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炼狱期 3年

    我之所以把初入职场的前三年称为“炼狱期”,是因为在我个人的经历中,这三年实在是太重要了。你会在这三年遇见未来你所有看不惯的事的类型,看不惯的人的种类。你会觉得工资太少、加班太多、同事不好相处、老板太严苛……每个人从校园走入社会的前三年,就是调整自己心态和快速成为职场人的机会。这三年如果掉队的话,就很难再有精气神重新燃起斗志,但如果这三年认真度过的话,接下来的日子就会相对很顺利,再遇到难的问题、再遇见让你不舒服的人都不会让你产生慌乱感,对你而言——一个职场人——这些都只是“一个一个能被解决的问题”而已。

    这三年会遇见很多问题,一定会极其困惑。如果这些问题没有思考清楚而选择放弃职业的话,就太得不偿失了。所以,我把困扰我这几年的问题都总结了一下,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帮助。

    以下一些问题都是我自己在职场中遇见的,困惑了我很多年的问题。现在回过头来看,有些路是弯路,有些路是因为自己想得很清楚再迈步,确实没有失误。有人说:“很多路都必须自己走过才懂得。”其实,有些路根本不必走,因为那本就不属于你应该要走的路。我们首先要找到那条属于自己的路,然后行走在自己的路上,考虑如何能快走,如何去跑,哪里能飞,怎样走起来不那么枯燥……提高我们在职场的“决策正确率”才是终极目标。

    初入职场,有没有一条捷径

    成功的人大都具备共性。此即是托尔斯泰说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完全可以套用在成功和非成功人士的身上。

    有一些游戏,能够让你窥探到一些职场人士的共性和秘密。很简单,每个人有六个选择,好上司、好职位、高薪、符合你专业的工作、合拍的伙伴、一个好的领路人,每次要去除一个选择项。我发现,游戏中80%的人,把“一个好的领路人”留到了最后。

    在阐述原因时,有个集团的职业经理人说了句让我记忆深刻的话:“无论做什么工作,一个职位没有一个师父来得重要。一个好师父,会帮你少走好多好多的弯路。”

    领路人,其实就是师父,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可是要知道,有些时候入门比你自己修行要难上许多。我对这一点颇有感触。在湖南卫视做后期时,我的主要工作是剪辑一些节目视频,然后编辑出最好的效果。当时,做后期剪辑使用的设备是老式剪辑机。每次做剪辑,都要把需要剪掉的镜头、前面和后面的镜头都调整好,然后剪掉中间的,再把前后两个镜头进行对接。一直有个疑惑困扰着我:那些机器有些“调皮”,不够人性化,经常在剪辑完成后,出现多调或少调了一帧画面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就要重新来过。重新慢慢筛选,细心地下“刀”。所以,我做一个剪辑,需要特别长的时间。几乎每次有工作都要加班到很晚,还提心吊胆地想,导演会不会对我剪辑出来的东西满意。捎带地,我对老式剪辑机也有了情绪。我一直想,这玩意儿是谁发明的,一点儿也不好操作,难道发明它的是个剪辑的外行,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都没有在发明时想办法解决掉?

    后来,我看到一个老后期制作人员工作,这才发现,在老式剪辑机上,有一个非常隐蔽的键,只要你按下那个键,再按“+”号,机器就会自动回调到你刚才选择剪辑的画幅和画面上,并且加上一帧,按“-”号就会自动减去一帧。根本不用重新寻找,再次来过。我很懊悔,那么多时间都浪费在了无谓的工作上。如果当时有一个后期制作的老员工做我师父,一切都会简单得多。节省下来的时间,足够让我在其他技术方面从一个新手玩到准专业的水平。

