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晚清危亡录:战争,以鸦片为名 > 第二十二章 大清为什么干不过英夷?

第二十二章 大清为什么干不过英夷?

    1.“泥脚巨人”与“日不落帝国”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廿四(1842年8月29日),在英舰“皋华丽”号上,大清钦差大臣耆英等大员在《南京条约》上签了字,盖了关防大印。这场历时三年之久的战争,就这样以大清的完全失败而宣告结束。

    一直以来,大清以天朝上国自居,岂料英夷派出区区两万人,就将大清打得俯首认,不得不割地赔款,这结局实在令人难以接受。许多人都认为,凭借大清辽阔富足、兵员充足、本土作战等有利因素,完全能够将区区两万英夷打得满地找牙。全然是因为大清君臣抵抗意志不坚决,才让英国佬捡了便宜,侥幸得胜。

    这样的认识,实属一厢情愿。它根本不符合历史事实。

    战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比拼。大清虽然自诩天朝上国,但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与新兴的资本主义英国根本不在同一个量级。

    鸦片战争时期的中国,昧于时知,浑浑噩噩地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清廷对内是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使举国“万马齐喑”,毫无生气。对外闭关锁国,不知世界发展大势。当时,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全面落后于西方。

    大清虽然经济上号称富足,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能创造的财富终究有限。所谓富足,不过是靠量的累积的结果。这种富足是属于朝廷、官府、达官贵人的,底层老百姓大多处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悲惨状态。贫富分化其实已经动摇着大清的根基。乾隆、嘉庆年间各地民乱蜂起,已经撕开了大清国泰民安的假象。

    英国在17世纪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制度,此后国力“噌噌”地向上蹿,先后干翻了荷兰、西班牙、法国等西方列强,成为拥有殖民地最多的西方霸主,号称“日不落帝国”。

    大清千百年不变,老牛拉车,男耕女织,日升而作,日落而息。而英国已经进入蒸汽机时代,机器代替人力,生产效率突飞猛进。

    当大清的读书人孜孜不倦地诵读着子曰诗云,一味沉溺于古人经典,为考得一官半职耗尽心力的时候。英国的牛顿已经揭开了力学、光学的诸多奥秘,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就连一个工人出身的瓦特,也能改良蒸汽机,为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英国一日千里,大清举步不前。国力之差距,一目了然。

    即便如此,英国对大清这个东方大国还是心存敬畏。为了能和这个东方的天朝上国好好做生意,他们多次伸出橄榄枝。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阿美士德使团访华。

    大清认为,英夷是不远万里来朝贡的。既然是朝贡,那就该行三跪九叩的大礼。牛哄哄的天朝上国遇到了骄傲的“日不落帝国”,结果只能是啥事也谈不拢。双方和平而平等地建立外交关系的机遇,就这样同历史擦肩而过。这也为日后硬碰硬的战争,埋下了伏笔。

    英国先后派出的两个使团,都没完成他们的平等通商的使命,但他们通过与大清近距离接触,摸清了所谓天朝上国的底细。

    马戛尔尼惊异于中国老百姓的贫穷,也敏锐地意识到这种贫穷之下,清廷的国力衰退。他断言,清王朝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预言它迟早会“不再有纪律和安全”,“英国从这一变化中将比任何其他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

    阿美士德使团,不愿向大清皇帝行三跪九叩的大礼,结果连嘉庆皇帝的面也没见上,就被打发回去了。但是阿美士德使团也算没白跑一趟,他们通过在中国沿海转了一圈,将大清沿海和长江的水系和布防,弄了个一清二楚,为后来的战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阿美士德回国时,途经圣赫勒拿岛,这里囚禁着一个牛人——拿破仑。这个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近代欧洲历史上的战神,在滑铁卢战役失败后,被英国军队关押在这里。

    出于对这个传奇人物的敬仰,阿美士德拜访了拿破仑。会见期间,他们谈起阿美士德的中国之旅。拿破仑认为,阿美士德应该入乡随俗,向中国皇帝行跪拜之礼。同时,拿破仑还说,和这个地域广阔、物产丰富的帝国作战,是世上最大的蠢事。中国并不软弱,它只不过是一只睡眠中的狮子,它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

