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不是谁都能创业 > 3.6 要做有大局观的帅才

3.6 要做有大局观的帅才

    创业者的背景千差万别,他们很可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有做技术出身的、财务出身的、销售出身的,等等。他们创业的勇气和底气来自于对本专业的精通,他们在创业的过程中往往带有原来专业的思维模式,而这一点有可能会带来困扰。在工作中一定要培养自己的跨部门沟通能力,这样对于创业来说是帮助很大的。

    很多职场精英会站在本岗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比如技术专家认为:“我们的产品技术这么先进,销售随便做都能签大单。”销售主管则认为:“公司就是靠我们销售团队在外面打单养活,我们才是前线,公司其他部门都是后方。”市场部门则认为:“要不是我们市场和品牌宣传做得好,你们销售根本没办法跟客户建立联系。”财务总监则认为:“我们今年又帮公司减少了××万的成本,员工年终奖发得多就靠我们了。”生产主管则说:“要不是我们的产品质量把关做得好,物料和供应链成本控制得严,公司运营根本就是无源之水。”售后部门的主管则说:“得了吧!要不是我们售后的兄弟们在外面起早贪黑地帮你们‘擦屁股’,天天装孙子被客户骂,大家都得玩完!”

    如果创业者的工作经历比较单一,会容易有上述偏颇的看法。在一些大企业中员工会有轮岗制度,员工和高管都可以在几个不同的部门间进行轮岗,实现企业与个人的综合发展。比如华为规定“技术专家如果想要走向战略岗位,必须要有几年的市场一线经验”以及“没有海外一线工作经验的人不得重用”,这也很有道理。

    我们曾经见过一个企业的创始人,他是做财务高管出身,用财务管理的那套方法来管理公司各个部门,包括销售部门。后果是企业的销售员来一批走一批,企业发展一直不见起色,而老板还认为自己“管理非常规范,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我们也经常遇到一些技术的大牛(的确是响当当)创业,聊技术和产品都很棒,但是聊到将来的市场推广和营销策略则说:“我们的产品很好的,市场销路不是问题。”一般遇到这样的“大牛创业者”,合作基本上就很难进行下去。因为他们只关注自己的事情,甚至是故意只关注自己的事情,而对于自己专业之外的事情和他人的努力视而不见。

    不仅仅要有业务板块的大局观,还得有创业团队生命周期的大局观。创业团队在不同阶段都会遇到的问题就是管理问题,尤其是当事业有所起色,已经融到资金,正需要大发展的时候,管理上的短板就会暴露出来,而且管理几乎没有现成的答案。虽然现在外面有很多讲大公司管理经验方面的书,但是很多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大企业的每一项制度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原因,很多东西只有当事人才清楚。

    外面有很多关于华为、联想、阿里巴巴、腾讯等公司管理变革方面的书,这些书对于开阔眼界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对于创业者的实际操作则往往作用不大。每一个大公司都有一次甚至几次转型,每次转型都是一次“破茧成蝶”的过程。创业者需要的不仅仅是描述“现在这只蝴蝶多么漂亮”,他们更需要了解“破茧成蝶”的过程和关键点在哪里。尤其是企业还是“茧”的时候如何生存和发展,有机会熬到“成蝶”的那一天。这些“内幕”,除非是亲身参与过那个企业变革的主导者愿意分享,外人极少能写出当中的关键点。

    我们经常讲“理论要与实际相结合,要注意中国国情”。而华为当时强推“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的时候,恰恰是“让国情符合理论”。任正非反复强调要“削足适履”,凡是不适应IPD思维的人都应该离开领导岗位。IPD是一套比较特殊的体系,当时能玩转IPD的公司极少,IBM是其中之一,而IBM自己却并不是通信设备制造商。作为通信设备制造商的华为要拜IBM为师学IPD,当时很多人将信将疑,怪话连篇(比如“跟着篮球教练学游泳,不淹死才怪”等),IPD让华为的管理提升了一大截,唱赞歌的很多,却不知道刚刚开始推IPD的时候,曾经一度让客户和市场非常不满,甚至影响了客户关系——以往可以按照客户需求快速开发,“打个电话发个邮件就搞定”,现在不仅产品开发需要层层审批,而且发货时间也慢了不少。只有亲历者才会知道是如何“摆平”这些事的。

    创业者一定要想清楚。管理5~10个人、20~50个人、100~200个人、500~1000个人的方式是有很大区别的,每个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都要对组织进行调整。生产型管理、销售型管理、研发技术型管理等企业模式也很不一样。有的产业是“大鱼吃小鱼”,必须做大做强才能生存;有的产业是“快鱼吃慢鱼”,必须船小好掉头。

    很多技术工作者总想着做一辈子的技术,并不想做到多高的职位,因为这样“很单纯”。实际上在工作中,越是想“单纯”的人做事情就越是难成功,而且越做越复杂。只有你懂一点大局观,学会协调各方面的资源来为你服务,做事就越简单。