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乱臣 > 第9章 御公孙刘雄呈妙计,宴群臣席玉献天音。

第9章 御公孙刘雄呈妙计,宴群臣席玉献天音。

    话说这屈牧带兵进京寻那天子,见到天子无恙便也不再与那丞相孙仲争执。这党政之争事至于此屈牧也无可奈何,只是一心一念想着如何保天子安全,守卫这洛阳城。

    孙仲等老臣坐拥洛阳,司徒易和众亲贵盘踞荆州坐镇襄阳,而公孙康则任然征伐北边乌丸,赤教首领周清则占据豫州大地,继续布道全国以求更多民众起义。其余的小诸侯也不想卷入这大乱的纷争中,大多以求自保处事谨慎。

    不到一月余,司徒易与孙仲大发檄文都相互指责对方是叛贼,号召天下诸侯讨伐,檄文发遍全国各个地州,一时间群雄并起,招兵买马,策室威严摇摇欲坠。

    河内城中,天气已经渐渐入秋,陈泰等一行人奉命守御了整整一个月,但并无任何异相。反倒是这两家的讨贼檄文先传到了,陈泰看过檄文大概明白了这些日子来洛阳城发生了什么事。

    “天下虽将大乱,可是我看这孙仲也不会渡河而攻我并州,我等是该退兵了。”陈泰对着众将说道。

    孙仲目前大敌是司徒易等亲贵以及关外的诸侯,公孙康一向在这两个势力间打太极,也不关心天子的事,只想着如何发展冀幽并三州,壮大自己实力。孙仲自然不会冒险对着没有威胁的公孙康开战,陈泰心里分析着。

    “俺来这一个多月,鸟都没见到几只,这就要回去?”王虎松松膀子,似乎在为没有上阵杀敌抱怨。

    正在这时门外进来一斥候,全身穿着白银铠。陈泰分明认出是白马骑,便起身恭敬地作礼。

    “公孙龙少将军军令,命陈泰至邺城参见。”那斥候表情严肃,声音冷冷地说道。

    “末将谨遵公孙将军军令。”陈泰答道,暗想这白马骑斥候都比一般营里军士气势非凡。

    那斥候回了个礼,便转身离去,陈泰为表恭敬一直等到斥候远去才起身。

    “王兄先引兵归见韩太守,我需进邺城参见公孙刺史。”陈泰对着王虎说道,心中又想起席玉当时一直说要去看看邺城大不大,现在有机会需得唤她来一齐。

    正在思索之际门外忽然传来席玉熟悉悦耳的声音,“小女求见陈泰将军。”

