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苏北人在上海 > 第九章

第九章

    从外滩一直到西藏南路这段南京东路上是人山人海,人群都是跟着前面的人挪步才挪步。平时十分钟的路程这会恐怕要翻上几倍的时间才能走完。

    温利利下午就来到了商场,幸亏来的早,要不然附近戒严,她得徒步到这里。

    近来商场柜台生意特别好,大商场就是大商场,到底不一样。同样的面料款型,在商场上销售的价格比地摊上要高出几倍。最近,厂里生产了一批灰色和米色格子的裤子,十分畅销。这些所有成本加起来只有三四十元的裤子一到商场居然卖三四百。真的是不敢想象啊!生意忙起来时,一个营业员根本照顾不了,她今天既是来看看生意也是来帮忙的。

    一直在柜台呆到商场歇业,回去的途中就又思想开了。今年冬季让亦夫去进点毛呢格子回来,相信也肯定畅销。她兴奋一路想着,不知不觉就到了家。

    回到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丈夫,对方也正有此意。接着,她又兴奋地把这几天的营业额告诉他。听得他连连点头称赞,夫妇俩在被窝里躺下后,

    “老头子来电话,说是趁节日兄弟姐妹聚聚,我已经订好了桌子。”

    “是不是要讲到分财产的事情?”

    “不清爽也,明早去了就晓得了。”

    制衣厂放假一天,工人们睡了个懒觉后,纷纷起床出门。逛街的,走亲访友的,毛美丽去了外婆家,晓秋也跟着逛街去了。只有她不知该去哪里,其实她哪里也不想去。

    躺在床上看了会小说,想到自己不知能不能做好车工就心烦意乱起来,若是不行,她还能做什么?人生路该怎么走?她茫然不知。

    国际饭店的酒桌上,大家兴奋地围着老父老母聊着。方亦夫先给老父亲斟满了酒,敬了一杯,接着就给两个哥哥敬酒。酒桌上,当然先从他的生意开始聊起。他向在徐家汇商场上班的姐姐了解销售情况,并感激姐姐哥哥的支持。接着,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等到今年冬这批活干完,销售额上去后。他将拨出一批现金用来买一批更先进的机器,并着手准备找一个更大的厂房扩大生产。

    一家人兴致勃勃地听他讲着自己的伟大计划。

    父亲慈祥欣慰地望着小儿子,他老了,现在是儿子们闯天下了。当初他是怎样艰难地将他们拉扯大?如今除了老二,一个个都有出息了。老大混了个所长位置,黑白两道都吃得开。在弟弟创业初期也帮了不少忙。老二从农村回沪后就一直没有找到称心的工作,跟小媳妇利利的性格也合不来,因此在制衣厂做了没几天就回来了。只得在家门口摆小摊来维持夫妻生活。

    一家人还是回到重点上来,方亦夫用掉父母一笔钞票之后的几年直至饭店盘掉,两老人手头上又积攒了一些。想借此分掉。当老父把自己的分成比例讲出来时,在座的有人窃喜有人不悦,更有人马上提出异议。

    “阿爸,侬这种分配不合理。老三当初开厂的辰光已经用掉侬一笔钞票。现在伊发达了,应该把钞票还给侬,反过来还要给伊?”老二妻子心不悦。

    “从老三发达后,家里做多少事情不都是他一个人拿钱出来的?他在我们俩个老的身上花的钱早就超过那笔钱了。现在他要扩大工厂,更需要一笔钱。话又说过来,你们都是我的孩子。应该都有份。”

    “就是不公平,侬看看阿拉两家头多辛苦多作孽。”

    “侬这种想法就不对来,阿拉有钞票也是自家辛苦来的,不是天上落下来的……”温利利忍不住越说越激动。

    这时,方亦夫拉了妻子的手示意不要讲下去。

    瑾雨用电饭煲做饭并用蒸格蒸了两个鸡蛋算是中午饭了,这个电饭煲是她从二爷爷家搬出来后买的。厂里的工人都是用电饭煲做饭又做菜。用电饭煲炒菜又慢又不好吃,因此很多人就先炖汤然后盛出来再做饭。

    吃好后,她坐在那发会愣,突然决定去车间看看。不是要学机器操作吗?那么她先去练练。

    走进空无一人的车间,她在王光的缝纫机前坐下,找了几块不用的布条,开始用脚蹬踩起来。一声又一声断断续续的声音从车间里传出。

    且说黎阳今天睡了个懒觉后,到了办公室就接到温利利的电话,对方兴奋地告诉他,前不久他们去深圳进来的一批格子布料经过改版很受欢迎,每天供不应求。她让黎阳空了去柜台跟营业员交流交流,这不,醒来后,他就去了南京路的那家商场。

    来到柜台后,营业员正在给一个顾客介绍这款裤子,等到送走顾客,他才介绍自己。今天是小宁波的班,见是厂里的裁剪师,小宁波便滔滔不绝地跟他反馈了一些情况。末了,小宁波提出了不足。倘若,裤腿上再作一些修改,效果会更好。这一点他也看出来了。

    小宁波去吃饭了,他一个人在柜台看着,这时,温利利一脸不悦地来到柜台。

    “婶婶,你不是去饭店吃饭了吗?”

