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梦回三国之炎汉中兴 > 第40章 刘备遇刺

第40章 刘备遇刺

    李严:“宛城曹军腹心之地,距许昌洛阳皆近,如取之,则我东取许昌北取洛阳皆得便利。且曹军必集大军来争夺,如此关中空虚,是以必可取关中。”

    刘备:“宛城,兵家之要地,曹军岂能无有防备。若我军能取宛城,则我远强于敌,取天下又有何难?”

    李严在官场上已经混了很多年了,脸皮早已经刀枪不入,此时也老脸一红:“大王英明,臣不及大王远矣!”李严毕竟还是善长算计隐秘人心,至于筹措天下大事似乎还是不够,不过后面轻轻一个马屁恐怕比提出了什么奇谋妙计更有用。

    刘备微微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似乎自己真的英明神武算无遗策:“正方谬赞。”

    ----------------------------------

    建安二十五年,二月初二。刘备帅大军由cd出发去往汉中。

    刘备于cd之北祝坛先拜祭高皇帝刘邦告以出师之由,又祭战神蚩尤。拜祭完,又训厉将士。

    孔明道:“大王北伐必可成功!然大王取川及汉中皆以智谋取胜,今孝直,士元皆逝,军岂可无谋主?治中杨洪国士也,可与大王北上且请大王善遇之。”

    刘备:“杨洪何在?”

    杨洪于文官送行人员中出班行礼道:“臣在!”

    刘备道:“先生于出师之际举荐,想来你必有惊世之才,你可试言之,不负先生相荐之雅。”

    杨洪道:“何德何能敢称国士,然孔明先生举荐于前,汉王殿下咨询于后,洪敢不竭尽所能?今请问大王,我军与敌军孰强孰弱?”

    刘备沉默良久:“敌强于我,人所共知。”

    杨洪:“然则我千里出师谋取敌国,是否可得天时地利?”

    刘备:“不可得矣!”

    杨洪:“诚然,我亦以为敌强而我弱,然高皇帝数百年前亦兵出汉中,鞭笞天下,不数年项羽即自刎于乌江。殿下虽弱何如高皇帝,敌军虽强何如楚霸王项羽?”

    刘备:“愿听季休高见!”

    杨洪:“高皇帝自言取天下之因,一曰知人善任,一曰与人同利。知人善任大王似胜于高皇帝,大王只需常怀与人同利之心,则取天下又有何难?”

    刘备:“季休可愿与我北伐曹贼,复兴汉室?”

    杨洪原本想着这一番言语多少能得到刘备夸奖,可是却什么都没有,只有刘备平淡的要求,略微有些失望:“幸甚。”

    王后也带领女官前来辞行:“王上,臣妾无能不能时时追随王上,请王上善自保重,凯旋归来。”说着说着王后眼泪掉了下来。

    刘备:“王后是贤王后。今世子出使东吴,王后可留守。”

    王后吴苋:“北国寒冷,我与众宫女日夜赶工,共制有蜀锦战袍一千,战靴一千,今献与大王。虽不多,也可与将士抵御寒冷。”

    甚

    刘备感慨万千:“他日汉室复兴,必然不负王后。”又对全军将士道:“今有王后亲自缝制的战袍战靴,有当先破阵得敌首级之人,可得到奖励。”

    王后吴苋:“孙夫人女中豪杰,精通箭术,大王可与同行,必可有所补益。”

    刘备:“军中不可带有女眷,此军法也!”

    王后吴苋:“大王,商之将军妇好亦是女子,且高皇帝行军累年也有戚姬随行。”

    刘备自然知道孙尚香箭法高超,但是军法如果不从严,不从自己做起,如何能号令数万军士。此时有王后于出师之时明说自然也就没有了那些不好的影响:“孙尚香何在?”

    孙尚香着戎装于女官中出班行军礼:“臣在!”

    刘备:“你可愿随我北伐,复兴汉室?”

    孙尚香:“生生死死皆愿追随大王。”

    刘备又命王后之兄吴懿辅助诸葛亮总理后事,然后带大军北行。

    不日到了绵竹地界,绵竹以北就多是崇山峻岭。刘备一身戎装,着黄金锁子甲,跨五花追风驹,背双股青钢剑,于中军之中骑马慢行。由于多步兵,骑兵也不便先行。绵竹去cd不远,也是直属于诸葛亮治理的地方,治安很好,盗贼绝迹。所以刘备的斥候只是随大军前进,并没有出去侦查。

    刘备正于中军马上与随行的将军冯习讨论军事,突然一声弓弦声,听弓弦声当是三石以上劲弓,不然声音不会如此劲急,刘备早中箭翻身落马。

    一句话,这应当是我唯一一部历史小说。以后永远都不会再碰这个题材,真的要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