    现在,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了这一点,新人入行后,会指派一个老员工带新人。可是,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很多新人不屑于老员工的指点。“师父千好万好,可我就是和他合不来。”“我是急脾气,他是慢性子。”“我是慢性子,他一点就着。”有的理由更加奇怪:“师父有点儿‘冰山’,所以相处起来觉得别扭。”“师父是个大胡子,皮肤黑。我根本不想跟他说话。”其实,这样想你就错了,你不是在拒绝别人的指导,而是在“自杀”,“杀死”自己的生命和时间。

    怎样选择一个合拍的师父呢?只要你清楚自己是在找师父,那你选择师父的理由就不会太“龟毛”了。如果你的技能足够过硬,那么从任何一个师父身上,你都能学到想学的东西。学无先后,达者为师。不然的话,你真的是来找师父的吗?你是来找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的吧?人在职场,师父不会只有一个,也不会一个师父跟到底。在选择上不要那么挑剔,实在互不相容或无法忍受,不如坦荡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判断师父合格与否的标准只在于,你是不是每天都能学到一些东西。你能发现自己的改变和变化吗?你会想到在三个月或半年后,你成长到一个什么样子吗?

    一个很不合拍,每天骂你,却能让你进步的师父,好过那些对你千好万好,却始终让你停在原地、一成不变的师父。

    有岗位就有竞争,刚入职场,我们总是会把竞争的焦点放在“他和老板关系好”“他很喜欢拍马屁”“他是一个很有手段的人”。但是,慢慢你会发现,在一个正规的公司里,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一个人能否在某个岗位脱颖而出,是看你能否把这个岗位做出不一样的成绩,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方法。看起来岗位职责都一样,但每个人做出来的成绩可谓千差万别。

    同样的职位,怎样才能做得比别人更好

    当你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无聊,又没有办法换岗和升职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坐下来安静地想一想,你现在的工作是做得足够合格,还是足够漂亮?是足够节省时间,还是足够在上班的时间完成?

    先分享一个我特别喜欢的故事。

    有两家肥皂厂竞争得特别厉害,但在各自的整个流水线上,偶尔都会出现肥皂盒里没有装进肥皂就封盒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家肥皂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调研和讨论,然后把解决问题的任务交给了专门的研发部,花了大量的资金和时间研发了机械手,机械手能够有效地探测到哪个盒子是空的,然后挑出来。果然,这家肥皂厂之后再没有出现过封空盒的情况。老板对研发部很满意,认为他们解决了一个难题,作为研发部很合格。

    另外一家厂没有那么多资金,也没有研发部。一个工人琢磨一会儿之后花了30块钱在街边买了一台小电风扇,调到二挡,放在流水线上吹。装上肥皂的盒子自然安然无恙,空盒子就被吹下了流水线……

    于是,那个工人开始火箭般地升迁。老板说:“有这样脑子的人,只要心思全用在工作上,宇宙也阻止不了他啊。”

    在一个特殊的岗位上,你有不一样的表现,大家会认为挺好,但不会惊艳。在一个万年不变的岗位上,你做出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绝对艳惊四座。新浪微博的申晨跟我分享过一件事,说他的秘书让他爱到不行,恨不得她一辈子不嫁人,只跟他一人搭档……开个玩笑。

    申老师的秘书给他的每封电子邮件的标题上都会注明:阅读该邮件需要占时几分钟。作为一个大部门的领导,每天要阅读的邮件量大得惊人。陈默(原宝洁大中华区公关总监)就曾说,他邮箱里永远都躺着上千封未读邮件,他必须从中挑选出最重要的先进行阅读和审批。相比之下,申老师就走运多了,他只需先把重要的和简单的回复,然后再死磕剩下的。

    能做到这样的人多吗?起码新浪这么大,申晨见过的人那么多,现在为止他只发现了这么一个。而陈默作为年轻有为的外企总监,却一直还未遇到。

    其实,在邮件标题上做个小提示一点儿都不难,难的是大多数做这个工作的人,都不敢或者从来没有想过去改变一个大家都默认的工作习惯。因为“大家”都认为应该是这样的,所以你就认为“应该是这样的”。