    “别提了,吃了一肚子气。让他们姊妹们去吵,打翻天也跟我没关系。”

    他心情沉重地出了商场,叔叔家里的那些矛盾也听说并目睹过,兄弟姐妹多多少少都会产生矛盾。他这个小辈不便参与。叔叔的心情肯定不好,那他得把下一批的版型好好打个样板出来,到时候让他过目就行了。

    回到厂里,空寂寂的车间里突然传来了一阵短促的机器声,厂里今天放假,车间里怎么会有声音?他竖耳仔细听起来,从断断续续并不连贯的机器声中判断出并没有人在干活,而是一个生手在练手。

    他疑惑地走了进去。站在车间门口惊呆了,瑾雨此刻正趴在机器上摸索着。

    这时,方瑾雨也看到了他,傻笑尴尬地从凳子上站起来。

    “我……”

    他静静地望着她的尴尬相,嘴角扬起了快乐的笑意,不知为何,不苟言笑的他那吝啬的笑容仿佛是刻意为她准备的。不管处于哪种状态,她总会在不经意间让他情不自禁地露出难得的笑容。

    “你在笑话我?”

    他还在笑,并不答话。然后走到她的跟前,她自觉地让开让他在机器旁坐下。

    他教她先怎么摆好对好压脚,以机针为中心,左手负责上面。右手固定下面,左脚踩着踏板要轻重有度。

    反复教了几遍,她终于可以踩出一条长长的直线了。踩出来的线是直的,却跟布料的边缘的距离不等了,有宽有窄。

    “多练练就好。缝纫活就是要胆大心细。”

    她感激地望着他不断地点头,连一句谢谢都忘了说。

    “好好干,听说要搬厂还要招新工的。”

    “要搬厂?搬到哪里去?”

    “还不清楚,生意现在越来越好,明天有一批面料就到上海了,到时候恐怕连觉都没得睡。每天叔叔婶婶都帮到深更半夜呢?”

    “啊!”

    “啊什么!小丫头,你行不行?”

    “人家做得到,我为什么做不到?”

    “不错!倔丫头就是倔!”

    “老是叫我丫头?”

    “不叫丫头就叫‘小不点’!自己选!”他嘿嘿地笑了。

    对方气愤地噘起嘴巴。

    事实证明了黎阳的说法,瑾雨头一次见到这么忙碌的人群,水顾不上喝就算了,上面顾不上吃饭,下面顾不上方便。扒开眼就直奔车间,坐在机器旁就忙开了。

    她在老家见过父母农忙的情景,尤其是打稻谷的那几天,晚上忙得睡不上觉。可那也只有几天的熬夜,这里可好,白天黑夜不分。

    实在困了就睡上三五个小时,熬夜的滋味可真不好受,瑾雨还是第一次熬了整夜。被温利利料中了,新生产出来的裤子供不应求。

    黎阳改变版型后给方亦夫过目立刻被通过,他将裁剪间里的工作放心地交给他。自己则飞去深圳。买好布料还要去谈关于租赁厂房的事情,大哥已经托人帮他找到一家闲置的仓库,只等他回来去谈了。

    温利利也是商场、工厂两头跑。白天她把几家商场都跑个遍,晚上就到厂里来帮忙。整理货品,检查质量,剪剪线头。

    瑾雨只有趁着工人们睡觉的空隙上机练习一会,等到搬厂扩大后再上机操作。

    她和毛美丽谁有空谁就去裁剪间帮忙,再将裁好后给工人送去。还要帮忙锁钮洞订纽扣。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了,直到有一天,毛美丽的外婆生病住院,她得过去照顾。这些工作都落在瑾雨的身上,这更让她感觉到了忙碌。好在她情愿忙碌,也不喜欢和她一起工作。

    整个冬季,制衣厂里的产品翻倍地销售,盈利也翻倍增长。温利利忙得乐不开支,生意上的红火使她的脸上始终挂着美丽的笑容。这个上海滩精明能干的女人终于从困难中熬出了头,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他们夫妇早已打算把制衣厂做大做强,成为上海滩家喻户晓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