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开天情话 > 第二十二集

第二十二集

    第二十二集

    说书人上。

    说书人:俗话说,日有所思,夜的所梦。这唐明皇自从跟杨玉环下了几盘象棋,杨玉环呀,可就长在他心里了——一天到晚甭管是明着想还是暗着念,总之是怎么也赶不走了。于是,就是咱们上回说的,他做了个怪梦,在梦里杨玉环变成了月宫里的仙子,让他那叫一个痴迷,那叫一个流连忘返。等惊醒了,还是满脑子月宫里的仙乐声。他赶紧爬起来,趁热把记忆里的乐曲给写下来了。(退出。)

    1, 白天。皇宫。西殿室外。高力士朝屋里偷看李隆基写谱。

    2,室内。李隆基感到高力士的存在。

    李隆基:是力士吗?

    高力士:奴才在!(赶紧进屋。)奴才给万岁爷请安。

    李隆基:你也别请安了,哼,你把朕害得够呛!

    高力士:……奴才该死!(跪。)……可奴才不知何时做错了事?

    李隆基:起来,起来。朕且问你,你昨夜去了哪里?

    高力士:昨夜?昨夜奴才在南院睡觉呀?

    李隆基:你哪儿都没去过?(高力士直眨巴眼。)

    高力士:没有啊……怎么,莫非万岁爷您看见奴才梦游了?

    李隆基:朕不光看见你梦游,还跟你一起美美地游了一番仙境哩!

    高力士:奴才……哎哟,奴才更糊涂了……

    李隆基:跟你说吧,昨天夜里,朕去月宫上走了一遭,看见你在给一个美丽无双的仙子做太监,问你,你还不承认。你想想,有没有这回事?

    高力士:我?奴才给仙女做太监?(笑。)爷,这可能吗?

    李隆基:你看!朕想跟那仙子说几句话你都不让,竟然把朕从云头推了下来!你说,你该当何罪?

    高力士跪倒:奴才罪该万死!(笑。)万岁爷,那是奴才喝了迷魂汤,不认得您了,否则,奴才肯定想着法儿的让那仙子跟您凑成一对儿。

    李隆基:此话当真?

    高力士:奴才生是万岁爷膝下的狗,哪有不尽心竭力为万岁爷办事的道理?听您这么一说,奴才真想找个梯子爬到月宫中去,看看那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李隆基:月宫中的景色你虽然看不到,但那里的曲子朕却取了回来。

    高力士:啊?……真有此事?(李隆基得意一笑,推过连夜写好的乐谱。)

    李隆基:你看,朕凭记忆中的印象将此曲写出来了!

    高力士:哎呀……吾皇万岁!万万岁!如今人间也有仙曲了,此乃万世一遇之大吉祥也!等散了朝,奴才就叫乐工们过来排演!

    李隆基:此事先不急。你刚才说什么?你当真要让朕和那仙女配为夫妻?

    高力士:……那是自然!

    李隆基:君前无戏言。这可是你亲口讲的。

    高力士:对呀——要不然等下回爷您再去月宫的时候,别忘了带上奴才,奴才也好当面为您老和仙姑娘娘做媒。(坏乐。)

    李隆基:其实根本用不着去月宫,那位仙子此时就在人间。

    高力士:在人间?她在哪儿?……她……她……她是谁呀?

    李隆基:你装傻!

    高力士:万岁爷恕罪,奴才真的不知!

    李隆基:真的?

    高力士:真的……

    李隆基:那你就再好好想想。

    高力士:……奴才……奴才无从想起,还请万岁爷明示!

    李隆基拍案:都怪你!

    高力士:奴才……奴才真的不知!

    李隆基:你往前想!嗯?——五年前在洛阳,你仔细想!

    高力士:爷!她……(上前小声:)她现在可是寿王妃呀!

    李隆基:朕知道她是寿王妃!

    高力士:所以呢,使不得呀!万岁爷!

    李隆基:怎么使不得?

    高力士:他……他是好说不好听呀……

    李隆基:废话!要是名正言顺,朕还找你做甚?你答应朕了,你去想办法!听见没有?

    高力士:奴才不敢!爷!这事打死奴才也不敢!

    李隆基:你现在倒会嘴硬!当初朕让你找她,你怎么不给朕找来?

    高力士:是,是,奴才无能!奴才该死!不过,如今寿王妃早已是既成事实,爷还是别再想她的好,否则,大臣们将如何看待此事?天下百姓将如何议论此事?奴才全是为爷着想呀!

    李隆基:废物!(拂袖起,出门。高跟出。)

    3,室外。李隆基愤愤而出。高力士跟着。

    高力士:伺候万岁爷用膳。

    众太监:是。

    4,白天。皇宫大殿内。百官朝见李隆基。

    众大臣: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力士:众卿平身。(众大臣谢过,各自归班。)万岁有旨,众卿有事,即可上奏。

    李林甫出班:臣有本上奏。臣与工部尚书牛仙客奉旨修改法令,删繁补漏,历时一年,修订成《大唐新律》一部,请陛下御览。(有人呈上。高力士接了,放到李隆基面前。)

    大臣甲出班:臣有本上奏。陛下,去年丰收,天下大安,官吏贪污及民间为贼盗者少之又少,今年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州县断死刑者不过才五十八人。大理寺院内历来相传杀气太重,以至于连鸟雀不敢在那里落脚,可昨日臣上班时,竟发现有一对喜鹊在院中树上筑了巢,此乃万民守法的吉祥之兆也!