    光线的《最佳现场》节目组里有个岗位是公司所有部门中唯一的一个,叫作电视策划。因为策划不那么好干,所以在大多数媒体公司都没有策划这个岗位(现在就想做策划的同学们暂时先打消你的这个念头吧)。当初,申请岗位的时候特别麻烦,因为公司从来没有,所以不仅要写岗位说明书,还要说明这个岗位的重要性,以及这个岗位和主编岗位的一些区别。在一次次申请过程中,我几乎都要放弃了,但只要想到这个岗位一旦申请成功,自己的工作就会轻松很多,于是斗志又来了。为了未来几年能轻松个20%,现在多忙个20%也是可以的。事实证明,有了这个岗位之后,我的工作起码轻松了30%,这让我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思考其他问题上。

    以前,策划这个岗位的工作是分摊在各个节目主编身上的,有的主编负责审片,有的主编负责前采,有的主编负责广告,他们做得更多的是事务性工作,而创意性工作是需要沉下心来思考的。一旦工作性质有所不同,除非情商非常高的人,否则频道切换会经常死机。必须得强制关上其他的程序才能释放空间开启新的创意程序,不然内存都不够。

    当策划岗位被批准下来时,我舒了一口气。终于有人能每天固定观测其他的竞争节目,能第一时间提供国外最新节目的素材,能找到最有创意的各类短片,能将一些新鲜的元素融入现有节目,提高节目活力了。然后,再将一些节目用不到的创意提供给广告进行血液输出,让广告客户也有惊喜。

    我们部门的策划名字叫昭阳,我们最早相识,是我做一个脱口秀节目的策划案时,在网上发现有一篇专门分析梁冬《娱乐串串烧》的文章,点进去是个博客。我发现博主的文章写得不错,很有想法,于是我给博主留言,希望能进行一些探讨。没多久,博主便回信儿了。这个人就是昭阳。他在广州,我在北京。此后将近两年时间,他常常会和我探讨一些新型的电视节目。他也会通过卫视收看我的节目,然后提出一些他的意见。以至于我不自觉中,一旦有什么问题都会第一时间给他留言寻求意见。

    等到有一天,公司突然让我兼任《娱乐现场》节目总监时,我觉得我必须要一位每天在身边,又能解决问题的同事。想了半天,我想到了在广州的昭阳,我问他是否愿意。他很快就做了决定,第二天下午,拎着小箱子飞了过来……

    此时,我仍没问他之前从事的是何种工作,因为我的潜意识就认为既然他能和我聊那么多,解决那么多问题,那么他在电视方面肯定非常专业。等入职三个月后,我突然发现昭阳虽然有奇特的创意、发散的思维、一手的信息,可他完全不会用机器,完全不知道电视画面质量的播出指标和电视制作的流程。

    不夸张地说,当时我觉得我人生中做过最“黑暗”的决定就是和昭阳成了同事。他仅仅凭着对电视的了解、热爱和分析就轻易地让我误认为他是一名逾越基层的高级电视人才。在我既有的定义中,电视人就应该从基层做起,只有了解了各个岗位才有进阶的可能,除非有一种可能性——完全从另外一个流派的做法来诠释电视行业。而昭阳在后面的几年中,用行动证明了这些。

    那些大方案和策划我就不举例了,他第一次让我觉得他改进了团队永远都不可能改进的问题,仅仅是通过一件特别不起眼的事,这让我意识到他未来有可能给团队带来创新和冲击。那时,很多嘉宾专访过后,导演们都会拿一些“祝×××节目收视长虹”“祝×××观众新春快乐”之类的祝福ID。那天的嘉宾是一位台湾歌手。采集ID之前,昭阳把导演手中准备好的稿子撤了,换上了几份由繁体字写成的ID。导演不明白为什么。直到录完ID之后,台湾歌手突然停住对导演组说:“我们从小接触的是繁体字,这是我第一次在大陆做节目,有节目组准备繁体字给我念。虽然简体我也懂,但是非常非常感谢你们的准备。”

