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晚清危亡录:战争,以鸦片为名 > 第二十七章 躲进小楼成一统的道光皇帝

第二十七章 躲进小楼成一统的道光皇帝

    1.“望洋之叹”

    鸦片战争战败,道光皇帝将失败的根源归结于用人不明。时任江苏布政使的李星沅,在其日记中记载了军机章京程庭桂觐见时,道光的表现:“楞香(程庭桂)书,于进见时,蒙谕及英夷,辄以用人不明,深自悔恨,至于握拳捶心。”

    既然道光皇帝认为战争败于用人不明,那么当时沿海前线的大臣们就倒了霉。林则徐、邓廷桢就不用说,在战争期间就被罢黜,发配新疆。与林、邓主张截然不同的琦善,也被发遣到张家口充军去了。厦门失守不久,闽浙总督颜伯焘被革职。

    以上这些都是战争期间处理的沿海大员,战后对官员的处理就更加严厉。

    《南京条约》签署后,英军撤出沿海,夷情大定,战争的硝烟彻底散去。这时候,道光就开始着手惩处战争时期的沿海军政大员。多次临阵脱逃的浙江提督余步云,被道光砍了脑袋,成了战后被依律处斩的最高官员。两江总督牛鉴,被革职拿问,判处斩监候。扬威将军奕经、靖逆将军奕山、参赞大臣文蔚统统下了大狱,判处斩监候。不过这些被判处斩监候的大员们,最后都蒙宽宥,并未因此丢了性命。

    比较幸运的是果勇侯杨芳。这位老将广州战败后,便回到湖南提督本职上养病,当时道光皇帝还谕旨好言抚慰。鸦片战争结束,道光皇帝和大家算总账的时候,也没为难他,而是获准他开缺回家,安度晚年。杨芳在道光朝,平定张格尔叛乱,生擒匪首,立有大功,因此才被道光网开一面,未曾深究。

    耆英、伊里布、黄恩彤等议和大臣,自然有功,个个都得到了荣升。伊里布死在议和的第一线,更是身后哀荣殊异,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敏。

    战争时期,给道光上奏“十可虑”的刘韵珂,也获得高升,从浙江巡抚,一跃成为闽浙总督。这个缘于刘韵珂聪明滑头,会来事,而且关键时候会说话又敢担当。

    追究完责任,处理了一批大臣,关于战争的反思也就结束了。大清朝堂之上,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啥新气象也没有。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军舰撤出东南沿海,道光皇帝下令各省修筑海防工事。各地重新修建的海防工事还和原来一样,全然没有任何改进。似乎英国的坚船利炮,并未引起大清沿海官员和道光皇帝任何学习和借鉴的兴趣。

    倒是那个打仗不怎么样的皇侄奕山,曾奏请仿造西式战舰。但后来也不了了之,没了下文。两广总督祁贡也曾提议,从澳门雇用“夷匠”,仿造西式火轮船。但道光皇帝一听要用夷人,赶紧下令阻止。

    远在广州的耆英,曾进呈给道光皇帝一把新式击发枪。这让年轻时玩过火枪的道光皇帝爱不释手。但对耆英上奏仿造西式枪械的事,他却朱笔批示道:“卿云仿造二字,朕知其必成望洋之叹也。”

    为啥会成为“望洋之叹”?除了没有技术、缺少工匠等客观因素之外,更主要的还是固步不前,不能下定决心,排除万难进行革新的主观原因。

    2.太平依旧的美梦

    鸦片战争的失败,使道光皇帝备受打击。清军入关近二百年,一直国富兵强。可到了他的手里,落得个向英夷割地赔款,使大清江山金瓯有缺。作为爱新觉罗的子孙和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他的内心充满了惶恐和愧疚。

    道光是嘉庆帝嫡出的皇次子,由于长子早夭,所以他就成了事实上的嫡长子。道光降世后,身集乾隆、嘉庆两朝恩宠,早早就当作接班人培养。

    道光39岁承继大统,成为帝国最高统治者。作为皇帝,他旰衣宵食,勤勤恳恳。面对乾隆晚年之后,大清国库空虚的局面,他厉行节俭,抠抠搜搜,甚至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上朝。皇帝做到这个份儿上,也算“尽职尽责”了。

