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 > 第46页

第46页





战争还没有打响!

ET  LA  GUERRE  N’EST  PAS  DÉCLARÉE!



《画报》ILLUSTRATION


100年前的北京与100年后的北京


法国驻朝鲜首都首尔的领事迪博斯克先生在首尔邀请我们共进午餐。迪博斯克先生说:“您要去北京吗?我可真羡慕您!我曾随法国驻中国使团在北京住过好长一段时间。直到今天,北京还是世界上最奇特的城市。”迪博斯克先生翻出了一个精致的盒子,从里面取出了一张张小小的彩色风景照,一些展现了100年前北京市民风貌的图画。

“您看,一切都没怎么改变。最多不过是多了几辆汽车、几根电线罢了。这些图片所描绘的场景依旧如故,但是味道却变淡了。啊!那些过去的味道!每个街区都有自己的味道,那味道弥漫着整个街区。游客一踏上中国这片土地就能闻到这扑面而来的香气,心中顿时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喜悦,因为这香气让他们对中国产生了一种强烈而深刻的印象,感觉在这个国家,所到之处,无论是广场上还是冷清的庭院里都冲撞着人世间的不幸与崇高。

“城里弥漫着一种蜡烛、鱼干、草药及发霉的味道。在商店里间,一个大胖子昏昏欲睡,梦见了浓汤和肥鸭肝,有时他也会清醒过来在账本上记下不计其数的欠账。

“您可以在北京瞧见这些及那些窄巷子,巷子里还可以看到上流社会经常光顾的烟花之地。

“每条街的形态各异。您从这些图画中可以看出这些古迹建造得都一样精美,装饰得也都一样色彩鲜艳。”

既然这些北京过去的彩色街景都没怎么改变(这一点在之后我的行程中得到了印证),我便请求迪博斯克先生同意我把这些图片委托给《画报》发表。这些图片比那些单调乏味的照片要好许多,它们描绘的细节更加丰富,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今天的北京保留的风貌。



一座如同博物馆般的城市


我们一来到北京就被遍布全城的各种漂亮的街道、树木、古迹,当然也有尘土震撼到了。这里的古建筑物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建造之精美是亚洲其他任何一个城市都无法企及的。我们到达没几天,北京又一次面临着被日本人占领的危险。虽然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人意识到他们的中央政府如果设在北京的话就离日本军队太近了,于是他们便将首都撤离了北京,迁到了北京以南1000多公里外的南京。从此,北京也便失去了生机。北京像是巴黎的“凡尔赛宫”那样逐渐地被边缘化,但是它的城市面貌依然如本文所附的彩色图片中描绘的那样。公使馆区的建造比这些宫殿还有商业街更现代一些。除了几个农民外,几乎没有中国人再留着辫子了,穿欧洲服饰或者打算这样穿着的人愈来愈多。但是,在汽车和自行车一旁,马车还是依然如故,只不过近50年来出现了许多不中不洋的“黄包车”。北京街头的轿子变得很少见了,但是北京人抬灵柩还是习惯用人力。

①北京过去的一条商业街

UNE  RUE  COMMERÇANTE  DU  PÉKIN  D’AUTREFOIS

②北海公园

LE  PEI-HAÏ  OU  LAC  DU  NORD

各种分门别类的商业街(花街、灯笼街、铜器街、玉石街)依然张灯结彩,人们可以从中挑选一些做工精巧的高档工艺品,价格还很便宜。这里的生活节奏大概是全世界最悠闲舒缓的了。每次我们离开“北京大公馆”(法国人居住的豪华住所),来接我们的“黄包车”车夫那轻盈无声的脚步就又会加深这种印象。在家里,受过良好训练的仆人们在地毯上悄悄掠过,毫无声响的服务更加让人感受到在其他地方已经不复存在的安逸。