    这是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却给整个节目组带来了很不一样的感受。

    我们一直以为并坚持的东西也许不会错得离谱,但谁也不能站出来说它十分正确。同样的工作,稍微改一些习惯性的思维,就变得和其他人不一样了。

    岗位有初级与高级之分,要去挑战高级的岗位,首先要能胜任初级的岗位,让人看到你的游刃有余。除非一个岗位的要求完完全全与你的性格相悖,否则最好不要轻易说出“我的性格不适合做这个”。毕竟,绝大多数老板会认为——很多事情都是万变不离其宗,你一件事情做不好,别的事情肯定也做不好。

    你觉得这个岗位不适合你,到底是岗位太差,还是你太差

    《中国娱乐报道》是公司以前的一档娱乐资讯节目,大文是主编,25岁,年轻有朝气,对待任何工作从来不说“有点儿难”,只会说“我们试试”。遇见这样“正能量到毫无底线”的同事,我常觉得这是上天赐予的礼物。

    作为“礼物”的大文对节目的改版很有想法,他说:“娱乐资讯节目原本就没有条条框框,要先做我们自己感兴趣的好东西,这样观众才会感兴趣。新闻的写法、专访的对象、活动的参与,都有一个标准——发布在新媒体上,公众是否有兴趣。自己投入,观众才会投入。”大文整个人身上带着火山爆发前的能量,谈到理想,双眼放出来的光彩让他整张脸都能变成逆光的。我说:“好的,请加油,年轻人。”

    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我从光线电视部转到了光线影业,大文的火山仍没有爆发。后来,大文终于来找我。一见到我,他就说:“同哥,我觉得自己做不了娱乐节目……”一连串说了很多。总结起来,他认为自己尝试了很多方法,依然没有效果。他觉得自己的能力无法在电视行业继续做下去,只能转行做电影。

    正能量的人平时很少抱怨,可一旦抱怨起来,一定是想得非常清楚,条条理由直插软肋。看他那么决绝,我问:“那你在影业打算做什么?”他说:“我觉得自己可以做电影立项初期筹备纪录片的拍摄方案,电影上映前期整体的宣发方案,病毒视频的拍摄,电影上映时热议话题的设计,以及大众观影的引导……”

    说实话,我觉得他对电影这一块说得挺好的。也正因为如此,我决定让他在自己挖的坑里摔得尽兴一点儿。我说:“你觉得这些内容有人看吗?”他说:“当然有啊。”我问:“谁看?”他说:“只要我执行得好,大众都会看。”然后用几部电影进行了详尽的说明。

    我就说了:“你刚才说的这些,多好啊,你现在就做出来,然后找一个好的呈现形式,在《中国娱乐报道》的节目里播出不就完了?不仅网络上能看到,电视里也能播,一举两得。”

    大文突然愣了,还想反驳几句。我说:“你之所以现在觉得自己没有突破,不是你的想法没有突破,而是你的执行力没有突破。如果换一个岗位真的能改变你的现状,我愿意帮你转岗,但你现在的问题是自身的问题,并不是岗位的问题。”

    大文思考了几十秒后,默默地出去了,留下一句话:“好的,我明白了。”

    我一直认为,世界上大多数的事是相通的。重点不是你在哪里,而是你可以把事情做到什么程度。在娱乐节目里,大文完全可以做与电影相关的任何内容,只要好看。这与他在不在电影行业工作并没有直接关系。只是我们常会说服自己,觉得自己无法突破的原因是待错了地方。要知道,越是在恶劣的环境中做出成绩,越是容易被人看到。反而在顺利的环境中,一件事做得再好,大家也觉得不过是理所当然的。