    陈泰心中大喜,但碍于军帐之内不好表达。只好先唤左右引席玉进来。

    那席玉头发整齐着盘着突出美人尖,两鬓碎发微微垂下。精致的小脸上了淡妆,一袭白色素衣,让人看着清爽宜人。

    “小女奉韩太守之命,前来医治陈将军疾患。”席玉脸上一开始满是激动欣喜,但很快就换上一副严肃说道。

    陈泰心中纳闷,自己并无疾患,韩太守为何要差遣席玉来此。但因为和席玉已经一月多不见,心中激动难耐,于是屏退众将只留下席玉单独说话。

    陈泰看众将走出,探出头看了看帐外,确定众人走远,毕竟儿女之事不好在三军面前说道,方才面露轻松。

    “有想我吗?”席玉连忙过来用手捏了捏陈泰的脸,瞪着大眼睛水灵灵地望着他。

    陈泰见状连忙抱住席玉娇小的身躯,揽在怀中却又怕身上盔甲硌着了她,所以不敢用力。闻着那熟悉又令人心安的体香,良久才放开。

    席玉早都习惯了陈泰会害羞,本想逗一逗他看那面红耳赤,结结巴巴的样子。但是没想到忽然被这大胆的陈泰抱了抱,心中满是少女的欢喜,带着一阵不能平复如小鹿奔走般地心跳。

    “玉儿你刚说我有疾患是何意?”陈泰看席玉脸色微红,觉得有些尴尬,决定先来化解问道。

    “韩太守早已得知公孙康大人班师,想必定要召见你,所以派我前来……”席玉支支吾吾,脸上似乎更红了。

    陈泰心中暗想这席玉所说毫无逻辑,韩太守岂会做这多此一举的事情,还遣席玉过来。其中一定另有隐情,于是也走上前一步,用充满疑惑的眼神看着席玉,挑了挑还算清秀的眉毛。

    只见那席玉涨红了脸,微咬着下嘴唇说道,“我只是顺便告诉了韩太守我也想去邺城啊。”说罢害羞的拉着衣角揉搓,“韩太守让我带话方便的话请在公孙康大人面前为上党城美言几句。”

    陈泰心中一下豁然开朗。这席玉告诉韩福想一同去,韩福也想靠着自己美言几句,所以以治病为名,差遣席玉来这河内和自己汇合。这韩福虽然心机颇深,可是对属下和人民也算尽心。

    “原来如此。”陈泰反手摸了摸席玉的脸蛋用忽然高亢故作神秘地声音说道,“姑娘脸颊如此发烫,该不是害了风寒,快让老夫来瞧瞧。”

    席玉被这陈泰的举动逗的捂嘴笑个不停,还一边举起粉拳砸向陈泰,两人在帐内嬉笑怒骂。

    且看这洛阳城中,大将军屈牧日日剑履上殿,上朝了就端坐在那天子龙椅下的台阶上。而丞相孙仲则统领文武百官在殿内参拜,大事小事皆由自己过目。

    “反贼司徒易等人占据荆州,屯兵十五万于襄阳,臣以为不得不防。”孙仲摸着长长的胡子,声音悠悠地说道。

    “叔父安敢害朕?”策天子面露惊惧,声音颤抖地说道。

    “陛下莫惊。有老臣在此,剿灭这些乱臣贼子如探囊取物。”屈牧按着剑说道。心想经过这几日的观察,孙仲为人虽然狡猾老练,可是理政能力尚佳,也是一心为国。比起司徒家那图谋私利好的太多,就暂且站在了他这一边。

    孙仲继续俯身对着屈牧说道,“还请屈大将军调兵于郑州一地,防止司徒易进兵中原,威胁陛下。”

    “老夫自然会分兵抵之。孙丞相且放心。”屈牧回道。

    “如此甚好。只是幽州的公孙康…”孙仲顾虑公孙康会响应司徒易檄文进军洛阳,语气带着忧虑说道。

    忽然众臣里探出一人,正是尚书令刘雄,恭敬的向着策天子拜了三拜说道,“臣以为可以将青州封给公孙康,他自然会去发兵征讨,自然无暇顾及洛阳了。”

    刘雄官居尚书令,平日里沉默少言但文稿写的极好,数次为孙仲等老臣称赞。今年二十又四,本为洛阳富商之子,特意重金捐官谋得尚书令一职。

    “公孙康已经坐拥冀幽并三州,若又赐其青州。岂不是更壮大了军势。”长安太守秦朗充满狐疑的说道。

    “秦太守无忧。青州虽接壤冀州但此地叛军暴民极多,山贼遍地。一来可削弱公孙家兵力,二来可让其无暇顾及洛阳。”刘雄充满底气地回答道。

    众人皆被刘雄这青年才俊的计策所惊讶,连一向居功自傲的屈牧也默默点了点头。

    “老臣也以为可以。请陛下下旨。”孙仲俯身说道。暗想此人需得拉拢过来,有些智谋。

    只见孙仲身后众臣黑压压一片齐齐也拜下,都应和着孙仲所言。

    “那就依丞相之言。”策天子呆呆地看着众臣说道,“由你代朕起草文书,前往邺城封赏公孙康。”

