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乱臣 > 第10章 受青州刺史拜司马,念长安美人成泪卷

第10章 受青州刺史拜司马,念长安美人成泪卷

    这次日晌午时分,陈泰等人才酒醉方起,连忙收拾了收拾,准备跟着公孙龙去那冀州刺史府见那公孙康。怕那席玉闲着无聊,也给她安排了几个丫鬟侍女,陪着她去邺城里逛逛。

    那公孙龙骑着高头大马,陈泰紧随其后,两人晃晃荡荡向着刺史府前行。一路上民众见了公孙家三公子出行,纷纷问好膜拜。

    “在这冀州,百姓只知有公孙,不知有天子!”公孙龙语气中充满自豪,略带玩笑地对陈泰说道。

    陈泰默然,心想公孙龙一向以公孙家倨傲,现在看起来确实是有本事才会如此。冀州在公孙家的治理下俨然与那些割据动荡饱受战火摧残的城市州郡不同。

    不一刻,到了公孙康所在的幽州刺史府。这府邸仿天子行宫而建,高大磅礴,气势非凡。陈泰昨日已经见过那公孙龙的府邸多么豪华,今日见了这刺史府,心中已经有所准备,所以不是很震惊,且默默地随着公孙龙进府去了。

    “龙儿参见父帅,给父帅请安了。”公孙龙一进中堂便大声对着堂上说道。

    只见那堂上公孙康端坐梨花椅上,穿着仿黄袍而制成的黑色龙纹锦衣,深邃的眼神写满了老练,正在与几个谋士谈论着什么事情。

    “起来罢,龙儿。”公孙康说道。转头一看发现了公孙龙身后的陈泰,于是悠悠地问道,“你身后是何人呐。”

    陈泰不敢怠慢,连忙上前俯身在地说道,“末将陈泰,奉三公子之令,现在任上党监军。”

    “龙儿在幽州时给老夫说过凉州之事了。”公孙康想了一想说道,“你在这并州可生活的还习惯?”

    “承蒙公孙刺史厚恩,并州风调雨顺上党城百姓也安居乐业。远是凉州苦寒之地不可比。”陈泰语气不卑不亢,带着坚定。

    公孙康面露喜色,连忙唤陈泰起身。正在这时门外军士传报有圣旨到,且在殿外等候多时了。

    “让他进来吧。”公孙康脸上露出一丝不耐烦,似乎被扫了兴似的。

    这宣旨的信使正是中书令刘雄,只见他昂首阔步,举着圣旨迈进中堂。

    “幽并冀州刺史公孙康接旨。”刘雄打开圣旨,似乎在等待众人下跪接旨,而众人皆望向公孙康。

    “老夫腰伤未愈,疼痛难耐,不便施礼。你且念吧。”公孙康靠在椅背上,声音中充满了轻佻。

    “公孙刺史腰伤未愈,难道这众将也腰痛不能施礼?”刘雄声音小却镇定,面色平淡的诘问道。

    公孙康面色徒然转阴,但碍于天子圣旨不好对来使发怒,便挥手示意众人下跪接旨。

    刘雄看众人都施礼了,才慢悠悠的读道,“冀州刺史公孙康征讨乌丸有功,朕甚喜悦。今赐青州六十二县,封青州刺史,领大司马。望扫平贼寇,造福万民,壮我策室声威。”

    公孙康表情所有震惊,但马上就转为了喜悦。连忙笑着起身走下台阶,赶到刘雄身前。

    “臣公孙康领旨谢恩。”公孙康微俯身子说道。

    “大司马切要不辜负圣恩。”刘雄淡淡地说道。

    公孙康连忙安排使者住下,并吩咐左右用冀州最好的酒肉食宿来招待。等到刘雄离开,拿着圣旨在手上看了又看,脸上满是喜悦,一旁众人也都道贺称喜。

    “父帅被封为大司马,又坐拥冀青幽并四州。实在可喜可贺!”公孙龙兴高采烈地说道。

    陈泰并没有觉得高兴,反是觉得此事来的太过突然,正在一旁思索其中缘由。

    这时有一人高声说道,“恭喜主公位进大司马又新领青州,已坐拥半壁江山。臣建议主公可遵天意,自立位冀王。”说话这人是军师郭儒,虽然看我来温文儒雅,可是眉目之间却透露着些许狡猾。