但是,社会风暴也席卷了这座不变之城。20多年前,小皇帝溥仪被逐出了他的祖先一直居住的紫禁城。在艳阳之下,这所皇家宫殿红色的屋顶会发出夺目的光彩。在这些富丽堂皇的寝宫里,生活过一代又一代中国的皇帝及他们的妻室。我们参观了这些宫殿,看到了经过不断的掠夺之后所剩的工艺品,旁边则是最后一位皇帝常用的物品和玩具。这位清朝的末代皇帝几天之后应该会在满洲国的首都长春接见我们。这些物品和玩具包括铅做的士兵、一台早年的电影放映机、一台留声机、一辆小自行车,还有战争初期的霞飞将军的肖像画。

而在颐和园,那些最精美的建筑现在都被改造成了大众餐馆,人们穿行其中。而20年前这里还不对外开放,其他的宫殿则被改成了公众展览馆,一些工商业者在那里展示他们的发明。这里就像是巴黎博览会,从小孩玩的纸玩具到缝纫机,应有尽有。今天的中国人为他们在自己国家亲手制造的一切感到自豪。然而,只需看一看这些摊位就会明白,这些展示的产品及用于生产的机器,无论是质量还是技术都远不及我们在日本所见的。

北京剧院

剧院本身没有怎么变化。对于欧洲观众来说,他们依然无法理解没有帘幕的舞台一直延伸到差不多第一排座椅中间,穿着华丽服饰的演员们在没有任何背景烘托下便走到台前拖着长声调单调而缓慢地唱着曲子。为了使台下的观众一直保持清醒,乐师们使劲地敲着铜锣铃鼓,却没有明显的节奏。演员们的姿势都极其简单,活像个木偶,每当某个演员唱完了他的曲段,一个穿着蓝衫的布景师便会走上台来给他倒一杯茶。这位闯入台上的人,既不遮掩一下,也不想弥补一下自己给舞台带来的影响。有时,本来还很漂亮的女演员在两段唱段之间会狠狠地往地毯上吐一口唾沫,顿时魅力骤减。

①北京的城墙和市郊

LA  MURAILLE  DE  PÉKIN  ET  LES  FAUBOURGS  EXTÉRIEURS

②颐和园的大理石桥

LE  PONT  DE  MARBRE  DU  PALAIS  D’ÉTÉ



看戏的观众从富商到苦力,各个阶层的人都有,他们坐在低矮瘦削的座椅上,座椅低矮得要贴到地面。那些看上去可怜的服务员在观众席中穿行,嗓音洪亮、清晰可闻,给观众们奉上茶饮或者一盘盘的葵花籽。人们嗑着瓜子,有时还会把瓜子皮吐到身边。人群中散发出一种刺鼻的味道,再加上铜锣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噪音,这一切都无法让一个正常的欧洲人在戏院里待太长时间。这就是在日本入侵的影响下随时都可能改变的北京城今天的模样。但是在远东,这种地方,谁又能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呢?


中国的觉醒


在南京,人称“中国的墨索里尼”的最高统帅蒋介石的势力和影响力与日俱增。这种权势可以从他最新倡导的一种称为“新生活”的国民教育运动中体现出来,中国的“新生活”就如同苏联的社会主义、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及德国的种族主义。“新生活”提倡人们廉洁、正直、大公无私,而参与这项运动的人员也越来越多。同时,中国也在走向现代化,虽然速度远不及日本,但也相当可观。

交通方式作为所有国家走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也经历了显著的发展变化。一个数字就可以看出这一变化。1921年,那时的中国仅拥有1500公里的公路。如今,其公路里程已经超过10万公里。今后15年内,这个数字还将会增长到25万公里。全国道路协会也会负责监督这项计划的实施。

这些就是中国觉醒的前期征兆。日本也会根据时局促进中国的觉醒,或是徒劳地阻挠。

这一次,我们见证了保留了百年前北京的模样,也感受了中国正在经历的觉醒。虽然中国广大的民众还在以各种方式试图阻挠这一进程,但是到最后只有民众自己或者在他们昔日敌人的帮助下才能在未来几年推动这场任何国家都不能避免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