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变量2:推演中国经济基本盘 > 生于 2019 年

生于 2019 年




起初,她就像汪洋大海中的一条小鱼,但她是唯一游到彼  岸的小鱼。30  年后,到了  2049  年,当初夏的一阵细细的风吹  来,当她在忙碌生活的间隙,在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中,突然  有一刻走神,回想起当初这段经历,她会感到得意,也会暗觉侥  幸。那一天,天空非常晴朗,但也和其他晴朗的日子一样索然无  味。当然,那是  30  年之后的事情了。现在,她面临更急迫的挑  战。她需要一次转型。她在成长速度最快的时候,大部分时间其  实都在一块温暖的水域里自由漂浮,体会着一点点膨胀起来的乐  趣。如今,她的个头大了,开始感觉到来自外界的各种刺激。她  所在的生存空间太狭窄了,她时常会感到一种压迫。她隐约能感  受到来自外界的光亮,也能听到高高低低的声响。她对外面世界  的渴望犹如浪潮袭来,一浪高过一浪。关于这次转型,她犹豫了  很久。虽然转型不过就是一次转身,但一旦选择了方向,就不能  逆转一一据说,人生总是如此。终于,她下定决心,把身体翻转  过来,头下脚上。这个姿势确实有点别扭,她有点不安地活动了  一下身体。更让她感到不安的是未来的命运,一想到这个她就躁  动不已。她要像朝日一样喷薄而出,她要像航船一样露出桅杆。  为了安抚自己的焦虑,她学会了吃手。安静下来,安静下来。她  —边吮着自己的大拇指,一边告诉自己,要耐心等待。那一刻很  快就会到来。

她是一个在母腹里待了7个月的胎儿。爸爸妈妈给她取名叫  “登登”。古人云:“从善如登。”毛主席说:“世上无难事,只要  肯登攀。”  i其实,她最早的名字叫“灯灯”,电灯泡的灯。最初,  爸爸妈妈还没有做好迎接她的准备,她就像夹在人家小两口中间  的电灯泡。

登登的妈妈叫孙立婉。立婉生于1993年。那一年,中国取  消了粮票。立婉的老公闫数生于1992年,是她的大学同学。2018  年,立婉刚刚考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博士生,闫数进了一  家外企做码农。二人世界的生活刚刚开始,登登不期而至。

立婉老公的同事们都很吃惊:你这么年轻就结婚生孩子了?  他的主管已经30多岁了,在北京混了十来年,收入比他高,有  房有车,可还是没有生孩子。立婉在北京有一群小姐妹,她们的  大姐大是许扣扣。扣扣本科读中文,硕士读国际新闻,博士读经  济学,博士后研究社会学。扣扣至今未婚,也没有考虑过生孩子,  她每天快乐地“擔猫”。当然,扣扣并非拒绝结婚生子,她只是觉  得,结婚生子并非人生旅途中必须首先打卡的景点。有的人一辈  子都没有到过这个景点,但他们可能去了很多其他的地方。立婉  为了贴补家用,还在一家网上英语教学学校教孩子们英语。那里  有个跟她年龄相仿的姑娘,辛辛苦苦做销售,一个月赚8  000元。  她的老公也是码农,赚的似乎比立婉老公还多,当然也更辛苦。  那个姑娘最近也怀孕了。老板一听,二话不说,就把她解雇了。

立婉和老公原来打算生个龙年宝宝,那意味着他们要等到  2024年才生孩子。刚刚测出怀孕结果时,空气凝重,立婉和闫数  很紧张,不知道该怎么办。扣扣姐拿了一张A4纸,咔嚓在中间  画了一条线,让立婉在左边写好处,右边写坏处。坏处写了密密  麻麻一大片,好处只有一个:年轻时生娃身强力壮。

为什么最后决定留下这个孩子呢?

立婉说:“我怕疼啊,不敢去做人工流产手术。要是怀孕的是  他,我肯定让他做掉了。”立婉脸庞圆圆的,说话很快,微微带点  挑衅。

其实,真正让立婉下定决心的是她妈妈的一句话。她妈妈说,  如果你们都养不起娃,那谁还能养得起啊。

是啊,如果他们都养不起娃,谁能养得起呢?立婉和闫数从  小就是学霸,一路上的都是实验班。大学毕业之后,俩人一个到  英国留学,一个到美国留学。立婉读的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闫  数读的是乔治・华盛顿大学。立婉夫妇的故事并不仅仅是两个年  轻人的奋斗。在他们的背后,是两家父母的支持。两个家族,如  同两条河流,汇合在一起,出高峡、入平原,星垂平野、月上东  山。立婉来自福建建瓯,一个曾经偏僻贫瘠但在最近三四十年  繁荣起来的小镇。闫数来自包头,一个原本辉煌风光但在最近  三四十年逐渐没落的城市。立婉的父母白手起家,闫数的父母来  自国企。无论经历的是起还是落,他们两家都抓住了机会,都是  被挤上车的人。

或许,像立婉夫妇这样的年轻人,是最后一批被挤上车的人  了。这是中国最富庶、祥和的一代。如果这一代人都养不起孩子,  那谁还能养得起啊。

这一代人,理论上乐观,现实中焦虑,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  是一种无力感。

立婉夫妇在上海有一套房,首付是闫数父母付的。他们还想  在北京再买一套房,立婉说:“那肯定还要父母扒层皮啦。”两家  父母都盼望着登登的到来。产检和生产的钱,父母包了。立婉嫌  在公立医院建档麻烦,直接选的是美中宜和,一家私立的高端妇  幼医院。产检和生产的费用算下来,估计总共要7万多元,还能  接受。月子中心住48天要十几万元,太贵了。立婉和闫数现在租  的是一套四五十平方米的一居室,孩子出生之后,他们就会换到  一套更大的房子里,房租肯定要涨。立婉的妈妈早已答应,会过  来照顾她。生一个娃,就像是一次战争总动员,全家的人力物力  都搭上了。

我问立婉:“假如有个算命师,知道未来的一切。假如你只能  问这个算命师一个问题,一个关于登登的前途与命运的问题,你  会问什么呢?  ”

立婉想了想说:“我会问,登登有没有过上一种跟自己的兴趣  一致的生活?  ”

登登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呢?立婉也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她内心里希望登登长大了做个科学家。闫数马上正色跟她说:“你  可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有一天,立婉和闫数一起上楼,电梯里只有他们两个。他们  互相望了一眼。闫数突然若有所思地说:“你知道我希望登登长大  了是什么样吗?  ”

他说:“我希望她能像扣扣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