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细节决定成败 > 第23页

第23页

    然而,这个城市里原来很多喝这个牌子牛奶的人,后来却坚决不喝了,原因正是送奶车惹的祸。原来,这些送奶车用了一段时间后,由于忽略了维护清洗,车身粘满了污泥,甚至有些车厢已经明显破损,但照样每天在大街上招摇过市。人们每天受到这种不良的视觉刺激,喝这种奶还能有味美的感觉吗?

    创造这种推广方式的厂家没想到:“成也送奶车,败也送奶车。”对送奶车卫生这一细节问题的忽视,导致了创意极佳的推广方式的失败。

    同样的问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个企业的营销过程之中。很多企业在营销出现问题的时候,一遍遍思考营销战略、推广策略哪儿出了毛病,但忽视了对执行细节的认真审核和严格监督。

    如果从一个营销活动的执行而言,细节的意义更远大于创意,尤其是当一个方案在全国多个区域同时展开时,如果执行不力,细节失控,最终很可能面目全非。而每一个细节上的疏忽,都可能对整体的成功形成“一票否决权”。这一点与学校的考试完全不一样。

    我在北京大学为学生做报告时曾说过这个问题。在学校的考试中,100分的题如果你错了一分,那么可以得到99分,其计算公式是:100-1=99分;但在实践中,你所做的事情如果错了一分,那么你可能只得到零分,其计算公式是:100-1=0分。比如,当你填一张票据时,10个或者20个栏目网,如果你填错了其中的一项,那么这张发票就作废了。对于这种行为来说,你只能得零分。在实际操作中,应该说这种事例虽然经常发生,但还是比较仁慈的,因为这损失的仅仅是一张票据,如果要是涉及到生命安全的事项呢?

    2003年1月16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升空80秒后发生爆炸,飞机上的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全世界一片震惊。美国宇航局负责航天飞机计划的官员罗恩·迪特莫尔被迫辞职。此前,他在美国宇航局工作了26年,并已担任4年的航天飞机计划主管。

    事后的调查结果表明,造成这一灾难的凶手竟是一块脱落的泡沫。

    “哥伦比亚”号表面覆盖着2万余块隔热瓦,能抵御3000摄氏度的高温,以免航天飞机返回大气层时外壳被高温所融化。1月16日“哥伦比亚”号升空80秒后,一块从燃料箱上脱落的碎片击中了飞机左翼前部的隔热系统。宇航局的高速照相机记录了这一过程。

    应该说,航天飞机的整体性能等很多技术标准都是一流的,但就因为一小块脱落的泡沫就毁灭了价值连城的航天飞机,还有无法用价值衡量的七条宝贵的生命。在这里,一个小小的细节上的错误,使这一结果别说是得零分,甚至得了负分也不过分。细节的重要性,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这种重要性,更多地体现在执行的过程中。

    在执行环节,不仅要细致到位,而且也要注重执行过程中的创新与突破。这种执行环节的创新虽然与整体方案的创新相比比较细微,但细微之处更能显现效果。

    如某城市,在“感冒旺季”的时候,各品牌感冒药都在各个终端药店派驻了促销员。但A品牌的感冒药在执行层面要领先其他品牌一步。当该品牌着装整齐、佩戴统一校徽、具备丰富产品知识的300名医科女大学生,出现在各个终端药店进行促销的时候,立刻把别的品牌的促销员比了下去,而且她们的素质与知识以及经过强化培训的促销技巧,在与消费者的沟通中更显优势。由于终端促销的优势,加之其他促销手段与广告策略的得力,当年A品牌的销量位居当地各感冒药品牌第一位。??“我强调细节的重要性。如果你想经营出色,就必须使每一项最基本的工作都尽善尽美。”?——克洛克(麦当劳创始人)