    拿破仑如此高看清朝,一方面是他对击败自己的英国极不满意,所以情感的天平倾向中国;另一方面是他对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西方对中国的崇拜中。但是,对中国的实际情况,还是亲自走了一遭的阿美士德更有发言权。阿美士德从内心已经对这个所谓的天朝上国极其蔑视了,他评价道:中国不过是个泥脚巨人,根本不堪一击。

    从长远看,拿破仑的看法不无道理。中国昏睡百年后,一定会清醒和崛起,重新傲立于世界的东方。

    但就当下情况而言,阿美士德的判断才是准确的。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真的是一个不堪一击的“泥脚巨人”。

    2.海警部队与近代海军

    如果从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对比,来推测一场战争的胜败,显得有些笼统的话,那么军事实力上的比较,就会更加具体和直观。

    英国是个海洋国家,而且长期干着海外殖民的勾当,其海军实力堪称世界第一。英国当时拥有世界最大的海军舰队,战舰多达400余艘。

    英国的战列舰按照载炮数量,分为六级:一级载炮100门,二级载炮84~98门,三级载炮64~80门,四级载炮50门,五级载炮28~44门,六级载炮20~24门。

    鸦片战争中,英国派往中国的远征军舰队并不是最先进的,其中载炮最多的“威厘士厘”号、“麦尔威厘”号和“伯兰汉”号都属于三级战列舰。这几艘三级战列舰舰长100米左右,载员300~500人,排水量1500~2000吨,载炮皆为74门。此外,其他中小型武装战船,载炮为20~40门不等。

    我们再看看大清水师战船的情况吧。大清水师战船最大者,长约33米、宽6米多,载员不过百人,最大排水量仅250~350吨。这样的战船最多载炮十几门,少的也就两三门。

    从体积吨位和载炮数量上看,大清的战船遇到英国的战列舰,就像小猴子遇到了巨无霸,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

    在动力方面,英军战舰只有少部分采用蒸汽机。当时的蒸汽机体积大,装在船上太占地方,限制舰船载炮数量。另外,当时的蒸汽机船都是明轮船,即蒸汽机和轮船的划水系统都在水面之上。这种船只容易受到敌人炮火的攻击,反倒不能成为主力舰艇。

    因此,英军战船多采用多桅风帆。船上桅杆高高耸起,风帆巨大而且数量众多。这种船不管风大、风小,风向如何,都可以通过调整风帆方向和角度,保证船只破浪前行,纵横驰骋。

    大清水师战舰也是采用风帆为动力,但由于船只小,只能配备少量风帆,且桅杆低矮。这样的风帆受风力、风向制约,如果遇到逆风,只能落下船帆,动用人力划桨摇橹。所以,大清战船的动力其实是人力为主、风帆为辅,其速度当然就慢得多了。

    英国海军的战舰为多层,舰炮分布于舰船两侧。由于体积巨大,抗风浪能力强,而且载炮多,所以每艘舰船都是一个独立的作战平台。这样的舰船组成的舰队,对抗大清水师体积小、稳定性差、载炮少的战船,那可就是分分钟秒杀的节奏。

    英国海军战船的先进之处远不止这些。我们现在不过是从体积、动力、火力这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对比。

    总而言之,英国海军是近代意义上的远洋海军,而大清水师不过是承担近海巡逻和缉捕海盗任务的海警部队。所以,英军从海上而来,大清水师的那些破船,根本抵御不了。想在海上御敌于国门之外,大清想都不要想。

    3.天灵盖挡炮弹

    既然海上作战捞不到便宜,那就立足海岸,用大炮轰炸侵略者。把我们的岸防炮对准入侵船只,这样敌攻我守,敌客我主,一定会立于不败之地。这种想法很有道理,当时大清沿海诸位大员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干的。

    于是林则徐在广州修建炮台,构筑虎门、横档等工事;颜伯焘在厦门修建炮台,构建石壁防线;裕谦在定海修建炮台,筑起土城防线;陈化成在吴淞口建造炮台,构建土塘防线。

    用炮台对抗英国军舰,这个思路没问题。但实战的效果如何呢?

