与自然:查尔斯·达尔文与洪堡

17 演化与自然:查尔斯·达尔文与洪堡




“小猎犬”号乘风破浪,平稳地行驶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风吹动鼓胀的船帆,猎猎作响。1831  年  12  月  27  日,这艘船离开英格兰南部的朴次茅斯港,开始了她的环球航行。此番目的是测绘海岸线和各个海港的准确地理位置。4  天后,22  岁的查尔斯·达尔文在船上坐立不安,“无精打采”。这并不是他想象中冒险的样子。“小猎犬”号经过比斯开湾,向马德拉群岛驶去。达尔文没有兴奋地站在甲板上眺望大海。因为深受晕船所苦,他只能蜷缩在自己的船舱里,窝在吊床内,饿了就嚼几块饼干。

达尔文和两名船员共用一间狭小的船尾舱。当船员们研究航海图时,达尔文的吊床就悬空挂在桌子上方。船舱大约十英尺见方,墙边堆满了书柜、储物柜和抽屉橱柜,中间又放了一张测绘用的大桌子。身高六英尺的达尔文基本上没办法站直。船的后桅杆立在屋子正中央的桌子旁,像一根大柱子;地板上则装有船的转向控制器。所以,要走到房间另一头,就必须爬过转向器的巨型木制横梁。房间里没有其他窗户,只开了一扇小小的天窗:达尔文躺在吊床上,透过这里仰望月亮和星空。


217

吊床旁的小书架上摆满了达尔文最宝贵的财产:经过精心挑选带在身边的书籍。其中有若干本植物学和动物学参考书、一部最新的西班牙语词典、几部探险家的旅行日记,以及查尔斯·莱尔的《地质学原理》第一卷——这部革命性的著作于一年前刚刚出版,紧邻着的便是亚历山大·冯·洪堡的《旅行故事》——这部长达七卷的游记记述了洪堡在拉丁美洲的探险,也是达尔文决定登上“小猎犬”号的理由。①他后来说:“出于对这部著名游记的仰慕之情(甚至能背诵其中的部分内容),我决定去游历那些遥远的国度,并最终志愿登上女王陛下的“小猎犬”号,成为随行的博物学家。”

“小猎犬”号内部全图;达尔文的舱位位于船尾

在晕船的折磨下,达尔文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明智。1832  年  1  月  4  日,“小猎犬”号途经马德拉群岛,他甚至病得无法起身到甲板上去看看外面的景象。他待在房间里,读着洪堡笔下的热带风光,没有比这更能“安慰一个在海上晕船的人”了。两天后,他们到达特内里费岛。达尔文从几个月前就开始期待这一站:他想在修长的棕榈树下散步,眺望高达  12  000  英尺的泰德峰——30  多年前,洪堡登上过这座火山。然而当“小猎犬”号试图登陆时,一艘来船阻止了他们:特内里费岛的官员听说英国最近正在暴发霍乱,所以担心船员们会将这种流行病带到岛上。领事已经下令,任何来自英国的船只都必须经过  21  天的隔离。“小猎犬”号的船长决定不作耽搁,继续前行。达尔文十分沮丧,他在日记中写道:“唉,痛苦啊,实在是痛苦!”


218

离开特内里费岛的当晚,大海的波涛渐渐平静,海水轻摇船尾,暖风吹拂船帆。达尔文的晕船症状终于减轻了一些。天空一片清朗,夜月星光倒映在暗沉的海面上。这个瞬间有如梦幻。达尔文写道:“我可以理解洪堡对热带夜晚的迷恋了。”次日清晨,他遥望泰德峰直入云端的锥形山顶,看它披着橙色的曙光慢慢地从地平线上消失。达尔文觉得,虽然备受病痛折磨,但一切都值得。他在《旅行故事》中读到过太多关于这座火山的描述,离开的时候就“好像在与一位朋友依依惜别”。

就在几个月前,达尔文想作为随行博物学家到热带旅行的梦想还如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遵从父亲的意愿,他按部就班地踏上了专业训练的道路,在剑桥修习学业,准备未来当一名乡村牧师。放弃爱丁堡的医学学业后,达尔文选择了神学,主要是为了安抚父亲。他相信自己未来一定会继承丰厚的遗产,“过上足够舒适的日子”,因此并没有在事业上寄予十足的野心。在爱丁堡,他发现自己更喜爱研究海洋无脊椎动物,而非专心学医;在剑桥的时候,他积极地旁听植物学讲座,荒废了神学必修课。他开始迷恋收集甲虫,经常长时间地出去散步,翻开路边的石头和树桩,在包里装满捉来的昆虫。一天,达尔文的双手已经抓满了战利品,却又不愿意放弃新的收获,于是干脆将一只甲虫叼在嘴里。甲虫对这一极不寻常的待遇十分不满,喷出一股酸性汁液,逼得达尔文只好把它吐了出来。