    众大臣:吾皇万岁万万岁!

    李隆基:你说万民守法,朕看百官却也未必!据朕所知,在朕的眼皮底下就有强夺民女致人冤死的案子嘛。(众惊讶。)李适之何在?(李适之急忙出班跪倒。)

    李适之:臣在。

    李隆基:你这个京兆尹是怎么当的?

    李适之:臣……臣为官失察,请陛下明示!

    李隆基:你到渭南府去看一看,打听一下当地有没有一个叫江仲逊的郎中,他是怎么死的?嗯?你把案子查清楚了,好好给朕一个答复!

    李适之:是。臣遵旨。

    李隆基:你们不要以为法律定下来就天下太平无事了,有了法律,为官者不能严格执法,甚至带头做违法乱纪之事,那也是不行的。上梁不正下梁歪!朕再给你们举一个例子,那滁州刺史杨睿就是一个典型的执法犯法者!嗯?身为地方大员,不知为民造福,却干起了拐卖人口的勾当!最最不能容忍的是,(用手指狠戳桌子:)他个混帐东西竟把主意打到朕的身上来了!啊?朕的花鸟使选中的女人,他也敢从中克扣,多大的胆子?这不是欺君犯上是什么?吉温何在?

    吉温出班:臣在。

    李隆基:传朕的旨意,将杨睿那厮就地正法,斩立决。其家人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没为官奴。

    吉温:臣遵旨。

    李隆基:再查一查都有多少良家女子被他卖到娼楼妓院,统统放回家去从良嫁人。

    吉温:是。

    李隆基:朕最恨为官不法为富不仁,今后再有此类事情发生,朕见一个杀一个,绝不手软!

    众大臣:陛下圣明!

    王洪出班:陛下,臣有本上奏。中书令李林甫、工部尚书牛仙客编修法令有功,应予嘉奖,以激励后进。

    李隆基:嗯,言之有理。林甫是朕的股肱之臣,这几年内外操持,功勋卓著;牛仙客自入朝为相以来也是兢兢业业,辅佐林甫受了不少的累。为勉励其劳,朕封李林甫为晋国公,封牛仙客为豳国公,希望你们二人再接再励,勿负朕心。

    李林甫、牛仙客: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隆基:你们还有什么事吗?(群臣相视,李林甫出班。)

    李林甫:臣有本上奏。

    李隆基:爱卿讲来。

    李林甫:陛下,自从庶人李瑛废死之后,太子之事到现在还迟迟未定……

    李隆基:噢,你说这个,这件事朕反复考虑过,已经想好了。

    李林甫:皇上圣明!臣请皇上明示天下!

    李隆基:好吧。从即日起,朕封忠王李亨为皇太子,入主东宫。(下面一片大乱。李亨吓了一跳。李林甫等人都木了。)

    众大臣:"什么?""不是要封寿王为太子吗?""是啊,怎么忽然就变了?""不可思议……"

    李林甫:这……

    吉温出班:陛下!臣以为,寿王天资聪颖,最适合做国家的储君。

    李隆基:忠王年长,寿王年少,立谁不立谁,不是明摆着吗?

    杨玄璬:皇上圣明!皇上圣明呀!(有人喊“万岁”。秩序有些乱套。李林甫忙出来。)

    李林甫:可是陛下……

    李隆基:好了好了,不要说了!朕意已决,尔等今后绝不可再行议论。散了吧。(起身离去。)

    高力士:散朝!(跟随。众大臣议论纷纷。)

    众大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李林甫失宠了?""不会呀,皇上不是刚还封他做了国公吗?""怪哉,怪哉。"(有人忙着向李亨道喜。)"恭喜殿下!贺喜殿下!""太子殿下大喜呀!""恭喜恭喜!"

    李亨:别,别……我说诸位,咱们是不是都听错了?

    众大臣:"没有!绝对没有!皇上封的就是您,并非旁人!""一点儿不假!""由殿下坐镇东宫,大唐江山无忧矣!""可喜可贺!可喜可贺!(一太监上。)

    太监:万岁爷有旨,命皇太子李亨后宫见驾。

    李亨:臣遵旨。(随太监走。这边李林甫等一伙奸党刚醒过梦来。)

    众人:“这……这怎么可能呢?”“可皇上明明就这么决定的嘛!”“嘿,上皇一句话,咱们这些年的努力都白费啦?”“说的是呢,而且……一点儿商量的余地都没有!”“完了,这下可完了……”(李林甫站在那里百思不得其解,转身离开)

    5,白天。长安皇宫。室内。李隆基喝茶。李亨进见。

    李亨:儿臣拜见父皇。

    李隆基:坐。亨儿,你没有想到吧?

