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乱臣 > 第25章 青州兴兵遭苦谏,凉州归家笑谈风。

第25章 青州兴兵遭苦谏,凉州归家笑谈风。

    眼看这天气一日日渐凉,距离那入冬也没有多少时日了。各地诸侯纷纷休兵养息,以备来年作战,但唯独这公孙康的二十万重兵还在济南附近继续征讨青州的叛军乱贼。

    济南公孙家大帐中刚刚听闻了冀州来报公孙龙战败一事,公孙康顿时大发雷霆,拔剑将帅案都劈成了两段。满座文臣武将无一人敢开口多言,整个中军大帐内只听见公孙康的一声声怒吼。

    “老夫的龙儿,我可怎么办啊!”公孙康痛心疾首的大喊道,相比起阵亡的六万并州将士,他显然更在乎的是这小儿子。

    “请大司马给末将五万精骑,末将立即杀向濮阳生擒贼人文凯来见!”大将李颜神情凶恶的上前一步,坚定自信的说道。

    “末将只需三万精骑,便能踏平兖州,将那濮阳屠城,为三公子报一箭之仇!”大将郑昂也上前一步,瞥了一眼李颜语气坚定的说道。

    此二人皆为公孙康座下一等战将,勇武程度不下于公孙龙,又多年征战,经验丰富。此时众将见公孙康盛怒,自然都想抢功出兵,以示忠心。

    公孙康看看两人,又继续悲痛的在帐内踱步,一向沉稳老练的他却因为听闻公孙龙伤残一事变得愤怒慌乱。一时也听不进去众将的请战,只是一边叹息一边咒骂。

    “大司马,臣以为这拿下青州就在眼前,此时不易分兵。休兵养息后待到来年开春再提大兵压往濮阳,则兖州一地也能收入囊中!”参军胡渊思索一番后谏言道。

    “休养?”公孙康听闻变得更加愤怒,挥剑砍向梨花座呵斥道,“不是你儿子得了伤残,你当然不急,老夫恨不得今日就砍下那文凯的狗头泄恨!”

    于是胡渊不敢多说,公孙康为人平日里谋而无断,且好大喜功,如今正在气头上多说几句恐怕自己都有性命之忧。

    “大司马明见,这胡渊所言皆为鼠辈之见。臣以为可以派两路精兵分而攻袭兖州,使其首尾不能相顾,然后合围破之!”参军钱丰见公孙康迁怒胡渊,顺势轻蔑的说道。

    “钱丰!我父一片忠心,岂容你在这大帐内诬蔑诋毁!”胡渊身后闪出一人大喝,正是其子胡烈。年刚十八,英勇善战,血气方刚。

    “烈儿不得在大帐内无礼,速速给钱大人道歉!”胡渊立即呵斥胡烈道。

    这公孙康座下虽然猛将能才极多,且军士精良,但人人都为己考虑。平日里就为一些小事争执的难舍难分,此时面临出兵争功的好机会,自然是武将人人请战,文臣个个出谋划策。

    “不要吵了,不要吵了!整日就知道吵吵吵,如今龙儿被害,你等难道非要将老夫气死才满意吗!”公孙康不堪众人嘈杂不断的争吵声,大声训斥道。

    众人见公孙康发怒就都安静了下来,齐齐惶恐拜伏,生怕会因为多言而不小心迁怒到自己身上。

    公孙康目光呆滞,满头的白发似乎瞬间又多了些,显得更加苍老。心头肉公孙龙的遭遇让他失去了平日的冷静自信,愤怒过后更是对未来立谁为继承人的迷茫。

    而如今文凯公然挑衅背后袭击,且不说公孙龙的遭遇都也应该发兵征讨。虽然兖州地狭民寡,但那是连接中原大地与北方的必争之地,各路诸侯都觊觎已久,只是没有名分出兵征讨罢了。

    “李颜郑昂,你二人各领五万精骑,进军白马,延津,休整后立即渡河攻向兖州!”公孙康语气愤怒激昂,对着众将坚定的说道。

    这两员先锋大将听闻一齐出兵,分为两路进军。于是也不再争吵,都欣然领命,毕竟都有军功可以立,就没必要争的脸红脖子粗了。

    一旁的钱丰见到公孙康遵从他的计策分兵领军,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眼神轻佻的看着胡渊胡烈两父子,满是鄙夷不屑。

    “大司马!万万不可此时进军!”胡渊听见公孙康执意进军,忽然神情慌忙,连忙拜伏在地劝道,“马上入冬天气寒冷河水结冰,兖州地势本来就狭窄不利于我骑兵作战,此次文凯反叛背后的原因也没有弄清,若是……”