    后来,他带着节目团队完成了一系列颇受欢迎的电影病毒视频。我们也真的在考虑,打算把他调到影业宣传部来。

    当你把焦点聚集在“我究竟能把一件事干得怎么样”,而不再是“我究竟应该在哪里干这件事情”时,你对事情结果的在意一定会超过对自己的在意。别人看到的都是你干的事,而不是每天抱怨的人。

    在职场,除了能埋头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如何将自己的想法很好地表达出来,让同事或老板很清楚你在做什么,你的计划是什么,也很重要。开会就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全面的重要场合。不要以为不说话就万事大吉,开会是一个让别人记住自己的机会,你放弃了这个机会,光靠埋头苦干去证明自己,真的会困难很多。

    开会发言,为什么我总是说不到点儿上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一度,我比较奇怪一些朋友的言论和看法。他们说:“刘同,你有没有觉得上班的时候开会,或者讨论什么问题,特别烦人。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得了,还要没完没了地发言,人哪有那么多建设性意见?”

    这种心态很奇特。

    会议、讨论,是多么好的机会。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发言,把自己的观点讲给所有人听,能让平时注意不到你的人把目光投向你。这是一个交流和说服的过程,当你的意见能给别人带来启示的时候,那会是一种异常舒畅的感觉。

    大家几乎都在抱怨没有机会,没有舞台施展自己的才华,相信自己是怀才不遇,是没有及时闪光的金子。当一个最吸引眼球的高光舞台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却要说烦!这种心态还真有点儿叶公好龙的味道。任何需要你发言的时刻,都等于把你置于舞台之上。不一定需要你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和评论,能对工作产生帮助的语句、观点,都会给你带来与平时不一样的关注。

    Y经常向我诉苦,他说:“你说的这些我都懂,大家也都懂,让人觉得烦甚至有点儿恐惧的正是这舞台的高光。你不能保证每次发言都能得到喝彩,为此得挖空心思、绞尽脑汁。这玩意儿是把‘双刃剑’,在给你机会的同时也憋着毁你一道。可能一句不当的话、不当的言论,或者一个不怎么好的中庸说法,就会让别人把你归在某类当中。你没那么平庸,可一旦你在会议上被人认为是平庸的人,这个印象就很难挽救回来。”

    我很诧异,在地球上,还有什么事情是没风险的吗?举个偏激的例子,你吃个咸鸭蛋可能遇到苏丹红,喝杯牛奶可能就有三聚氰胺。危险无处不在,河豚有毒尽人皆知,可是江南一带的河豚馆开得如雨后春笋。再者,会议是把“双刃剑”不错,那你就宁愿放弃这个舞台,而不要自己的高光时刻了吗?就算你做得到,恐怕你的沉默和推诿也会直接坐定大家对你的印象——这是个没有料的家伙。

    发言,结果可能是好,也可能是坏。不发言,那么你就“死”定了。

    不要把发言当成一种负担,而要当作一种享受。因为这是工作带给你的权利,对于自己的权利,要抱有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去享受,而不是逃避。

    走向社会的第一年,我对开会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跃跃欲试、欣喜异常的心态。一遇到开会,肾上腺素就会猛增。平素里作为一个新人,我在办公室根本没有发言的机会,即便说点儿什么,对方也都会心情好了顺便听两耳朵,心情不好根本连听都不听。年少轻狂,幸福时光。我觉得,为什么我这颗金子还没有被人发现自己的高纯度?可怜一匹日行千里的好马,被这些俗人关在这儿干拉车的粗笨活计,我可爱的伯乐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记得第一次全体会议,我感到机会终于来了。那是全体会议,意味着上上下下的领导都会参加,也许我就可以像楚庄王一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做了当时自己认为最翔实的准备,内容自认为很劲爆、很给力。我把平素从各个渠道获取的关于管理啊、公司啊之类的知识与自己挑选出的知名企业的经典例子糅合在一起,再加上自己的一些想法。即便如此,我还是觉得不够分量,于是就加了一点儿偏激的观点,以为这样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尽管那些观点我自己都不大认同,可是感觉只要这种观点别人没有说出来过就好。

    新人得不到在会议上固定发言的机会,我在心里鼓足几次劲儿之后,终于张开了嘴:“我想说几句。”然后滔滔不绝地讲起来。越说感觉越良好的我,没有看到自己主管铁青的脸。那次会议结束后,主管对我的评价是:“刘同,你是要疯啊?”