    战果是无一胜绩,惨不忍睹。广州被攻破,奕山、杨芳等人掏银子赎城;厦门石壁崩溃,颜伯焘被撸了官;定海失陷,裕谦自杀;吴淞口也没挡住英军,陈化成战死。英军从海上一直窜到长江,兵临南京。

    为啥大清立足海岸,也干不过英国的战舰呢?

    答案无它,大清铸造大炮的技术太差。

    当时,英军的舰炮和大清的岸防炮原理一样,都是前装滑膛炮。所用的炮弹也差不多,都是实心弹为主,开花弹为辅。好像两者没啥差距,而且大清还占着岸上开炮的地利优势,可结果为啥还是一败涂地呢?

    其实原理是原理,技术是技术,大清输就输在铸造大炮的技术上。

    当时,大清铸炮的方式是将生铁熔化成铁水,浇灌到泥模中铸造成炮。这样铸造出的大炮炮管,中间充满孔洞和砂眼。炮管有孔洞和砂眼,开炮极易炸膛。一炮打出去,且不说能不能打着敌人,反而常常把自己人给炸了。

    为了改善炮管有孔洞和砂眼的问题,只能采取加厚炮管壁的方式。这样一来,清军的大炮就比英军的炮笨重得多。炮管壁厚了,炮身就笨重,炮管的长度也就受到限制。如果将炮管铸造得太长,炮身沉重,稳定性也不好。于是,清军大炮的造型也就可以用笨厚黑粗短来形容。

    这些大炮的炮管短,所以炮弹的初速慢,射程也不远。虽然一个个火炮看着形体巨大,但性能是十分一般的。

    另外,这种生铁泥模铸造的大炮,抗高温能力差,一炮出去,炮管子就发红,需要长时间冷却,才能再打下一炮。这对射击的速度和频率也是一个极大的影响。

    影响大炮射程和攻击效果的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火药。清朝当时使用的是配方标准不统一的黑火药,这种火药燃烧不充分,所以烟大威力差,推动炮弹的能力有限,大炮射程受到极大的影响。这种火药还极容易受潮,一旦受潮,火药就只冒烟不喷火,炮弹推不出去的事,也是时有发生。

    清军也装备了一定数量的开花弹,就是打出去能爆炸的炮弹。但是由于火药性能不靠谱,打出去能不能爆炸,啥时候爆炸,都成了很不确定的问题。

    清军的大炮主要是所谓红夷大炮。这种炮有轻有重,标准不统一。自重一千多斤的算是轻的,这种轻量级的红夷大炮,有效射程也就四百多米。还有自重五六千斤的大家伙,这种大型红夷大炮,最大射程能达到三千米,但射出那么远,炮弹早就没劲儿了,真的能有效杀敌的射程也就一千米而已。

    英军装备的舰炮,体积比大清的小,重量比大清的轻,但威力却比大清的火炮强得多。英国的冶铁技术远远超过中国,他们铸造大炮使用的是熟铁或低碳钢,铸炮的模具是铁模。这样铸造的大炮既轻巧又结实,根本不会出现炸膛的问题。

    英军大炮重量轻,炮管就可以造得长一点。炮管长,炮弹初速就高,射程也就远。

    英军火炮耐高温能力强,不需要等待冷却时间,可以打了一炮又一炮。这样的射击速度和频率,大清方面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儿了。

    英军的火药配方有严格的标准,火药性能可靠,这也保证了火炮的有效射程。英军军舰装备的长管加农炮,射程在一千米以上。在战斗中,英舰火炮在千米之外密集射击,攻击清军炮台。而清军炮台上的火炮射速慢,射程也基本够不到英国军舰,如此只有挨打的份儿了。

