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 > 人生最怕的就是干着急

人生最怕的就是干着急

    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相关工作结束后,我向公司请了三个月的假。工作十几年了,从未有一段时间缓一缓。

    三个月算是一段不长不短的时间,如何使用变得十分重要。

    回望35岁之前的人生,好像很多事情自己都在一点一点解决,唯独一件事成为梦魇。下过多少次决心就放弃了多少次,如果朋友要以这件事来判断我的话,我一定是一个很糟糕的人。这件事就是我的英语很糟糕。

    初中时,我成绩不好,对所有科目的学习都提不起兴趣。高中忙着提高别的成绩,英语也没怎么管。大学只为了应付考试,觉得自己的工作一辈子都不可能用到英语。没想到六年前参加了求职节目,很多留学生开口就是流利的英语,作为面试官的我一句都听不懂。后来,我的工作方向从电视节目转到了电影,开始有了更多的国际交流。因为英语差,错过了种种机会。

    后来我发现,我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英语不好了,而是经过了长期的自我负面暗示,导致现在连思考的时间都无法给自己。常常是对方只要一开口说第一个英语单词,我的脑袋“嗡”的一声就进入蒙的状态。

    所以,我决定要利用这一段假期,去一个全英语的环境中好好学习一下英语。

    很多人问我:“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你的英语真的能够变好吗?”

    出发前,我特别“不要脸”地告诉自己和朋友,我肯定会好好学习的,争取回来让你们看到一个全新的我。等真的到了美国的语言学校学习了一个月之后,我才慢慢地感觉到之前自己所不能理解的那些说法——

    比如,老师说:“英语是很多人从小到大耳濡目染的一门语言,不是一门技术,所以要想通过几个月就提高英语水平,可以背很多句式,但回国之后很容易就忘记。”

    比如,老师说:“很多人说英语的逻辑都是本国语言的逻辑,即说英语的时候完全是先想中文再翻译成英语,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直接用英语进行思考。这个思考就是不用任何翻译,嘴巴能记住很多句式和语法。”

    老师还说:“现在,你的英语不好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基本的词汇量。第二并不是你的口语怎么样,而是你根本听不懂我在说什么。因为你听不懂我在说什么,所以你就不知道如何回答我,你就理所当然地觉得是你自己的口语不好,其实是你的英语听力不好。”

    因此,我从觉得自己完不成这个目标,到慢慢发现原来每个人的弱点背后其实隐藏着更多的真相,而我也在这个过程中一点一点调整自己对英语学习的理解。

    到美国一个月之后,我把“我要学好英语”这个目标改变成了弄清楚“我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究竟犯了哪些错误”。

    以前,有同学问我:“如果看一本书,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这本书是不是就没有意义?”我的回答是,如果看书只是为了功利地找到一个所谓的答案而已,看书本身就失去了意义。因为看书不是为了找答案,而是通过阅读,让自己能站在更多的角度去看待不一样的世界,能用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自己找到答案。阅读是为了提高一个人的思考能力,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给人以明确的答案。所以,这一次参加英语培训班对我而言,也不是直接能提高英语水平,而是通过自己的调整找到自己曾经对英文的误解,改变方法,在未来对待英文的态度上有一个质的变化。

    对待工作也是一样,当我们发现工作出了问题时,常常会针对当下的问题进行思考,能补救就行。其实停下来,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或许能解决更多的问题。

    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一个案例,大致的意思是:有台电脑的磁盘出了问题,运行一段时间之后,总是会烧毁,于是就去换电脑的磁盘。后来,电脑的风扇出了问题,又去换风扇,但运行一段时间之后,风扇又不行了。这样折腾了很久,只得针对电脑进行了一次大检查,最后发现是电压出了问题。因为电压出了问题,所以反映在了不同的零部件上。

    我很庆幸给了自己三个月的假期学习英文,就像我说的,重点并不是英语是否能变好,而是在这个过程之中,我终于明白了自己英语不好的原因。一旦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时间反而就变得不那么紧迫了。

    人生最怕的就是干着急。

    到底怎样才算专业?可能这22个细节远远不够

    读书的时候,特别想赶紧进社会工作去证明自己。觉得工作嘛,不就是干干活,挣点儿钱。只要朝气蓬勃,就能闯出一片天地。

    其实,现在也是如此,常看到网友留言,问传媒的工作究竟是怎样的。

    想了想,我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其实是日常工作中的一天——我们要录制一支好妹妹乐队创作的《我在未来等你》MV。我的同事小石头的工作就是负责这支MV的筹备,关于这支MV的录制要进行以下的工作。