    很不幸,我失败了。这次失败降低了我对会议的热衷程度。很长一段时间内,公司同事都把我看作那样一种人:志大才疏,夸夸其谈。小屁孩儿什么都不懂,还非装成万事精通。

    不理解,心里却留下了阴影。下次会议的时候,我问主管:“老大,到底开会我要说点儿什么?该怎么说啊?”

    主管的回答是:“我不知道,这事儿你别来问我。”

    现在回想起这段经历,觉得自己真是无知者无畏。我可以随时挑出当年自己的很多问题来:全体会议的中心主题是怎样做好宣传和推广,我谈的却是公司管理和日常工作中的漏洞,简直驴唇不对马嘴。而且,不懂得察言观色,没看到大家几近崩溃的表情,仍旧继续滔滔不绝,说了几十分钟。最可恨的就是那些为了吸引别人眼球而让自己显得偏执的观点。综合上面这些,我要是能得到正面认可才怪。

    无论你把发言的场合当成舞台也好,高光时刻也罢,务必先弄清楚,这个舞台上演的是什么节目。如果你穿着燕尾服,像唱歌剧一样上场,自我感觉良好地站在聚光灯下,发现舞台上表演的是京剧,可以想象,你是多么愚蠢和格格不入。

    我觉得很多人都会有相似的经历,有的甚至干脆发展成了发言恐惧症。不过,当你真的克服这种阴影之后,再去面对这些问题,就会发现,其实解决起来很简单。摸清楚发言场合、情况、列席人员和主题,这是你准备发言内容的必要依据。千万不要想当然地自己跳舞,这样会让你的发言变成无的放矢。

    老板和我有过一段对话。我问老板:“开会的时候,你最不想听到什么样的发言?”老板的回答是:“除了那些文不对题的发言,我还讨厌那种漏洞百出的发言,这让我感到自己被敷衍,是在浪费时间。而且,这个人根本没做好任何准备。我甚至会想,他到底在工作上是不是尽心尽力。”

    一次发言的准备说简单也简单,说困难也困难。简单到只要你明白场合、情况、列席人员和主题,结合你的日常工作,就可以开口发表意见。难点在于,这种发言总会有它不到位、不恰当的地方。想要让发言变得完美,没有大的缺陷,需要你千锤百炼地去提炼它。一人智短,两人智长,所以当你觉得再三思考的发言还不够完美的时候,在发言准备中,可以借助别人的力量。

    所有的发言内容要自己先默念一遍。换位思考,如果在会议上,你的下属这么讲,你会不会找出他的把柄和漏洞。后来很多次开会前,我都会把部门的同事叫到一起,大家都先做一遍发言,找漏洞,指出缺点。辩解得好,没有瑕疵,好的,到会议上你就去对付老板和参会的人员;辩解得不好,大家就会一起来告诉他,你要怎么去做、怎么去说。

    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一定要讲清楚,不要害怕别人的质疑和与人争执,要相信自己准备期的千锤百炼。发言不要害怕争执,每次开会或讨论,最终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争执不会让老板担心,解决不了问题才会让老板心慌。

    很多进入职场的人害怕在两种场合发言:一种是开会,另一种是与合作伙伴沟通。我曾经也很害怕与合作方沟通,呼吸都变得困难,似乎连咽一口唾沫都怕被对方看出我的紧张。可是慢慢地,我就克服了,也不害怕了。

    为什么我很害怕跟合作者打电话

    别抱怨你在电话里总是解决不了问题,那是因为你不会使用电话。如果你知道国外电话营销招聘员工的条件有多苛刻,你就会发现,电话不是那么容易被玩转的东西。

    举两个我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例子。

    一个是电话模拟邀请艺人来参加我们的节目。

    “你好,我是光线传媒的员工,我们想邀请×××来参加一期节目,请问他有时间吗?”