    李亨:儿臣无德无能,实在难当大任!

    李隆基:你什么时候也变得自卑起来了?我记得你小的时候蛮有雄心壮志的嘛。你们兄弟几个在一起玩耍,你和李瑛都抢着要模仿太宗皇帝,还经常为此打架。当然,李瑛过于狂妄,他那是咎由自取。他的事跟你没有关系,你不必有所顾虑。

    李亨:儿臣多谢父皇信任!

    李隆基:不论什么时候朕都是信任你的,朕立你为太子,不仅仅是因为你年长,比你年长的还有嘛。你大哥——他要是光破了相也没什么,朕恨就恨他没个骨气,凡事唯唯喏喏,得缩就缩,那怎么行?人野心太大了不行,但毫无进取之心也不行。朕看中你,主要是因为你有主见,凡事敢自己拿主意。朕年轻时就是敢做敢为的,否则,朕怎么能得到这大唐江山?

    李亨:儿臣明白了。

    李隆基:这就对了。你还要好好学习,朕要让贺知章、王维等人都到你的东宫去,他们都是当代一流的饱学之士,有这样的人在你身边,朕就大大的放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一定要好好学习。

    李亨:是。是。儿臣一定牢记父皇教诲!

    李隆基:很好。你下去吧,以后有什么不明白的事,可以直接来找朕,朕要是想起什么,也会随时给你以指点的。

    李亨:是。儿臣告退。(起身退出。一太监进。)

    太监:万岁爷,采萍姑娘来了。

    李隆基:让她进来吧。(江采萍与李亨擦肩而过,上前跪拜。)

    江采萍:奴婢恭请万岁爷圣安。

    李隆基:过来,坐。(招呼江采萍坐在身边。)昨夜睡的可好?(江采萍点头。)朕还担心你不习惯呢。

    江采萍:仰承万岁恩泽,是奴婢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醒来时见万岁爷不在了,奴婢还以为是在做梦,后来听董公公说,万岁爷每天必去早朝,才又信了。

    李隆基笑:这是朕的习惯,以后你慢慢就会适应的。你先看看这个——(递过新曲。江采萍接了细看,眼睛一亮。)

    江采萍:哇……多好曲子!

    李隆基:感觉如何?

    江采萍:奴婢从没见过这么美的曲子呢。

    李隆基:此非人间之曲也。这是朕昨夜梦游月宫所得。

    江采萍:啊?真的?

    李隆基:你不信?

    江采萍:奴婢不敢。

    李隆基:朕现在觉得,其实人间和天上相去并不遥远,两处相通,妙在神游耳。你觉得呢?

    江采萍:奴婢肉骨凡胎,请万岁爷恕奴婢无知。

    李隆基:哎,别老奴婢奴婢的,你既是朕的人了,朕也该给你个名分。这样吧,朕就以你衣服上的梅花为号,赐你为梅妃好了。

    高力士:恭喜梅妃娘娘!娘娘还不谢恩?

    江采萍拜倒:臣妾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李隆基:免礼,免礼。等正式册封后再拜不迟。来,你先弹一段我听听。

    江采萍:是。(有人捧过琴,江采萍演奏。)

    6,白天。皇宫。室外。李亨往外走,李林甫往里进,二人正好碰个对头。

    李林甫:……呦,太……太子殿下……

    李亨:宰相大人。

    李林甫:不敢!下官恭喜殿下高升!

    李亨:不敢!都说大人笑里藏刀,我可承受不起您的恭维!(李林甫四下里看看。)

    李林甫:殿下一定很得意吧?(李亨也四下里看看。)

    李亨:那是。不瞒你说,寡人确实喜出望外。

    李林甫:太子之尊固然荣耀,可你别忘了,树大招风啊——一旦祸起,这回我看你往哪儿藏身呢?

    李亨:常言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既为大树,又何在乎风吹雨淋?你也别忘了,等风雨过后,我的树荫之下可没有你的容身之地!

    李林甫:行行行,你等着,我非砍倒你不可!

    李亨:你也等着,今生今世,不镢了你的根儿,我誓不为人!

    李林甫:说的好。那——咱们就走着瞧?

    李亨:走着瞧!(二人一笑,拱手而别。李林甫回望李亨背影,目露凶光。)

    7,白天。寿王府。书房内。李瑁正在画佛像,闻报大惊。

    李瑁:你说什么?不会吧?

    王英:奴才听得真真切切,万岁爷确实立忠王千岁做了太子。

    李瑁:这……这怎么可能呢?李林甫明明说父皇要立寡人的……(一屁股跌坐下,半晌无语。杨玉环倒茶端上。)

    杨玉环:看,我说什么来着,你就是高兴的太早了。

    李瑁:可李林甫干嘛要骗我?

    杨玉环:李林甫倒是好心,不过,父皇是英明的皇帝,他怎么能做废长立幼的事呢?我就觉得这不大可能。来,喝口水歇会儿。(李瑁长叹一声。)殿下叹什么气呀?依我说,不当太子也罢,与世无争,我看挺好的。

    李瑁:可这下别人都要笑话寡人了。

    杨玉环:为什么?