    “臣刘雄领旨谢恩。”刘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答道。

    陈泰这边不敢迟了召见。引着席玉出壶关一路快马奔至邺城,一路上并无心欣赏甚风景,只想着进了邺城忙完了再去玩耍。

    这邺城东西十三里,南北十三里六十步。北领漳水,城中大小楼台不计其数,建筑风雅且精致。百姓比起陈泰见过的民众大有不同,皆锦衣穿戴,谈吐文雅。城中建有铜雀台、金凤台、冰井台,皆华丽壮观,让人叹为观止。无愧为北方第一大城,也是公孙家的核心之地。

    陈泰与席玉都在惊讶从未见过如此发达繁华的大城市,一时心中感慨万千,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陈将军,别来无恙。”只见有一骑白马的将官看见陈泰驾马前来问好。

    “周旨将军。”陈泰认出这是公孙龙副将,作礼笑迎。

    “三公子担心陈将军找不着这公子府,特意遣我来迎接。公子已等候多时了。”周旨恭敬的答道,脸上充满白马军标准的庄严感。

    “陈某何德何能。且有劳周将军带路了。”陈泰答道。

    周旨引着陈泰席玉在邺城里朝着公孙龙府邸慢慢前行,一路上介绍了不少关于邺城风各处景和公孙家的事迹,说道兴奋处还激动的发出笑声。走了约摸半个时辰终于抵达了公孙龙的府邸。

    那府邸两旁高大立柱纹着白马巨龙,中间的大门高大威严,整个院墙一直圈到了街边。这比陈泰所见任何一座城的议事厅都要大,而这只是公孙康一位公子的府邸。陈泰心中为公孙家的实力所震撼。

    进了中堂,只见那公孙龙神情自若,一袭宽松锦衣,正在与众人谈天欢笑,一改平日战场上紧张威严的形象。

    “末将陈泰参加公孙将军。”陈泰远离着公孙龙十数步,就早早行礼拜伏。

    公孙龙这才发现陈泰来访,连忙快步上前扶起,欢喜地四周打量了打量陈泰。

    “陈将军有些发福了!”公孙龙笑着说道,“我并州的米面看来比凉州更加养人!”

    众人听闻皆欢笑不止。公孙龙引着陈泰席玉入座,吩咐左右上好饭菜斟好美酒。

    “陈将军身边这位姑娘想必就是席玉姑娘了。”公孙龙点着头说道。

    “小女席玉拜见公孙公子。”席玉不卑不亢地微笑答道。

    “好!果然美人配英雄!”公孙龙举起酒樽示意众人畅饮,一边细细说着当时凉州见闻,陈泰的事迹。

    “陈某拜谢公孙将军再生之恩。”陈泰等他说罢恭敬地答道。

    公孙龙摆了摆手,脸上写满了少年得意。说道,“此次征乌丸,我大军破敌八万,下七十余城镇。大胜而归,今日诸位需得痛饮,不醉不归。”

    众将皆高呼遵命,欢喜地推杯换盏。

    席玉听见那伴酒宴的曲子谈的生疏,便示意陈泰自己要去演奏一曲。

    陈泰心想这席玉还精通音律,以前从未听过。但刚好在这宴席上助兴一曲,也作消遣。

    席玉起身施礼,伸出纤纤玉手放在弦上,淡淡地说道,“今日良宴,小女便为诸君演奏一曲凤求凰。”

    只听那琴声响起四座皆停下筷子酒杯,寻着那声音看去。高山流水般萦绕在整个宴会厅的琴声悦耳动听,即使是在整个邺城寻有这这样功力的琴师也少之又少。

    陈泰心中诧异,这席玉不但懂得医术,这音律之事也精通,到底出身何处呢。可是看着在座众人陶醉的表情,自己又喝了几杯梅子酒,也渐渐的漂浮在音律之中,忘了这回事。

    “诸位且痛饮三百杯!少一杯都不许归家!”公孙龙满面红光,喜悦难以抑制,大声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