    “不好意思,×××最近正在拍一组平面杂志的写真集。”

    “哦。”

    “如果我们能及时完成的话,到时候我再跟你联系,商量这件事情。”

    “哦。”

    “非常遗憾,希望我们下次有机会合作。”

    “哦,谢谢你,再见。”

    这是艺人关系部培训里的模拟对话,一名进入公司半年多的员工打电话邀请某位艺人,而我作为对方的经纪人,在成功地拒绝了她的邀请后,心里没有半点儿惊喜,因为她实在是太逊了,让我根本不用花费心思去应付。

    打电话是件看起来谁都能做的事,只需要你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而所有的培训资料里告诉我们的关于电话的几件事大部分雷同:正确地讲究电话礼仪,用好“你好”“谢谢”等礼貌用语;电话接通后,先说明自己的身份和来意……诸如此类。这些没错,但只是最基本的技巧。就犹如你在驾校,老师告诉你,什么样的标志是禁行,什么样的标志是限速,什么样的标志是交通管制。可是,即便你将所有这一切背得滚瓜烂熟,也并不代表你真的能开车上路,或许你连基本的起步都做不到,又或者你被堵车和复杂的路况弄得手忙脚乱,一上路马上就与别人发生摩擦。

    电话分为两种:一种是传达,另一种是沟通和交涉。

    传达式的电话很轻松,除了注意语气和使用常规的电话礼仪,我的建议是在拨打电话之前,无论你的心情如何,都要调整一下,带着笑容去跟别人联系,笑容和语气是能通过电话里的声音辨别出来的。我们常常能在一通电话后,判断出电话另一头的那个家伙是心情不错,还是郁闷、沮丧。而保持笑容,会让别人乐意接你的电话,因为你带来的总是不错的情绪。切记任何电话都不要带有公事公办、冷冰冰或毫无情感的情绪,没人愿意跟一个电脑语音机或复读机交流。

    而沟通和交涉性的电话,麻烦就比较多一些。它真的是一个说服对方、斗智斗勇的过程,你会在这个过程中拿住别人,还是被别人拿住,机会把握在你手中。

    另一个是我打的投诉电话。

    某个大航空公司常年有一项优惠活动:春运期间订票,会得到未来订票二百元的优惠。优惠券以电子券的方式发送到手机里。

    春运时,我要订票回家。那时候刚好换了手机,所以电子券被我弄不见了。在电话订票的时候,我问值班小姐是否可以使用电子优惠券。一场博弈就这样开始了。

    “对不起先生,我查询了一下,我们没有这样的活动。”

    “麻烦你把刚才的话重复一遍。”(这样强势地说,要求复述,会让对方认为你在录音。留下录音作为证据,往往是她们不能接受的,会联想到很多。)

    对方沉默一会儿。(心里考虑后果的阶段。)

    “那这样好了,我再去给你查询一下,请你稍等。”(这是在拖延时间,想其他的办法。)

    “好的。”

    “先生,我刚查询了下,查到的确有这项活动,请问你电子券的号码是多少?”

    “电子券?你们什么时间发送过?”