    李瑁:所有的人都以为寡人必做太子无疑,可寡人却偏偏没做成,岂不被人耻笑?

    杨玉环:要笑,他们应该去笑话李林甫,是他非让咱当太了的,是不是?咱没当上,那是他没本事。

    李瑁:可是……可是……

    杨玉环:可是什么?

    李瑁:三郎哥哥做了太子,他将来会杀我的!

    杨玉环:又胡说!他凭什么杀你?要是因为我,那我就死给他看!

    李瑁:姐姐!

    杨玉环:你呀,根本就不该怕他。走!(拉李瑁。)起来呀。

    李瑁:姐姐要去哪儿?

    杨玉环:咱们向他道喜去!

    李瑁:啊?

    杨玉环:你不敢?

    李瑁:我……

    杨玉环:你是男子汉,就该拿出男子汉的气度来。咱们走!走嘛!(拉李瑁出门。)

    8,白天。新太子府门前。许多前来祝贺的官员被挡在门外。

    众大臣:“为什么不让我们进去?”“今天是新储君的大吉之日,我等前来贺喜,他却为何闭门不见呀?”“总得给我们一个表达心意的机会吧?”

    耿五:对不起,对不起,众位大人,我家太子爷说了,他德薄命浅,无才无能,侥幸得太子之位,实在无可夸耀之处,还请众位大人回吧。

    众大臣:“哎,谁不知太子殿下德才兼备,理应做大唐之储君?”“是啊,我等盼望今日之大幸久矣!”“让我们进去吧。”“下官只和太子说一句话。”

    耿五:哎,大家别挤,别挤,小的是奉命行事,对不住!对不住!(正在争执,就听远处喊:“寿王千岁驾到!”李瑁和杨玉环骑马至。)

    众人:“寿王来了,寿王来了。”“他怎么来了?”(闪开道路,李瑁夫妇转眼来到门口,耿五忙躬身施礼。)

    耿五:小的拜见王驾千岁!拜见王妃娘娘!

    李瑁:烦劳通禀一声,就说寡人来向太子哥哥贺喜。

    耿五:王爷请。(身后大门洞开,李瑁、杨玉环骑马而入。大门随即关闭。)

    众大臣:“哎,他怎么进去了?”“是啊,太子既然不愿见人,为何独见寿王?”

    耿五:得罪!得罪!小的这也是奉命行事,太子爷有旨,凡前来庆贺者,除寿王外,一概不见。

    众大臣:“奇了!”“这是何意?”“你还不明白吗?太子夺了寿王本该得到的尊位,总得说句客气话吧?”“那是,那是。”“都说太子和寿王最亲近,信矣!”

    9,白天。太子府大院。室外。李亨迎出。李瑁夫妇下马。

    李亨:十八郎!玉环……

    李瑁、杨玉环:拜见太子哥哥。(施礼。)

    李亨:兄弟免礼。玉环别这样……我还以为你们不会来呢。

    杨玉环:为什么?三郎哥哥做了太子,那么多人都为你高兴,我们怎能不来庆贺?

    李亨:惭愧!这太子之位对我来说真是个意外,不值一提。来,里边请。(正要进屋,忽听马嘶,回头看。)呦,我想起来了,这不是千里烟吗?

    李瑁:……正是。

    李亨:一别数载,千里风采依旧呀!我的一丈青也是气慨不减当年,说实的,我真想再和兄弟比试一次呢。

    李瑁:这……

    杨玉环:行啊,那就请太子哥哥说个时间,我们奉陪就是。

    李瑁:对,对,小弟愿意奉陪。

    李瑁:痛快!这是我一块心病呀——过去赛马,我还从来没输过谁,就输过那么一次。要不这么着得了,咱们先进屋喝口水,坐会儿,等养足了精神,咱从后门出去,长安南郊有片大荒地,咱就去那儿,怎么样?

    李瑁:可我现在正在守孝……

    杨玉环:那怕什么?既然来向三郎哥哥庆贺,就要尽兴才是。

    李亨:玉环还是那个脾气。太好了!请。

    李瑁:三郎哥哥……不,太子哥哥请。(进屋。)

    10,白天。长安南郊外大荒地。马匹嘶鸣。李亨和李瑁各挽丝缰,跃跃欲试。

    李亨:准备好了没有?

    李瑁:太子哥哥请便。

    李亨:好!玉环,这回你还当栽判,你说开始,我们就开始。

    杨玉环:好吧。殿下,你一定要赢他,听见没有?

    李瑁:嗳。……

    杨玉环:那就开始吧!(照李瑁马屁股抽一鞭,千里烟奋蹄蹿出。李亨一笑,加鞭追赶。这边,杨玉环眼巴巴看着,张良娣在一旁冷笑。)

    张良娣:你不觉得这很可笑吗?

    杨玉环:我就是要做给他看的!

    张良娣:没用。他心里只有你,就算回事再输了,他也不会就此罢休。更何况他输不了。

    杨玉环:你怎么知道?