    清兵打不到英国佬,而英国佬发射来的炮弹却是又多又密集,这给清军士兵造成很大的心理威慑。通常情况下,经过英军几轮密集的炮轰,清军士兵就纷纷撂下家伙,逃之夭夭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清军修筑的炮台没顶盖。虽然大清沿海的官员都热衷于修建炮台,但是炮台的设计严重脱离了战争的实际。大清的炮台,就是一圈围墙,几个炮眼,所有的炮台都是朝上敞口的。他们似乎不明白炮弹是沿着抛物线打来的道理,所以压根儿就没考虑炮台顶部的防御。

    这种没顶盖的炮台,抵挡不住从头顶落下的炮弹。大清各处炮台上的士兵,只能眼睁睁看着英军的炮弹从头顶落下,用自家的天灵盖做最后的“抵挡”。

    通常,清方的炮台上都会聚集很多士兵。前线将领坚信人多力量大的朴素真理,每到开战时,就不断要求增兵援助。援兵来了,大家都挤到炮台上,人数的密度正好方便英军炮弹提高命中率。

    更有奇葩如颜伯焘者,他当时一掷千金地构筑石壁炮台,将大炮安放在防护墙之外,而且不给大炮配备炮车。当英军来袭时,石壁炮台上的清军士兵只能打一炮,然后就歇菜了。因为炮在墙外,没有炮车将炮拉回,士兵也不敢出墙装填弹药。英舰的火炮噼里啪啦地密集攻击,清军士兵一炮之后就束手无策,只能缩着脖子等着挨炸。

    所以即便清军占据着近岸防守的地利优势,但炮不如人,也是无济于事,加上那些官僚们拍着屁股想出来的没顶炮台,结果只是坑苦了可怜的士兵们的天灵盖。

    4.陆军兵力大比拼

    船没人家的坚,炮没人家的利,炮台没有顶盖,这些因素决定了大清无论在外海还是近岸,都不是英夷的对手。

    海上和海岸上干不过英军,这也没啥,咱们可以在陆地上和他们死磕。大清拥有常备军力80万,区区2万英夷,岂可横行霸道。

    但陆战的结果,大清依然是败得稀里哗啦,不是英军的对手。

    我们且分析分析清廷陆军的情况,探究一下清军陆战失利的原因。

    大清拥有八旗兵20万,绿营兵60万,全国总兵力80万。英国侵华远征军开始派出兵力7000余人,后来增兵至2万。从兵力对比上看,大清是占据绝对优势的。

    大清80万兵力也是各有防区,各有任务的。我们先说说20万八旗军的驻防情况吧。

    清朝入关,建都北京之后,将八旗精锐半数驻于京畿一带,拱卫京师安全。这10万八旗军是保卫京城,确保清朝统治的禁旅,是不可以随便调动的。

    剩下的10万,分四方面驻防:一是驻防在东北“龙兴之地”,确保关外安全;二是驻防察哈尔等接近蒙古的地方,监视内蒙古各部;三是戍守西北边疆,重点威慑新疆、青海、外蒙古;四是驻防内地各军事要冲,控制内地各省,监视绿营兵。

    八旗军的这种驻防叫作“居重驭轻”,即占据各处军事要冲,确保清朝统治安全。鸦片战争时期,八旗军除了在乍浦、镇江抵抗英军侵略外,基本没参加战斗。

    另外60万清军为绿营兵。这些军队是清初由汉兵编成的分驻在地方的武装力量,他们以营为基本单位,用绿旗做标志,故称“绿营兵”。

    绿营兵中有少部分驻防京畿外围,其余都分驻各省。在一省之中,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各自有其亲自率领和指挥的绿营兵,称之为“标”,各标下辖2~5个营不等。

    总督统领的绿营兵叫“督标”,巡抚统领的绿营兵叫“抚标”,提督统领的绿营兵叫“提标”,总兵统领的绿营兵叫“镇标”。

    各标之外,正三品的副将统领的叫“协”,协的兵力和各标基本相同。

    标、协以外,其余兵力都以营为基本单位,由参将、游击、都司、守备统领。参将到守备,官阶有差:参将为从三品,游击正四品,都司从四品,守备正五品。虽然官阶不同,但他们所统领的兵力都是一个营。一个营的兵力在200~1000人之间,营的大小由所驻防地区的重要性决定。