    “先生,是这样的,我们对符合标准的用户,都发送了电子优惠券到手机里。请你报出号码,就可享受这次的优惠了。”(抓住你的新破绽,没有电子券,或者电子券号码。)

    “小姐,我想问下,你们电子券究竟发放了没有?我是不知道的。也许你们的确发放了,可是我却没有收到。难道你们在发放电子券后,没有一个短信或者电话确定的过程吗?这让我怎么去确定你们的确发了,而且我收到了?”(抓住对方的破绽,任何服务不可能尽善尽美。)

    “先生,对不起,这样的情况我没有办法帮到你。”(认定自己的胜利,觉得道理站在自己这边。)

    “麻烦你把刚才那句话再说一遍。如果你无法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的话,我想我会进行更高层次的投诉。”(同样是类似录音的心理战术。)

    对方沉默了一会儿,说:“先生,你看这样好不好,你先挂掉电话。我请示一下领导后,再给你回复。”

    “你把你的工号、姓名告诉我,我可以给你五分钟时间,如果接不到回复的话,我会进行更高层次的投诉。”(避免她拖延,无休止地消耗你的时间和耐性。)

    挂机五分钟后,打电话过来的是值班经理:

    “你好,先生。你的电子优惠券,我们帮你查到了。不过,根据公司的活动规定,这张电子优惠券必须是购买国际航班的时候才能使用。”(改变新说法,就是不让你得到优惠,寻找新的理由。)

    “是这样吗?我记得当时参加活动的时候,你们的服务人员并没有对此进行告知。你等下,我在当初看到活动的时候,对你们的网站做了网页截图。我再确认一下。”(你要让对方知道,你有证据,有所依仗。)

    沉默。

    “对不起小姐,我看到自己的截图上,活动内容中没有提及必须是国际航班才可以享受优惠。不管怎么样,这是你们的失误造成的。如果我不能享受优惠的话,我认为你们这是在欺骗消费者。你如果无法办理优惠的话,请复述下你刚才的话,我会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的。”(给对方一定的时间思考,然后再提出新的要求,或者告诉对方,如果他们不这样,我会怎么做。)

    沉默。

    “作为一家国内数一数二的航空公司,我相信你们是不会犯这样低级错误的,对吗?我曾经在国外的时候,被移动扣除了不少的国内长途话费。我去证实了自己在国外后,移动马上给我办理了退费的手续。相比于移动来说,我相信你们在处理问题方面应该更加高效。”(抬高对方,指出这样做不符合他们的身份。并且说出类似的企业,我也胜利过,进一步施加压力。)

    这通电话最后的结果,是我得到了二百元的优惠。不过,让我觉得有趣的是沟通的整个过程。从整个过程中可以看出,对方看似在帮我解决问题,实际是在寻找我这个丢失了电子券的顾客的各种破绽,以达到不让我享受优惠的目的。

    幸运的是,在这场“斗争”中,我胜出了。

    电话里的说服和沟通,要时刻注意对方的心理变化。清楚对方担心什么,最大的凭仗是什么,才能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战略,在电话里占尽上风。

    刘墉说:“我不是教你诈。”我其实也不是教你如何投诉或者反投诉。在工作中,达到自己的目的是最重要的。当你遇到你觉得没有十足把握的电话,或者对方谈起的事情你没有彻底明白的时候,也不能表现出一种弱势。

    A.在对方倾诉的时候,千万别发出“哦,哦”的声音。这会让对方觉得你什么也不懂,会看低你,并且觉得说服得了你。他会随之强硬很多,让原本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

    B.“嗯,嗯,嗯”是个不错的选择。即便你没有彻底明白,给对方的印象也会是,这个家伙听懂了,只是在摸我的底牌。

    C.“然后呢?然后呢?然后呢?”是“嗯,嗯,嗯”的升级版本,这会让对方觉得,你对这件事情很清楚了,主动在催促对方快些表述完。这也会给对方一种急迫感,让他在快速的阐述里留下漏洞。

    D.沉默也是一种不错的办法。当对方试探地询问“你还在听吗”时,就证明他已经有些乱了心绪。你及时询问:“你还有什么要说的?”会让对方产生自己处于弱势的感觉。

    除了尊重外,在接打电话时,千万不要透露自己任何真实的情绪,否则你就可能处在下风。当然,这不在你和亲戚、朋友的电话交流技巧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