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 > 非名校毕业的我,要如何逆袭

非名校毕业的我,要如何逆袭

    在微博上收到一个提问:“同哥,或许您会觉得我问的问题很狭隘,但还是想听听您的意见。来自小县城的非名校毕业生该如何逆袭?创业潮太‘汹涌’且时间成本太高,进名企又需要高学历,考研刷学校是最好的途径吗?难道真的一步错就步步艰难吗?该怎么努力才能有立足之地?”

    在回答这几个问题之前,我首先要从个人的角度纠正一下问题当中的几个误区。

    首先,创业的人太多,于是你觉得竞争太激烈,觉得自己不适合创业。请问现在什么事情做的人很少、竞争不激烈,等着你去做?现在,任何事一旦有了苗头,大家都会去做,而且不辞辛苦。什么样的人才能发现机会?就是那些每天和人竞争、在竞争中寻找机会的人,绝对不是坐在那儿等着发现机会的人。

    其次,你认为创业的时间成本太高。请问为什么有人能考上名校,有人考不上?是靠运气吗?恐怕很少有人真的能靠运气考上名校吧,绝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小学努力、初中努力、高中努力,在别人玩、放空、无聊、谈恋爱的时候努力,所以才能考上名校,他们的成本不高吗?相比之下,如果他们找工作更容易,或者获得机会更容易的话,最重要的原因不是社会的学历歧视,而是他们曾经付出了相比之下更多的努力(高考突然考砸的人不算啊,但如果是突然考砸的话,那么重新考肯定没问题)。

    又次,考研到底是为了学习,还是为了文凭?这个值得商榷。我想分享我一个朋友的故事:90后,三线城市,高考650分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时是全国优秀毕业生,拿着简历去了世界级公关公司实习,然后到世界级数据调研公司工作。工作一年之后,他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决定去美国深造。回国后,进入某世界五百强做管培生,做了两年,现在重新调整定位在链家公关部。我觉得他实在是太折腾了,但是他觉得:既然知道自己不行,为什么不努力去多深造、学习一下呢?

    我想说明的是,深造不是因为你现在走投无路了,只能去拿文凭,而是你想变得更好,必须找一个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地方。总之,抱着刷文凭的心态考研的人,我非常狭隘且愚昧地觉得:他们就算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应该也做不长久——因为他们并没有找到深造的本质原因。

    再次,你说的:“难道一步错,就步步艰难吗?”如果你真能有勇气迈开第一步,你能在行为中反思并立刻纠正错误,即使第一步错了,你也不会步步艰难。可是,你的提问让人感觉:“反正我以前成绩不好,没考上好大学,现在我进社会了,难道就不能给我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吗?”说实话,真的不能,人生是一个累积经验值的过程,你的经验值不够就没有办法升级。大学之前没有吃够的苦、学够的经验,必须弥补回来,没有办法假装一切能重来的。

    最后,说个题外话。

    关于县城和城市的话题。简单来说,如果你觉得城市户口很重要,那你现在就努力争取拿到城市户口。这样,你的孩子就不需要那么辛苦,而不是抱怨自己的竞争者都是城市户口。哪怕他们没努力,他们的父母也曾经很努力或者很走运。人可以比能力,但千万别和其他人比运气,运气是没什么可比性的。省下抱怨的工夫,自己努力,造福后代吧。

    如果一个人的问题从认知上就出了错,那么答案便不重要了。

    为了表达清楚我的观点,我再说说逆袭。从大的范畴而言,我觉得逆袭适合于一类人群,就是愿意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断地学习、反省、努力、坚持、改进的人。“逆袭不按人群的层次分,按人性的本质分。”这句话在一部分没有目标的人看来,肯定觉得,又是一顿“鸡血”。但是,对于已经在努力改变的人来说,他们肯定知道意味着什么。

    我的总结是:第一,县城非名校毕业生逆袭和城市名校毕业生逆袭是一回事,都需要付出一样的努力;第二,任何事都需要付出时间成本;第三,天上不会掉馅饼,你不比别人付出更多,就不可能得到更多——如果你想轻而易举就获得更多,那你就要承担违法的后果;第四,这个世界的获得与付出绝大多数是成正比的,没有捷径——对于极少数不成正比的人来说,那是他们运气好,比不了。

