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梦回三国之炎汉中兴 > 第16章 弓腰美姬

第16章 弓腰美姬

    正是寒冬腊月,数骑马飞驰在道路边。其中一人突然捻弓搭箭,只见箭似流星,“嗖”的射了出去,正中一只野鹿。那野鹿一头载到在地上挣扎了几下不动了。这箭力道真是不小,竟洞穿野鹿咽喉。

    数骑人奔驰到野鹿边上,其中一人说话了:

    “夫人,夫人!今天我们又有美味的晚餐啦!”

    那开弓射鹿之人,容貌美丽,双眼英气逼人却又略有忧郁。一袭红色的披风随风飞舞,一身金黄的战甲华丽高贵。“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不知天下是何人之天下,只是苦了百姓。”

    “夫人!你又在学某人说话了,好害羞!”

    那夫人深深叹了口气:“把这鹿带着,我们回去吧!”

    一行人带着鹿慢慢回城,走了一半时,远远的就看见数骑人马飞驰过来。

    “夫人,请你速速回城,主公有要事与你商议。”那数骑奔过来,停在了这华贵夫人跟前。

    华贵夫人有些恼怒,道:“他还能想起我来?你去回复他,说我没空!”

    “主公只怕是要送夫人回去,所以请夫人商议。”

    华贵夫人有一丝愤怒:“他要我来,就骗我来,要我走,就赶我走?他是我兄长,还是我仇人?”

    “就算夫人不为吴侯,也需为刘皇叔考虑!”

    原来这华贵夫人正是刘皇叔的夫人,吴侯的妹妹,弓腰姬孙尚香。孙尚香闲来无事,带领几个侍女在建业的郊野冬猎。

    建安十九年刘备进军巴蜀,把孙尚香留在了荆州,孙权差人骗孙尚香其母亲病危,孙尚香回东吴探望母亲病情,其母亲根本就没有生病,之后就滞留在了建业。孙尚香和孙权是同父异母的兄妹,他们的母亲是亲姊妹,都嫁给了孙坚。孙坚是颇有艳福,可惜无福消受只活到三十五岁。孙权母亲早年已经病死,

    孙权待孙尚香回吴,马上乘刘备入川荆州空虚之际夺取了荆南三郡,后来刘备亲自带大军来争夺,恰好曹操进军汉中张鲁投降,刘备腹背受敌不得已与孙权重订盟约,承认荆南三郡长沙,零陵,桂阳是孙权的。所以关羽是特别仇恨孙权,毕竟大哥交给自己的地盘给自己弄丢了。

    孙尚香见说到刘皇叔,终于还是心软了,道:“既然如此,带我前去。”

    孙尚香一行人到了建业孙权府第,早有人去通报。不一时孙权带群下出来却行晋见之礼。原来此时刘备,曹操都已经称王,孙权却是南昌侯,骠骑将军,孙尚香是刘备的夫人,虽没有正式册封,品级也高于侯爵。

    孙尚香冷冷的道:“你不用假惺惺,谁不知道你想的什么?”

    孙权脸皮很厚:“为了妹妹就算被再多人误解,我也不会在意。”

    孙尚香不为所动道:“有什么话你直接说!”

    孙权道:“请夫人进府中,再议后事。”

    孙权府中,议事大厅。孙权南向坐,孙尚香北向坐,群下东西侍立。

    孙权道:“汉中王屡破曹賊,吾闻之甚喜,汉之复兴翘首可期也。”

    孙尚香道:“吴侯请我前来,所为何事?请直言之!”

    孙权道:“夫人汉中王之夫人,岂可滞留于吴!今孙太夫人安康,故请夫人西向。”

    孙尚香道:“汝之无耻我素知之。今汉中王势大,荆州不可取,故送吾还。父兄皆汉臣,汝知之乎?”

    孙权别的本事不知道怎么样,就一样厉害,脸皮厚:“吾亦汉臣,汉之所存实因有吾。赤壁之时,吾之不存,汉何由而存。”

    孙尚香还是心软了,毕竟孙权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汝怀不臣之心久矣!吾今西还,汝好自为之,莫待后悔。”

    孙权就这一个妹妹,只怕今日一别再难相见,双目中还是泪光闪闪,也不知道是出于真诚还是伪装,道:“小妹,你多保重。稍有不如意就回来,我永远欢迎你的。”

    孙尚香原本就是重情义之人,只因孙权数次欺骗,所以才这样,现在见孙权真情流露不由得也掉下了眼泪:“兄长保重!只要兄长以汉室为重,何愁不得相见。”

    孙尚香辞了孙权,去做西去的准备。议事厅孙权仍旧与众人议事。

    孙权擦干了本就不多的眼泪:“陆伯言所进三策,以吾之所见,中策实乃上策。”

    谋士阚泽道:“伯言人杰也!彼之上策实上策也,主公奈何拒之。”

    孙权道:“汝知韩信乎?伯言上策,吾当资刘备以兵粮,助其平定天下。天下已定,吾何所峙?莫若联曹抗刘。”

    阚泽道:“天下归刘明矣!吾恐其时也,主公无立锥之地。”

    孙权道:“天下何以归刘?赤壁之时天下亦以归曹,何以天下三分?”

    阚泽道:“此一时也彼一时!望主公三思。”

    孙权道:“公瑾之言尤在耳边,不敢忘也!”

    阚泽道:“公瑾欲为汉家除残去垢。”

    孙权道:“公瑾不欲吾降曹,岂欲吾降刘耶?今以陆伯言重兵临荆州,则关羽军不敢动,许昌受关羽之胁甚,必屯重兵。明年刘备兵若出汉中,则曹军之势分,合肥徐州空虚。又吾新与曹军盟,曹军疏于防备,且闻张文远驰援荆州敌关羽矣!吾取合肥徐州可以百全。刘备得关中,吾得山东,鹿死谁手未可知也!”

    张昭道:“陆伯言江夏驰书来报,以吾观之,中策实为可取。吾取徐州亦是相助于刘备,异日如不如意再取上策可也。”

    孙权道:“先生高见!”

    张昭道:“吕蒙命丧南郡,刘备必知之。盟约既不可背,不如为吕蒙发丧,明其病逝于建业,以固刘备之心。”

    孙权道:“先生高见!”

    说一点文风的问题。一般兄弟,夫妻,父子对话还是用普通说话的方式,君臣奏对用古文比较好。另外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我们现在说话用词与三国之时很多不一样,这个确实很伤脑筋。现在我们说话,有很多少数民族的词汇,或者佛家的语言,因为我们从来就这么说感觉不到。又有些重大节日也完全不一样,比如春节,三国之时是没有的。总之很头疼,还是写现在以及未来比较好。现在是看得见的,未来谁也不知道,过去已经在那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