    营以下为哨,哨以下为汛,分别由千总、把总统领。绿营兵并非统一驻防,而是分兵驻守于一省各地。小到一个市镇,也会驻防一汛。这一汛士兵或数名,或十几个,最多也就几十个而已。

    绿营兵分兵驻防,是由其军队性质决定的。绿营兵分驻各处,执行维护社会治安、监视控制百姓等任务。八旗军分驻各省,又起着占据战略要冲,监视控制绿营兵的作用。整个清军,其实就是集警察、内卫部队、国防军三种职能于一体的军队。

    女真是异族入关,一直担心汉人造反,所以才采取这种“居重驭轻”的战略思想,强化对内的控制。这种分散驻防,层层监督的体制,有效达到了强化内部统治的效果。但是,一旦外敌入侵,兵力就显得捉襟见肘,无法集中力量抵御外敌。

    鸦片战争开始后,清廷害怕内地百姓借机生事,更要强化对内的监控。一省之内,既要严密控制百姓,又要抵御英军,兵力自然就捉襟见肘,不敷使用了。

    兵力不足,只有从其他各省抽调。抽调集结就成为鸦片战争中,清廷唯一保证兵力的方法。但是,这种抽调集结,兵力运输是个大问题。大清集结兵力,基本靠士兵的两条腿,集结速度远远赶不上英军战舰那样来去如风。

    在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上,英军凭借机动性极强的舰船,拉着士兵到处跑。他们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集结优势兵力向清方发起进攻。而大清方面,沿海各处都需要设防,处处都要分兵据守。

    虽然大清有80万常备军,但多数都要严密驻防于内,不能调动。即便抽调出数万兵力,往沿海各地一派驻,又等于化整为零,于事无补。英军乘船而来,可机动灵活地集中兵力。清军援兵开动双腿,疲于奔命。

    由于机动性上的差别,英军几千兵力,重复投入各处战场,让几千人发挥出数万人的作用。清军沿海虽然有十余万兵力,但在具体战役时,能派上用场的也就几千人。

    比如,道光二十一年二月初(1841年2月底)的虎门之战,关天培所部守军不过千人左右,而英方进攻兵力在三千以上。

    道光二十一年八月中旬(1841年9月底)的第二次定海之战,清军约三四千人,而英军进攻兵力在四五千。

    道光二十二年六月(1842年7月)的镇江之战,清军京口副都统海龄和参赞大臣、四川提督齐慎,以及署理江南提督刘允孝三方面共有八旗、绿营兵4000余人。而英方陆军司令郭富和海军司令巴加,统领各种舰船70余艘,海陆军近7000人(一说后增兵至2万)。

    由以上战力可看出,大清虽然本土作战,但兵力上其实并不占多少优势。很多重大战役中,投入的兵力反而不如英军多。

    5.士兵素质和单兵武器

    在鸦片战争中,大清船不坚、炮不利,而且士兵素质和单兵武器也远远落后于英军。

    鸦片战争初期,英国派出陆军约4000人,海军约3000人,总兵力约7000人。英国陆军分为三个步兵旅和一个炮兵旅。每旅下辖两个团,以营为基本作战单位。

    陆军中,除了三个从印度、孟加拉招募的土著(黑夷)兵团战斗力较弱外,其他四个步兵团(皇家爱尔兰第18步兵团、第26步兵团、第49步兵团和第55步兵团),都是从英国本土调来的战斗力强悍的老牌部队。这四个步兵团都参加过镇压美国独立的北美“七年战争”,具有丰富的海外殖民地作战经验。

