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开天情话 > 第二十三集

第二十三集

    第二十三集

    1, 片头画面后移。说书人上。

    说书人:书接前文。唐明皇在骊山见到杨玉环和山谷里跳舞,激动得不得了,顾不得坡陡路滑,非要下去找人家不可。那么,杨玉环不是在长安照护生病的叔父吗?她怎么又来骊山了?哎,这还得说那位老太医开的药对了症,杨玄璬喝下去后,是一付比一付见好,到了第三天,就能下床走动了。好嘛,这几天皇上派来问病的人是一拨接一拨,杨玄璬一想,得了,别再让寿王夫妇在身边陪着了,要不然皇上总也放心不下。这么着,他硬是让杨玉环和寿王李瑁赶紧离开。而小两口见叔父的病明显好转,也觉得放心,所以才赶奔骊山来洗温泉。

    哎,他们刚一上山,正好碰见太子李亨带着众家皇子去登烽火台,大家一起哄,就挟带着李瑁一块儿爬山去了,人家都是男的,杨玉环和张云容自然不好跟着,所以,她们就在山中乱走,一边赏景、采花,一边游山玩水。这杨玉环心里是真高兴呀——这么些年,一直为武惠妃守孝,好久没出来痛痛快快地玩儿过一回了,一下子来到青山绿水之间,那心情,真跟出笼的小鸟差不多,难怪她乐得连蹦带跳。谁料想此情此景正被唐明皇看个正着,皇上娇艳无比的杨玉环在花丛中轻吹漫舞,被青山绿水那么一衬托,竟和下凡的仙女简直就没什么两样。一激动,就要过去凑个热闹,结果脚底下一滑,摔个腚墩儿,叽哩咕噜楞从山坡上滚下来了。(退出。画面满屏。)

    2,白天。骊山。山坡前。李隆基顺坡往下跑。

    李隆基:玉环!是我!(加快脚步。)

    杨玉环:父皇!(和张云容相视,忙迎上去。)

    张云容:万岁爷当心!

    高力士:爷,您慢着……

    李隆基:无妨,无妨,真是的,要是连这点小坡便难住了朕,朕当枉为大唐天子!玉环,你不用上来,朕下去找你……哎哟!(脚一滑,一屁股坐倒,顺坡滚下。)

    杨玉环:哎呀!……(吓得站住。)

    众太监:万岁爷!(唏哩呼噜跑下来。只见李隆基一路滚下来,一直滚到杨玉环跟前才停住。)

    李隆基:哎哟哟哟……

    杨玉环:父皇……父皇快快请起。(伸手搀扶。忽然扑哧一笑。李隆基本来十分难堪,见杨玉环笑,也跟着笑起来。)

    李隆基:你看,朕的脚下跟抹了油一样,眨眼就到了。

    杨玉环:……父皇,您没摔着吧?

    李隆基:没事,没事,朕练过功夫的,这叫就地十八滚。(杨玉环又忍不住笑,忙掩口。)你看,你笑什么?朕可不是吹牛。

    杨玉环:……女儿无能,惊了父皇圣驾……请父皇恕罪。(又笑。李隆基跟着笑。高力士赶到。)

    高力士:万岁爷!哎哟我的万岁爷!这是怎么说的?您倒是慢着点儿呀!(帮着掸土。众太监纷纷赶来。)

    众太监:奴才有罪!

    李隆基:你看看你们,这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朕不坐车,不骑马,飞滑直下,不是很好玩儿吗?玉环,你父亲的病可好些了?

    杨玉环:回父皇的话,我爹吃过太医的药,已经可以下床走动了。

    李隆基:这个王太医呀,他家祖传专治麻痹中风之症。这回朕要大大的奖赏他。你来了,朕也就放心了。哎,瑁儿呢?

    杨玉环:我们刚到,他就让皇子哥哥们叫去爬山了,就是要去看周幽王时的烽火台。

    李隆基:噢,是朕让他们去的。每次来骊山,朕都要让他们去那里怀古一番,想想周幽王那个昏君烽火戏诸侯的下场,很有教育意义呦。让他们玩儿去吧。玉环,你刚才跳的是什么舞?朕十分喜欢!

    杨玉环:嗐,那是我们瞎编了跳着玩儿的。

    李隆基:编得好!编得好!朕远远望来,在这优美的山色之中,你们主仆二人竟如同飞舞的蝴蝶一般。好看!着实好看!嗳,来来来,你们接着跳,啊,接着跳。

    杨玉环:既然父皇喜欢,我们就跳一曲双人舞的《太平乐》吧。

    李隆基:嗯,正合朕意。(杨玉环和张云容相视一笑,一起吹笛跳舞。)

    3,白天。骊山。李亨及众皇子们顺着古城墙往上走,一个个满头大汗。李瑁体力不济,被远远拉在后边。

    李亨:兄弟们,再加把劲儿!咱们快到了!(回头看李瑁。)快来呀,十八郎!谁要是走在最后头,可得受罚啊!(众皇子笑,争先攀登。李瑁只顾大口大口喘气。)

    4,白天。古烽燧上。众皇子纷纷到达。李亨大步来到垛口边,极目远眺,心中慨叹。

    李亨:八面来风啊!耿五。

    耿五:小的在。

    李亨:把酒食摆上。来,兄弟们按照规矩各自入座吧。请。

    众皇子:太子哥哥请。(随李亨坐下。众下人们铺席摆酒。)

    皇子甲:这回好了,有十八郎加入,以后年年爬山,我等年年有人伺候了。(众皇子笑。只见李瑁气喘吁吁出现。)

    李瑁:好高的一座烽火台!