    “你这小人定是见大司马不从你计,怕众将抢了你的功劳,才在此胡言乱语!”田丰开口高声训斥胡渊。

    “我意已决,你等再莫要劝了!”公孙康瞥了一眼拜在地上的胡渊,郑重的对众将说道。

    于是公孙康继续点兵分将,此次征青州带来二十万军士,分由李颜郑昂两人各带五万进军。自领众将坐镇济南,继续攻剿青州乱贼,又令冀州发来大量粮草军械,准备供应冬日作战所需。

    次日午时,公孙康登台拜过天地,与众将歃血为盟,亲自为征伐兖州的十万将士壮行。刚斩过鸡头说了祝词,还未等击鼓进军,有两人从众将内跌跌撞撞而出,拜伏在地。

    “请主公为大局考虑,不要冬日进军用兵兖州,以先拿下青州为重!”胡渊伏在地上,头也不抬的高声说道。

    “请大司马纳我父亲忠良之言,胡烈恳求主公三思!”胡烈也伏在一旁,应和着胡渊劝谏道。

    公孙康见到这两父子又来劝谏,而且是在三军誓师大会上,于是心生不悦。挥手示意胡家两父子退下,可是那两人还是苦苦跪地相劝。

    “自古以来严冬进军者大多不能捷报而归,胡渊再请主公不要进军!”胡渊在地叩头不止,几乎磕出血来。

    “够了!你这人屡次在我三军面前胡言乱语,如今誓师之时又来乱我军心,口出不祥之辞!”公孙康听闻怒不可遏,便唤来左右要将胡渊推下斩首。

    “大司马若要斩首父亲,那连末将也一齐斩了罢!”胡烈见状也在地上叩头不起,放声痛哭。

    这时钱丰见状连忙上前,虽说他与胡家父子为政敌,平日里多有分歧相争,但也都是用心为公孙康谋事,自然不希望事情闹得太大无法收场。

    “主公!两军对阵先斩将领为不祥之举。还请将这对贼父子打入大牢收监,待到两州将士得胜归来,再让其在三军面前谢罪!”钱丰思虑了片刻说道。

    “好!将这对父子押送回邺城下狱,待到我大军凯旋班师再来问罪!”公孙康挥手示意军士拿下胡家父子,又继续进行誓师大会。

    钱丰心里方才松了一口气,这两父子平日性格直率,与公孙康和众将多有争执冲突,但也都是一心护主。如今公孙康好大喜功,眼里满是复仇血恨和青兖二地,已经是不可能劝阻的了。

    公孙康借由公孙龙受袭伤残一事,称兴兵为子报仇实意在借机吞并兖州。众将则都只关心自己的前途军功,仗着兵多将广,执意在入冬之际进军作战,胡家父子苦苦劝谏却被下狱,从此便无人再敢言及退兵一事。

    又且看那潼关下,陈泰等人经过三日的长途跋涉,终于行进到了关前。只要过的了潼关,不日便能抵达长安。与函谷关的守军数量相似,潼关也并无多少守军,但其关高而险,若没有数万人仍还是强攻不下。

    “关下来者何人?”守关的军士远远就望见陈泰的队伍,还未等众人停下马就高声问道。

    “徐刺史帐下亲卫营校尉陈泰!守军速速开关。”陈泰引马上前几步对着城关上喊道。

    “我等也是徐刺史手下,为何没有见过你们?”关上军士看陈泰等人穿着西凉战甲,为首的又操着凉州话,但实在没有在军中见过,于是心生疑虑。

    “呔!俺等随徐刺史天水死战时,哪有尔等这些新兵!”王虎也驾马上前,对着关上喝道。

    关上军士听闻天水一战,便立即放下吊桥让他们通过。这徐成苦战天水救出十万百姓的事情妇孺皆知,若真是当时跟随他的亲卫营,那这样质问实在事显得太无礼了。在凉州百姓心中徐成可是英雄般的人物,现在又担任凉州刺史,若是怪罪下来,那可是担当不了。

