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梦回三国之炎汉中兴 > 第38章 李严求见

第38章 李严求见

    突然有黄门上殿启奏:“大王有犍为太守李严求见。”

    刘备虽然不动声色,心中却不免有些波澜,忙宣命进来。

    刘备:“正方擅离职守,不知所为何事?”

    李严:“犍为无有敌军,何以建功立业,闻大王欲北伐,特请大王之令,愿为前锋。”

    刘备:“犍为地方冲要,如有疏虞,则根本动摇,岂可轻慢,汝知之乎?”

    李严沉默了好一会儿思考这个问题:“大王勿需多虑,吴之都督吕蒙已死,其余之人又有何惧。”

    刘备:“吴侯之地地方千里,人口百万岂无士?”

    李严:“大丈夫当沙场破敌,建功封候,岂可为一城之守老死家中。”

    刘备:“闻犍为自汝到任,百姓义安,今夜不闭户道不拾遗。汝之能孤岂能不知,君可安心,待天下太平之时,自有展君抱负之时。”

    原来刘备自荆州而取西川,血战三年方定,故西川之人虽有为官,却都没有掌握军队,李严是南阳人,但却是刘璋的部下投降过来,所以也不得掌握军队。汉朝之时没有军功是不能封侯的,所以李广虽官至后将军但屡战屡败,所以没有封候,而他的儿子,弟弟却都因为军功封候。李广为什么不能封候,读史记就可以看出,此人是匹夫之勇,总是看见他一个人挑死了几十个,但是军团作战作为统领他不去指挥军队,却去自己冲锋去了,你觉得他能打胜仗吗?没有给自己一个定位,一个指挥上万乃至数万军队的将军不指挥军队也就罢了,又没有斥候,他把搞侦查的斥候都撤了,要大家人人自便,军队没有纪律。李广就是一个校尉的材料,当校尉带个两千人,自然无往而不利,超过五千人李广估计就得吃败仗。汉初刘邦问韩信自己能带多少军队,韩信说能带十万。实际上刘邦带军打战也很少打败仗,与项羽打,打败了两场而已,一场是带领一群乌合之众被项羽偷袭,一场是军力分散之后实力不如项羽却偷袭项羽。其他的几乎每战都是打赢的,秦朝子婴投降的是刘邦,刘邦是一路打过去的。后来打败项羽后,又平定了异性王的叛乱,九江王英布号称能打也被刘邦打败。司马迁被汉武帝阉了,似乎特别仇恨刘家人,所以雄才大略的刘邦被他恶意丑化。汉文帝千古明君,后世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偶像,在司马迁史记里面也感觉不怎么样。汉武帝在于司马迁就是一个变态,实际上汉武帝虽有缺点却也是上材之主。司马迁说卫青“以阴柔媚上”,这个是原话。卫青功劳大,地位高,如果不低调绝对不会有好下场。汉武帝之时所有丞相有二十几个,有几个是善终的?霍去病在于司马迁就是一个垃圾,就是靠运气靠关系爬上去的关系户,霍去病传里面霍去病怎么打仗的一概没有,有的就是“皇帝说”霍去病杀了多少敌人,注意是皇帝说的,司马迁不承认的。回头看史记司马迁关于汉朝的记载很有问题,胡乱杀人的项羽,把二十万人活埋的项羽(南京大屠杀才三十万),屠城无数的项羽得到了歌颂。汉文化的奠基人,无尽战乱的结束人,真正实现长久大一统的人,以天下苍生为念之人刘邦被骂成了猪狗不如的垃圾。汉朝从建国开始一直被匈奴压着打,直到卫青才开始打胜仗,可是扬国威于域外的大将军却被司马迁说成一个奸臣样的人。所以不管是读书也好,现实中处理事情也好一定不能听信一面之词,如果只能从一个人那里知道事情的经过,必须要看破个人情绪尽量找出事情的真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