在剑桥的最后一年,达尔文读到了洪堡的《旅行故事》。他后来写道,这本书“点燃了我心中的热情”。他抄写下自己最喜爱的段落,并在植物学野外采集的路上,大声读给植物学老师约翰·史蒂文斯·亨斯洛(John  Stevens  Henslow)和同学们听。1831  年春,达尔文已经反复熟读了洪堡的著作。他告诉自己的表兄,“我每天挂在嘴边、每天日思夜想的都是前往加那利群岛的探险计划”。


219

他设想的是和亨斯洛以及一些同学一起到特内里费岛去,并为此“兴奋得不能安坐一处”。为了做好充足的准备,他每天早上都急匆匆地跑到剑桥植物园温室去“看看那里的棕榈树”,然后再跑回家自学植物学、地质学和西班牙语。他向往茂密的树林、耀眼的平原和山顶,更是把洪堡的游记读了又读。剑桥的同学们已经听他无数次说起这趟计划中的旅行,而且因为实在是听得厌烦了,他们甚至希望他已经去到那里。达尔文开玩笑地对表兄说:“他们被我所谈论的热带景象烦得够呛!”

查尔斯·达尔文

1831  年  7  月中旬,达尔文在给亨斯洛的信中提醒他阅读更多洪堡的著作,并称它们“可以使你燃起对加那利群岛的热望”。他在信中流露出期待,并夹杂了不少新学的西班牙语。他告诉自己的姐姐:“我已经把自己写进了热带的光辉里。”然而,正当他们准备出发的时候,亨斯洛迫于工作压力以及妻子怀有身孕的现实,不得不临时取消了行程。同时,达尔文也意识到,很少有船只从英国出发前往加那利群岛,仅有的几艘已经都在初夏时离港了。一切都太晚了,只能将计划推迟到下一年。


220

一个月后,也就是  1831  年  8  月  29  日,达尔文收到亨斯洛的一封信,人生就此改变。亨斯洛告诉他,一位名叫罗伯特·菲茨罗伊的船长正在为“小猎犬”号招募一位绅士,最好同时是一位博物学家——这艘船会于四周后出发环游世界。这比前往特内里费岛的计划更精彩!然而达尔文的兴奋却被父亲的拒绝浇灭了,而他的确需要家里的经济支持才能完成这次旅行。罗伯特·达尔文告诉儿子,这个计划太离谱了,并且“毫无用处”。如果未来要当一名乡村绅士,那么环球旅行似乎不是一个必要的先决条件。

达尔文觉得希望破灭了。旅行费用不菲,但他知道家里出得起这笔钱。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医生,并通过精明的理财投资赚了不少钱;祖父辈则已经给家族奠定了良好的名声和丰厚的家业。他的外祖父乔赛亚·威治伍德(Josiah  Wedgwood)是一位著名的陶艺家,开发了科学的制陶技术,首次实现了瓷器生产的产业化。威治伍德生前备受尊敬,十分富有。达尔文的祖父伊拉斯谟·达尔文是一位医生、科学家和发明家,同样声名卓著。1794  年,他在题为《生物学》(Zoonomia)的著作中提出了相当激进的生物演化说。他认为,动物和人类是从原始海洋中微小的、具有生命的纤维繁衍而来的。他还将卡尔·林奈的植物分类学写成了一首诗——《植物之爱》——洪堡与歌德曾在  18  世纪末读到过它。达尔文家族中的后人一直为先辈的成就而自豪,并对达成同样伟大的事业抱有期许。查尔斯·达尔文的成长也定然受到了这种影响。

最终,一位舅舅出面说服了老达尔文,让他认可这次旅行的价值。乔赛亚·威治伍德二世给表兄写信说,“如果查尔斯现在正专心接受职业教育”,那么当然不应该打断他;但现在的情况显然不是这样,“并且我想他大概永远也无法安于接受那一套教育了”。舅舅的结论是,既然查尔斯只对自然志感兴趣,那么这次航行对他的科学事业而言将是一次绝好的机会。次日,老达尔文最后同意资助儿子旅费。达尔文终于要去周游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