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绿与蓝 > 二十四、生命绿与梦幻蓝

二十四、生命绿与梦幻蓝

    2013年春节,在和朋友的一次聚会上,我第一次听说某县发生了一起命案,S深夜捉奸,把妻子和她的情人从三层楼的窗户推了下去,双双致死。还听说S是一个乡镇干部,他的父亲是县里的领导,发生了命案竟像《红楼梦》里的薛蟠一样逍遥法外。还有人说,虽然刑警赶到案发现场只有S一个人,推测S一定有同伙,否则不可能一个人把两个人从窗户推下去。据说S有几个五马六道的朋友,因为搞投机生意发了财,吃喝嫖赌无所不为,或许是他们帮他忙,把人推下去为S出气。……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不再相信民间的传言,就像不相信电视广告里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样。在这个乱鸟齐鸣的时代,如果这是一件草菅人命的大冤案,网上一定会炒得纷纷扬扬,一手遮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阳春三月,我到这个县办事,关注了一下这件事,果然是另一种说法。S捉奸不假,但他踹开屋子门的时候,他妻子的情人已经从窗户跳出去了。据说S被带到公安局接受询问,他的神经已经有些不正常,他承认是他把妻子和她的情人推出了窗外。后来侦查人员发现楼后面割断的电话线,还有S妻子的情人(X)手上的勒痕,才否定了他的说法。

    据说X是一个精明的乡镇干部,在这个小官场里混得是如鱼得水。由于长得英俊潇洒,办事勤快、干练,深得领导赏识,又讨同事喜欢。乡里的同事都知道X善于在脂粉乡里周旋,但深谙人情世故,做事圆滑又不显山不露水。我通过朋友访问了当时办案的一个刑警,证实了X想拉着窗外的电话线降到地面,但因为拉脱了墙上固定电话线的瓷瓶而撞击到水泥地上。也许正因为X半生穿沟过涧从无闪失,慌乱之中他想通过一根电话线全身而退,不料聪明反被聪明误。

    面对心爱的人(X)意外死忙,丈夫又闯门而入,也许让她(S的妻子)不知道怎样面对这一切。与其耻辱地面对活着的人,还不如爽利地和心爱的人一起走。也许在她离去的一刹那,想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想到了《失乐园》中的久木和檩子,想到了老鹰岩上的那对青年,……而X正在前面等着她,他们将要去一个没有羁绊的自由、浪漫的幸福世界,……那里的一切都像是蓝色的梦幻,蓝色的天,蓝色的海,蓝色的云彩,连月亮都被染成了蓝色……于是她纵身一跳,身体漂浮进了这无边的梦幻蓝。

    更离奇的是,S因杀人证据不足释放回家后,听说妻子和她的情人X还冷冻在县医院的太平房里,就买了两口棺材,寻了一块山坡地,把他们合葬在了一起。据说还要立一个什么墓碑,墓碑就要拉到坟上的时候,S的父亲赶来把墓碑砸坏了。就在那一天,S的父亲被气的住进了医院,如今左半身瘫痪,已经离不开轮椅生活了。从那时起,S不再去上班,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见他推着父亲在门前的路上散步,后面跟着他满头白发的母亲。…….

    如果在十年前,我会对这件事一笑置之,就像看到旧报纸上的花边新闻,网上的八卦播报一样。反正我们身边不缺这样的传闻。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世界仿佛被露点、出轨、一夜情、暴发户、老板、贪官、情妇、桑拿、小姐、天上人间等等时髦的东西颠覆了,感情可怜地沉泡在其中,就像一大坛杂七杂八腌咸菜中的一点香料。但在这个坛子里沉泡久了,咸菜也会感到乏味,也会想起生命中的一些美好东西,比如说生命纯真的日子,比如感动的人或事,比如曾经忽略了的人间真情。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情感,就像实物忽略了自己的影子,就像人忽略了自己应有的思想和灵魂一样。生命是美好的,绿色是它的外形、它的躯体、它的活力,而蓝色是它的思想、它的灵魂、它的信念。在日常生活当中,我门只能看到鲜活生命的表象,而很难触及到它的思想和灵魂。人们常叹“人生难得一知己”,夜深人静的时候不妨反思一下,我们对哪一位朋友用情至深?对那一位亲人关爱有加?对自己的爱人是不是推心置腹?如果自己的情感是一片荒漠,何须叹息这里不长情感之树、爱情之花?!我们都明白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的道理,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生计而奔忙,有多少时间静下心来打理过自己的感情?

    我资质愚钝,又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觉悟得比较晚。我是在四十岁之后才思考这些问题的。我觉得人与动植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也许我们世界观模糊,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形成了看待社会生活乃至世界的独特视角和眼光,也形成了对生活、对婚姻、对感情等等的独特看法。那些日子我总在想,在这个故事中,S曾经有过怎样的生活经历,他是怎样看待发生的这件事的?他为什么会做出那些超越常人的事?我在地球一隅生活了四十多年,让我感动的另一件事,就是邻村的一个男孩,女朋友生病死后非要把她埋进自家的祖坟里。无论家里人怎样阻挠,周围人怎样议论,他坚持把心爱的人迎进了自家墓地。这让我想到了《茶花女》的故事,想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在这个能够包装良心和感情的时代,这些特别的事情显得是那样珍贵。