    有时候,我们很难做成一件事,是因为我们的认知出了问题,还远远没有到谈能力的时候。

    如果不想努力,又没有准备,只有勇气,那这也不是勇气,而是走投无路的破罐子破摔。

    我有勇气和梦想,为什么没人给我一次机会

    有一天,正在开电影《横冲直撞好莱坞》的策划会,我突然觉得特别缺人。以行业招聘更准确的话来说,我们并不缺人,而是缺好人。当然,在工作岗位上,“好”这个字并不是会说话、心肠好,而是能干事、废话少。

    也就在觉得缺人的同时,我在微博上发了条招聘启事,大致意思是:我们很缺和我们一样的逗B青年,如果你逗B,而且很会新媒体营销,请用以前写过的原创微博(要求1),为《横冲直撞好莱坞》想一个微博文案(要求2),和你的简历发到我们的邮箱×××@××(要求3)。

    第二天,我收到两千多封邮件。有一些邮件长篇大论说自己的人生,就是不直接回复我们的要求,所以我只能特别仔细地从头看到尾,最后发现压根儿就没有我们要的回复。有一些邮件发来的材料特别多,巨大的文件需要下载解压缩。还有一些根本就不符合基本要求,要么没有简历,要么没有原创微博,要么没有微博文案。

    有的邮件写:没发过原创微博,也从来没接触过传媒专业的东西,只是想这是一个机会,试一下,万一成功了呢?

    有的邮件写:我对你们的工作特别感兴趣,但是在发资料之前,我想多问一句,你们的待遇怎么样?

    有的邮件写:对不起,我没有做微博文案的经验,但是请相信只要你给我一个机会,我就一定能完成你交给我的任务。

    ……

    看到这样的邮件,我的内心是极其生气的。原因很简单,这些应聘者对自己都不满意,却天真地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掉下来一个馅饼。我把邮件的截图发到了家人群给表弟、表妹们看,以此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找工作的话,请更认真地对待一下自己。

    其中一个表弟看到截图后说:“我觉得挺棒的啊,虽然他没有写过原创的微博,但起码他敢给你发邮件应聘。光是这一点,就比大多数人勇敢。你为什么要批评他呢?”

    为了让他知道自己的无知,我把给他们发的图片内容,配上一段文字发了一条微博:不要把这个世界当成彩票,所以没有万一。即使你想拥有万一,也得先付出价值两块钱能换张彩票的努力。

    我想看看大家的态度,最后却证明了我的无知。

    有条留言被赞了好几百次,态度和我表弟类似。最后一个回复说:“你难道就没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不为别的,就为这位朋友的勇气点赞!反正我是没有勇气发的!”说实话,看完这一条的时候,我愣了。一个人从来没为一份工作付出过努力,仅仅是想凭运气得到一份工作,这也能被称为“梦想”?我觉得这不是梦想,这是白日梦。至于勇气,我觉得很多事情光靠勇气是不够的,还需要能力,以及诚意。

    当然,也有很多人不同意被赞最多的那条留言,这令我颇感安慰。表弟不失时机地给我发来一条消息:你看,我就说了吧。

    当时,我的心情确实很糟糕,我并不想倚老卖老,但我真的很想对他说:“我付出了多少努力,做了多少准备,才能在大四毕业那一年考入湖南台进入传媒行业,我怎么能忍受连一条原创文字都没有写过的人,仅凭运气就妄想进入这个行业呢?这不是对我不公平,而是对这个行业的亵渎。”

    当然,这些话我都没说,我写了另外一段话送给那些理解并想努力的同学,我说:既然有挺多人觉得这位同学有勇气、做得对,我就平静地接受。但是,借这件事我也想告诉另外一些同学,正因为这个世界上很多人能接受“不付出就能得到的万一”,所以只要你“真正努力过”,你就能立刻和别人不一样,就能超过那些相信“万一见鬼”的人。

    所以,谢谢那些把机会留给我们的人,也谢谢那些时刻准备着放弃每一个机会的人。

    现在,让我们具体来谈一下什么叫爱好,什么叫热情,什么叫专业。如何区分这三者,如何将这三者融合。

    每天都在看娱乐节目的我,为什么做不了传媒

    我工作是为了养家糊口。

    我工作是被家里人逼的。

    我工作就是想每天玩,老板还付费。

    以上三个选项,如果让你选,你选哪一个?只要不傻,都会选三吧?但是,如果让你从中选择一个符合自己现在处境的选项,选三的人就少之又少了吧?

