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晚清危亡录:战争,以鸦片为名 > 第二十三章 《南京条约》的百年回望

第二十三章 《南京条约》的百年回望

    1.《南京条约》签署

    英军兵临南京城下,战争的态势已经很明显,大清败局已定。道光皇帝虽然一百个不情愿,但是也不得不应允钦差大臣耆英等大员同英方接触,进行议和。

    谈判本就是强者为王的事情,大炮架在南京城门口,清廷还有什么争执的底气。谈判基本是按照英方的意图进行,英国人先提出草案,再翻译成中文,然后和清政府谈判代表讨论。

    清政府谈判代表,无论是负责前期接触的张喜等小人物,还是后期实际进行谈判的官员黄恩彤、咸龄,再到地位更加尊崇的耆英、伊里布、牛鉴,没一个懂得英文。他们只好等英国人草拟好英文条款,再翻译成中文,然后才能进行讨论。如此一来,谈判就成了被英国人牵着鼻子走的事,哪里还有什么主动权。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初九日(1842年8月14日)上午,南京城外静海寺,清政府以江苏按察使、代理布政使黄恩彤,四等侍卫、前吉林副都统咸龄为代表,正式和英方谈判。

    七月十二日(8月17日),英方将根据会谈的情况拟好的条约草案交与中方。

    七月十四日(8月19日),双方会谈,英方详细说明条约各条款,中方表示无异议。

    七月廿一日(8月26日),英方正式交付条约文本,中方接受,至此议和已成。

    七月廿四日(8月29日),在南京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耆、伊、牛三大员在条约上签字并盖用关防。《江宁条约》,即今天所说的《南京条约》,正式签署。

    谈判进展得如此迅速,这与耆英等大员急于尽早得到停战承诺的心态有关。为了尽快忽悠这些英夷瘟神离开,让北京紫禁城里的道光皇帝早日安心,耆英等大员显得急不可耐,一点都不淡定。

    在耆英等中方大员的心目中,所谓谈判,就是忽悠英国佬尽快停战撤兵,早日向道光皇帝交差。至于如何仔细推敲和约的条款,最大限度地争取利益,这确实是超出了他们的心理预想,也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

    耆英等人轻率地签字画押,连英国人都觉得看不过眼。当时参与谈判的英国海军军官利洛,在其后来所写的《缔约日记》中这样描述道:“在欧洲,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的字句与语法。中国代表们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很容易看出他们所焦虑的只是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赶紧离开。因此等他承认条约以后,就要求大臣将运河中的船只转移到江中。”

    《南京条约》签署,历时三年之久的硝烟散去,鸦片战争结束。

    《南京条约》的原件之一由英国政府保存,另一份正本寄存在台北市的故宫博物院。其详细条款,各位看官请参看本书附录。

    总体来说,《南京条约》共十三款,其主要内容可大体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宣布结束战争。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

    二、五口通商。清朝政府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三、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圆,其中600万赔偿被焚鸦片的烟价,1200万赔偿英国军费,300万偿还商人债务。所有款项分四年交付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每100银圆应加利息5银圆。

    四、割地。清朝政府将香港割让给英国。

    五、另订关税则例。清朝政府将以公平的原则颁布一部新的关税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六、废除行商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七、释放战俘,赦免在战争期间与英国人有交往的中国人。

    割了地,赔了款,大清一厢情愿的天朝上国迷梦,再也无法维系。在我们惯常的历史叙述中,中国自此以后,就从光辉灿烂的古代历史,断崖式地跌入了积贫积弱的近代历史。我们先不说这样的叙述是否合理,但必须承认,《南京条约》的签署,确实具有中国历史分水岭的意义。

    从此,中国历史翻开屈辱的一页。

    从此,中国历史也走出了王朝更替的封闭循环,在危机四伏中,迎来新的机遇。

    2.强盗的逻辑

    《南京条约》签署距今已一百七十多年,这足够我们拉开历史的距离,用当今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必须承认,《南京条约》是不平等的。英国人凭借坚船利炮,逼迫清廷低头认。这就好比一个强盗闯进家里,把刀架在你脖子上,逼你交出银行卡并说出密码一样,其行为就是赤裸裸的抢劫。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英国这个闯进大清国门的强盗,他们并不是完全为了讹你的钱、占你的地盘。他们把刀架在大清的脖子上,就是要逼迫大清答应,从此以后,大清得按照规则出牌,好好做生意。

    割占香港,英国是为了要一个可以停船休整的港口。赔偿货款、商欠,是为了保护英国商人的利益。当然,替那些鸦片贩子的出头,这本身就不大光彩。至于赔偿军费,这是欧洲当时的通例,你干不过人家,就得听人家的,掏钱赔款。