    “哦?进位为王?”公孙康听到王这个字放下手上的圣旨,开始聆听起众谋士说话。

    “主公万万不可,此乃朝廷隔岸观火之计。意图分化我军兵力,又异姓称王而天下共诛之,怎可如此。”又见一军师神情慌张,但眼中正气凛然说道,此人正是参军袁京。

    “袁京所言皆畏畏缩缩,无中生有,还请主公明鉴。”郭儒上前一步,语气充满了轻蔑说道。

    “主公啊。”袁京也上前一步,急的汗水都滴落在地上,指着郭儒说道,“这郭儒心怀叵测,难道你想让后人掘公孙家祖坟吗?”

    公孙康听着两位谋士的辩论,脸上写满了犹豫狐疑,不停在堂中前后踱步。

    这时有一阵粗壮地脚步声传来,定睛一看是冀州猛将李颜。那人身高九尺,肌肉壮硕,看似凶神恶煞。梗着脖子挺进殿内。

    “争什么争。请主公给我十万精兵,我且渡过黄河直捣洛阳,抓那天子来见不就行了。”李颜声音粗壮,一时郭儒和袁京也被震撼而停止了争吵。

    “李将军且小声,莫要吓到了这两位军师。”公孙康看到爱将前来,连忙开着玩笑道。

    陈泰心中本来有所疑虑,正在细细分析两人争吵的内容。但这李颜进来胡说了一遭,却让他突然想通了事情的一切。

    “末将斗胆进言。”陈泰正了正神色,向着公孙康说道。

    “哦?陈将军也有高见?”公孙康看见说话的人是陈泰,惊异之余还脸上露着些许喜色。

    陈泰作礼再三,慢慢开口道:“末将以为两位军师说的都有道理,朝廷此举一是为了削弱我军兵力,青州连年战乱,盗匪叛军横行,征讨必定要花费时间。”

    众人觉得陈泰说的有些道理,便都转过身来看着他,公孙龙在一旁不知道懂不懂的点着头。

    “二是被大司马声望所震慑,不得不封赏犒劳,即使大司马称王,也只是时间问题。”陈泰又补充道,“只是臣所想的是…”

    “既然如何,你在想何事?”公孙康略带焦急地问道。

    “臣以为朝廷此计,意在畏惧大司马进京勤王,缓兵之计。正如李颜将军所说,若大司马进京擒了圣上,则孙仲与司徒易皆要两败俱伤,主公也可以奉天子以令不臣,称霸天下。”陈泰一字一字,将自己所分析地全都讲了出来。

    众人皆感到惊愕,一番思索过后却又都觉得陈泰所分析大有道理。公孙康沉思半晌,忽然笑逐颜开,走到公孙龙面前拉着他的手。

    “我龙儿有进步,现在也有得如此智将谋臣了?”公孙康大笑道,转身对着陈泰说道,“果然是少年英雄,分析地很有见底。容老夫思索一番再做决定。”

    陈泰俯身在地说道,“大司马文韬武略,谬赞末将了。”

    公孙康唤来左右赏赐陈泰三百金,绸缎五百匹。公孙龙也在一旁看着心中乐开了花。

    待到稍晚时回到公孙龙府邸,公孙龙拉着陈泰亲切地说道,“陈泰你此次可为我长了大面子了!”

