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马恩的日常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心智

第一百二十四章 心智

    从鹅颈喇叭里发出的声音,从述说变成朗诵,又从朗诵变成了旋律,马恩聆听这旋律,旋律的内容却渐渐从他的脑海中消失了,连带着所有困扰他的问题,所有折磨他的矛盾,所有只有他自己才能知晓的困惑和痛苦,连同思绪本身一起消失了。他开始不明白自己听到的是什么,他感到自己的灵魂在这声音中来到某个一无所有的世界里,这里只有平静和无聊,但他却觉得自己不想要离开。

    意识有时会浮起,但在浮上水面之前,便又沉了下去。

    马恩不觉得自己睡着了,他还能看到四周漂浮着的事物——包括御手洗教授和脑袋罐子——它们就好似宇宙中的垃圾一样飘来荡去,偶尔会碰撞到一起,却又立刻弹开了。它们彼此相撞,也撞在呈弧线的封闭外壳上,这让马恩有一种错觉,仿佛这些碰撞和飘移的主体都是无意识的,它们只是惯性地运动罢了。

    他只是注视这一切,聆听变得若有若无,不知道从何处传来的声音。

    他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感觉,这些物体的形状、色泽和性质,与平时尤为不同,但到底有什么地方不同,却又无法仔细看个明白。

    一切都朦朦胧胧,难以去意识到,难以去进行思考,即便如此,马恩仍旧下意识明白,自己正在经历一场奇妙的意识旅行,自己在用一个奇特的视角重新看待同样的事物。虽然看到了,但无法理解自己所看到的,这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因为他只是个笨蛋,这个世界上,不算此时,即便时过去,在那最普普通通的日子中,也同样有许许多多他无法理解的事情。无论其他人如何解释,无论有多少人尝试去解释,无论有多少人持有相似的答案,他仍旧无法同意这些理解,反而奇怪为什么这些人会这么笃信自己的解释。他一次次选择聆听,但大多数解释都是片面的,不准确的,模糊而暧昧的,只因为有共识就觉得理所当然,可是,那样的东西无法让他信服。

    他想要的“理解”应该是那种全面的,绝对没有死角,也不再有延展性的理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听到了,若有若无的旋律中,有别的音色在跳动。虽然一开始感觉到的时候还不太清晰,却已经可以感受到,那是一种充满了活性和灵性的脉动。就像是在原本的旋律中插入了一个新的音阶,然而,仔细去听听,这个插入的音节并没有和原来的旋律融为一体,反而随着感受越来越清晰,就愈发显得格格不入。

    新入进来的那富有活力和张力的声音,一点点撕碎了原来的旋律,让自身变得明显。协调和不协调的矛盾对比,前后的感受性差异,让新的声音变得富有存在感。马恩渐渐觉得,之前的旋律不是主体,现在的声音才是。

    马恩无法理解这个声音的变化,但这个声音也不是什么毫无意义的杂音。马恩过去没听过这种声音,但现在他开始能够意会这个声音所传达的内容。

    这一下,他那好不容易得到片刻平静的思维再次转动,仿佛已经融化在旋律中的认知再次活跃起来。

    ——真是奇妙的体验。

    这是马恩的想法活跃起来时的第一个念头。

    ——每一个接受深层疗法的时候都会这么认为。

    那个撕碎旋律的声音传递出来的意义更加清晰了。旋律还在,隐隐约约,已经沦为了这个存在感十足的新声音的背景音乐。

    马恩听到这个声音,意识顿时一振。他觉得自己更加清醒了,可是,却仍旧停留在这个奇特的感觉中。他找不到太多合适的词汇去形容这种感觉,要说最接近,应该是“境界”这个词吧。祖国从古至今创造了诸多富有多重意义的字词,它们相互结合,又会产生更丰富的意义。汉字应该可以描述至今为止所遭遇的种种只觉得难以形容和描述的事物。马恩认为,是因为自己太过愚笨,无法将这些字词都记住,所以在面对不一般的境况时才有口难言。