    有同学问:“我超爱传媒的,我恨不得从生下来就从事传媒业。我现在每天都看各种娱乐新闻,看各种电影,我就想进入传媒这一行业。请问同哥,我该怎么做呢?能不能推荐相关的书?”

    这位同学,你觉得我会信你吗?会信你超爱传媒?

    如果你喜欢一个女同事,喜欢到茶饭不思、夜不能寐,而日益憔悴,那你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表白并追到她。你都这样了,你的大脑应该早就在你伤神时想过一万个可能性了吧。如果遇见她,怎么搭讪;如果遇不见她,怎样找个机会搭讪;看了她的微博,知道她喜欢吃牛蛙;看了她朋友的微博,知道她原来最喜欢唱梁静茹的《可惜不是你》;通过链接又进了她的博客,发现她最新的博文是上半年发表的,那是因为她受了一次情伤,男朋友劈腿把她甩了,她超级恨花心男;她曾经向往的爱情圣地是普罗旺斯;她时常会想念父母给她做的糖醋小排……

    于是,你组织了一次少量同事的聚餐,当然少不了她。点餐时,问她是否喜欢吃牛蛙,因为你打算要一份水煮牛蛙。然后,餐间不经意说想吃糖醋排骨,因为你家人做得特别好吃,自己也会做。同时,借机说一下自己上一段感情失败的经历,也是被甩得“昏天暗地”,为何做一个老实人总是会受情伤,你觉得世界上总有一个人理解你的心情。吃完饭主动提出去K歌,然后点男生版的《可惜不是你》……好了,我不用再说下去了。如果这样你都获得不了这位女同事的关注,要么证明你根本入不了对方法眼,要么证明你演技太差,差到对方一眼就看出来你醉翁之意不在酒。

    既然对自己喜欢的人能想出那么多方法,为什么对于你爱的行业,却连看一本什么书都不清楚,还要来问我?

    什么叫爱传媒呢?

    面试的时候,这是一道很常见的考题。很多同学的回答是:“《快乐大本营》《康熙来了》我每期都看哦。”

    你再问:“它们都好看在哪里?”

    大多数回答是:“它们的主持人好好笑。”

    “还有吗?”

    “没有了。”

    拜托,你不就是一个观众吗?你喜欢吃水煮鱼,你就来挑战做水煮鱼的大厨师,睡醒了吗?

    当然,爱传媒的孩子会这么回答:“《康熙来了》里嘉宾说的每一个故事都很好笑。每一期节目里,每个嘉宾会有两三个故事保底。现场再挖,再爆料。主持人如果忘记的话,早期他们会写成提示板进行提示。”

    爱传媒的孩子还会这么回答:“《康熙来了》有五个机位,一个游机,一个摇臂,三个固定机位,应该还有轨道……”

    姑且不论答案是否正确,想做传媒的同学,与喜欢看电视节目的同学的回答是不一样的。前者会涉及电视节目制作的工序,后者仅仅是表达了一个观众的喜好。尽管你再三强烈地表达了你对电视节目的爱,我们也只能发一个“优秀五号超元气电视观众”的匾给你,然后say goodbye(说“再见”)。

    如果你爱它,你对它的感觉当然就不会仅仅停留在表层。你会开始研究,开始分析。当你明白里面的规律之后,就会越来越明了。斗志告诉你,你也要做一个如此牛的节目才行。于是,你上班是节目,下班也是节目;坐公交车是节目,等地铁也是节目……节目,节目,节目……当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你的生活等同于节目时,恭喜你,你已经不自觉地将你的工作变成了你的生活。你感觉不到工作的压迫,是因为你征服它了。你不再为它所累,而是:你想它,它就出来;你不想,它就静静地趴着,也不让你焦虑。

    真正的传媒人骨子里都流淌着创意,生活中信手拈来的创意便做成一档收视率奇高的节目。可是换成普通人,或者普通传媒人,谁有这个本事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陌生人,总是会猜测:他是谁?看他的打扮他是做什么的?他一个月能挣多少钱?于是,欧美有了一档节目叫《身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边走路边哼歌,永远都是记得曲调,忘记唱词。于是,欧美又有了一档节目叫《合唱小蜜蜂》,演变过来就是《我爱记歌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忘记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却又自诩越来越聪明。于是,节目组派一群小学生和你比小学试题。纵使你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资深律师,我们要看的就是你落荒而逃,然后当着全国电视观众的面说一句:我不如小学生。于是,有了一档节目叫《你比五年级小学生聪明吗》。