    张良娣:没看见你们那口子的表情吗?还没比赛,心里先怯了三分,如何能战胜对手?(杨玉环无语。)唉,十八郎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幸亏他没做成太子,否则,我料定他也长久不了。要真是那样的话,到头来,只怕你会更难堪的。

    杨玉环:请姐姐告诉太子,我既然嫁给十八郎,便生是十八郎的人,死是十八郎的鬼,让他趁早绝了那个念头!

    张良娣:我会转告他的。

    11,白天。荒野。李亨和李瑁策马狂奔。跑着跑着,李瑁忽然哭起来,马速随即减慢,继而失声痛哭。李亨勒马转回。

    李亨:怎么啦?十八郎,你哭什么?

    李瑁:三郎哥哥!我求求你,别夺走我的玉环姐姐,好吗?

    李亨: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李瑁:好哥哥!我求求你!(下马跪倒。)我求你了!求你了!

    李亨:你混蛋!

    李瑁:我是对不起哥哥,但我爱玉环!我愿意为她献出一切,只求哥哥将来做了皇帝别把她从我身边带走!三郎哥哥!你就答应我吧!(磕头。)

    李亨:起来!听见没有?你给我起来!(李瑁哭着站起。李亨以鞭相指。)你给我骑到马背上去——

    李瑁:哥哥!

    李亨:骑到马背上去!

    李瑁:我不是哥哥的对手,哥哥何必苦苦相逼?

    李亨:那你就等死吧!(打马离开。李瑁嚎啕大哭。)

    李瑁:娘!娘!……

    12,白天。荒地。杨玉环和张良娣等候,见李亨单人独骑回来,迎上。

    张良娣:殿下回来了。

    李亨:回来了。玉环……

    杨玉环:寿王呢?

    李亨:他认输了。

    杨玉环:真的?

    李亨:你看,他本来就不是我的对手。(杨玉环打马要走,李亨一把拉住。)玉环,你听我说……

    杨玉环:你松手!(照李亨手上狠抽一鞭,策马离去。)

    李亨:哎哟!……玉环!(再一看,手背流血。)真够狠的嘿。(张良娣赶紧掏手绢包扎。)

    张良娣:她说了,让你死了这份心。

    李亨:那不可能!

    张良娣:她说她恨死你了。

    李亨:是吗?

    张良娣:还是吗呢——瞧她给你抽的,我看,要是她手里有把刀,准会一刀砍下你的脑袋。

    李亨:……唉,要真那样就好了。我欠她的太多,只要我不死,我一定得偿还给她。

    张良娣:哼,痴人说梦!走吧。

    李亨:走,走。(跟张良娣离开,一边不住回头瞧。)

    12,白天。荒野。李瑁哭泣。杨玉环骑马赶来。

    杨玉环:殿下!殿下,你怎么了?

    李瑁:我赛不过他,我赛不过他!

    杨玉环:你赛得过!你为什么要中途停下来?

    李瑁:我不是他的对手!他早晚是要做皇帝的,可我算什么?我什么也不是!我什么也不是呀!(哭。杨玉环心软,下马来到跟前。)

    杨玉环:他跟你说了什么?(李瑁蹲下痛哭。)他吓唬你来着?

    李瑁:他早晚会把姐姐夺走的!

    杨玉环:那不可能!他那叫做梦!哼!

    李瑁:我知道!他干得出来!

    杨玉环:可我不会答应他!我对天发誓,我绝不会答应他!你怕什么?

    李瑁:我……我……

    杨玉环:你还不相信我吗?

    李瑁:我相信姐姐。

    杨玉环:还是的。你就应该跟他赛!好好杀杀他的威风!

    李瑁:可我一想起他是我哥哥,就心里特别难过……

    杨玉环:唉,我早说过,你不是老虎,你就是只兔子。算了,算了。唉,可怜的小兔子,别哭了啊,咱们回家去吧。走,回家。(掏手绢给擦眼泪。)

    李瑁:那三郎哥哥呢?

    杨玉环:你还想着他呀?见了面,咱跟他说什么?羞也羞死了!

    13,白天。太子府。室内。李亨、张良娣进屋。韦孺人迎上。

    韦孺人:殿下回来了。

    李亨:回来了。快备酒,寡人要痛痛快快喝几杯。

    韦孺人笑:一看就是殿下比赛赢了。(从宫女手中接过酒具摆上桌。)

    李亨:那是,他根本就不是寡人的对手。

    张良娣:瞧把你得意的。你这太子才当了几个时辰呀?别忘了,李林甫还在背后盯着你呢。

    李亨:他?寡人不犯错误,他能奈我何?

    张良娣: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先太子他们怎么死的?

    李亨:那是因为有武惠妃作祟,如今那恶妇早死多年,我还怕谁呀?哼,他李林甫就十全十美了?老东西别让我逮着,否则我也照样不客气!

    韦孺人:话虽如此,臣妾以为良娣姐姐说的在理,凡事还是谨慎些为好。

    李亨:我知道,知道。……嗯,音乐呢?光喝酒,没音乐怎么行?

