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野蛮生存:创业不是从0到1,而是从1到9 > 产品——从不刻意追求完美

产品——从不刻意追求完美

    任正非:华为的产品理念——持续改良,循序渐进

    《中国企业家》杂志主笔冀勇庆曾在《华为的决策机制》一文中做过这样一番记载:从2004年开始,在任正非的建议下,华为成立了EMT(Executive Management Team,经营管理团队),由任正非和孙亚芳、费敏、洪天峰、徐直军、纪平、徐文伟、胡厚崑、郭平“八大金刚”组成,实行集体领导、集体决策。

    除了CFO(首席财务官)纪平的工作由于过于专业而相对稳定之外,华为的其他7员大将都没有固定的分管领域,而是在市场、研发、人力资源等部门轮流坐庄,一方面有利于熟悉各业务领域,另一方面又能防止形成小圈子。

    2011年之后,华为开始实行轮值CEO制度,集团层面由3位轮值CEO各自主持半年,实际上仍然是集体领导、集体决策。不同的是,华为又成立了运营商、企业、消费者三大业务集团,将日常的管理决策权下放给了各大业务集团的EMT(经营管理团队)。这种新的管理架构有利于各大业务集团聚焦自己的领域,并做出更加灵活的决策。

    此外,2016年5月,华为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与众多fellow(下属)召开座谈会时,也简要透露了华为的决策方法。任正非表示,华为有两个决策体系:一个是以技术为中心的理想体系,一个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战略marketing(市场营销)的现实主义体系。这两个体系在中间辩论,然后达成开发目标妥协。

    在这一系列制度调整中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华为所有调整的核心都在指向一个点——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在产品质量提高的过程中,妥协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也证明了,在产品的提高与妥协之间,华为一直在试图找到一个平衡,换句话说,华为所追求的,从来都不是完美的产品,而是在研发和推广产品道路上的那个完美的平衡点。

    ◎ 华为的战略定位

    对于华为这个公司,其产品发展战略一直是世人所关注的,但谈战略之前必谈定位,关于华为的定位,任正非曾经说过,华为要做的,是一个管道操作系统,下面是操作管道,中间平台是网络集成,对上还要进行能力开放,把所有内容接进来,实现“管道的三点衔接”(即任何两个点经过一个转接点都能接通)。整个管道操作系统“上不碰内容,下不碰数据”,在支撑别人的过程中,还要充分理解客户需求(包括对方提供的内容需求),同时,在产品本身的定位上,任正非的原则是:“华为上不碰军工,下不碰机密,民营企业要恪守本分。”

    任正非认为,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转折时期,未来二三十年将变成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智能社会。华为在其中绝不能像小公司一样只赌一个方向,而是要多路径、多梯队研究。在任正非眼里,当下的华为其实就是一个“工程商人”,即使在创新这个层面,也还是工程领域的创新,而不是技术理论领域在创新。华为现在并没有摸到技术创新的脚,但却摸到了技术领域的科学家和教授。

    2017年,华为公司首席管理科学家黄卫伟在华营2017新年大课“以客户为中心——解读华为公司的战略、组织与机制”上,对华为战略决策的核心要义进行过一次详细的解说,关键点有如下几个:

    一、战略

    所谓战略,意指以实现企业的长远目标所做的方向选择、重大取舍和所采取的关键举措,以及对资源分配优先次序的锲而不舍的承诺。关于取舍这个观念,任正非有一个提法,即“战略关键是在略,没有舍弃、没有放弃就没有战略”。

    同样,在行业中,企业的竞争战略应当以什么为目标?华为的选择是:以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成为产业领导者为目标,再直白点儿来说,成为世界范围的行业第一是华为战略意图的精髓所在。

    二、价值

    经营战略本质上就是创造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即创造企业价值的方向性的、锲而不舍的选择和举措。所谓“有价值的公司”可分为三个方面:短期看盈利能力,中期看核心竞争力,长期看产业格局和可持续性。以利他的方式达到利己的目的,才是成为行业领导者之道。

    三、先人半步

    技术非常重要,但是如果这个技术不符合客户需求、超越客户需求,或者达不到客户需求,那它对企业的商业目的来说就没有价值。所以,任正非有一个说法叫作“领先半步是先进,领先三步是先烈”,这是企业在投入研发的时候要把握的一个重要准则。

    四、生态

    华为在公司的运作过程中经常会采用一种“深淘滩,低作堰”的大战略。深淘滩,即确保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投入,确保对未来的投入,即使在金融危机时期也不曾动摇;同时不断挖掘内部潜力,降低运作成本,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低作堰,即节制对利润的贪欲,不要因短期目标而牺牲长期目标,自己留存的利润低一些,多一些让利给客户,以及善待上游供应商。之所以这么做,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建立生态。所谓生态,其中有几个关键词,分别是:“开放”“竞争”,以及“合作”。

    别看华为当下已经是一家如此成功且巨大的企业,但“搭大船,傍大腕,跟着主潮流走”依然是华为在战略选择上的一个重要指向。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整合优秀企业,整合其技术优势、成本优势、质量优势(主要是质量优势),以此来丰富自己的技术优势就成了华为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倚仗。

    五、从不追求完美

    著名心理学家马奇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叫“有限理性”:人们追求的不是最优而是满意,只要关键变量达到满意就可以了,最优只具有理论上的意义,并不具有现实意义。从马奇的理论看华为,华为组织模式的选择其实跟企业家及高层管理的理性选择特性有一定关系。在华为,任正非的决策理念以“满意”为准则,他从来不追求完美,而是强调“灰度”(灰度的概念来自于“非白即黑”的思维模式),强调妥协,主张改良,主张渐进。

    六、炸掉金字塔

    在任正非眼中,当下社会所流行的“金字塔理论”其实是一种封闭的模型体系,塔尖上的人的视野决定了“金字塔”的大小。这种个人决定整体的方式本质上并不可取,因此,华为在人才引进的时候选择炸开塔尖,然后综合性地组合精英人才,大家一起探索企业的战略方向和前进方向,而不再将希望寄托在某个人对局势的判断上。

    总体来看,“大部队”最大的问题,就是方向不能错。方向不出现差错,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就不会灭亡。世界上没有真正完美的东西存在,而那些比别人做得好的企业,他们永远都走在前进的路上,因此,在华为的企业战略发展中,人们从不刻意地追求完美,而是选择循序渐进,不断改变。对于华为未来二三十年的发展,任正非称,华为在未来二三十年的时间里一定能活下去,而且一定能成功!之所以有这个底气,是因为华为在七八年前就已经把人才“金字塔”的顶端炸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