    李亨:那是,烽火不高,如何引来诸侯兵马?对了,十八郎还是第一次到这里吧?你且过来。(起身拉李瑁到垛口前。)你看,站在此处极目远眺,四野八荒尽收眼底,是不是给人以河山大好的感觉?

    李瑁:哥哥说的极是。

    李亨:只可惜呀,想当年昏庸无能的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置大好河山于不顾,将社稷大事当成儿戏对待,乃至国破身死。哪些惨痛教训足以让千秋万代为帝为君者引以为戒。这便每次来骊山父皇总要让我等到这里登高怀古的原因啊。

    李瑁:父皇圣明。小弟明白了。

    李亨一笑:江山美人或可兼得乎?(拍拍李瑁肩膀。)兼而得之,似乎总是不近情理。这大慨就是天意吧?来来来,按照规矩,后进者应给众人斟酒,这一重任就落在十八郎身上了。(众皇子大笑。)

    李瑁:小弟甘愿受罚,甘愿受罚。

    众皇子:“来吧,十八郎。”“满上!满上!”

    皇子乙:先给太子哥哥满酒!

    李亨:不必,不必,咱们从左至右,让十八郎一一斟来!

    李瑁:是。(上前一一斟酒。)六郎哥哥请。十郎哥哥请。十三郎哥哥请。……

    5,白天。骊山。山间空地。杨玉环和张云容舞毕。李隆基鼓掌。

    李隆基:妙哉!妙哉!看玉环跳舞,每每能令人耳目一新!哎,朕记得这《太平乐》中的第三段是这样的——拿笛子来。(张云容赶紧递过笛子,李隆基接了,吹一小段。)你听朕吹得对否?

    杨玉环:对!对!

    李隆基:这朕就有些不明白了,刚才你为何吹成了这个调子——(再吹一段。)嗯?这是怎么回事?

    杨玉环笑:原来父皇听出来了!那是因为地不平,我不小心绊了一下,手一抖,就吹走了调,所以一不作,二不休,干脆将错就错吧。

    李隆基大笑:错的好啊!朕就知道你是极聪明的,却没想到你一呼一吸之间都带有如此的灵气。力士,记下此段,从今往后《太平乐》的曲调就以玉环所奏的为准了。

    高力士:是。

    杨玉环:别,别,我是瞎吹的。

    李隆基:正因为即兴而发,听起来才愈发的自然天成嘛。朕最讨厌矫揉造作的东西。怎么样,玉环,骊山好玩儿吗?

    杨玉环:嗯,好玩儿。父皇你看,这里山色简直就像画的一样。

    李隆基:好看好玩儿的去处还多得很哩!说实在的,朕还真担心像你这样的天真活泼的孩子整天呆在狭小的王府里会闷出病来。现在好了,你的孝期已满,好好地散一回心吧,啊。对了,走,朕带你上梳妆台去看看,那儿里曾经是赵飞燕梳头洗脸的地方,有趣得很!

    高力士:万岁爷,梅妃娘娘还有望秋亭那边等着呢。

    李隆基:没关系的。玉环是第一次来,朕先带她走走。来吧。(杨玉环答应一声,高高兴兴地跟着。)

    杨玉环:父皇,这骊山上有这么多的宫殿,都是谁修建的?

    李隆基:你问这个呀。骊山行宫历朝历代都在修建者。你往那边看——那儿是朕的九龙汤。

    杨玉环:哇……

    李隆基:喜欢吗?

    杨玉环:真像传说中的那样——怎么说来着……

    李隆基:天上人间,对不对?

    杨玉环:对!对!就是天上人间!(笑。)

    李隆基:别急啊,你顺着九龙汤南门再往南边看——

    杨玉环:是那些古香古色的楼房吗?

    李隆基:正是。那便是古之阿房宫所残留的一部分。

    杨玉环:啊?阿房宫?那是不秦始皇盖的吗?

    李隆基:然也。八百里阿房宫,何等的壮阔雄伟!这骊山想当年其实也只是阿房宫的一小部分而已。

    杨玉环:哇……我知道,后来阿房宫让楚霸王给烧了。

    李隆基:不错。可这里的宫殿却奇迹般地保存下来一些。后世君王们就是在此基础上加以修缮扩建,才有了今天这样的规模。

    杨玉环:噢,原来是这样的……

    高力士:万岁爷留神。(搀扶。)

    李隆基:别管我!(推开。)朕还没老到要人作拐棍儿的地步嘛!

    高力士:是。(使眼色。杨玉环会意,忙和张云容上前扶住。李隆基欣然接受。众人刚上了大路,只见一太监跑来。)

    太监:万岁爷!

    李隆基:你来何事?

    太监:回万岁爷的话,梅妃娘娘让奴才接万岁爷过去。

    李隆基:没看见朕正在游山吗?