    道光并非无所作为的昏庸帝王,他的文治武功还是有值得称道的地方。继位之初就着手整顿吏治,清查陋规,此外还试行漕粮海运,改革盐税制度,加强河防,开禁矿业。这些都卓有成效,极大地改善了清廷的财政亏空,使帝国的国库日渐充裕。

    道光六年(1826年),新疆张格尔叛乱,妄图在南疆恢复其和卓家族的统治。道光调兵遣将,历时一年多,全歼叛军,并活捉匪首张格尔。

    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鸦片战争,凭借道光的这些文治武功,完全会成为清朝历史上备受称道的皇帝。但是,倒霉的时代让他赶上来,丧权辱国的锅,他就背定了。

    鸦片战争结束后,道光已在位20多年,年逾60岁。20多年克勤克俭,兢兢业业,最终还是落得战败求和,割地赔款。理想和现实,付出和收获之间的巨大落差,顿时摧毁了这个帝国最高统治者的信心,让他失去了当初励精图治的雄心壮志,变得因循守旧,无所作为起来。

    在这种情况之下,耆英圣眷日隆,深受宠信,就不难理解。因为耆英能做到安抚洋夷,弥缝时艰,保证性如犬羊的洋人不再闹事。这对渴望过几天清静日子的道光而言,岂不是居功甚伟?

    朝中大臣们发觉道光皇帝越来越不喜欢听闻洋务、灾荒和匪盗等坏消息,于是便投其所好,报喜不报忧,一起努力营造一幅海晏河清的太平图景。

    皇上如此,大臣们就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举朝继续文恬武嬉,得过且过,浑浑噩噩,没有一丝一毫反思战败、奋发图强的迹象。

    林则徐辑录了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京师友人的来信,编成《软尘私议》一书。其中描述鸦片战争战败,北京城里的情况为:

    和议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谈时事”四字,俨有诗书偶语之禁。

    茶坊酒肆贴出“免谈时事”四个大字,便可该喝酒的喝酒,该喝茶的喝茶。八旗子弟架鸟笼斗蛐蛐,日子依然悠闲自在;文武百官上朝坐衙,朝九晚五;士子文人继续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以求科举进学;平头百姓还是日升而作,日落而息,娶妻生子,继续为自家小日子奔忙。

    大清还是那个大清,天下还是那个天下。总之,日月流转,一切如常。东南的几声炮响,岂能惊扰东方帝国太平依旧的美梦。

    3.皇长子奕纬亡故

    鸦片战争之后,道光皇帝已经年过六旬,他将目光投向自己的儿子们,希望能找出一位堪当大任,承继大统的接班人。

    道光共有九个儿子:皇长子奕纬、皇次子奕纲、皇三子奕继、皇四子奕詝、皇五子奕誴、皇六子奕訢、皇七子奕譞、皇八子奕詥、皇九子奕譓。

    皇长子奕纬生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生母那拉氏本是道光——当时的皇子旻宁藩邸的使女。奕纬出生,不过是道光一场冲动后的副产品,所以他并不喜欢和重视奕纬。童年时期的奕纬基本处于缺少父爱、自由生长的状态。

    奕纬毕竟是道光的长子,嘉庆皇帝的第一个孙子。他不招父亲疼,但受爷爷爱。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嘉庆皇帝就慷慨地封11周岁的奕纬为多罗贝勒。多罗贝勒为清朝宗室九等爵位中的第三级,地位仅次于第一级的和硕亲王与第二级的多罗郡王。

    道光皇帝即位后,皇室成员基本都有封赏,唯独奕纬爵位不变,还是多罗贝勒。其母那拉氏也仅仅封为和妃,在宫中毫无地位和恩宠可言。

    道光六年(1826年),皇次子奕纲出生。可惜的是,这个小皇子才活了五个月,便得病而死。

    道光九年(1829年),皇三子奕继降生,但刚刚满月便病死。

    两个皇子相继早殇,皇长子奕纬就成为道光的独子。在道光九年(1829年)时,他已长成21岁的大小伙儿,道光皇帝也已48岁。老子已渐渐老去,儿子也长大成人。为江山社稷计,道光皇帝必须对独子奕纬重视起来。他开始关心起奕纬的学业起居,为其延请朝中饱学之士做老师,训导奕纬读书,将他当作接班人培养。