    1.因为MV的录制中需要200人的合唱团,所以需要面向全社会招募合唱团人员。

    2.要进行几百人的征集,需要有一个招募机制,需要有报名者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照片及简历。如果是在微博或公众号上文字招募大家发邮箱,大家打开微博之后还要打开邮箱。多一个步骤都会对大家造成麻烦,所以需要找到一个能嵌入公众号直接点击就能报名的系统。

    3.录制地点是在北京光线摄影棚,需要提前制作身份识别贴纸,录制当天发放给大家贴在身上,方便进出公司。

    4.录制从当天早上开始,所以我们必须选择在北京及周边的报名者,不希望给外地报名者造成困扰。所以,要进行地点甄别。

    5.由于招募人数太多,为避免不必要的安全隐患,我们必须搜集所有报名者的身份证信息存档,确保未来可以找到每一个人。

    6.提前两天发邮件、打电话,确认大家当天能够到场,确保合唱团人数规模。

    7.因为网络上的报名者年龄大都集中在15~30岁,为了找到各个年龄段的人,组成全年龄层的合唱团,我们还需要在线下找50多个年龄在30~75岁爱唱歌的人。

    8.交代大家的穿着和打扮不要夸张,代表日常和自己的工作身份就好。

    9.给所有人员订中午饭,还需要给胃口好的合唱团成员多订几份。

    10.准备好200多份歌词,当天集合时,分发给候场的人先行熟悉歌词。

    11.因为MV要过两个月才发表,为避免现场照片和歌词外泄,要对合唱团交代清楚保密事项,微博和朋友圈都不能拍照分享。(这个小石头忽略了,其他同事在网络上搜索监测到有人拍照后立刻给予制止。)

    12.因为拍摄日是工作日,合唱团里有初中生和高中生,他们以及他们的父母都非常希望能参加这个活动,所以需要公司开具活动证明向学校请假。盖章流程需要一到两天,提前拿到,学生才能请假。

    13.拍摄当天,导演要调整现场的美光和布景,合唱团员需要有一个更大的休息区,聊天、互动、跟着音乐熟悉歌词。

    14.为了保证大家能按时吃饭,拜托公司行政的同事在广播、OA(Office Automation,一款办公自动化软件)上通知光线的同事尽量下午1点之前结束用餐,错开用餐时间,腾出公司用餐地点给合唱团的人。

    15.正式录制MV时,合唱是现场收声,需要准备相应的收声设备。

    16.即使熟悉了歌词,很多成员在合唱时依然会忘词。一旦给了特写,任何一个合唱团成员嘴形对不上,整段录制都会作废,所以要在所有成员对面放上巨大的字幕提示,确保大家不会唱错歌词。

    17.要提醒合唱团成员,每个人的表情都应该是投入的,避免浮夸的动作。(这一点小石头没有做到,以至于最后成片里有三个“戏精”,有一秒的镜头很抢戏。本来想删掉,后来想了想,可能这也是“戏精”们投入情感的方式吧。)

    18.为了保证MV最后的呈现效果,受众在网络上观看时,大合唱的部分需要有歌词在大屏幕上呈现,但怕现场录制屏幕上的字体效果最后会不统一,于是决定后期统一增加屏幕上的歌词。后来,大家看到的MV成片里,大合唱屏幕上的歌词是后期制作上去的。

    19.MV第一版的画面里,17岁和未来的对话性不够突出。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我们决定增加更多对比,征集大家小时候和长大后的对比照片,问大家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长大后做喜欢的事了吗?一共征到一千多张照片,导演最后选了一百多张,放在MV里。

    20.MV的制作过程中,我们希望歌词能更突出一些,而市面上已有字体不太能满足我们的要求,所以MV导演决定让同事手写歌词。大家看到的MV里面的歌词,都是光线同事手写、导演一个字一个字抠出来重新排版的。

    21.由于大家已经习惯了电脑打字,所以写字时出现了一些笔误,导致歌词版MV播出时发现了两个错字,于是连夜更改。

    22.大家能看到的绝大多数MV,都是要把手机横过来才能全屏,我们希望省掉大家这个动作,于是把横屏MV改成了竖屏的。只要点击全屏标志,大家就可以观看符合手机尺寸的MV。很多网友说很不一样,我们开心到爆。

    其实,这是日常工作中一件很小的事,每年光线要做很多发布会,几乎周周如此。

    要做好一份工作最重要的当然是专业,而专业究竟是什么?

    除了课本上学到的东西,专业就是你在做每件事之前,能在心里先把自己当成导演、当成歌手、当成合唱团,当成各个参与的工种,从头到尾感受一下流程和自己会担心的问题。虽然花费一点儿时间,但却能让你体会和感受到很多隐藏在水面之下的细节。

    “换位思考”这四个字虽然简单,但工作中真正能做到的人又有几个?我们常说“懂得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明明是自己理解能力有问题,非要怪道理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