    太监:是。……梅妃娘娘说,万岁爷今晚要在飞霞阁中宴会众位王爷,娘娘已命人写出菜谱,还想请万岁爷过目才放心。

    李隆基:区区小事,由她自己做主好了。

    太监:是。

    杨玉环:父皇有事,孩儿告辞吧?

    李隆基:哎,没什么大不了的。玉环,咱们接着走。

    杨玉环:可是……可是孩儿上山后还不曾换过衣服。

    李隆基:哦?……也罢,那你就先回去更衣?

    杨玉环:是。

    李隆基:对了,你们也尚未洗过澡吧?

    杨玉环:孩儿刚来,还没顾上呢。

    李隆基:正好。力士。

    高力士:奴才在。

    李隆基:吩咐下去,就让玉环……还有瑁儿,在朕的九龙汤里沐浴。

    高力士:是。

    杨玉环:谢父皇!那,父皇,我先走了。

    李隆基:好好玩儿,好好玩儿,啊。缺什么东西尽管来找朕。

    杨玉环:多谢父皇。(拉张云容离开。)

    李隆基:……真是个懂事的姑娘。(呆呆看着。那边,杨玉环和张云容边走边说。)

    杨玉环:真没想到,在这儿遇见了父皇……

    张云容:皇上就是有事,要不然,娘娘下午定能玩儿个痛快。(二人回头看,见李隆基仍在那里站着不动。杨玉环招手。)

    杨玉环:父皇,我们走啦!(李隆基也笑着招手。张云容就笑。)你笑什么?

    张云容:我看皇上倒真是特别喜欢娘娘呢。

    杨玉环:喜欢我?……嗯,说起来我们还真是挺有缘分的。

    张云容:我知道,娘娘在洛阳时耍弄过皇上,对不对?

    杨玉环:别瞎说!那时谁知他是皇帝?我是说,父皇疼爱寿王,自然也就爱屋及乌了。对不对?

    张云容:嗯,我觉得皇上的脾气可好。一点儿也不像个皇帝。

    杨玉环:那当然,要不,老百姓怎么都说他是爱民如子呢。就像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头儿,对不对?(二人捂着嘴乐,说着话走远。李隆基呆望。)

    高力士:爷。

    李隆基:嗯?

    高力士:梅妃娘娘……

    李隆基:朕知道。(又看看,这才转身上了滑竿儿。)唉,走吧。

    高力士:起驾!

    6,晚上。骊山。飞霞阁。院内张灯结彩。屋中传出阵阵乐曲声和笑声。

    7,晚上。飞霞阁室内。乐工们在廊下奏乐。众皇兄、皇子、公主们谈笑着互相寒喧。李享、杨洄、宁王均在座。

    众皇亲:"一年一度,咱们兄弟总能在此相会,真是天大的幸事。""皇上仁爱,乃历代君王所罕有,这是咱们的好福份呀。""王兄可洗过温泉浴了?""刚刚洗过,舒爽得很,舒爽得很。

    宁王:享儿,这酒着实不错,你来尝尝。

    李亨:父皇不在,孩儿不敢动怀。

    杨洄:太子哥哥是怕回去后被两位阿嫂闻到酒气,所以才不敢开怀畅饮吧?(众人笑。咸宜公主瞪他一眼。)

    宁王:你小子,总也没个正经的。你看,公主都不高兴了。

    杨洄:开个玩笑嘛。(凑到宁王跟前。)大皇伯,你住在洛阳,可曾听说过梅妃娘娘的来历?

    宁王:寡人不曾听说。

    杨洄:她本是长安望花楼中的一个娼妇,不知怎么被父皇看中了,才接进宫中备受宠爱。

    宁王:哦?有这等事?

    杨洄:不信,待会儿喝酒的时候,您只管向她暗送秋波,看她做何反应。(坏笑。)

    宁王:去!你小子耍什么花活?(就听外面喊:"万岁爷驾到!"众皇亲起身。李隆基和江采萍进。待二人入了座,众皇亲上前跪拜。)

    众皇亲:吾皇万岁万万岁!(李隆基心不在焉。江采萍有所察觉。)

    李隆基:平身。大家都坐吧。(众人谢过,各回本座。)今年和往年一样,大家聚在一起图个团圆快乐,想喝什么酒只管喝,想说什么话也只管说,无拘无束,开杯畅饮,即使有几分失态,却也无妨,这才算是一家人。来吧。(举杯。)大哥哥,你给众人做个表率。(宁王赶紧起身)

    宁王:不敢!不敢!我先恭祝皇上千秋康泰,万事如意!

    众皇亲:祝皇上千秋康泰,万事如意!(众人饮。早有宫女们上前满上。)

    李隆基:那好,朕就再祝大家时时顺心,岁岁平安吧。

    众皇亲:谢皇上!(再饮。)

    高力士:舞乐伺候。(挥手。乐声大作,一队大袖鸟冠舞女登场。)

    江采萍:陛下,还是把酒热一热再喝吧。

    李隆基:不必,今天朕心里发热,还是喝凉的好。(那边发出一阵哄笑。)你们笑什么?

