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桂花的故事 > 桂花的故事 第一章

桂花的故事 第一章

    第一章

    老孙家是靠山屯最出了名的文明户。三口人,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那样有礼貌,见啥人,说啥话;不叫啥,不说话。说话也是那样细声细语,从来没大声说过话,感觉他们一家人说话的声音比常人低八度。这几天不知什么原因,天天早上有吵吵声,这事让开街心商店的田嫂听到了,可就来有了故事了。

    田嫂可不是凡人,在靠山屯可好一比:“胡萝卜雕刻小人——里外红”。用她自己的话说:她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载;后山屯谁家大事小情,没有不知道的。就这么说吧:谁家孩子结婚,她都知道媳妇哪天怀的孕,将来生男还生女。也由于她家地处屯子正中央,她家是靠山屯唯一一家商店,每天人来人往,啥事让她知道了,她会借助乡亲们买东西的机会,很快就得让全屯人知道。都说话是没腿的,在田嫂的操纵下,可比有腿跑的快,有人戏称田嫂是后山屯的新闻发言人。好多人每天都要想方设法到田嫂这探听些马路消息,田嫂是来者不拒,真的将自己当做靠山屯的新闻发言人了。

    那天早上,田嫂听到孙家有说话的声音,本来邻居家说话是很正常的事,但今天孙家说话的声音有些大,甚至是有人在吵吵,老实人家有吵吵声,对田嫂来说可就有些异常了,她竖起耳朵仔细听了起来,也是风大,听了好半天也没听出什么葫芦、茄子,最后还真听到点蛛丝马迹。

    “我说不行就不行”!这是老头的声音。

    “妈,你听我爸说啥呢?”这是女儿的声音。

    “孩子她爹,你就别多管闲事了,孩子的事让孩子自己拿主意吧!我们都小点声,让人家外人听着得多笑话。行不?”这是桂花娘的声音。

    田嫂将前后几句话串起来一琢磨,想出了一个大概:一定是他家的姑娘看上谁家的小伙了,老头不同意;也可能是谁家的小伙看上他家的姑娘他不同意。不然老头是不会发火的。

    这事还真让田嫂给猜中了。

    其实,事出有因,这都是姑娘大的缘故哟!

    大山里的水就是养人。喝山里水长大的桂花这几年是越发水灵。人们常说女大十八变,真的一点也不假。桂花真的是肌如凝脂,五官秀美,脸若银盘,眼同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不说是倾国倾城,也赛过出水芙蓉。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桂花越美丽,追求的男孩越多。村里好几个小伙都看中了桂花。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人之常情,是很正常的事。桂花是个十分有教养的孩子,对向自己示爱的男子,她都好言相劝,最叫得响的借口就是:“我还小,不能耽误你们的大好青春”。其实她的心中早就有了意中人:她小的同学,现在还在上大学读农学专业的李铁。

    农村孩子整天与土地为伴。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生活平淡乏味。在东北的广大农村,由于实施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是最基本的生产单位,每人每天都从事着繁重的生产劳动,每天劳动的时候只是一个家庭中的这几口人,连个说笑话的人都没有。日子久了会出现寂寞。心理学家说:人耐得住饥饿,耐不住寂寞。长时间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没地方说心里说,憋闷,天长日久,特别是青年男女,心里难免不是滋味。这事桂花的父母是不知道的。

    生活就是这样,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很难进行心理上的沟通,这就是代沟。桂花在不知不觉中与父母闹上了矛盾。原因很简单:父母听到传言,说桂花同王钢打的火热。桂花的回答更简单:“我们是朋友、同学,同龄人之间有点来往,还值得这样大惊小怪?你们将女儿看成是什么人了?”

    桂花家人对王钢可太熟悉不过了,两家只一墙之隔,王家住孙家东院,王钢同桂花是同年出生,又是一起长大的。俩人一起上学,一起下过河,一起上树掏过鸟窝,你就这么说吧,小时候不上学的日子,如果桂花没在父母身边,就一定同王钢在一起。桂花曾同小朋友喧嚷:她是王钢的跟屁虫。生活中人们都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我们是真正的对门,想不接触都不行。低头不见抬头见。只是近几年俩人都觉得长大了,男女授受不亲。在一起总感觉有些不便,这才有意疏远。其实谁都不烦谁。

    王钢在靠山屯儿,可是位出类拔萃的主,标准的东北大汉,大高个,红红的脸膛,虎背熊腰。说话嗡嗡做响。随着年龄的增加,王钢越来越喜欢桂花。只是由于俩人一起长大,称兄叫妹习惯了,也没敢往深处想。但青春欲火是难以压抑,特别是近几年,王钢总是有事没事就往桂花家跑,今天找个针,明天借条线,其实就是找茬见一见桂花。