    韦孺人:臣妾给殿下唱首诗吧。

    李亨:唱,唱。(韦孺人坐在一旁抚琴而歌。)

    韦孺人:抑抑威仪,维德之隅。

    人亦有言,靡哲不愚……

    李亨:不听这个,你要唱诗经,就唱第一首。我就爱听第一首。(韦孺人只得改调。)

    韦孺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李亨欣赏状。)

    14,画面后移。说书人上。

    说书人:从现在起,忠王李亨就做了大唐朝的太子。大家都知道这位李亨就是未来的肃宗皇帝,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从一个普通的亲王一跃而成为太子,中间经因了这么多的波折和坎坷,而这一切的起因又都在杨玉环身上。怎么呢?您想想,当初他要是不去蜀州追杨玉环,李林甫能抓住把柄把他往死里整吗?他要是不把杨玉环送给寿王,他能活到今天吗?所以说,史书上记载太子李亨和宰相李林甫水火不容,那是有原因的,只不过史学家们没有从根儿去追究罢了。至于唐明皇力排众议,放弃了寿王而选择忠王做太子,这其中确实是藏有隐情的。什么隐情?其实我不说,大家也都猜出了十成,所以呀,就请接着往下看吧。

    话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又过了一年多,到了开元二十八年的十月,这一天,唐明皇办完了朝政心情挺好,忽然觉得背上直痒痒,转念一想:呦,可有日子没洗温泉了啊!洗温泉?哪儿洗去?——骊山呀。那骊山若大一座华清宫,就是专门供皇上洗澡的地方。于是唐明皇下了一道圣旨,决定驾幸骊山,让满朝文武都跟着一块儿去——好嘛,跟皇上一块儿洗澡,那不就跟过节一样吗?哎,这消息也就传到寿王府来了。这时的寿王李瑁刚刚三年守孝期满,自然得跟着一起去。

    15,白天。寿王府室外。屋里传出欢快的乐曲声。阿娇兴冲冲往里跑。

    阿娇:王爷!王爷!

    16,室内。众宫女奏乐。杨玉环和张云容跳舞。李瑁在一旁痴痴地看。阿娇跑进。

    阿娇:王爷!娘娘!好消息!

    李瑁:什么好消息?

    阿娇:万岁爷降旨,明天带后宫及百官上骊山沐浴,还特意提到王爷守孝三年期满,让王爷一起去呢。

    杨玉环、张云容:哇!(止舞。)

    杨玉环:太好了!早就听说骊山是帝王家洗澡的地方,人间仙境一样,今天总算可以见到了!

    李瑁:是啊,我从小住在洛阳,也没去过那里。阿娇王英,你们去收拾东西,明日出发。

    王英、阿娇:是。(往外走。一太监进。)

    太监:启禀王爷,启禀娘娘,太姥姥差人报信,说太姥爷病了,想求太医给看看。

    杨玉环:啊?

    李瑁:快叫他进来。(太监出。杨顺儿进。)

    杨顺儿:小的杨顺儿给王爷、娘娘请安。

    杨玉环:杨顺儿,我爹他怎么啦?

    杨顺儿:回娘娘的话,老爷早晨起来只说胳膊有些麻木,谁知吃过早饭才出门,就坐地上了,怎么也动弹不得,眼见着口也歪了,眼也有斜了。

    杨玉环:啊?那不是中风吗?

    李瑁:姐姐别急,我这就进宫去见父皇。王英,备车,送娘娘回家。

    王英:是。

    17,白天。皇宫。室内。李瑁入见李隆基。

    李瑁:儿臣拜见父皇。

    李隆基:瑁儿,朕正要命人去通知你。明天你和玉环一起跟朕上骊山吧。

    李瑁:多谢父皇!不过,启禀父皇,儿臣刚得到消息,玉环的父亲得了中风之症,儿臣求父皇恩准太医前去医治。

    李隆基:哦?杨玄璬他病了?……力士,快让最好的太医到他家去!

    高力士:奴才尊旨。(退出。)

    李隆基:瑁儿不必着急,啊。……玉环呢?

    李瑁:她已经回了娘家。

    李隆基:好,好,朕也去。朕一定要去!

    18,白天。杨家。室内。王太医给杨玄璬号脉。

    杨玉环:王太医,我爹的病严重吗?

    王太医:娘娘放心,杨大人这是中风初起,有救的。(起身去开药方。杨玉环坐到床前。)

    杨玉环:爹,您觉得好些吗?

    杨玄璬点头:好些,好些。

    杨夫人:老头子你别动,老实躺着。(外面喊:“万岁爷驾到!”)我的娘唉!(众人赶紧往外迎,李隆基进。)

    众人:吾皇万岁万万岁!

    李隆基:平身。(来到床前,杨玄璬欲动,忙按住。)爱卿躺好。朕听说你病了,过来看看。

    杨玄璬:陛下……(激动。)

    李隆基:不必拘礼嘛。太医何在?

    王太医:臣在。

    李隆基:杨侍郎的病可诊过了?

