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梦回三国之炎汉中兴 > 第39章 促膝长谈

第39章 促膝长谈

    李严也是聪明之人,他来的目的是要表忠心,一个热衷于功名之人,只要有机会就会出来露脸,不然能力再强也会被人遗忘。虽然李严明知道刘备不会用自己带领军队,可关键的时候表一下决心,以后得仕途就会平坦很多。

    这日大殿议事良久,后面又议到了cd留守人员等等。到了暮色降临方才散去,临别之时刘备命李严单独留下。

    刘备单独留下李严一起进晚膳,此时刘备虽然称王却由于常年在外征战,礼仪也很简易。吃完饭刘备与李严一起到自己的寝殿,竟促膝长谈只至于深夜。

    刘备:“正方,我有一事还有疑虑,请正方为我决之。”

    “大王英明神武,何事竟不能决!”不管怎么说,先拍个马屁是不会错的。

    刘备:“孤将带大军取关中,孔明留守,然世子又东赴吴地,我岂能无有忧虑。”

    李严很谨慎,在没有明白刘备意图之时也不表达自己观点:“诸葛先生与大王创业于艰难之际,聪明俊达,明于政事,大王无需忧虑。”

    刘备:“我所忧者世子。早年之时世子也差点就为孙权劫持,如今东去,不正是羊入虎口?”

    “以我观之,世子英武类大王,异日必君临天下,且早年之时世子虽数有为难,然皆化险为夷,足明王者不死。”这个马屁拍的润物细无声,处处说的是世子刘禅,可是又处处凸显刘备必然可得天下。

    刘备以喜怒不形于色出了名的,此时也微微带了笑容:“正方何出此言,天子在北,我等皆汉家臣子。”虽然是责备,却哪里有责备的语气以及颜色。

    李严敛容谢道:“是臣失言了!”

    李严又道:“世子出使,我以为一则安如泰山,一则危如累卵。”

    刘备:“为何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处境,请正方为我解之。”

    李严:“世子安危全系于大王。大王如北伐大败曹军,取关中之地,占尽天下地利,孙权岂敢对世子不利?反之,孙权恐胁世子以邀利。故世子安危在于大王。”

    刘备:“似此,如之奈何?大殿之上我欲激奋人心,以许世子为使者。”

    李严:“大王只需多打胜仗,世子自然无事。”

    刘备:“兵凶战危,哪有百战百胜之理。”

    李严:“不如谴我出使,必可不负大王所托。”

    刘备:“不可!你是我腹心重臣,岂可轻赴险地。世子不多历艰险,如何能继承我之事业。”

    李严:“大王明见。”

    刘备:“今我北出,世子东进,cd空虚,如有宵小之辈,则我进退失据矣!”

    李严心中早就打起鼓了,这是刘备明显表达对诸葛亮的担忧:“犍为,川之东门,今有我据守,川中虽乱,关将军从东而来必可平定,大王何需忧虑。”刘备没有点破而表达忧虑,所以李严也不点破。

    刘备:“我今居于炉火之上,进则可安,退则无有葬身之地了。”

    李严:“汉兴之时,高皇帝与项羽于荥阳大战数年,谁也不敢先退,为何?”

    刘备:“后来项羽退了,故被高皇帝所趁,遂开汉家天下四百余年。”

    李严:“我等如不得前皆可思退步,大王却只可向前。”

    刘备:“如今北伐,正方可有奇策?”

    李严:“宛城光武皇帝之故地,大王如能取之,则北伐必可成功。”

    刘备:“为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