    自古强权就是真理,强盗自有他们的逻辑。

    相比勒索金钱,霸占地盘,英国更为看重的是开放口岸、派驻领事、平等外交、废除行商、另定税则等条款。他们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为英国所产出的大量商品,寻找一个巨大的销售市场,保证英国在对华贸易中占到优势地位,不要像以前那样,老是吃亏。

    开放口岸,做生意的地方就多了,不再局限于广州一地。派驻领事,以后英国商人就有了领导,不再受大清官员的欺负和盘剥。平等外交,从此你们得把我们当回事,不能总是牛哄哄的,把我们当孙子对待。废除行商,是因为这些浑蛋凭借朝廷给予的权利,垄断市场,低买高卖,在贸易中坑人无极限。另定税则,是因为你们的各级官吏太不是东西,收钱的名目繁多,没有规矩。

    英国漂洋过海来揍你,就是要一个好好做生意的规则和环境。于是,他们通过《南京条约》,强行将清廷拉入到他们的贸易体系中来,让清廷按照他们的贸易规则行事。

    抛开割地赔款这些明显的不平等条款,单就从开放口岸、平等外交、废除行商制度、另定税则标准等旨在通商贸易的条款而言,《南京条约》其实也算给封闭的大清提供了一次敞开国门,和世界交流的机会。

    世界已经突飞猛进,再这样关起国门,沉溺于天朝上国的迷梦里,大清吃更大的亏,受更大的罪,那就是早晚的事情。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大清若能在此时顺应时变,实行改革,那么这些条款也算是帮助清廷步入了世界贸易体系之中,为中国打开了近代化的大门。

    可惜的是,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拐点上,清廷是不可能马上清醒和觉悟的。大清是从东北的山林里走出的落后政治势力,在历史的阴差阳错下,占据了华夏大地,窃据社稷神器。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沿用传统的治国方式,坚持以农为本,尊崇孔孟之道,就是他们最佳的选择。希望这样的政权抓住历史的机遇,进行近代化改革,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清廷不可能超越自身的认知局限,一夜之间从传统的农业思维转向近代化的商业思维。所以即使是机会,他们也无法把握。中国的近代化,还得在付出更多代价后,才能艰难起步。

    3.天朝上国的体面

    据《清宫补闻》记载,道光在签署《南京条约》之前的晚上,彻夜不眠,绕殿逡巡,不停地拍案叹息。上谕发下后,他连连流泪,说是对不起祖宗。

    道光皇帝觉得堂堂大清向英夷低头,这实在是莫大的耻辱。割地赔款,心疼的并不是钱和土地,而是痛心天朝上国经此一役,颜面尽失。

    其实,割地赔款,对清廷的损伤并不是太大。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区区2100万银圆不过毛毛细雨。至于香港一地,鸟不拉屎的小地方,有它不多,没它不少。“赏借”给英夷停船休整,也算是天朝皇恩浩荡,怀柔远夷。

    大清赔偿英国军费、货款、商欠,共计2100万银圆。当时中英贸易中,英国商人大都使用西班牙殖民墨西哥期间,在当地铸造的币面花纹有西班牙国王肖像的银圆。条约里所说的2100万银圆,指的就是这种银圆。这种银圆一枚约合银7钱,2100万银圆大约合银1470万两。

    在道光年间,大清一年的财政收入为四千万两左右,而作为一个封闭的农业国家,财政支出并不算多,所以每年财政皆有结余。据《清史稿·食货六》记载:“道光二十二年,岁入银三千七百十四万两,岁出银三千一百五十万两,均有奇。”

    道光二十二年就是1842年,即鸦片战争进行的最后一年。这一年大清被英国鬼子揍得鼻青脸肿,京杭大运河漕运也被阻断。按说,这一年正在打仗,财政收入应该有所缩减,而打仗又要养兵,保证后勤补给,是最烧钱的事情,政府支出肯定暴涨。可这一年大清的财政收支结果是:结余了564万两白银。由此推断,在不打仗的和平时期,清廷的财政收入会更多些,支出也会少一些,当然结余就远不止564万两白银这个数了。

    既然大清财政收入一年就结余500多万两,区区2100万银圆,合银1470万两,对不差钱的大清而言,也真不算个事。用几个小钱,买个国泰民安,这个生意对一心求得统治安稳的清廷而言,绝对划算。

    对于割让香港,清廷官员也没什么大的反应。香港岛面积不足80平方公里,除了有几个小渔村之外,就要啥没啥了。当初,琦善和义律捣鼓了一个《穿鼻草约》,把香港“私许”给英国人,而京城里的官员们,压根儿不知道还有这么个地方。巴麦尊也对割占香港很不满意,他说:“(香港)鸟不生蛋之地,一间房屋也建不成。”就这么个荒岛,区区百里之地,“赏借”出去,真的不算个事。