    皇子甲:回父皇的话,杨附马在讲笑话。

    李隆基:去他的吧,他那些破笑话,朕才不听。(就往人群里看。那边,宁王出于好奇,真就忍不住直瞟江采萍。江采萍察觉,心中不悦。)哎,力士,寿王怎么没来?

    高力士:回万岁爷的话,您不是恩准寿王夫妇今晚在九龙汤沐浴吗?

    李隆基:噢……宁王兄,洛阳今年可好?

    宁王:回陛下,洛阳还是那个老样子。自从陛下离开后,洛阳百姓们仍不时提起你在五凤楼大哺天下的故事,都很怀念那段日子哩。

    李隆基:是啊,那也是令朕难以忘怀的一段旧事……唉,往事如烟,一转眼又过了七个年头,皇兄已是年近古稀,而朕也眼看着奔花甲而去,真是岁月不饶人呀。

    宁王:陛下自有神仙保佑,何愁不能长生不老?

    李隆基:长生不老不过是美好的愿望而已。来,你我兄弟且先图眼前之乐再说。(二人笑着碰杯。观舞。一曲舞毕,舞女伏地欢呼。)

    众舞女:万岁!万岁!万万岁!(起身退下。众人鼓掌。宁王忍不住总看江采萍。杨洄在一旁暗笑。)

    皇兄甲:陛下,刚才这一曲《鸟歌万岁》,我记得以前都是用三人来舞,今日改为九人,不知是何道理?

    李隆基:三人成众,却无法比喻百鸟,所以朕让她们增加了人数,并戴上九种鸟冠,以示百鸟争鸣,奋翅竞翔。

    众皇亲:皇上圣明!

    李隆基:对了,前些时朕和梅妃还把《凤将雏》给改动了一下,爱妃,你给大家跳跳看。

    江采萍:陛下,臣妾……

    李隆基:哎,爱妃休要推辞,叫他们奏乐!

    高力士:是。奏《凤将雏》。(廊下乐声响起。)

    李隆基:去吧,去吧,爱妃,今日是朕全家在此团圆,你可要尽兴一舞呦!(众皇兄一片掌声。)

    众皇兄:"敬请娘娘一舞!""娘娘请!"(江采萍无奈,只得上前跳舞。刚一亮相,就博得一片喝采之声。李隆基悄悄拉高力士。)

    李隆基:力士,你在此替朕主持一会儿,朕腹中不适,要去出恭。

    高力士:是,是。(冲小太监招手:)快!伺候万岁爷出恭!

    李隆基:等这曲《凤将雏》舞罢,你让他们演奏朕的《游月宫》,啊。

    高力士:是。(目送小太监扶李隆基出。这边,江采萍翩翩起舞,众人都看呆了。)

    8,室外。李隆基匆匆出来。

    小太监:万岁爷,茅厕在那边。

    李隆基:不许多嘴!(带着小太监出院门。卫士忙行礼。)

    众卫士:小的拜见万岁爷。

    李隆基:嘘!休要声张!马匹何在?(有人牵过两匹马,李隆基翻身跨上。)你们听着,谁要是敢说朕去了哪儿,朕小心脑袋!(催马走。小太监忙上马跟上。)

    9,晚上。九龙汤池。室内。杨玉环和李瑁泡在热汽腾腾的水中沐浴。

    杨玉环:哇,好舒服。你说,这水也没人烧它,它怎么自己就热了呢?

    李瑁:不知道。

    杨玉环:真怪了。

    李瑁笑:有什么好奇怪的?地底下的事情谁能知道?

    杨玉环:父皇说,这水能治病呢。

    李瑁:父皇什么时候说的?

    杨玉环:上午。我见到他了。

    李瑁:是吗?在哪儿?

    杨玉环:就在山里。我和容儿正采花,父皇不知怎么就来了。(笑。)真逗。

    10,晚上。山路。李隆基催马飞奔。

    小太监:万岁爷您慢点儿!

    11,晚上。九龙汤。室内。寿王夫妇沐浴。

    李瑁:啊?父皇跌倒啦?

    杨玉环:他自己摔倒的嘛。他从山上往下跑,谁料竟叽哩咕噜滚了下来。

    李瑁:这还了得?

    杨玉环:当时真把我吓了一跳,以为父皇那么大岁数,一定摔得不轻。可谁知他却一点儿事也没有,还说好玩儿呢。

    李瑁:我知道了,定是父皇武功高强,所以才化险为夷的。(杨玉环扑哧一笑。)你笑什么?

    杨玉环:他还说那叫就地十八滚!

    李瑁:父皇不会说瞎话。后来呢?

    杨玉环:后来我和容儿就给父皇跳了会儿舞。再后来,父皇就让梅妃娘娘给叫走了。

    李瑁:噢,噢……(发呆。)

    杨玉环:嘿,你发什么呆呀?(用水泼。)

    李瑁赶紧躲闪,抹脸:没,没有啊。

    杨玉环:那你怎么忽然不说话了?

    李瑁:我就是觉得有点儿累。

    杨玉环:爬山爬的?(李瑁点头。)对了,烽火台好玩儿吗?

    李瑁:挺好玩儿的。

    杨玉环:怎么好玩儿?有多好玩儿?啊?

    李瑁:嗯,挺高的。

    杨玉环:高就好玩儿呀?