    众人刚刚过关去,关上的军士纷纷下来表示尊敬,列着队向陈泰等人致敬。众将见状都只想笑,但是在窃喜之余,暗自感叹徐成在这雍凉之地的声威。

    “陈将军,徐刺史此时不是在洛阳御敌吗,为何遣你们回来?”为首的军士小心翼翼的问道,生怕开罪了这个亲卫队长。

    “我等奉命回长安监督粮草军械运送一事,近日来将要入冬,需得准备好后勤物资。”陈泰镇定的答道。

    “原来如此,那将军可辛苦了。”守关军士听闻点了点头,用满是钦佩的眼神看着陈泰。

    “嗯,长安方向近日来可有异动?”陈泰装着关切军势,假意问道。

    “小的在这潼关也不清楚长安的事情,只是近日来听路过的民众说羌人正在关外集结。”守关军士思索了一下答道。

    众将听闻皆面色凝重起来,若是长安方向羌人此时攻来,那后果不堪设想。但陈泰又思索了片刻,觉得长安附近地形复杂,关隘繁多,况且那长安为西北第一重镇,其防御程度可媲美洛阳,应该是无碍。

    于是众将继续向着前方进军,出了潼关一两日便能抵达长安城。只是这天气越来越萧瑟,陈泰也感觉到行军越来越困难,特别是在这关外本来就苦寒的凉州之地。

    “玉儿,长安城情况如何,你熟悉这里,且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陈泰等人皆没有来过长安,所以只能询问席玉道。

    “长安大概有洛阳的一半大”席玉挠了挠发髻,一脸思索的样子说道,“护城河比洛阳深而宽,但城中水有水碱,大部分是不能吃的。”

    “如该如何?若是被困在城内那水源不就成大问题了。”赵文听了立即语气慌忙的说道。

    “我也没有被困在过城内,只是平日里多有取水,需要到城外河边才可以。”席玉摇了摇头,对赵文说道。

    陈泰心想这赵文真是在兵法上越来越用心了,只听见席玉说城内水有水碱,就能联想到围城,继而想到破解之法,看来这小将成长还是蛮快的。

    “先生,若是城内守军识破了我们的伪装那该如何?”赵文面带忧虑,低声向陈泰发问。

    “这个问题问的好,我正要说呢。”陈泰点点头满意的微笑答道,“众将等会快到长安时,皆脱下战甲,打扮成寻常百姓进城。”

    “陈将军,这天气越来越冷,若是脱了战甲,我们也没带多余的衣服,那可冻的要命!”牛铁听闻瞪着大眼睛惊讶的说道。

    “牛将军,若是被城内守军识破,恐怕我等以后只能穿那寿衣了!”曹胜在一旁打趣的说道。

    于是众人皆欢笑,陈泰拿出那时在邺城公孙康封赏所剩下的金银,分与众军士。嘱咐进城以后先去买好衣服,然后休整三天,三日后午时在城外五里的小树林内集合相见。

    众军士见到陈泰拿出自己的银饷分给大家,皆感动不已,纷纷表示定会如时到达,愿意为陈泰效全力。

    “众将且可以好好休养几日,连日的奔波真是累苦了大家了。”陈泰发放完银两,转身对众人感叹道。

    “俺要先去寻俺老娘去看看!还没来过这长安城嘿!”王虎兴奋的望着前方喊道。

    “老牛我没啥事情要做,且跟着陈将军,以防那贼人来害。”牛铁一边嘀咕一边看着陈泰。

    “牛匹夫,你天天贼人贼人,哪有那么多贼人咯。”王虎在一旁嬉笑的说道。

    众人看着这两人又开始拌嘴,莫名的感到无比轻松欢乐,确实也奔波了些日子,是要好好休息了。

    “曹某将为将军打探出路,看能否找到回中原的小路。”曹胜表情严肃,用一贯正调的语气说道。

    “曹将军辛苦了,陈某替军士们多谢将军辛劳。”陈泰听闻点了点头,这曹胜办事确实沉稳靠谱,也是这件事的不二人选。

    “陈将军,我和弟弟准备去那街上逛逛,寻铁匠打造两把趁手的家伙。”赵宇并着赵文恭敬的说道。

    “恩,如此甚好。你二人也确实需要好好造一把武器了。”陈泰看着两兄弟肯定的说道。

    一旁的席玉听着大家欢喜的讨论要去哪里玩耍休息,闷不做声的一直骑着马向前,也不做讨论插话。

    “玉儿?”陈泰见状连忙回头上前关切的问道。

    “玉儿想回家看看。”席玉还没等陈泰发问,就目视前方,语气平淡的回答道。

    陈泰心想这回家可是件大喜事,为何这席玉表情淡漠,仿佛与自己无关似的。但也不好多问,想必肯定是她家里有什么大的变故,发生过不悦的事情才会这样。

    “我和你一起去。”陈泰满怀关切的说道,伸出手握住席玉正在牵马绳的小手。

    席玉转头望了望陈泰,又继续目视前方,开始哼起长安本地的小曲来。

    那脸上如霜如露,凉意渗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