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梦回三国之炎汉中兴 > 第15章 徐晃犯险

第15章 徐晃犯险

    樊城满宠开城门让城外军士进城,关羽军竟然没有过多纠缠,城外军士顺利入城,满宠也很意外,如此良机关羽都不珍惜,不知道关羽想的什么。

    一场大战带来的风波慢慢平息,战死的士卒都被安葬,只有那血色的土壤还遗留大战的痕迹。

    关羽军帐中。关羽马良西向坐,赵云徐晃东向坐。

    关羽道:“往年许昌之时,我常言之公明,当与公明复兴汉室,今天成之也。今虽曹仁仓皇北逃,然樊城指日可下。我心甚悦。”

    徐晃道:“吾今心虽属汉,然我之妻小皆在许昌,似此如之奈何,请云长,子龙为我谋之。”

    关羽,赵云沉默良久,显然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马良道:“徐将军勿忧!将军归汉,非战之罪。今溃卒归于摩坡,曹孟德不知徐将军何所之,必不害将军妻子。”

    徐晃很沮丧有一些后悔:“久后魏王必知也,我所忧者非魏王,魏世子曹丕也!”

    关羽道:“公明既有此忧,不敢强留。公明心存炎汉可也。自董卓为祸,曹公传檄以来,天下板荡,户口十不存一,望公明他日守之可也,勿轻启战端。”

    徐晃道:“蒙子龙不弃,辱身以全我,既以许之,大丈夫出言无悔也。”

    赵云道:“我惜将军之才非为他,将军既忧妻子,我愿送将军归去。”

    徐晃奋然,道:“为将也,身既许国家,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晃尤以妻子为念,甚耻!樊城满宠,我之故人,与我交契甚厚,愿只身劝降。”

    关羽道:“满伯宁我所素知,其心也如铁石,不可说也。樊城险地也,不可。”

    徐晃道:“云长疑我耶?”

    关羽笑的不自然,不知道是真的怀疑被说破了,还是确实担忧徐晃安全。“我何疑之有?公明且不惧,我何以惧之。”

    徐晃道:“少年之时我既与满伯宁交厚,我之归魏王,亦因伯宁。魏王待我厚,故奉以驱驰。然,我少年之时既为汉吏,至今尤汉臣。今我入樊城,当与伯宁俱归,不然则我头颅悬之与城门。”

    关羽沉默不说话,赵子龙道:“愿侯公明佳音!”

    太阳斜挂在西边,万里江山如画,雪树银花夕阳映射,更显分外妖娆。

    关羽赵云等人踏雪送徐晃。关羽很是担忧:“公明不如不去,我以大兵攻樊城,不出三日必可破城。”

    徐晃道:“我是可惜满伯宁。满伯宁刚毅不屈,城破之时伯宁必然会不屈而死。”

    徐晃又道:“满伯宁王佐之才。樊城坚守,也是因为有他。我去劝他来归,大汉复兴就更容易了。”

    徐晃辞了关羽赵云,翻过围城的壕沟,渡过了护城河,来到城下。

    满宠听军士来报,知道关羽赵云来到城边,怕关羽赵云乘打了胜战士气高昂之际突然攻城,早就来到城头远远的观望,却见到徐晃一个人过来了。

    满宠道:“徐将军!你打了败仗不去死了算了,还有脸来见我?”

    徐晃沉默了一会儿,道:“请伯宁让我进城,我有我的苦衷。”

    满宠命令军士放了一根绳子下去道:“你不会是想劝我投降吧?只要你敢,不要怪我不念旧情!”

    徐晃将绳子在自己腰上绑好,城上的军士把他拉了上去。

    关羽军帐中。

    关羽道:“徐晃这是壮士一去不复返!如今三日已经过去,却没有一丝动静。”

    赵云道:“我与公明神交以久,公明并非背信弃义之人。今樊城不能强攻了,否则玉石俱焚,悔之不及。”

    关羽长叹了一声,很无奈。

    赵云道:“如今荆州局势已定,我要取道上庸西城,回汉中预备明年北伐。不知云长有何打算。”

    关羽道:“我得了曹军降兵太多,粮草已经不多,虽又得了徐晃军中粮草,却实在难以支持。留荆州精锐军士屯襄樊,曹军降兵及我其余军士回荆州屯田。南郡,公安,容城土地肥沃,大军屯粮,两年之后可再无粮草之忧。”

    赵云道:“如此甚好,可修书信我正好带与主公。”

    容城,鄙人的家乡。容城就是三国时候的华容,后来孙权夺取了容城,因为容城有盐井,渔产丰富,取“监渔盐之利”,故名监利。现在监利有盐场据说就是三国时候开盐矿的地方,后来盐矿虽然开完了,地名却留了下来。又有地名“放曹坡”,据说是关羽当年放曹操的地方,历史上记载没有关羽放曹,这个地方是后人附会杜撰的可能比较大。现在湖南华容并不是三国时的华容。因为是写小说,所以正好把自己的家乡介绍一下。其实三国之时华容多水泽是不能屯田的,希望读者理解我的爱家乡之心为容城加了一点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