    奕纬童年不受道光重视,天不收、地不管,自由生长,顽劣成性。成年后更是游手好闲,放荡不羁。现在父皇突然关心他的学业,他不但不视为恩宠,反而觉得是约束和负担。于是父子间渐生嫌隙,关系并不和谐。

    道光十一年四月(1831年5月),年仅23岁的奕纬突然暴毙而亡。对奕纬因何而死,《清史稿》等正式史册中并无记载。民间的说法是,奕纬死于一场家庭暴力。

    据清宫太监回忆,道光延请朝中饱学的大臣教授奕纬读书,但奕纬顽劣成性,无心学习。老师便好言相劝说,你要认真学习,将来好做个好皇帝。谁知这个不成器的奕纬张口就说,将来等我当了皇帝,第一个就杀了你!老师被奕纬的这句话吓坏了,便跑到道光皇帝面前,原封不动地将这话告诉皇上,并请求辞去皇子老师一职,回家养老。

    奕纬如此悖逆,令道光皇帝十分震怒。他便派人将奕纬找来,准备严加训斥。奕纬来到道光面前,跪地请安时,怒火中烧的道光皇帝飞起一脚,正中奕纬裆部;奕纬惨叫一声,倒地不省人事,几天之后,便不治而亡。

    奕纬死后,道光哀痛万分,以皇子例治丧,进封隐志贝勒。咸丰皇帝即位后,进封他这位早逝的大哥郡王爵位。因为奕纬没有子嗣,便过继贝勒绵懿的孙子载治为后。

    道光皇长子奕纬亡故的真相,并无可靠资料。但年仅23岁就暴毙而亡,这确实是一大悲剧。奕纬去世时,道光皇帝已50岁了。50岁的皇帝竟然膝下无子,龙脉断绝,真是不胜凄凉。

    4.立储大事

    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1831年7月17日),皇四子奕詝出生。

    六天之后,即六月十五(7月23日),皇五子奕誴降世。

    这是奕纬去世的同年,道光皇帝接连迎来了两个儿子的降生。总算天佑大清,龙脉不绝。

    道光十二年十一月廿一日(1833年1月11日),皇六子奕訢出生。

    其后,从道光二十年(1840年)到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皇七子奕譞、皇八子奕詥、皇九子奕譓相继出生。

    鸦片战争战败后,道光皇帝已经年过60,是该考虑立储大事了。皇五子奕誴过继给惇恪亲王绵恺,提前退出了立储的人选。皇七子奕譞、皇八子奕詥、皇九子奕譓还都年幼。于是,道光皇帝就将目光锁定在皇四子奕詝、皇六子奕訢身上。

    清代从雍正皇帝开始,实行秘密立储制度。具体方法是:由皇帝亲书立储谕旨一式两份,一份密封在锦匣内,安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一份皇帝自己保存。待皇帝驾崩时,由御前大臣将两份遗旨取出,共同拆封,对证无误后当众宣布由谁继位。

    秘密立储,全凭皇帝本人拿主意,其他人不能预知。于是道光皇帝就在奕詝、奕訢之间反复比对,举棋不定。而奕詝、奕訢之间竞争也暗中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奕詝、奕訢竞争,各有优势和不足。

    皇四子奕詝的优势有二:一者奕詝的生母钮钴禄氏是皇后。奕詝出生时,其生母为全贵妃,后被晋封为皇贵妃统摄后宫。道光十四年(1834年),钮钴禄氏被册封为孝全成皇后。

    道光二十年正月(1840年2月),孝全成皇后一病不起,病逝于圆明园寝宫,时年仅33岁。道光皇帝对孝全成皇后感情深笃,她病逝后,道光在世期间,再未册封皇后。

    二者皇长子亡故,皇次子、皇三子早殇。奕詝现在就是诸皇子中的老大,加之其生母为皇后,奕詝就成为实际上的嫡长子。按照清王朝的家法,凡是皇帝之子,不分嫡庶,均有入承大统的可能。但在宗法和礼教盛行的时代,嫡长子的地位还是备受尊崇的,在竞争储位时,具有较大的优势和权重。

    奕詝的不足也很明显。第一,奕詝腿脚不好。一次在南苑皇家猎场打猎时,他不慎落马,摔伤了骨头。虽然经过宫廷御医的治疗,但还是留下后遗症,走路无法如常人。皇帝是真龙之身,岂可身有残疾。这对奕詝竞争储位,明显是一个影响。