    王太医:回陛下,臣已经诊过,正在开方。(递上药方。李隆基细看。)此乃臣祖传之通血活络之验方,医治中风初起是再灵不过的。

    李隆基:嗯,朕知道你是医治此症的行家。好了,快派人抓药去吧。

    高力士:是。

    李隆基:爱卿,圣人云,既来之,则安之,好好养病,勿以朝事为念。啊。

    杨玄璬:臣谢主隆恩。

    李隆基:玉环,这下去又难为你了。你看,你刚和瑁儿守过三年的孝,朕这次去骊山,其实也是想让你们开开心,换换环境,不期你家里又出了此事。

    杨玄璬:臣无妨,臣无妨,环儿,你随寿王殿下一起去吧。

    杨玉环:爹,您病成这个样子,女儿怎能忍心离开?

    李瑁:是啊,岳父大人,孩儿愿和玉环一起守在您老身边,给您端药喂水。

    杨玄璬:使不得……

    李隆基:你看,有如此孝顺的儿女,爱卿的病必好无疑。(杨玄璬连声称“是”。)就这样吧,就让他们陪在你身边,等你病情有了起色,再让他们去骊山见朕。啊。反正朕这次要在那里多住些日子。

    杨玄璬:谢主隆恩!

    李隆基:玉环,就这么说定了啊——朕在骊山等你们。

    李瑁、杨玉环:是。

    19,白天。山野。大队人马行进。旌旗蔽日,华盖如云。李隆基与江采萍同画而行。江采萍兴至盎然,李隆基则怀有心事。

    江采萍:陛下你看,这山间的枫叶好象比去年更红了些似的。

    李隆基:……不错。

    江采萍:陛下快看天上的鸿雁。(李隆基抬头观看。)臣妾给陛下奏一曲《惊鸿》如何?

    李隆基:好啊。爱妃姑且奏来。(江采萍抱起琵琶弹曲。李隆基若有所思。一会儿,小声问高力士:)力士,你再派人去杨玄璬家去看看。

    高力士:爷,奴才已经派去好几拨人了。

    李隆基:再派!再派!

    高力士:是。

    李隆基:要是杨玄璬恢复得不错,就把他也接来骊山。嗯——医书上说,温泉之水可以治疗百疾,让他不妨也来试试。

    高力士:是。……

    20,白天。山野。大队人马进行。

    21,画面后移。说书人上。

    说书人:说到这儿,咱得给大家介绍一下骊山。骊山在哪儿?在陕西临潼县境内,它其实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海拔一千二百多米,其山势从远处看犹如一匹青苍色的骊马,所以被称为骊山。骊山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有温泉,据说从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起,很多王侯贵族都到这儿来洗温泉浴。秦始皇做皇帝后,骊山温泉就成天子专用的澡堂子了,他在周幽王留下的旧宫的基础上大兴土木,修了不少离宫别院,供自己在其中享乐。从那时候起,历朝历代的帝王对骊山温泉都十分重视。等到了唐明皇的时候,这位太平天子对骊山更是情有独钟,便又在秦、汉、晋、隋的宫殿遗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把整个骊山建成了一座气势宏伟的皇家园林,远远望去,大小殿堂鳞次栉比,楼台亭榭座座相连,统称为华清宫。宫中有大大小小不少池子,有专供皇帝自己用的,有专供嫔妃们用的,有专供皇子和儿媳妇们用的,有专供公主们用的,根据不同的身份等级设计出不同的浴池样式,讲究得很。至于文武百官洗澡的地方,大约就是在下游弄几个大水池子,皇帝一家子洗过之后的剩水根子流到这儿,众人一块儿跳进去煮顿饺子也就得了。那也是莫大的享受啊——在皇上的行宫里洗澡,要是写在家谱上,好嘛,子孙万代脸上都有光!

    单表这一天,唐明皇带领满朝文武上了骊山,让各部众人及家眷在预先指定的楼堂馆所安顿下来,自己则领着梅妃先去御用九龙汤里痛痛快快洗了个澡,然后携手共上凌烟阁,吃罢午饭先小睡一觉,等养足的精神又游了一回山,眼看着太阳渐渐西沉,便又和文武百官在大同殿里举杯宴饮,一时间杯觥交错,差不多整整闹了一个通宵方才散了。等第二天再接着玩儿,就这样一连游乐了三天,不在话下。

    到了第四天的中午,唐明皇一觉醒来,看看梅妃不在身边,问高力士,说是去南山的望秋亭赏红叶去了。于是赶紧起床穿衣,草草吃了些东西,便乘着一架华竿儿奔南山而来。

    22,白天。骊山。山路上。李隆基乘华竿儿行走。

    李隆基:这个采萍,怎么也不等朕,自己就先去了?