    李瑁:那怎么才叫好玩儿?

    杨玉环:人家问你呢。

    李瑁:像你这般刨根问底,我如何说得出来?

    杨玉环:那不行!你非说清楚不可!(就往李瑁脸上撩水。)

    李瑁:哎哟……别……别……

    杨玉环:告诉我!

    李瑁:爬的高,看得远,山里的景色不就全看到了吗?

    杨玉环:哎,你这么说,我不就知道了。这叫登高望远。那你告诉我,你都看到了什么?

    李瑁:让我想想啊——想知道吗?

    杨玉环:当然。

    李瑁:好,让我告诉你——(往杨玉环脸上撩水。)

    杨玉环:哎哟!……讨厌死了!

    李瑁:这叫一报还一报!

    杨玉环:去你的吧!我不干!不干!(撩水。二人打起水仗来。)

    12,晚上。九龙汤。殿外。李隆基赶到。众门卫上前询问。

    众门卫:"什么人?""站住!""呦,是皇上!"(呼啦跪倒:)小的拜见万岁爷!

    李隆基:寿王可在里面?(下马。)

    众门卫:"回万岁爷话,寿王千岁在里面。""他正在和王妃娘娘洗澡呢。"

    李隆基:知道了。(往里便走,转身推小太监:)你留在这儿。

    小太监:是。(躬身站立。李隆基大步进殿。)

    13,晚上。九龙汤外殿。室内。张云容正帮阿娇洗头,忽见有人进来。

    张云容:谁?(发现是李隆基,大惊。)皇上……(阿娇也发现。二人跪倒。)

    二人:奴婢拜见……

    李隆基:玉环和瑁儿可在里边?(二女点头。)不要声张!(往里走。)

    张云容:万岁爷!

    李隆基:嘘!

    张云容:可寿王和王妃娘娘正在洗澡呀——

    李隆基:再出声,朕揍你!(吓得张云容一缩脖子,捂住嘴,和阿娇相视,再不敢吭声。)

    14,九龙汤内殿。李隆基蹑手蹑脚进入,听见池中一片击水声、笑声和尖叫声,忙轻轻掀起幕帐往里瞧,只见杨玉环和李瑁在水池里大打水仗。

    15,晚上。飞霞阁。室内。杯觥交错乱作一团。众皇亲猜拳行令,狂喝滥饮,大说大笑,有的醉熏熏跑去和舞女们一起乱跳。

    江采萍:皇上去哪儿了?

    高力士:回娘娘话,万岁爷腹内不适,出恭去了。

    江采萍:出恭?怎么这么长时间呀?

    高力士:奴才不知……娘娘莫急,奴才这就去看看。(来到宁王跟前。)王爷,万岁身体不适,奴才先去陪会儿他老人家,您老在这儿主持片刻,奴才去去就来。

    宁王:好说,好说,高公公尽管去好了。(高力士退出。宁王两眼迷醉,盯着江采萍琢磨。)来,臣再敬梅妃娘娘一杯。

    江采萍:大皇伯请便。(小呡一口。这边,杨洄凑到宁王跟前。)

    杨洄:怎么样,大皇伯,此女如何?

    宁王摇头:我看梅妃文静典雅,不像你所说的那类风尘女子呀。

    16,晚上。飞霞阁。室外。高力士出来,先奔厕所。守厕所的宫女迎上。

    众宫女:高公公安好。

    高力士:万岁爷呢?(众宫女相视,摇头。)

    宫女甲:回公公话,万岁爷没来过这儿呀——

    高力士:什么?万岁爷没上茅厕?(众宫女相视。)

    宫女乙:没有呀。(高力士扭头便走。来到院门。众卫士行礼。)看见万岁爷没有?(众卫士相视。)说呀!你们都成哑巴啦?快说!万岁爷在哪儿?

    卫士甲:小的不敢说……皇上说,谁要是说了,砍谁的脑袋……(高力士揪住就是两个耳光。)

    高力士:混帐!你不说,老子杀你全家!

    卫士甲:公公饶命!……皇上他骑马朝九龙汤那边去了……

    高力士:啊?……快!备马!(有人牵过马匹,高力士翻身上马,扬鞭而去。)

    17,晚上。九龙汤。室内。李隆基偷看寿王小两口戏水。杨玉环斗不过李瑁,捂着脸步步后退。

    杨玉环:别打了!别打了!……不干!你欺负人……(李瑁停止。)

    李瑁:明明是姐姐先挑逗我的,怎么反倒说我欺负了你?(过来搂抱。)这下老实了吧?

    杨玉环:别闹,别闹,人家眼睛都睁不开了……

    李瑁:好姐姐,你知道我有多爱你吗?

    杨玉环就笑:有多爱?

    李瑁:你听我说啊,我要是把你含在嘴里呢,就怕化了;要是把你捏在手里呢,就怕碎了。

    杨玉环:呜……(作寒冷牙碰牙状。)

    李瑁:姐姐怎么了?

    杨玉环:别说了,你再说,我的鸡皮疙瘩也该起来了。(笑。)

    李瑁:我说的都是真心话!

    杨玉环:贫不贫呀?贫不贫呀?我且问你,在你眼里,我就真的那么娇气?