    4.过去,人是第一位的

    将来,制度是第一位的(管理)在企业的管理中,对细节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但对细节追求是可以衡量的,衡量的尺度,就是制定出了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我认为,标准和规范,就是对细节的量化,是重视细节、完善细节的最高表现。一个没有规则、没有标准的企业肯定是管理不到位的。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所在的公司在召开经销商大会的时候,光规范文件就出台了32份,几乎涉及到了会议程序、会议内容、如何接待客人、怎样对待家属、怎样发放礼品、怎样送客回去等每一个细节,同时派专人负责各项工作的落实。细节完美是整体

    完美的前提,由于各项细节做的非常到位,使会议开得非常成功,极大地提升了我公司的形象,极大地鼓舞了经销商对我公司的信心。

    说到管理中的细节,我觉得中国企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在日本,河豚被奉为“国粹”,与浮世绘一样深受日本人的推崇。河豚肉质细腻,味道极佳,但这种鱼味道虽美,却毒性极强,处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致人死命。在中国,羡美味而“拼死吃河豚”的人,每年中毒、死亡者都达上千人。但同样是吃可豚,在日本却鲜有因此而中毒、死亡的事情发生。问题出在哪呢?

    在日本,河豚加工程序是十分严格的,一名上岗的河豚厨师至少要接受两年的严格培训,考试合格以后才能领取执照,开张营业。在实际操作中,每条河豚的加工去毒需要经过30道工序,一个熟练厨师也要花20分钟才能完成。但在中国,加工河豚就跟做其它海鲜一样,加工过程随随便便,烹饪过程也没有经过太多的工序,其后果可想而知。

    加工河豚为什么需要30道工序而不是29道?我想这30道工序绝不是凭白无故地杜撰出来的,一定是经过精细的科学实验测试出来的(既便没有什么科学根据,就是从营销的意义上讲,这种宣传也会增加可信度),人家没有因吃河豚而中毒就是明证。可能经过20道工序的处理也不一定会死人,但粗糙的工序只能带来粗糙的感觉。从这一点来说,凡是精细的管理,一定是标准化的管理,一定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化的管理。

    麦当劳规定:牛肉饼烤出20分钟,没有卖掉就要丢掉,这就是量化细节。按照一般的粗放式的管理,别说20分钟,恐怕过了2个小时也不肯扔掉。这就是麦当劳之成为麦当劳的原因。烤牛肉饼烤出20分钟内就要消费,这就是标准。你想想,要达到这样一条看来是很简单的标准,背后需要做多少细致的工作!比如,客人多而要的又多时,现烤来不及,要让客人等——这是最让顾客头疼的事;而客人少,而烤的多时,又只好扔掉——这会大大增加经营成本。所以,既要不让客人等,又不多烤而扔掉,一定要对顾客需求经过详细的纪录,找到一个客人数量与烤肉数量的一个合理的比例,这样才能保证两者不误。这单单是烤肉一样,其他食品以及服务还有相应的标准要去执行,可以想见这其中的细节是多么复杂了。

    现在,适应加入WTO的需要,我们的企业也常常讲SOP——标准作业规范,但我感觉大多数过于粗糙,缺乏细节的量化。

    在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中,我们可以从ISO管理系统中看中德企业细节上的差距。

    严谨、严格、认真是产品、质量认证的信条,中国和德国企业在ISO管理过程中,企业行为有着明显的不同。

    如在企业的ISO管理中,有一个要求是:企业与客户的合同必须经过评审。审核时,审核员发现客户已经在合同上签名,而没有本公司销售经理的签名。按照程序文件的要求,合同必须要有销售经理签名,所以这是一个不合格项。如果这是一家中资企业,审核员发现问题后,会在“纠正措施”上填写:没有签名的地方补上签名。接下来的过程是销售经理补上签名,再由审核员去验证。这件事情就算完了。

    但这种事情发生在德国企业,处理方法就完全不同:发现没有签名,不是简单地让责任人补上签名,而是去查找没有签名的原因是什么,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程序文件上写的是要求销售经理签名,而销售经理经常出差,但合同又不能不签。说明程序文件不具备可操作性,应该修改程序文件为:当销售经理不在时,要授权给代理人。然后填写纠正措施:更改编号为多少的程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