    第二,奕詝的生母钮钴禄氏已经过世,现在统摄六宫事务的是皇六子奕訢的生母静皇贵妃博尔济吉特氏。虽然奕詝从小就被静皇贵妃收养,但生母和养母,毕竟不是一回事,其中的微妙不言自明。

    皇六子奕訢的优势也有二:一者奕訢天资聪慧,能文能武,深得道光皇帝欢心。在读书理政、骑马射猎各个方面,奕訢的表现都明显优于老四奕詝。道光皇帝也一直对老六奕訢十分赏识。

    二者奕訢的生母静皇贵妃博尔济吉特氏,正统御六宫事务,虽无皇后之名,但有皇后之实。这在竞争储位上优势就特别明显。

    奕訢的不足第一是庶出,不是皇后之子。第二是为弟,前面还有个哥哥奕詝。但整体来说,奕訢聪慧过人,文武兼备,深得父皇欢心,又有母亲助力,似乎胜算更大些。

    5.“藏拙示仁”

    在历代宫廷斗争中,嫡出庶出,有才无才等因素,并不能决定最后的结果,真正决定胜负的是权谋心计。四皇子奕詝本人其实资质平庸,但他的身边有一个精通权谋之术的师傅杜受田。

    杜受田,字芝农,山东滨州人。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会试第一,殿试二甲第一,选庶吉士,授编修。后晋升为中允,洗马,督山西学政。

    道光十五年(1835年),杜受田被特召还京,进上书房教授皇四子奕詝读书。其后他的官职一路高升,做到工部尚书、内阁学士。但道光皇帝让他只是挂名,不必去工部和内阁上班,一心教育奕詝。

    杜受田在上书房一待就是十几年,将奕詝从一个懵懂幼童,培养成饱读诗书的青年。师生日日相处,感情也日渐深厚。

    道光十七年(1837年),六皇子奕訢也入上书房读书,师从卓秉恬、贾桢等饱学官员。随着皇子们日渐长大,上书房的琅琅书声中,师父间的争斗也就在不动声色中进行着。

    对立何人为储君,道光心里一直犹豫不决,难以决断。他曾赐四皇子奕詝锐捷宝刀,同时又赐六皇子奕訢白虹宝刀。从赐刀这件事上,奕詝和奕訢的师傅们,都品味出其中深长的意味。

    宫廷争斗,都是鸭子洑水,表面不动,暗地里划拉个不停。这种暗斗,上不了台面,所以外人难以知晓。台面之上的较量,也就那么关键的几个回合,却决定胜负的走向。

    据野史笔记《清人逸事》中记载:道光皇帝晚年,于某日命诸皇子到南苑射猎。四皇子奕詝临行前,杜受田专门叮嘱:今天射猎一定不要发一枪一箭,而且还要严令手下也不许猎杀任何动物。如果道光皇帝问起,就说时下是春季,正是鸟兽怀春孕育之时,不忍心猎杀它们以干天和;而且,作为长兄,我也不愿意用弓马一日之长,和诸弟一争高低。杜受田还强调,此事事关重大,一定要这样做,这样说,千万不可马虎大意。

    奕詝牢记师傅的叮嘱,在射猎时安然不动,未发一枪一箭。射猎结束后,诸皇子回来复命。皇六子奕訢猎获最多,而四皇子奕詝一只猎物也没有。道光十分好奇,就问奕詝为什么一无所获。奕詝按照师傅教的那套说辞应对。道光听后非常高兴,称赞他道:“真有仁君的风度啊!”

    《清史稿·杜受田传》对此事也有简略记述:

    至宣宗晚年,以文宗(奕詝)长且贤,欲付大业,犹未决。会校猎南苑,诸皇子皆从,恭亲王奕訢获禽最多,文宗未发一矢,问之,对曰:“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宣宗大悦,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储遂密定,受田辅导之力也。

    如果说野史的记载,不一定靠谱的话,《清史稿·杜受田传》的记载就更进一步印证了此事的真实性。

    杜受田深通权谋之道,他知道按照奕詝的文武才略,远不及六皇子奕訢。于是他就采取了“藏拙示仁”的办法,设法为皇四子奕詝打造仁德的形象。在儒家思想中,仁德是本,事功是其效,如果只重事功,则难免颠倒本末。