    自己就像是旧社会的农夫一样,词不达意,为了从脑海中搜罗合适的表达,不得不吞吞吐吐,犹犹豫豫。

    ——你觉得自己愚蠢,是因为锁住你的就是你的思维结构,你有一个被刻意雕琢的思维惯性和框架,它既坚固又富有弹性,即便它缺损了,导致其固有信息,例如记忆、性格、自我认知和思维方式等等都发生了变化,它也会进行自我修复。它有一个十分顽固的基点,只要这个基点不被破坏,你自己哪怕没有主动意识到,也会被动去将自身修正到原来的结构上,并针对被破坏的地方进行加固。这也是你竟然可以抵挡那些影响的原因之一。

    马恩知道,这个声音是大脑袋的,它正在用一个奇妙的方式同自己说话,而自己身处的状态大致也和它的实验有关——之前清醒的交谈,不过是因为还没开始而已。马恩早就知道,大脑袋的技术一定很神奇,他信任它,这是他自己的选择,所以,他并不对自己眼下的状态感到担心。

    ——也就是说,如果解开了这个锁,改变了思维构造,我就可以比现在更加聪明?

    ——不,你一直很聪明,只是,这个思维构造决定了你的心智是否可以全部调动起来,以及将心智用在什么方面。没有人会故意锁定心智的,那些认可和提倡反智言论的人,只是将自己的心智放在了“反智”这一行为和意义上,因为他们自己没有变成笨蛋,不是吗?他们反而善于辩论。从古至今,人类整体追求的都是心智的成长壮大,主动反道而行是十分罕见的情况,即便是我也只看到过少许的例子。

    ——抱歉……你说的我无法理解。你能够说得更简单吗?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我觉得自己的愚蠢一直为自己带来痛苦。

    ——很遗憾,这不是什么好事,只有某种目的性和针对性。你的履历很好地反应了这个过程:你会学习,心智成长极快,但很快就会抵达一个阈值。之后,你的心智难以超越这个阈值,但相反,也难以降低到危险的临界点。它被锁定了。而且,我已经分析出来了,这其中有大部分是你自己的选择。所以,你自己无法解开这个锁。我问你,现在你想要解开这个锁吗?我可以做到。

    ——解开这个锁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所以说,这不是好坏的问题,无论解开还是不解开,你的潜力都仍旧存在。心智被锁定,只是你的一个特点,可以看作是特长,也可以看作是缺陷。具体事例要具体分析,所以,我无法回答好坏的问题。

    ——但现在我自己的选择,不也是在这个被锁定的框架内吗?你已经知道,要我自主选择,我会如何选择了。我的思维无法跳出我的思维构造。

    马恩平静地这么说到,哪怕他觉得,自己在和一个装在罐子里的脑袋谈论这件事,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可这种不可思议也没能让他产生太大的波动。那些由不可思议之情引发的种种情绪,就如同被栓上了强弹性的绳子,一冒出来,就立刻被扯回去了。他知道自己不是没有情绪的人,只是,这些情绪来得太快,去得也太快,让自己的感性和理性始终处于一个急剧而微小的,同时又极为稳定的波动中。

    ——所以,这让你的感性丰富,但又并不强烈,你的理性十足,却又无法真正理性下来。你可以在极为短暂的时间里产生比常人更多的感受,也可以同时在这极为短暂的时间里进行比常人更多的思考,但无论是感受和思考,实际都无法深入。对常人而言,其实重要的不是感受了多少,而是感受得多深入,思考也是如此。在广度和深度的抉择上,人类往往更倾向于深度。

    ——其实我也更倾向于深度。

    马恩这么回答到。

    ——泛泛的广度往往让我感到苦恼。

    ——那么,你的决定呢?你想要深度,完全可以做到,只要你自己说出来。

    ——你这么说有什么意义呢?你知道的,我根本说不出来。虽然让人苦恼又痛苦,但我无法抛开它们。

    ——啊,我看到了,真是可怕的数值。这种弹性和坚固,让我的诱导与刺激完全无效。结缘神真的那么厉害吗?竟然能够摧毁……不,不对,这个思维构造是重组的,让我看看,损伤在什么地方?

    ——我的思维构造是什么样子的?

    马恩这么问到。

    ——如果是一般人,我不会给他看,但你没关系,马恩先生。你的心智真的很稳固。

    脑袋罐子的声音这么回答到。下一刻,一个奇妙得完全脱离了马恩的描述能力的景象出现在他的认知中。只是看到这个景象的一瞬间,马恩就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吸引力,仿佛所有扎根在自己脑海里的情绪和念头,都要在一瞬间被这吸引力扯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