    还有好多……

    做电视难不难?仔细想想好像不难,再仔细想想其实挺难。

    做传媒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但是,如果你真的爱它,你一定能想到,而且能异想天开。如果你真能把兴趣做成你的工作,你的人生起码成功了一半。

    这是我看到的想进传媒行业的同学的努力,或许对有些人会有所触动。

    没背景没资源,怎样才能进入理想的行业

    在一两年之前,我在微博上注意到一个人,他常常会@我,然后附上他新拍的一段视频、一段文字或者自己制作的一些海报。我并没有时间看完他的作品,但一来二去,对他的微博名字倒是有了一些印象。

    某天出差途中,又看到他@我,点进去看是一段小视频。我花了一分钟时间看完,觉得被触动了,然后把他之前发在微博上的作品看了看,记住了这个人的名字。我并不知道他未来的梦想是什么,但我觉得他挺敢想敢做的。有一天录制《职来职往》,我对主编说:“微博上有一个人,你们可以联系他一下,看看他是否有意愿来参加节目。”

    后来,导演告诉我,他同意来参加节目录制,求职方向是节目编导。然后,我就在录制节目现场见到他了。他其貌不扬,戴着眼镜,瘦瘦小小的。很多老师问了他一些问题,他显得不是特别自信,老老实实地把自己的观点说了出来,唯一能留下印象的就是他很真诚。

    后来,我问了他一个问题——当时我所在的娱乐节目组刚报上来的选题:一对明星结婚了,他们给节目组寄了一张明信片以及一盒四颗的巧克力。我问他:如何根据这个线索做一条新闻?

    他沉默了一会儿说:“先去微博搜索关键词,看看还有谁收到了明信片和巧克力,然后看看是否有人收到的巧克力颗数不同。还可以把收到巧克力的这些人一一列出来,看看他们行业的分布、区域的分布,然后根据快递的电话找到快递小哥,问问他今天给多少人寄了同样的快递。不能只知道是全北京城的,至少要知道这个区域会有多少,巧克力是否一样。最后还要打电话给巧克力的品牌公司,问问这是不是他们赞助的。如果是赞助的,赞助了多少。如果没有赞助,就顺便恭喜他们,这免费给他们打了一个巨大的广告。”

    说这些的时候,虽然他的语言并无吸引力,但逻辑清晰,感觉他全身心投入在这样一个策划案里。我爆灯选了他。求职成功后,他说了一段话,大概的意思是说:很多年前,他就想进这个行业,一直在努力靠近,今天他靠自己的能力靠近了,他知道自己可以,他会更努力的。

    我们成为同事之后,他确实把很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在微信群里,任何同事发了自己的东西,他都会第一时间提自己的意见,也不管别人的感受如何。有同事会觉得他一个新人胆子也太大了。我有时开玩笑,问他怎么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他说:“把一个东西发到群里,就是要听意见的。如果没人给我提意见,我才会难过,因为表示没人在乎我。”一开始,他因为不近人情而屡遭同事非议。时间久了,同事对此似乎已经习惯了。再后来,他们也开始在群里提意见,理由是:大家都在说话,我不说,好像显得我特别没想法。他把公司配置的电脑退了,自己换了台大的苹果台式机,说是效率高、速度快。他每天很早来上班,很晚才下班,说是工作起来特别有干劲,反正他自己也没什么别的事,可以多做一些工作。

    大概大半年之后,突然有同事对我说:“你知道吗,他一直住在公司旁边居民楼的地下室,特小一间,进去转身都难,里面什么都没有。他不回去是因为里面太吵,那个地方也就能睡觉。”说的时候,同事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我能明白她的意思,一个看起来干劲十足、各方面都要求甚高的人,大半年默默一个人住在地下室,即使对比我们北漂的头几年,也是太苦了。

    有一次回他的母校宣讲电影,我问他:“你家庭条件也不差,为什么要住地下室?”他说:“想趁还能吃苦时赶紧吃点儿苦,以后不是没苦可吃了,而是怕自己吃不了苦了。”

    年轻时没什么资本,哪有多少亏可吃?想好了就要全身心投入。我不知道他能在这一行走多远,但我喜欢他对事情的态度:简单,坚定,果断,不反复。如果每个年轻人都能如此,即使失败了,我想他们也不会有多少遗憾吧。

    最后,在各位进入职场之前,我们来探讨一下工作的意义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