    李瑁:不是娇气,是娇美。姐姐美若月宫仙子,真让人有尘风一吹即可霜化之感。看,姐姐的肌肤看似白玉,摸着却比丝帛还要柔滑绵软,我常常想,难道这是凡间之物吗?

    杨玉环:既是爹娘所生,自然就是凡间之物了。依我看,殿下说的再好,也未必就真在乎。

    李瑁:胡说!我在乎姐姐,胜过在乎自己的性命!姐姐不信?

    杨玉环:那今天才上了山,还没回家歇口气,你怎么就跟人家走了?

    李瑁:那是因为众位哥哥们非拉我去不可。再说,登烽火台是父皇的规定嘛……

    杨玉环:我才不管什么规定不规定呢。反正我知道你把我一个人扔在山上就跟他们走了,幸亏我遇见了父皇,要是遇见强盗,看你到哪儿去找我!

    李瑁:怎么会呢?骊山四周驻扎着那么多人马,哪里来的强盗?

    杨玉环:万一来了呢?你怎么不说话?(忍不住笑。)

    李瑁:姐姐要是不高兴,我下回不跟他们去就是了。

    杨玉环:我说不让你去了吗?我只是想让你凡事要有自己的主意,别总跟个小孩子似的。

    李瑁:好吧,我听姐姐的。(二人相视。慢慢凑近。)

    18,晚上。九龙汤。院外,高力士赶到,下马。

    高力士:万岁爷在哪儿?

    小太监:高公公!万岁爷在里边……(高力士狠狠一脚踹倒。)

    高力士:小免崽子!谁叫你不报告我!(小太监急忙滚身伏地。)

    小太监:是万岁爷不让小的说……(偷眼看。高力士已经匆匆进殿。)

    19,殿内。张云容和阿娇正不知如何是好,高力士进,二人忙行礼。

    高力士:万岁爷呢?(张云容伸手往里指。高力士往里就走。)

    阿娇:高公公,万岁爷不让声张……

    高力士:我知道,知道。(蹑手蹑脚走进去。)

    20,汤池中,李瑁小两口拥抱亲吻。幕帐后,李隆基窥视。正这时,高力士悄悄走到身后,轻轻碰碰李隆基的肩头。李隆基一惊。

    李隆基:谁?(回头一看。)是你——

    高力士:嘘——(池中杨玉环听见动静。)

    杨玉环:你听,什么声音?

    李瑁:没有呀。

    杨玉环:我听见了。好象有人。容儿!容儿!

    高力士:万岁爷快走!快走!(拉李隆基溜出。后面,杨玉环喊:"容儿!你在哪儿?"张云容跑来。)

    张云容:嗳!奴婢来了!(李隆基就瞪张云容:"不许说!听见没有?!")……是,奴婢不敢!

    杨玉环:容儿,你在跟谁说话?(李隆基和高力士逃之夭夭。)

    张云容:来了!来了!(跑到水池边。)娘娘有什么吩咐?

    杨玉环:刚才谁跟你们说话?

    张云容:没……没有啊。

    杨玉环:那我怎么听见帐子后面好象有男人的声音?

    张云容:娘娘怕是听错了……奴婢刚才在给阿娇姐姐洗头来着……大概是风吹动了幕帐吧……奴婢这就把窗户关上。(离开。)

    李瑁:姐姐真是疑神疑鬼。这里乃是禁地中的禁地,难道真会跑来强盗不成?

    杨玉环:我真听见有人说话了!

    李瑁:是吗?(一笑,潜入水中摸杨玉环。杨玉环就笑,一边乱打。)

    杨玉环:讨厌!快出来!哎呀你真讨厌!(李瑁钻出头,喷杨玉环一脸水。)

    李瑁:强盗来啦!(扑上。杨玉环捶打,大叫"坏蛋!"二人笑着倒在水中。)

    21,晚上。山路。李隆基和高力士骑马往回走。

    高力士:陛下,您……您这是干什么呀?

    李隆基:朕要疯了!你懂不懂?朕已经疯了!(回身一指小太监:)你!不许跟着!

    小太监:是。(勒马停住。李隆基和高力士继续前行。)

    高力士:爷,这事万万使不得。

    李隆基:朕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你说该怎么办?

    高力士:奴才不知道。奴才只知道此事万一传扬出去……它好说不好听呀!

    李隆基:朕爱她!朕就是爱她!

    高力士:可寿王毕竟是是您的儿媳,这……

    李隆基:她是朕的!她本来就应该是朕的!我真恨不能杀了你这畜牲!

    高力士:奴才无罪!

    李隆基:你怎么没罪?嗯?朕且问你,当初在洛阳街头,玉环向朕交还金子的时候,你在干什么?

    高力士:奴才……奴才正在护驾。

    李隆基:护驾?!你若不拔出刀来,她能给吓跑吗?她若不逃走,早就是朕的人了!你说是不是?你说!说!

    高力士:万岁爷圣明!可奴才那会儿什么也不知道呀——

    李隆基:你知道!你准知道朕喜欢她!你就是存心想害死朕!

    高力士:奴才冤枉!(哭。)

    李隆基:少给跟我这儿流猫尿!

    高力士:是……(赶紧擦眼泪。)

    李隆基:你说该怎么办吧?

