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底层逻辑:半秒钟看透问题本质 > 但求无过就是过

但求无过就是过




除了加班时态度敷衍,小宋在其他事情上也有些情绪低落,不够认真。公司有一个项目交给他负责,三天过去了,我问他找客户方总谈过了没有。

小宋答:“还没,我怕谈不好,反正合作的内容方总都了解,不用谈也可以吧?”

我问他是否与物流沟通过。

小宋答:“没有,我怕说不明白,反正和他们合作那么长时间了,流程他们都知道。”

我问他广告公司那边是否跟新的平台接洽过。

小宋答:“新平台取消了,我怕效果不好,反正按之前的做也没什么。”

我马上拉下脸:“告诉我,这不做那不做,你有什么是不怕的。”

小宋弱弱地说:“老板,我是想别出错,您要求这么高,一旦出错我怕不好挽回啊。”

我说:“嗯,你没错,看来是我的错,我就不该把这个项目交给你,去把小李叫进来。”

多少人就像小宋这样,正被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慢慢地毁掉?小宋不是不清楚这些工作中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但他却放弃了自己应有的态度,转而用“别人推一步,我走一步”的原则对待工作,心想只要不犯错,管它干成什么样呢?恰恰是这种态度害了他。

公司未必惩罚犯错的员工,但一定会让那些不敢承担责任的员工付出代价。

在接到任务的时候,人们一般会有以下两种心态:

第一种,我不会拖后腿。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是职场中80%的人的心态,我们去写字楼看看,每间办公室都坐满了这类人,所以他们只能是强者的垫脚石。

第二种,我会尽力做到最好。努力建功,冲锋在前。  拥有这种心态的人不超过  20%,他们不怕犯错,只怕没有功劳,因此对待机遇十分珍惜,总能施展自己全部的能力,以求做出最好的结果。

无论任何问题,人们的态度都可以分为这两类。其中大部分人采取的是第一种态度,他们不管做什么,都是“刚刚好”就可以,不落在最后面,但也不争最先,每天朝九晚五地上下班,毫无惊喜地过完一生。

然而,仅仅追求不犯错,撑死了也只能把事情做到59分,永远没可能做到  100分。所以,想在工作中成为优胜者,就必须摒弃这种心态,努力争先,敢担责任,追求功劳,才能赢得最大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