    春日射猎一事,四皇子奕詝秀出了仁德的风采,而六皇子奕訢猎获最多,沾沾自喜反而显得轻浮卖弄。道光皇帝摇摆不定的天平,开始向皇四子奕詝的方向倾斜了。

    6.立储密旨与四道遗嘱

    据《清人逸事》记载,还有一次决定立储结果的较量。这次杜受田又指导皇四子奕詝赢得道光皇帝的欢心,从而彻底奠定了争储斗争的胜利。

    道光晚年积劳成疾,久治不愈。道光皇帝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立储的事情不能再拖下去了。于是,他就召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前来讨论时政,以最终决定大清国皇位继承人。两位皇子大概都已明白父皇的用意,觐见前分别向自己的老师问计。

    六皇子奕訢的师傅卓秉恬对自己学生的才识十分自信。他告诉奕訢,皇上如果垂询,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杜受田则对四皇子奕詝说:“阿哥如条陈时政,智识万不敌六爷。唯有一策,皇上若自言老病,将不久于此位,阿哥唯伏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诚而已。”

    奕詝见到父皇后,依计行事,果然让道光皇帝龙心大悦。他认定四皇子是仁孝之君,堪当大任,于是下定了立储的决心。

    道光二十六年六月(1846年8月),道光皇帝终于拿起朱笔,写下立储密旨。

    立储一事,《清史稿》记载为:“二十六年,用立储家法,书名缄藏。”

    《清皇室四谱》中记载:“二十六年六月,宣宗(道光皇帝)密定皇储,缄其名于匣。”

    道光三十年正月(1850年2月),道光病危,急召众大臣在床前。道光取出金匣授予众臣打开,立储密旨内容是:

    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

    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

    整个清朝,立储密旨中对另一个皇子做出安排,仅此一例。这足以说明道光皇帝对皇六子奕訢的偏爱,也可说明他在立储问题上的矛盾和徘徊。

    道光执政后期,洋人退到沿海,朝政大体平稳。地方官报喜不报忧,令道光帝的心情逐渐好转,度过了一段相对安宁、祥和的时光。五口通商以后,海关税收不但稳定,而且逐年上升,国库日渐充实。大清帝国似乎朝着再次强盛的方向发展。

    在这种平静的假象后面,大清其实已经内忧外患,危机四伏。道光皇帝深居紫禁城内,“躲进小楼成一统”,享受着表面的海晏河清,天下太平。

    西方已经开始工业革命,发展一日千里。而道光还驾驭这大清这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按部就班地行驶在原先的航道之上,奉行着传统的治国方略。在继承人的选择上,他依然按照传统的仁德标准,将帝国权力的接力棒交给另一个守成者手中。大清的危殆,中国近代的积贫积弱,从此就命中注定,不可改变了。

    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1850年2月25日),道光帝驾崩于圆明园慎德堂内,享年69岁。

    鸦片战争失败,大清割地赔款,这使道光皇帝觉得自己上愧祖先,下无功德于子孙百姓。于是,他留下四道遗嘱,其内容简单说就是:

    一、死后不配天,就是不要将他的神牌供奉到天坛的皇穹宇和皇乾殿内。

    二、死后神牌不升祔太庙,但可以升祔奉先殿,其画像可以悬挂到寿皇殿、安佑宫。

    三、死后不要在其陵寝五孔桥南为他建圣德神功碑,但要把“大清某某皇帝”的文字镌刻在明楼碑上,陵寝名称刻在明楼碑的背面。

    四、死后只将他生前穿用过的几件衣服供奉在皇宫内的四执事库,以示节俭和留念。自鸣钟殿内一些不常用的砚墨,也没有必要长期保留收藏。

    《清史稿》对道光的评价是“恭俭之德,宽仁之量,守成之令辟(贤明的帝王)也”,同时也指出他“能将顺而不能匡救”,“国步之濒,肇端于此”。

    《清史稿》的评价,应该说十分客观。道光宽厚仁慈,厉行节俭,在传统意义上,算个不错的皇帝。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的爆发,他完全能够凭借自己的守成之功,赢得令名。但是,鸦片战争前后,世界局势已然发生变化。他没有魄力匡救时弊,进行改革,而是继续抱着祖宗成法,延续着传统的治国方略,使大清错失了革故鼎新,进行近代化改革的大好时机。大清此后,国势日蹙;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道光皇帝难辞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