    高力士:回爷的话,奴才真的想不出好办法。

    李隆基:你说什么?!

    高力士:爷!公爹抢儿媳……(压低声音:)这在大唐的法律上可是死罪呀!

    李隆基:放你娘的屁!朕是皇上,谁敢治朕的死罪?

    高力士:可这种事情古往今来闻所未闻……奴才只听说有皇帝要姑姑、要姨娘、要姐妹,甚至要母妃的,还从没听说过……

    李隆基:混账东西!你把朕看成什么人了?!(照高力士脸上抽一鞭子,打马狂奔。)

    高力士:哎哟!……(捂脸,看看,没流血,赶紧追。)万岁爷等等!万岁爷当心!

    22,晚上。飞霞阁。室内已经乱成一锅粥,乐曲声中,众人醉得东倒西歪,有的躺地上乱唱,有的互相搂着碰杯,有的夫妻亲嘴,有的上前抱住舞女灌酒。

    众皇亲:"来,喝,喝。""你醉了。""我没醉。""醉就醉了。醉了怕什么?皇上让咱们醉的。""喝,不喝是这个。""去你的吧,喝就喝。"(杨洄醉熏熏又来找宁王。)

    杨洄:大皇伯您看,梅妃娘娘一个劲儿瞅您呢。

    宁王:你小子,少跟我说醉话啊!

    杨洄:我哪里醉了?真的。大皇伯,她那叫暗送秋波。

    宁王:去,去,你要是再敢胡说八道,看寡人拧掉你的舌头!

    杨洄:您不信呢!像她这样的青楼女子,只要稍一挑逗,即可露出原形。不信看我的。

    宁王:你想做甚?

    杨洄:我过去给她敬酒呀,然后趁她不防,悄悄在她脚上捏一把,看她动不动声色。

    宁王:不可造次!哎……(只见杨洄歪歪斜斜走向江采萍,想起身将他拉回,却因酒力发作而一屁股跌坐下来。打着嗝揉眼睛。)

    杨洄:梅妃娘娘万……万福!(坏笑着举杯来到江采萍面前,下跪。)娘娘……娘娘的舞蹈天下绝伦,儿臣……来,臣再敬娘娘一杯。(恭敬状。)

    江采萍一皱眉:我已经喝了不少酒,你还是自己喝吧。

    杨洄:娘娘要是不喝……儿臣今天就跪着不起来了……儿臣不是代表我自己,儿臣是代表众家皇亲贵戚……敬娘娘酒的。

    江采萍看看众人:你这是何必?醉成这个样子,成何体统?(见杨洄赖着不动,只得举杯。)好吧,我就喝一口,你快起来吧。

    杨洄:这就对了,儿臣再祝娘娘快乐吉祥。(假意喝酒,见江采萍以袖掩面饮酒,趁机在人家脚上捏了一把。江采萍停住,猛地把一杯酒泼到他脸上。)

    江采萍:干什么?!

    杨洄:啊?我的眼睛……我的眼睛……(忙擦脸,)

    江采萍:你自找的!(抄起酒壶泼向杨洄。众人惊呼。这景象刚好被赶回来的李隆基看在眼里,不由得勃然大怒!)

    李隆基:混帐!(众人大惊。杨洄赶紧连滚带爬逃回本座。李隆基大步来到江采萍跟前。)你们在做什么?

    江采萍急忙下跪:陛下,臣妾……臣妾什么也没做呀——

    李隆基:没做?你拿酒泼他做甚?如此疯颠,成何体统!(掀翻桌子。众皇亲大惊。李亨吓得眼珠乱转。杨洄见势不妙,就要往门口也溜。江采萍匍伏在地。)

    江采萍:陛下,臣妾冤枉!是杨附马他……他动手摸了臣妾的脚……

    李隆基:什么?!(回头打杨洄。)

    高力士:万岁爷息怒,此中怕多有误会,还请万岁爷明察。

    李隆基:察什么察?事情是明摆的!来呀——(众武士进。)将杨洄这孽障乱棍打下山去!

    众武士:遵旨!(乱棍殴打杨洄。)

    杨洄:哎哟!……父皇饶命……父皇饶命……(抱头鼠窜而去。)

    咸宜公主:夫君……夫君!(追到门口,又返身回来扑跪在李隆基面前:)父皇!您饶了他吧!父皇……

    李隆基:唉!傻丫头,这等不知好歹的东西,你要他做甚?!(甩袖而出。大叫:)休了!休了!传朕的旨意,将杨洄发配充军,永不复用!狗东西!朕永远也不想再见到他!(出殿走远。)

    江采萍:陛下!……(伏地痛哭。)

    23,画面后移。说书人上。

    说书人:咱们书中暗表,唐明皇这是真生气,但同时也真的神经不正常了——人家江采萍招谁惹谁了?他这么不分青红皂白把人家骂了一顿,理也不理扭头走了,也忒不讲理了吧?哎,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他已经虎着心儿地盯上了杨玉环,从现在开始,非要把人家弄到手不可,所以心也乱了,志也昏了,其他什么都不顾了。总之,在他心目当中,和杨玉环相比,江采萍已经没有了一丝一毫的吸引力。要么说做皇帝的女人其实是最最不容易的,不知什么时候失了宠,被打进冷宫,那简直就像是蹲监狱,受罪去吧。

