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草庐奇传 > 第四章:皇冠

第四章:皇冠

    封建国家权力的象征是什么?

    那就是龙椅,全国只有一把,只能有一个人坐。龙袍,只能皇帝穿,别人谁若穿,那就是谋反,要被户灭九族的。而戴在皇帝头上的皇冠,公认是国家权力象征,代表的是国王和皇帝地位,独一无二。

    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这黄袍就是龙袍。

    康熙的龙袍上的龙张牙舞爪,气势汹汹,好像呼之欲出,他有十全武功。雍正的龙袍上的龙比较严肃,给人的感觉是皇帝心怀叵测,城府很深,藏而不露。乾隆的龙袍上的龙却很文雅,闲适缺少戾气,国泰民安,龙翔九州可游玩,乾隆皇帝七下江南,谈情说爱,风流倜傥。龙袍上龙的变化和各个皇帝的性格特点有极大关系。

    皇冠是君主戴的,象征至高权力的帽子,一般由贵重金属制作,镶有宝石。

    话说雍正皇帝即位以后,大兴文字狱,愚民政策,杀死无数汉人,皇族,文武百官那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小心侍奉,生怕一个不小心,惹祸烧身,身首异处,这位新主子,手段那是相当的毒辣,简直就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而且文武全才,雄才大略,无人可以与之匹敌,伴君如伴虎,此言不假。

    雍正治国十五年,帝位已经稳固,如日中天,满清帝国也开始兴旺,天下太平,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雍正皇帝那阴森的龙颜露出了几丝微笑,文武百官谁不歌功颂德?

    话说太平日久,这位皇帝就要弄出点事情来,这一日升座宝殿,道:“我朝兴旺,天赐之福,万民康泰,歌舞升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意欲制造一顶天下独一无二的皇冠,诸位卿家以为如何?”

    文武百官谁不赞成?个个歌功颂德,认为做一顶皇冠理所当然,也能显示满清帝国皇家风范,雍正帝大喜。

    “吏部尚书隆隆多听旨。”

    隆隆多上前跪下,道:“小臣听旨。”

    “朕命为钦差大臣出京制造皇冠,所需费用直接从国库调拨,就去满清龙兴之地制造皇冠。以半年为期限,皇冠至京,不得有误。”

    这个是个肥差,又无风险,隆隆多叩拜道:“谨遵圣旨。”

    话说吏部尚书隆隆多带了皇冠式样图,领圣旨出京,到了瑷珲,就在总兵赵云和的总兵府设下行辕,这就开始准备制造皇冠,发出一道榜文,四处张贴。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文以治道,武以治国,国泰民安,国之幸也。今敕命吏部尚书隆隆多来爱辉监制皇冠一顶,显示我满清大国气象,各地官吏鼎力协助,勿违朕意。

    招民间能工巧匠听用,酬劳从优;收松花江、长白山、三姓、爱辉、宁古塔、牡丹江各地珍珠宝石翡翠等,价格从优;勿违朕意,钦此。

    隆隆多以为这件事情容易办,谁知并不容易,你却道为何?

    原来呀,自从满清龙兴东北,珍珠很值钱,这里不断开发,处处大范围内分头采捕珠蚌,到了今日,想收回几颗大珍珠镶嵌皇冠却很难,虽说倒是收了几斗珍珠,却颗粒甚小,多不堪用,只能研碎,送给宫廷做养颜化妆品使用,就是花钱也买不到好的珍珠。

    两个月过去了,招来的能工巧匠无事可干,金子倒是不缺,可以到国库调用,可珍珠宝石翡翠却没有,如何开工?隆隆多头大了。

    隆隆多无计可施,招来总兵赵云和商议该怎么办。

    隆隆多道:“赵总兵,皇命难违,金冠之事怎么办?”

    赵云和道:“大人,此事不好办呀,珍珠本是稀有之物,这些年来,不断地捕捞,如今想找一十六颗大珍珠镶嵌金冠,的确很难,本官却也没有好办法。”

    隆隆多道:“如你所说,这金冠就不做了,你还想要你的脑袋不要?”