    这几年桂花地干活,王钢就用眼睛溜着她,桂花去南山,他也去南山,她去北地,他也去北地。不图别的,只要是远远地望上桂花几眼,心理也觉得舒服。王刚也是位十分有教养的好小伙,从不干出格本事,每天照样干活。甚至是比平日干的更起劲,每天都是早早干完自己家的,抽空去支援桂花。而桂花也认准了,只要王刚在周围,心想,一会他准能来帮自己,活干得也不着急。俩个人就这样默契地配合着,心灵都得到了满足,一晃两人都成了帅哥靓妹,谁也不越雷池半步,俩人相安无事。

    这几天田嫂听到点风声,有人说王刚和桂花这段时间好起来了,再加上早上听到孙家传出的只言片语,经她一分析,马上找来了几个密友,私下里添油加醋一番编辑,桂花与王钢原本很正常的青年人的往来,变味了:老孙头还被蒙在鼓里,桂花与王钢俩人天天缠绵在一起,今天钻高粱地,明天钻苞米地,孤男寡女在一起,能干出什么好事?甜嫂等人望风扑影编的故事,没过多久就被弄了一个满城风雨:可不得了啦!这老孙头怎么这么傻?他的姑娘和王刚都那样了,他还蒙在鼓里,这要是出事,看他脸往哪儿搁。就好像谁看着两人干了什么坏事。说的有鼻子有眼睛的。本来青年人在一起是很正常的事,让她们这样一传,大有他俩在没事也有事了!老实巴交的桂花父母哪能听得了这些话,这才引出桂花与父母闹矛盾。

    生活就是一层窗户纸,没人捅,不透风,一旦捅破了,针眼那么大的小眼儿能进斗大的风。桂花与王钢原本正常交往,让长嘴婆们一传,俩人有了新的认识:我们都老大不小了,都到了谈情说爱的年龄了,我们是不是在谈着,我们之间合适吗?这还真是个问题。得当回事了。别没吃到羊肉弄得满身膻。

    桂花态度明朗:感觉自己心里的白马王子是李铁,只是不知道他心里有没有自己。得找机会问一下。不过这事还不能直接问,得用点策略。怎么说才好?桂花陷入深思。

    王钢是清醒了,细一琢磨:桂花应该是我的另一半,以前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哟!我们俩青梅竹马,这也太合适了,我这还等啥?追!

    山里人有山里人的性格,认准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来。王钢追桂花就是一个实例。

    男孩儿追女孩子,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方式。城里人可以逛公园、喝咖啡、跳舞,兜风等高消耗,只要肯为女孩子花钱,能去的地方多着呢!农村就不一样,农村的文化娱乐场所还不全,小青年谈恋爱都爱去人少的地方。大山深处的王钢有王钢的办法。找一切可能与桂花在一起的机会。

    王钢同桂花两家住隔壁,平时没事,王钢一会去桂花家找根针,一会去借条线。都是些不痛不痒的事。只要能与桂花见面就心满意足了。

    桂花可就没有王钢滋润了,由于她与王钢接触让长嘴婆说了闲话,父母很生气,为桂花立下了军令状:以后没事少与王钢来往。两个妙龄青年仅靠父母的一句话,想让分开是不容易的事。更何况两人下地干活就能见面,父母的话对桂花来说真的是很难执行。

    真是越渴越吃盐。桂花正在为父母强大压力而闹心的时候,远在省城的李铁给她来信了。厚厚的一大迭子,虽然通篇没有一个“桂花——我爱你”的字样。但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对家乡的爱,对亲人的爱,对同学的爱。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在向桂花施放信号弹,我爱家乡的山山水水,更爱家乡的一草一木及家乡的人。读后桂花泪流满面。

    在桂花看来,李铁可是她心中真正的白马王子。但人家现在省城读书,身边美女如云,自己虽然同李铁青梅竹马,但也难免哪位多情的女孩儿略施小计将李铁拉下水。“老狸猫守着不盖盖的肉缸睡——难免会食荤”。而与王钢交朋友,就得一辈子爬垄沟,这找男朋友可不是件轻松的事。

    父母的军令,李铁的来信,让桂花一时拿不了主意。傻子睡凉炕——全凭火力旺。顺其自然,先等等再说吧!桂花拿定了主意。

    王钢可没有桂花的想法。王钢在想:好女也怕赖皮缠。就凭我王钢,一米八的大个,楞角分明的肌肉,要模样有模样,我就不信不能把桂花追到手。桂花虽然没给我一个准确的答复,但也没有提出不让同其交往。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功夫不怕有心人。

    王钢有了主意。每天盯着桂花的去向。桂花去南山,他决不去北地,一直与桂花保持在可视的范围之内。每当中午、傍晚,宁愿自己家的活干不完也要去帮助桂花将其家的干完。在长期繁重单调的农事中,当疲劳已极的情况下,能有人帮一把,那可真是下雨天送伞。王钢帮自己的用意桂花心知肚明。嘴上就是不说。