    关于这位风尘女子江采萍,她确实存在过,尤其是各种野史,把她描写得活灵活现,说此女丰韵楚楚,秀骨姗姗,能诗会画,歌舞具佳。说她漂亮到什么程度了?——哎,人家不用化妆,不用着穿什么像样的衣服,随便找块白布往身上一披,活脱脱就是一朵鲜艳的出水芙蓉。再有,据说江采萍还写得一手好文章,现在留下名字的就有《箫》、《兰》、《梨园》、《梅花》、《风笛》、《玻盂》、《剪刀》、《绮窗》这八篇赋。另外在《全唐诗》里还可以找到她写的诗,可见此人确实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子,要不总么就被唐明皇看上了呢?可以说,如果没有杨玉环,江采萍肯定就是继武惠妃之后天底下最富贵、最幸福的女人。可惜呀,生不逢时。得,这篇儿呀,咱们先揭过去。

    话说唐明皇,被爱情冲昏了头,再也不爱搭理江采萍,可回到寝殿后就他一个人呀,他可就呆不住了。怎么呢?不有那么句话吗?——“难挨莫过人想人”,现在他心里只有杨玉环,睁眼闭眼满世界全是杨玉环的影子,真恨不能立刻就得到手,却怎么也找不出半个名正言顺的理由,您说,他能不憋得难受吗?(退出。画面满屏。)

    23,白天。骊山行宫。室内。李隆基来回踱步,如同热锅上的蚂蚁。高力士上。

    高力士:万岁爷,午膳备好了。

    李隆基:去!去!朕不吃!(高力士犹豫一下,退出。李隆基继续乱转。)

    24,晚上。骊山行宫。室外。众太监宫女战战兢兢守在廊前,就听李隆基在屋里喊:“滚!滚!朕不用你们!”两名宫女哭着逃出来。接着李隆基又叫:“力士!力士!”高力士赶紧进屋。

    25,室内乱七八糟。李隆基正往地下扔被褥。

    高力士:万岁爷请吩咐。

    李隆基:你找来的都是些什么人?嗯?连个扇子也不会打,全是废物!

    高力士:万岁爷您甭跟她们生气,她们是笨蛋,奴才给您煽扇,行了吧。(拿扇子煽。)

    李隆基:谁让你煽了?

    高力士:是,是。爷想要什么尽管吩咐。(李隆基劈胸抓住高力士。)

    李隆基:朕要什么你知道!

    高力士:这个……

    李隆基:什么这个?啊?

    高力士:这个……这个……(李隆基从墙上拔出剑。)

    李隆基:你说!

    高力士:爷!您就杀了奴才吧!您就是把奴才千刀万剐,那件东西奴才也取不来呀!

    李隆基:混账!什么东西?我不许你管她叫东西!

    高力士:是,是,奴才失口!奴才罪该万死!

    李隆基:滚!滚出去!(将高力士推出门外,关上门。)

    26,白天。骊山行宫。室内。李隆基来回踱步,已经快没了底气,走走,坐下来叹会儿气,再起来走。高力士轻轻推门。

    高力士:万岁爷。

    李隆基:你又来干什么?

    高力士:奴才给万岁爷送饭呀。(挥手,众太监宫女端酒食进,就往桌上摆。李隆基上前将杯盘碗筷胡噜了一地。)

    李隆基:统统拿走!(宫女们忙过来收拾。)

    高力士:那万岁爷想吃什么?奴才叫人去做。

    李隆基:朕想吃什么你知道!(高力士都快哭了。)

    高力士:奴才是知道……可奴才真的弄不来……

    李隆基:出去!出去!全都给我出去!(高力士带众人退出。李隆基狠踢地上的碎片。)

    27,晚上。骊山行宫。室内。李隆基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望着天上一轮明白。一会儿,高力士轻轻推开门。

    高力士:万岁爷……万岁爷……这可怎么好呀?(见李隆基不理,哭着爬到床前。)爷,奴才知道您心里苦,可奴才确实没办法……

    李隆基:力士。(高力士赶紧答应。)朕怕要活不成了。

    高力士:哎哟!别介呀,万岁爷!

    李隆基:朕英雄一世,还没像今天这么惨过。(高力士抹泪。)

    高力士:爷,奴才比您还惨呢!奴才都快愁死了……

    李隆基:你真的没法子?(高力士摇头。)唉,朕除了你,这事还能去求谁呢?看来朕是死定了。

    高力士:别!万岁爷千万别这么说!

    李隆基:那你就想办法让朕活下去!嗯?

    高力士:……说实在话,要真是不讲理,奴才怎么也给您弄来了,只是如此一来,势必毁了万岁爷一世的英名,还望万岁爷三思!(李隆基猛地翻身上床,紧紧抓住高力士。)

    李隆基:朕早就想好了!朕不要别的,就要和她单独呆在一起,哪怕只呆一小会儿!

    高力士:然后呢?

    李隆基:然后朕就知足了。

    高力士:要是这样的话,奴才或许可以想想办法。

    李隆基:那好!你去想!一定要把她弄来!要做得天衣无缝,啊。

    高力士:是。【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