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北风吹不到天堂 > 北风吹不到天堂(第十二章)

北风吹不到天堂(第十二章)

    (一)

    钱叔叔从西安回来了,第一站到了我们家。我们家一下子涌来了几十个人,都是我爸那一届老同学,我跟着我妈在厨房忙前忙后伺候着这群白眼狼。说他们是白眼狼一点都不为过,我爸去年病了不见一个人来看望,这钱叔叔刚从西安回来,他们就前脚赶着后脚来了,还不是因为人家有钱有权,我爸只是个普通的人民教师。在这些人当中,我见到了莫如夏她爸爸,他比先前胖了不少,看来离婚后他的日子过得不错。钱叔叔说他工作忙,有些年头没回来过春节了,还真想念家乡过年的味道。说人活到一把年纪总会怀念过去的事,总觉得一辈子太短,还没活就老了,说着说着就伤感起来,我爸他们也跟着伤感,整个气氛也变得沉重。接着就是喝酒,希望一醉解千愁。

    那天,我们家真成了打扫心情的战场,我在小区门口的超市上上下下抱了不下十回酒,累的腰酸背痛。我妈在背地里骂我爸常当好人,这不,把整个家搞得乌烟瘴气。酒瓶子满地都是,洗手间吐得人都进不去,沙发上,卧室里躺的都是人。这场酒喝到晚上十二点还没有停,有几个人还在那纠缠,好像有一个女的还哭了,我看着眼前这架势估计得喝到第二天天亮。这也太夸张了,都五六十的老头老太太了还跟小年轻似的,提起当年破碎的感情还在掉眼泪。我爸没喝醉,他病刚好,医生说不能喝酒,他正和莫叔叔聊天,我搬了个小板凳坐在他们身边。

    “莫叔叔,您真是越活越年轻了。”我笑呵呵地逗他。

    他说:“苏然,你个鬼丫头,还和小时候一样调皮。”他捏了一下我的鼻子,接着说:“你猜我刚和你爸说什么?”我爸连连摆手不让莫叔叔把话说完。

    “哎呀,爸,你就让莫叔叔把话说完嘛。”我跟我爸撒娇。“哈哈,我刚跟你爸谈论你妈那时候追你爸时候的事儿。”

    “真的,快说说。”我急切的回应,我爸脸红了,催着我去睡觉。

    “说起来,还真得感谢我,是我把你爸你妈撮合到一块的。那时候啊,我们都十七八岁,还没上高中就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知青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和你爸这些人就轰轰烈烈地去了农村,你爸就住在你妈她们家。”没想都我爸和我妈还有这么一段往事,我继续侧着耳朵听莫叔叔滔滔不绝地说下去。“你爸那时候是我们班公认的才子,文章写得好,人又长的白白净净,帅气。你妈第一眼见他就被他深深吸引住了,只是把对你爸的喜欢都藏在了心里。那时候都穷呀,我们经常吃不饱饭,你妈就偷偷把家里的白馍给我再转交给你爸,还有什么好吃的啊你妈全都自己舍不得吃给你爸留着。我敢说你爸在其他方面比我们聪明,可在感情上那绝对是个愣头青,时间长了,大家都看出来了,你爸还跟以前一样,把我们那个急得呀。说实话,我们都佩服你妈的勇气,她绝对是个进步女性,在那个年代里,别说是农村姑娘,就是城里姑娘,像你妈这样的也很少见。”

    “后来呢?”我睁大眼睛问莫叔叔,我爸靠在椅子上已经睡着了。

    他喝了一口茶,说:“后来,我就极力地给你爸和你妈创造独处的机会,每天晚上放牛回来,你爸和你妈在山坡上的小树林约会,我就给他们放哨。在插队那会儿,知青处对象是很严重的问题,有很多人因为这个一辈子留在了农村。”

    “那我爸把我妈怎么带回城的?”

    “这个说来就话长了,当时你爸插队的日期到了,你爸哭着怎么都不回城,你奶奶怎么都劝说不了你爸。你妈果断的做出了一个决定,让你爸去读大学,要是上不了大学就一辈子都不会见你爸,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把你爸推上了回城的汽车。再后来,改革开放了,恢复了高考制度,你爸进城上了大学,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和你妈结婚。但是事情又出了波折,你奶奶死活不同意这门亲事,认为一个高材生怎么能娶一个没文化的农村姑娘,还又是我出面费尽了口舌才说服了你奶奶。”

    我的眼睛睁得更大了,跟听故事似的。“你怎么劝我奶奶同意的啊?”