    至于释放战俘、赦免“汉奸”的条款,这更不是事。仗都打完了,两国从此“永存平和”,那么战俘就该打发回去了,留着他们还得天天管饭,耗费粮食。至于和英夷往来的“汉奸”,不过都是些贪图几个小钱的斗升小民,他们也翻不起什么大浪,赦免就赦免了,这正好可以体现天朝的宽宏大量。

    另定关税例则、废除行商制度这两项条款,对昧于近代商业制度的清廷而言,也无大碍。

    总之,就诸多具体条款而言,清廷接受起来也并不是很困难。让大清皇帝和各级官吏耿耿于怀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南京条约》损伤了天朝上国的体面。

    当时担任江苏布政使的李星沅,看到《南京条约》的条款后,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阅江南钞寄合同(即条约),令人气短,我朝金瓯无缺,忽有此蹉跌,至夷妇与大皇帝并书,且约中如赎城、给烟价、官员平行、汉奸免罪,公然大书特书,千秋万代何以善后。”

    李星沅进士出身,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素养的儒学官员。鸦片战争期间,他就在江苏任职,对战争形势比较了解。他知道大清是干不过英夷的,所以对停战议和,是积极拥护的。

    看到《南京条约》,李星沅对条约是否平等,没一句话的评价。让他忿忿不平的是“夷妇与大皇帝并书”,“赎城、给烟价、官员平行、汉奸免罪,公然大书特书”。他觉得这些丢人的事,白纸黑字地写出来,不好给后世交代。也许在他的逻辑里,这些丢人的事,偷偷摸摸地做了就行,写在纸上就是摆明了欺负人。重视面子的中国式思维,与英夷讲究契约的做法碰到一起,对撞出的不是火花,而是笑话。

    4.到底是哪里不平等?

    今天之国人,应该从更全面、更辽远的视角去审视《南京条约》。

    首先必须明确,《南京条约》是英国武力胁迫下签署的,但就其产生的方式看,就是极不平等的。近来有论者说,《南京条约》大体公平,这是断章取义,不值一驳的。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南京条约》确实存在一些相对平等的条款。譬如,第一款的约定是:“嗣后大清大皇帝与英国君主,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这条规定中英互相保护侨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对中英两国同时提出的要求。虽然在具体执行中,英国人来中国的多,中国人去英国的几乎没有。但就条款而言,没啥毛病,说其平等,也不为过。

    又如官员之间平等外交的条款,这让清廷的官员觉得十分憋屈,毕竟曾经的高高在上从此以后无法继续。但今天看来,两国外交,就该如此。唯有平等才好商量着办事,如果一国把另一国当孙子,还有啥外交可言。

    开放口岸,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居住这一条款,大清上下都觉得不爽。广州、福州等地老百姓为抵制外国人入住,还发生了规模不小的斗争。但今天看来,让外国人住进来,彼此多些交往,总比关起大门,继续封闭愚昧好些吧。

    当然,我们更应该注意到,《南京条约》里有些貌似平等的条款,其实严重损害中国利益。其中另定税则一条,对中国近代的经济发展,制约极大,为害尤深。

    在当时清廷官员眼中,唯有此条算是公平合理。后来在作为《南京条约》补充细则的《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约》(即《虎门条约》)里,英国人大方地给出了逢百抽五(即5%)的关税税率。大清谈判代表黄恩彤、耆英等官员十分高兴地接受了。因为这个税率比大清以前的逢百抽三、逢百抽四的税率还高。

    不懂国际贸易规则的大清官员,显然不知道,议定税则,意味着从此以后就得按照这个执行;对一些特殊商品,清政府失去了征收保护性关税的权力。

    就是因为这个议定税则,让中国传统经济在日后受到严重的挤压。洋米洋面、洋布洋火、洋钉洋盆此后渐渐涌入中国,让中国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日渐凋敝。

    由于时空不同,认识角度不同,故而当时清廷所认为的不平等,和今天我们重新审视时所认为的不平等,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今天,我们跳出具体的条款,看到的是,英国将中国强行拉进了世界贸易体系。这种强拉硬扯,让清廷措手不及,跌跌撞撞入了局,糊里糊涂地开始了贸易竞争。这才是所有不平等中最大的不平等。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南京条约》使封闭的国门开始打开,中国历史千年不变的王朝更替式的循环被打破,历史开始向新的方向前进。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积贫积弱,丧权辱国的开始。

    《南京条约》也开启了中国走向近代化,进而走向现代化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