    清朝八旗和绿营都带着明显的世兵制色彩,士兵一旦招募入伍,就成为终身职业。非但自己终身当兵,而且还父死子继地传承下去。这导致士兵年龄参差不齐,身体素质各不一等。

    茅海建先生《天朝的崩溃》一书,收录了1840年7月中英第一次厦门之战中,清军战死的九名士兵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记录着战死士兵的姓名、年龄、职务、家庭成员等信息。从这些档案中可以发现,这九名战死的士兵,年龄22~29岁者四人;年龄30多岁者两人,一个35岁,一个39岁;年龄40多岁者两人,一个43岁,一个47岁;还有一个年龄超过50的,已是59的高龄。

    从这九名战死士兵的资料看,清军中年龄较大者不在少数。这样的年龄结构,先不说军事素养如何,单就体力体能一项,就不能和英军的精壮小伙子相比。至于训练水平、战术素养,大清这种冷兵器思维下的军队,和英军近代意义上的陆军,更是没法相提并论。

    在陆军的单兵武器装备上,清军和英军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鸦片战争时期,清军是冷热兵器混用的军队。部队一半人装备大刀、长矛、弓箭、藤牌等冷兵器,另一半则使用鸟枪、抬枪等火器。

    清军使用的鸟枪、抬枪属于前装燧发滑膛枪,这种枪是在火绳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谓燧发,简单说就是通过枪机撞击燧石产生火花,从而引燃火药发射子弹。所谓滑膛就是指枪管里没有膛线,子弹平滑射出。由于没有膛线,子弹无法产生通过自旋而获得稳定弹道,所以射击精度不高。

    当时,英军装备的轻武器也是前装燧发滑膛枪。从原理上看,中英之间的火器差别并不大,都是燧发,都是前装滑膛,射击精度都不靠谱。

    但是基本原理相同,并不代表双方火器的性能一样。

    清军火器是从仿制明朝时期的西洋火器发展而来的。其中,鸟枪长约2米,铅弹丸重1钱,装填火药3钱,射程在160~240米,射速为每分钟1~2发。

    抬枪长3米左右,重15多千克,发射时须两人操纵,一人在前充当枪架,将枪身架在肩上,另一人瞄准发射。抬枪射程在400米左右,但由于枪身笨重,发射需两人操作,其射速也就慢得多。

    清军火器不是制式装备,所以样式繁多,制造年份不一。军中使用的鸟枪达58种之多,而且一支枪使用几十年那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更有甚者,居然有160多年前的枪,还在军中使用的情况。

    英军装备的是当时最先进的伯克式前装滑膛燧发枪和布伦士威克式前装滑膛击发枪。这两种枪,前者枪身长1.16米,口径为15.3毫米,射程200米,射速为每分钟2~3发。后者枪长1.42米,口径为17.5毫米,射程约300米,射速为每分钟3~4发。

    从以上对比中看,英军枪支的射程和射速都比清军的鸟枪先进。而且他们的枪支是制式装备,整体质量和使用稳定性,清军火器根本赶不上。此外,清军的鸟枪长达2米。枪管太长,装填速度就慢,实际的射速就更迟缓了。

    当时清英双方都使用的是射击精度不靠谱的滑膛枪,战争中难免要短兵相接。英军枪支上都装有刺刀,而清方鸟枪长达2米,枪管太长无法另行加装刺刀。所以当两军短兵相接之时,清军的鸟枪兵就没了御敌的武器,只能依靠手持大刀、长矛的兄弟们帮忙。

    英军火枪加刺刀,既可远攻又能近战;而清兵只能是拿鸟枪的负责远攻,拿大刀、长矛的负责近身搏斗。武器配备的不同,导致一个英军士兵就等于两个清兵。

    一直有论者说,鸦片战争时中英单兵装备没有代差,都是前装燧发滑膛枪。但只要仔细一分析,就会发现,虽然都是前装燧发滑膛枪,但它们也有着明显的先进和落后之分。清兵手里的家伙,确实远远落后于英国佬。

    6.“排队枪毙”