    赵云和吓了一跳,浑身就打哆嗦,道:“大人,据我所知,民间肯定有大珍珠私藏,可以收缴,不是难事。”

    隆隆多道:“如此甚好,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一个月为限,你给我收缴二三十颗大珍珠,没有珍珠,你就把脑袋给我献上。”

    “是是是。”赵云和额头流汗,浑身哆嗦。

    隆隆多道:“你也不要害怕,任你行事,我给你担待,只要完成这件差事,就是功劳,不要考虑太多。”

    赵云和领命告辞。

    赵云和回到家,召集来自己手下将官五十余员商议,道:“钦差大人奉皇命监造皇冠,我们的劫数到了,一个月内,必须奉上二三十颗大珍珠,我们只能孤注一掷了,现在本官命令你们各带人二百,带足盘缠,任意行事,沿着松花江、长白山、三姓、爱辉、宁古塔、牡丹江一线,去民间搜寻大珍珠,宝石,翡翠,不必顾忌,找到珍珠宝石翡翠带回来,就是莫大功劳,本官必有重赏,若没有,你们都提头来见,以二十天为限。”

    总兵发令,手下将官领命,这件事情就这样决定。

    这些将官谁不要命,那个不是如狼似虎,他们也有办法,那就是,到处发布文告,谁若检举有家藏珍珠宝石翡翠的,赏银子十两,这么一来,各地方上可乱了,有很多卑鄙无耻之徒,贪图奖赏,前来举报,民间所藏还真是不少。

    一个混混前来举报,百姓厄尔古家里有大珍珠,随后将官带人去搜缴,却是几颗小珍珠,将官发怒,一声令下:“杀。”就将这一家人杀光洗劫,百姓又怎么能和这些带刀带枪的军兵对抗。

    十天时间,官兵一万多人,为了寻找大珍珠,宝石翡翠,在松花江、长白山、三姓、爱辉、宁古塔、牡丹江一带杀死百姓五万余人,无数百姓就因为家里有一颗大珍珠,就给灭门,你还别说,这些官兵搜缴到大珍珠三百多颗,翡翠,一百多块,还有很多小珍珠金银首饰玛瑙等,尤其珍贵的是一块鸡血宝石,竟然有半斤重,红的可爱,红的透明,价值连城,都交到总兵赵云和手里。

    总兵赵云和大喜,将收缴到的战利品挑选了三十颗大小一样的大珍珠,三十块各色翡翠,还有那块鸡血宝石,送到了钦差大臣隆隆多的大帐里。

    隆隆多一见大喜,道:“赵总兵还是有本事,不到一个月就收缴到这么多的好东西,给制造皇冠立下大功,皇上得知,必然龙颜大悦,加官进爵指日可待。”

    赵云和道:“下官为了皇命,怎敢怠慢,只是手下将官为了收缴珍珠宝贝,伤了一些百姓,民怨甚大,却如何是好?”

    隆隆多道:“本钦差奉命监造皇冠,这些百姓吃的满清帝国的,穿的是满清帝国的,却藏起宝贝不支持,都是可杀不可留的,谅他们也翻不聊天,不必理会,胆敢找事,杀无赦。”

    赵云和道:“如此下官也就放心了,只是我手下将官做成了这件事,大人是不是……!”

    隆隆多道:“本官就让你干了这件小事,你就讨赏,也罢,皇上有圣旨,我可以便宜行事,你可以去库里支取二十万两,赏赐你的部下。”

    赵云和跪下道:“深谢钦差大人,下官赴汤蹈火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总兵赵云和领取了二十万两白银,自己扣了一半,只将十万两白银犒赏有功将官,酒肉犒赏三军,军营热闹非凡。

    话说隆隆多有了珍珠翡翠玛瑙鸡血石,马上命令工匠开工,制造皇冠。

    不到三个月,一顶独一无二的皇冠制造成了,哇!当真是人间至宝,天下奇珍,但见:

    顶嵌红宝石,日夜光灿灿。

    金边镶翡翠,华贵在人间。

    左右飞金龙,明珠在口边。

    珍珠十六颗,围绕一圈圈。

    举世独无双,皇家有风范。

    雍正戴此冠,中华史无前。

    皇冠已成,隆隆多在总兵府大摆酒席宴庆贺,随后,隆隆多带领总兵赵云和,五千人马,亲自押送金冠回京交旨,这一趟差事,真的办的很惬意,又有名,又有利,只等皇上给加官进爵了。