    高力士:梅妃娘娘是怕惊了万岁爷的好梦,所以才一个人先走的。万岁爷放心,奴才吩咐人把酒食带过去了,娘娘说,边喝红酒边赏红叶才更为有趣。

    李隆基:亏她想得出来。走,咱们也享享这艳福去。

    23,白天。骊山。南山望秋亭。江采萍凭栏吹笛。杨洄醉熏熏唱着小曲沿山路上。

    杨洄:……五里一反顾,六里一徘徊。吾欲衔汝去,口禁不能开。吾欲负汝去,毛羽何摧颓……(转过弯路,听见笛声,猛抬头,发现江采萍,就笑。)采萍!采萍!(江采萍回头看。)

    江采萍: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杨洄:许你来,就不许我来呀?

    一太监:附马爷休得无礼,梅妃娘娘在此,任何人不准随便上来。

    杨洄:呦呦呦,梅妃娘娘?(笑。)……得,儿臣拜见梅妃娘娘。(凑上前,娘娘的风韵不减当年呀呀。(伸手要摸江采萍脸。)

    江采萍:放肆!(打开杨洄的手。几个太监忙上前拉住杨洄。)

    众太监:"附马爷喝醉了。""附马爷快醒醒吧。""拉他下去,快拉他下去。)

    杨洄:你们别拦我!她乃是我的旧相好也,怎么,摸摸脸蛋儿都不成啦?

    江采萍:真是混帐东西!还不给我掌脸!

    众太监:是!(两个揪着,一个就煽杨洄嘴巴。)

    杨洄:哎哟!哎哟!……(酒醒。)大胆!你们打我干嘛?!

    太监甲:附马爷,您闯大祸啦!您面前的是梅妃娘娘,怎么能随便失礼呢?(杨洄甩甩腮帮子,再看江采萍,才知害怕。)

    杨洄:哎哟!我这是怎么着啦?该死!该死!(煽自己两个耳光,跪倒。)母妃恕孩儿酒后无德!孩儿罪该万死!(

    江采萍:哼!什么东西!(转过身去。)

    太监甲:附马爷还不快走?一会儿让万岁爷撞见,您可就没命了!

    杨洄:是,是……你们可千万别告诉父皇!……(转身撒腿就跑。)

    24,白天。骊山。山路上。李隆基乘华杆儿行走。

    李隆基:力士你看,从这个角度望去,那湖边的九条石龙是不是略显孤单了一些?如果在旁边修建一座石舫,似乎才能相映成趣呀。

    高力士:是。等回去后奴才就命匠作监的人过来画好图纸请万岁爷过目。

    李隆基:还有西山那边,应该依山势再建一座院落,就叫卧云楼,你看如何?

    高力士:万岁爷圣明!(话音未落,就听坡下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有人喊:"容儿!容儿!你快过来呀!""我过不去。""你真笨,我来拉你一把。"李隆基听声音熟悉,忙探身子往看,只见杨玉环张云容正在林子中间的空地上采花。)

    25,林间空地。杨玉环和张云容边跑边叫,不时停下来采花。

    张云容:娘娘等我一会儿。

    杨玉环:快来呀,你看,这儿的花多好看!哇——跟地毯一样!

    张云容:瞧把你给高兴的,就好象从没见过似的。

    杨玉环:嗳——这几朵好看!还有这朵,这朵,这朵……(蹲下采摘。)容儿,把花篮拿来。(从张云容手中接过花篮,插花。)

    26,山路上。李隆基见到此情此景,不由得两眼发直。

    李隆基:停!停!(高力士看看下边,再看看唐明皇,心说:坏了!)下面那不是寿王妃吗?

    高力士:不错,正是寿王妃。

    李隆基:让朕下来。

    高力士:爷……

    李隆基:快落轿!(众太监放下滑竿儿,高力士扶李隆基下。)

    高力士:万岁爷留神。(李隆基快步来到坡前,伸脖子往下看。)

    27,林间空地。杨玉环摆弄花篮。

    杨玉环:看,多好看!(捧在手中闻闻,托起来转几圈。)容儿,咱们跳舞吧。

    张云容:在这儿?

    杨玉环:这儿有何不可?你看,满山的鲜花都在风中跳舞呢。快给我一支笛子!(张云容取出两支短笛,杨玉环接过一支,二人吹曲,然后边吹边跳。)

    28,山路上。李隆基看着看着,渐渐难以自制。

    李隆基:玉环……玉环!

    高力士:万岁爷——

    李隆基:玉环!(就要往下走。高力士忙拉住。)

    高力士:爷,这儿坡陡,您留神……

    李隆基:你松手!(推开高力士,顺坡往下跑。)玉环!玉环!(杨玉环和张云容听到喊声,抬头看,却因阳光晃眼一时看不清)

    杨玉环:谁呀?

    张云容:……天哪,是皇上!

    杨玉环:啊?父皇……父皇怎么在这儿?

    李隆基:玉环!是我!(加快脚步。)

    杨玉环:父皇!(和张云容相视,忙迎上去。)

    张云容:万岁爷当心!

    高力士:爷,您慢着……

    李隆基:无妨,无妨,真是的,要是连这点小坡便难住了朕,朕当枉为大唐天子!玉环,你不用上来,朕下去找你……哎哟!(脚一滑,一屁股坐倒,顺坡滚下。)【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