    “这个嘛,说出来很荒唐。我当时给你奶奶说你妈怀了你爸的孩子,要是不想丢这个人,就尽快给他们办婚礼......唉,你看我给你说这个干嘛,不说了,不说了。”他好像想起了什么,是不是想起了他也以这样荒唐的方式逼迫得冯小天被学校开除,搞得莫如夏几年都不回家,父女不父女,仇人不仇人。他的眼皮耷拉着,看起来很沉重,就要掉在脸上一样。

    我环顾一下屋子周围,所有人都睡了,横七竖八地摆了一大堆。从啤酒瓶子里飘出的酒气迷了我的眼睛,特别忧愁。

    “莫叔叔,我们也睡吧。”我轻声说。他站起来,两条腿挪动着迈出了门口,又迈回来,双手垂在胸前,说:“小夏回来了,你哪天来找她玩,她很惦记你,早上吃饭嘴里还唠叨你呢。”然后,他轻轻合上门,我听到上楼的脚步声缓慢极了,他们家在七楼,我们家在五楼。

    (二)

    张三给我留言说了一大堆新年快乐之类的废话,最后才回到了主题上,他说找到了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是给快递公司送货的,还说他快要结婚了,就在年后的这段时间,问我能不能参加他的婚礼。我由衷地替他高兴,我这人就只有这一个优点,看着别人幸福我也会感到幸福,于是马上回复说没问题,你的婚礼怎么能少了我呢。我掐指算了一下,离他结婚的日子还有十来天,也就是说在这十来天我要尽快处理完手头的事情,才能赶上他的婚礼。

    总的来说,这事儿都怪我妈。她有一个远房亲戚前些年搬到了我们这儿,我妈一下子精神头来了,隔三差五地往人家那跑,每次去了都在那拿点儿乡下特产啥的回来。这不,人家女儿现在高中毕业了没考上大学要进我们县的钢材厂当员工,但条件是考试必须过了才能录取,找到我们家来了。我妈拍着胸脯给人家说一切都包在她身上,让我去替考,说我是学机械的,这个专业是造飞机大炮的,这样的考试还不是耍着就过了。那人连连点头,紧紧握着我妈的手,表示只要考进去了,他们家还有更多的家乡特产,什么时候来拿都可以。

    我说:“妈,考试我倒是可以去,这事儿要是让我爸知道了,你应该知道后果的。”

    我妈脸绿了,然后紧张地说:“然然,这事儿你可千万别告诉你爸,妈把你拉扯这么大,就当帮妈这一回。”

    别看我爸平时在我妈跟前温顺的像只小绵羊似的,但是遇到原则性问题,他绝对是寸步不让的。记得有一次,我妈收了一个学生家长的东西,那个家长让我妈给我爸通融通融,让他儿子在班里当个班长。我爸知道后,跟我妈大发了一顿脾气,两三天没回家,最终还是我妈妥协了,主动跟我爸承认了错误,把那些东西原封不动地还给了人家。

    我大概是遗传了我爸的基因,也总觉着帮人替考是件不道德的事。但是又不能让我妈丢人,只能硬着头皮去做。每天上网查查资料,到县图书馆去看相关的内容,一天下来整个人的骨架都散了,这前后的日子差别太大了,前一天还过着神仙般的日子,后一天就像进了地狱。我又发现我不是我爸的女儿,我爸那么爱看书,我又那么讨厌学习。一连几天,我的头疼得要爆炸,我爸似乎看出了些端倪,问我平时也不学习,大过年的怎么突然想起了学习来了,我拿学校的假期作业来应付他,他也没再说什么。

    县图书馆的资料还是比较齐全的,各种学科类型的期刊几乎都有,我无意中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梁晨的作品,心像煮沸的开水一下子翻滚不停。杂志上刊登的是梁晨的一幅写生作品,画的是一个乡村姑娘牧羊归家的情景。夕阳西下,在恬静淡雅的乡村小路上,一个牧羊的姑娘显得焦躁不安,她好像回头张望着什么,而她的羊群早已跑得看不见了。再看题目是《斜晖脉脉》,我明白了这幅图的含义,意思是说亲爱的姑娘等了一天也等不到他心爱的人来看望她,而黄昏来临,她就要回家了还依依不舍地希望心爱的人能来,那种牵肠挂肚的心情在这一天里反复纠缠着这个姑娘,她不知道在这一天里张望了多少回,甚至连羊群跑哪了都不曾发觉。

    我的眼泪打湿了手里的那本杂志,麻木地捧着那本破杂志发呆了一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