    陈泰不解,自己只是综合说出了心中所想。虽然被夸赞了一番,可是为何公孙龙会说长面子呢。

    “大哥二哥皆有谋臣,刚才殿上那两人便是。”公孙龙感慨地说道,“只有我日日被父帅说成匹夫,惭愧我白马骑中并无人善谋。”

    陈泰心里明白了一些,原来朝上两谋士站队争夺自己主子的利益,而公孙龙有勇无谋所以一直加不上话,朝堂上不受重视。

    “你可知道,我就算大破敌军父帅也没今日似的开心过。”公孙龙忘神地说道,吐沫横飞。

    “陈某受将军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愿终身随将军驱驰,以尽肱骨之力。”陈泰低头抱拳,声音充满感激地答道。

    “快快起来,莫要如此。”公孙龙连忙扶起陈泰,“本将以后还要多多仰仗你的智谋。”

    这两人惺惺相惜,一直聊到半夜才归房睡觉。陈泰刚刚推开自己房门,发现席玉早已等候多时。

    “搭衬不搭衬,合身吗。”席玉看到陈泰回来,放下手中的书本,站起身来高兴的转圈说道。

    只见这席玉一袭粉色纹蝶花裙,头上盘着孔雀开屏发髻,脸上还上了淡妆腮红,小嘴粉嘟嘟的剔透无比。

    “这邺城的服饰果然是小城小镇不可比拟。”陈泰默默地感慨道。“这是哪路仙女下凡?”

    席玉脸微红嘻嘻一笑,坐回桌子前双手托着下巴睁大眼睛盯着陈泰,询问他今日有无甚好玩趣事。

    陈泰将今日所发生之事说了个大概,说道今天下大势,虎牢关又长安太守带兵驻守,席玉显得有些神情黯然。

    “那长安城内,百姓可还好?”席玉轻轻地问道。

    “长安城西有潼关,东有洛阳,百姓应是不会遭战事。”陈泰说道,心中暗想席玉莫不是有家人在长安,才有所担心安危问题。

    席玉似乎神色稳定了一些,脸上挂着挤出的微笑。

    “玉儿精通音律,想必也是在长安习得?”陈泰决定旁敲侧击,看能否问出些什么。

    席玉扭着衣角,低头不语。内心似乎在挣扎思考什么,良久才抬起头来,大眼睛噙着泪水望着陈泰。

    “玉儿何故如此?”陈泰看了心疼,想必又是让席玉勾起了伤心事,一时手足无措。

    “玉儿不想说。”席玉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声音带着哽咽。上前抱住陈泰,将头埋在陈泰怀里啜泣。

    陈泰见状连忙也抱住席玉,任她低声哭泣。一手抚摸着席玉的后背,缓缓地说道,“待我有实力能到了长安,无论曾经发生过什么,一定替玉儿做主。”

    席玉停止了啜泣,抬起头来望着陈泰。虽说哭的梨花带雨,但也让人觉得楚楚可怜动人。

    “世间许多事,真的实属无奈。玉儿倒是希望陈泰永远不用去那长安倒好。”席玉破涕为笑,眨了眨眼睛说道。

    “有我陈泰在,玉儿切放心就好。”陈泰趁机又抱住席玉,将其强吻。

    眼看这屋内两人要缠绵在一起,席玉猛然想起什么事情,忽然两手一用力将陈泰推开。

    “玉儿今日有些不大方便…”席玉满脸娇羞用小到陈泰费力才能听清的声音说道。

    陈泰心想女生确实也有不方便的时候,自己刚才本想安慰席玉却做的着实着急过火了点。

    “我这就替你将东西拎回去休息。”陈泰故作轻松,一手提着大包小包,一手拉着席玉回房去了。

    是夜,席玉辗转反侧,心中想到自己是那么喜欢陈泰而且他又对自己有救命之恩。但是还是不能迈出那一步,一想起长安往事席玉又开始暗自流泪。

    在那一片漆黑的公孙龙府邸深夜中,忽然隐约传来一声席玉没能忍住的啜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