    在那个县办事的那几天,我走访了S的邻居、同学、同事,还有他在社会上的一些朋友。虽然讲的都是一些表面的东西,但都带着他成长的轨迹。比如S的邻居老人,说起他小时候被曾祖父母娇惯,以及他母亲出事后搬到城里读书,对他的成长一定有非常大的影响。我感觉S的心里一定缺少母爱,所以他从小就渴望身边有一个美丽、慈爱的女人呵护他、照顾他,这也是他对家的一个最初的梦想。这里我想说的是,不是有母亲的孩子都能得到真正的母爱——孩子心里想要的那种爱。母亲的出轨,让S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伤害,为此他打架斗殴发泄心中的愤怒。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一个从小被宠坏的孩子,又是一个心灵被扭曲的孩子,他一直在寻求一种更大的荣耀来抚慰内心的创伤。

    我访问了S在师范学校几个的同学,他们都说S性格内向、孤僻,在学校很少参加各种活动,课外在图书馆里的时间最多。除了看书,同寝室的同学也不知道他还有什么兴趣爱好,他很少和大家上街买东西、看电影,大家也不知道他每天想些什么。他从来不和女同学交往,见面说句话脸红脖子粗的,谁也不知道他心中的理想女生是什么样的。据班里几个喜欢写诗、写小说的同学说,他在图书馆里喜欢看一些文学方面的书,但在校内的黑板上、校刊上从来没有发表过什么。毕业考试他有两门课不及格,是通过补考拿到毕业证的。毕业后,大部分同学都分配到了学校,他父亲通过关系安排他当了乡镇干部。

    和S在同一乡镇(中学)教书的同学说,他刚到乡里担任团委书记,就组织青年团员在南山坡植树造林。可那时候各村都已经包产到户,中学的孩子由于中高考制度的恢复正起早贪黑谋前程,他是为每个团员分摊任务在南山坡植了一片松树林,弄得家长、学校、学生怨声载道。后来S像其他乡镇干部一样,再没有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情。

    毕业安排工作以后,同学们都忙着找对象、谈恋爱,S也许因为条件好、眼光高,一直没有合适的对象。S看着憨厚、老实,可他好像喜欢比较前卫的女孩。他谈的第一个对象在县城一个幼儿园工作,穿着入时、能歌善舞。听说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分手了。有人说是因为性格差异,有人说是女孩太风流,让S无法忍受,……因为高不成低不就,他后来娶了一位漂亮的农村姑娘。S的婚礼办得很风光,他看起来也很幸福。结婚以后S对妻子是百般呵护,家里家外忙得陀螺转,刚结婚的那几年见到他,精神状态很好。后来他们有了一个漂亮的女儿,通过父亲的关系妻子也成了乡里的干部,他终于有了一个让人羡慕的幸福家庭。谁也不知道后来为什么会发生那样的事,人生有时候简直是开玩笑。

    我在朋友的帮助下,又走访了S在乡镇工作的几个同事。听他们说S经常骑着一辆摩托车接送妻子,大家戏称S“运输队长”。他很爱自己的妻子,听说在家里洗衣做饭无所不做,对“妻管严”、“家庭妇男”这样的称谓也不以为然。古人云“纵子如杀子”,那么推而广之,“宠妻如杀妻”。不良的生活环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不利,自然一个家庭也不会健康发展。由婚姻组成的家庭,应该建立在两个人人格和尊严平等的基础上,不能因为男方是一个官吏、富翁就屈辱忍受,也不能因为女方是一个美女、明星就逆来顺受。也许屈辱忍受、逆来顺受是因为爱,就像S一样,但那一定是扭曲的爱,这种爱也许在他爱的人心里一文不值。放弃了人格和尊严去爱,一定不会有好结果,因为没有一个人喜欢奴隶的爱情!

    ……

    回到家以后,这件事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盘旋,好像我非要从这件婚外情的案例中找出爱情一样。我在梦中与两位死者对话,与心灵深受伤害的S对话,我问他们事情为什么非要走到这种地步?

    好像S对我说,这个故事的开始就错在他,因为有了一个错误的开始,所以他必须承担这个错误的后果。S说,这个错误的开始,源于他扭曲的生活经历,源于他对生活、对感情的错误理解,还有他的虚荣、懦弱……一个连感情都不懂的人,突然产生了强烈的爱情,其实那不过是欲望的一个代名词。他说他今生愧对抚养过他的老人,愧对父母亲,愧对自己的女儿,愧对……他说希望女儿有一个正常的生活心态,多向大自然中健康的植物学习,多向了解自己习性的小动物们学习,它们有人生的大学问。说到感情,首先是家庭影响,他们已经让女儿错失了许多,希望她能了解自己的感情需求,不要在浮华的世界里迷失了自己。感情不能勉强,该放下的时候必须及时放下。

    X和他的情人挽着手,有说有笑走到了我面前,他们看起来是那样般配,那样幸福。我说你们既然那样相爱,就应该走合法的渠道,为了爱情离婚并不可耻。X说,如果我们还是少男少女得时候相爱就好了,可是我们遇见都有了家庭,都有了孩子。开始我并没有想到爱情,只有一种占有漂亮女人的欲望,没想到她与众不同的气质、别样的温柔深深吸引了我。我想到过离婚,可是有了家庭的牵扯,有时候真的身不由己。结婚的时候我们并不认真地考虑这些问题,我们都是骑驴看唱本的聪明人,当在生活中遇到了真心相爱的人,只能启动虚幻的应急预案了。现在好了,我们终于幸福地走在了一起。感谢她丈夫的宽宏大量,感谢那些能理解我们的人!

    她紧紧依偎在爱人的身边,微笑着。她一生不善于表白,但她对爱似乎有一种独特的理解。现在她满意了,幸福了。

    ……

    当我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山坡上的那个土丘已经钻出了绿色的幼芽,蓝色的天空静的就像一个梦。

    (本故事纯属虚构,书中的地名、人名等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2014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