    话说隆隆多的队伍到了松花江,却给一万多人马给截住了,却是给逼得走途无路的东北百姓造反了,都是来报仇雪恨的,拿着刀枪棍棒,要将隆隆多和赵云和打死,抢走皇冠。

    隆隆多一见不好,命令赵云和带兵抵抗,自己带着皇冠和卫士暂撤。随后调动爱辉,宁古塔、牡丹江的军队前来平叛。

    这场战役打了五天,一万百姓怎么可能是这些训练有素的官军的对手,虽说杀死一些官军,却大都战死,少数逃散。

    话说隆隆多平定了民乱,这才松了一口气,带着军队押着皇冠继续回京。

    隆隆多回京面圣,雍正皇帝听说金冠造成,马上召见,却见隆隆多带着总兵赵云和上殿面君,三叩九拜,三呼万岁,这才将金冠献上。

    太监将皇冠取上来,奉给雍正皇帝,雍正皇帝大喜,从盒子里去取一看,妈妈呀!当真是世界第一,独一无二,雍容华贵的好宝贝,的确是皇家风范,不同凡响,价值连城。

    雍正喜欢,马上戴在头上,百官全部跪下称赞,三呼万岁,雍正龙颜大悦,道:“爱卿平身,朕有话说。”

    文武归班,等待皇上说话,正在这时,却见一位武士上殿,禀道:“禀皇上,皇城外跪倒五百多人,驱赶不去,自杀一百多人,血洒皇城外。”

    雍正大惊,道:“怎么回事?”

    武士道:“他们说,都是太祖皇上的百姓,给逼得无路可走了,前来告御状。”

    雍正得了金冠,正自高兴,遂道:“宣这些人进殿。”

    “喳。”

    时间不大,却见有几百人进了皇上的勤政殿,都跪下来了,泪流满面,冤气冲天,泣不成声。

    雍正道:“家乡父老,你们有什么冤屈,可给朕讲来,朕给你们做主。”

    这些百姓遂将隆隆多和赵云和为了制造皇冠,杀死百姓五万余人,调动军队,杀死一万多百姓的故事说了出来。

    雍正一听,龙颜大怒,大喝道:“隆隆多,赵云和,朕让你们制造皇冠,可没让你们残害百姓,你们知罪否?”

    一句话,吓得隆隆多和赵云和都跪下了,一句话也不敢说。

    雍正皇帝道:“乡亲父老,你们且退,朕一定会给你们一个交代,可在京城关帝庙等候朕意。”

    几百父老叩头谢恩,遂退出大殿。

    待百姓退去,雍正帝道:“隆隆多,赵云和,朕念你们制造皇冠有功,也不加罪,现在百姓前来告御状,你们看着办吧,不要给朕添麻烦。退朝。”戴着金冠回后宫去了。

    隆隆多带赵云和离开皇宫,回到府上,商议如何做,才能解决这件棘手的问题。

    隆隆多道:“天心难测,赵大人,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赵云和道:“一不做,二不休,既然已经杀了五六万,这几个还留着干嘛?”手一挥,做了个杀的动作。

    隆隆多道:“赵大人小心从事,却不可再给皇上找麻烦。”

    赵云和答应。

    风凛凛,刀寒寒,虎狼声声吼,浓雾层层暗。

    夜晚,伸手不见五指,前来京城告御状的东北乡亲父老都住在关帝庙,等待皇上给他们一个公道。三更时分,一千多官军杀了进来,挥动刀枪,见人就杀,将这四五百人斩尽杀绝,随后,将尸体推在一起,放了一把火,关帝庙这就烧起来了,臭味飘了几十里路。

    京城又恢复了平静,三天以后,皇上召见隆隆多和赵云和,二人梳洗打扮,穿着朝服进了皇宫,忽然,冲来五百武士,个个挥舞着刀枪,都大骂道:“乱臣贼子,狼子野心,人人得而诛之。”刀枪齐上,这二位来不及分辨,又不能抵挡,当时就给武士杀死,横尸勤政殿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