    都说做酒不易香,做醋好酸。这天回家父亲又与其发火。原因很简单:又有人背后打小报告说:“挺大一个姑娘怎么就不注意影响,整天与一个大老爷们混在一起,天长日久,难免出这样与那样的事,姑娘家,好说不好听”。桂花父母细一想也真是那么回事。这又与桂花发起脾气。

    其实这是农村现阶段最大的社会问题。由于实行了农业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的生产经营方式从昔日的大锅饭,变成了今天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每天都是一家人在一起单调的劳作。一位哲人曾总结过:人类不怕饥饿,在特殊的情况下,一星期不吃东西能生存,但一周生活在一点声音也没有的环境下,情绪会爆燥不安,根本不能完成细小的工作。而桂花这几天只是忙于自己家来钱的主业烤烟,有心事也没人与沟通。心里十分的烦躁。一首歌儿唱的好“女孩子的心儿男孩儿你别猜,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父母是不会知道女儿有心事。女儿有心事也不能与父母讲。

    心烦的桂花昨天一夜又没睡好。早上起床精神萎靡。眼睑充血,眼窝凹陷。面色苍白。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胡乱地吃了东西就去了北山她家的烟地。

    就要入伏了,也就十点多一点儿,天就热了起来。树上的知了的叫声不如往日的清脆。不在是一声声“知了”、“知了”,好像是改成了“热哟”、“热哟”!也许是刚下过雨的缘故,空气中的湿度也太大了,桂花感觉好像是在洗桑拿浴,浑身上下都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似的,湿漉漉的。原本心情不好,这时候心情就更坏了。平日,打烟叉子的活在她手中好像是拿棉花一样轻松,今天好像是在拿铁块。那双能绣花的手,今天显的很笨拙。烟杈子也像是诚心与其做对,也是雨水太足了,长得又粗又壮,怎么掰也不下来,让桂花的心更烦了。

    天快中午了,桂花的情绪还没缓解过来,越干越觉得不顺心,素兴来到地头的大树下乘起凉来了。

    在距桂花不远处的王钢,一直用眼睛的余光描着桂花,见桂花去了大树下,想过去凑个热闹。刚跑到地头,一扭头发现在地头大沟的崖壁上,一块平时羊很少上去的地方,开着多种野花。何不给桂花采几朵。王钢拿出平时自己锻就的功夫,几经努力,攀了上去,这花儿真多、真鲜。采了几株野百合、玫瑰、星星草、石柱子,扯了几条细的藤条,一系,一束漂亮的花束做好了。这花束花店里买不到的,买到了也没有这样鲜,这样香。这可是纯天然野生的。清鲜的很。

    王钢如获至宝,快速跑到桂花面前,将花束藏到身后。“桂花:都快晌午了,怎么还歇了起来?”“心情不好,不爱干就歇会。自己家的活,忙啥!”“可也是。你猜我给你弄来啥玩样了!”“还能有啥好东西。又是山杏吧?那酸玩样,我可不再吃了!”“你猜错了。不是,是好东西。”“这大山里能有啥好东西?啥我也不喜欢。我心里烦!”“这可真是好东西,保证喜欢。”“可拉倒吧!”“别闹了,人家烦!”“有啥烦的。我们这一天天不都挺好吗?”“你说好就好吧!”“桂花,你闭上眼睛。”“我偏不闭。”“你不闭?那好吧!”王钢来到桂花近前,来了一个立正,单腿跪地,一脸的严肃,大声喊了起来:“青天在上,请白云大地为我作证。我叫王钢,辽宁省阜新县人。今年22岁。我要向我面前漂亮的姑娘桂花求婚。我要尽我的能力好好爱她一辈子。”王钢的突然袭击让桂花一点也没想到。马上上前搀起了王钢的胳膊。“快起来,这事咱们以后再说。我现在还不想搞对象。”“你不答应我就不起来!”“哪有你这样的人,你这是干啥?你再不起来我真的要生气了!”桂花一说要生气,王钢立即起来了。这么多年他还没让桂花生过一回气。“好吧!骑毛驴看唱本——走着瞧。我就不信你不答应。”王钢心想今后将加大对桂花进攻的力度。不怕她不答应。

    桂花收下花,看了一眼,嗅了几下。“真鲜,真香。你在那儿弄来的?”“就在地头大沟崖壁上。”“哎呀!那可是羊都上不去的地方,那下边几房深。一旦倒下去,可不是闹着玩的。”“没事。这不是挺好吗!为了你,我啥事都可以干出来。”“你这人哟!”桂花是一脸子的无奈。“王钢,咱们回家吧!”“好吧!”

    俩人一前一后走上了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