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每个人都希望被温和对待,孩子也一样。

    我记得两岁多的时候,弟弟Eric有一次很兴奋地把小汽车玩具从阳台上扔了下去,还叫我过去看,说妈妈妈妈,你看玩具飞出去了。

    那天我带着兄弟俩一起去找小汽车玩具,一边找一边和孩子们谈小汽车对我们而言代表了什么,弄丢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如果找不到了兄弟俩会难过吗……我们花了很长一段时间,终于在一个草丛里找到了已经脏兮兮的小汽车。

    我和Eric和Joshua都弄得一身脏,最后Joshua说,“妈妈,幸好找到了,找不到我们都会好难过。”

    自此之后,我家孩子们再也没有从楼下扔过任何玩具。

    体验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唯有亲身体验过如何面对,和处理错误的过程,孩子才能从中推演出属于自己的成长方程式。

    每个孩子最初都是通过自己的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不停地触摸到规则的界线,也会在一次次调试中清晰起来,产生自己内在的规则和自律性。

    这个过程,犯错不可避免,冲突也无法忽视。

    一个好的引导,并不需要立马纠正错误。讲道理可以先缓,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有合理可行的方式,领着孩子做对的事情。

    教孩子如何做“对”的事情,当然比简单粗暴禁止做一件“错”的事情,所花的时间要多得多,面临的挑战也要难得多。

    不要因为我们急于纠正和责备,让孩子害怕地把探索的脚步收回去,也把防御的界线收得越来越紧。

    更不要让孩子成为我们意志的扯线公仔,丧失探索的机会,失去做自己、可以有自己想法甚至梦想的机会。

    请换个视角看孩子的错误。

    孩子犯错了,我们可以走到孩子身边,情感上支持他,理智上开解他:

    “孩子,我多想你知道,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不影响我对你的爱。

    但是我们也要明白,做错的事情,我们就要承担责任,并且想办法去补救。

    而这个过程,我会陪你一起去面对。”

    拒绝打骂、责怪、没完没了的唠叨和抱怨,给孩子一个宽松、愉悦的家庭氛围,也给予孩子我们足够的信赖和耐心。

    稍微等一等,让孩子一步一步来,相信他们能够成长,是我们能够做到最大的帮助。

    很多孩子就是因为感觉到自己被父母信赖着,才会为了回应这份信赖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