    战争是技术,更是艺术。打仗可不是街头打架,只要胆子大,提着板砖往前冲,就能威慑群雄,获得胜利。鸦片战争,清廷被打得满地找牙,除了船不坚、炮不利,武器装备不如人之外,战术的落后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沿海各处的攻防战中,英军采用的都是舰炮正面轰击,陆军侧翼迂回登陆的战术。要说这战术也没啥新鲜的,但大清官员似乎对此一无所知,愣是让英军屡试不爽,频频得手。

    陆军登陆后,按说清军还是有能力放手一搏的。可通常的情况是,英军陆军一登陆,清军士兵立马溃散,纷纷撂下家伙,撒开脚丫子,四散跑路了。

    这是为啥呢,难道大清的士兵们天生就是包吗?

    其实,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还是英军先进的战术。清兵在英军先进的战术面前,真的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撒丫子开跑。

    前面我们说过,当时中英单兵火器都是前装燧发滑膛枪,这种枪的射击精度不靠谱。为了改善这种状况,英军作战一般把士兵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士兵站成三横排,进行“排队枪毙”的三线式战术。

    这种战术要求,队列中的士兵不能做单兵机动,每排士兵集体行动。前排举枪射击,后排装填弹药,中间一排装填完毕,等待射击。前排射击完毕,退至后排装填弹药,中间一排变成前排,继续射击。三排轮换,保证射击不间断。大家站成一排射击,就不必考虑射击的精准度,反正只要子弹向前飞出去,打不着这个,也会打着那个。如此,整体的射击精度反而提高了,有利于弥补滑膛枪射击精度不靠谱的不足。

    在一部分士兵执行“排队枪毙”的三线式战术的同时,另外一部分士兵呈散兵线布置,对三线式士兵队列进行掩护。这些散兵主要由轻装步兵和来复枪兵担任,英国的轻装散兵部队通常由训练有素并且具有高度纪律性的优秀士兵组成,以散兵群或单兵的形式作战,其作战方式很类似于现代步兵。

    他们与敌保持接触,起到骚扰、杀伤敌军并分散敌方火力的目的,确保己方“排队枪毙”的三线式士兵队列,不致过分暴露在敌人火力之下。在战斗中,散兵和“排队枪毙”的三线式士兵队列,紧密配合,达到充分发挥单兵武器性能,大量杀伤敌军士兵的效果。

    清军的战术思维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最前排是远射的鸟枪兵、抬枪兵,然后是弓箭手,再次是藤牌兵,最后是等待短兵相接的大刀长矛。两翼通常是骑兵,随时准备冲锋突袭。整个队形十分密集,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

    清军火器射程本就不及英军,英军在远处开枪射击,清军的火器够不着,只能等着挨打,加之清军队形密集,正好让英军的三线式战术充分发挥作用,举枪对清军进行“排队枪毙”。

    等到两军接近,英军进入清军火器的射程范围内时,英军就不再开枪射击,而是挺着刺刀向前冲锋。

    不是说好大家开枪对射吗?你们怎么举着刺刀就赶上来了!

    清军中的火器兵面对英军的刺刀,顿时没了御敌打仗的家伙,这时候只能是撒丫子跑了。打仗这事,如果大家同心协力,都奋勇上前,那就士气高昂,视死如归。一旦有人溃散逃跑,那么恐慌就迅速传染,整个队伍马上崩溃。

    英军的刺刀冲锋,让没有肉搏武器的清军火器兵最先溃散。火器兵一开跑,那些手持大刀长矛的哥儿们也马上不干了。谁都是妈生爹养的,为啥你们开跑,我们死磕呢。况且这些英国佬人高马大,拼刺刀的技术十分了得,不跑就是死路一条,那谁不跑就是犯傻了。

    通常,在火器对射的时候,清军还能勉强抵挡一阵子。一旦英军靠近,发起刺刀冲锋,战斗就基本趋于结束。

    总的来说,大清无论海上还是陆上,都不是英军的对手。闭关自守而且军事落后的所谓“天朝上国”,遇到近代化程度很高的“日不落帝国”,挨打是历史的必然。这场战争,清政府从一开始就注定毫无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